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維修工具,具體為一種靠背輪拆卸器。
背景技術:
:
目前廠礦企業拆卸或安裝電機、水泵或找中心時,需拆卸靠背輪,現有靠背輪拆卸工具大多螺紋式機械拉馬;當面對較大靠背輪時,機械拉馬的抓受力在使用過程中不能保持平行,很容易滑脫;此外機械拉馬的拉力依靠螺紋向外拉伸,當拉力較大時很容易將機械拉馬的螺桿螺紋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靠背輪拆卸器,它解決了現有靠背輪拆裝工具操作麻煩甚至無法拆卸,且易損壞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平行受力支架和千斤頂,所述的平行受力支架包括軌道鋼雙頭螺紋桿,該軌道鋼整體呈工字形,軌道鋼的腰部兩側各焊接一鋼板支座,千斤頂抵靠在鋼板支座和靠背輪之間,鋼板支座和軌道鋼對應位置開設有貫穿的通孔,所述通孔設置有兩個,兩通孔與靠背輪上下位置設置的連接孔相對應,雙頭螺紋桿的一端穿過連接孔固定在靠背輪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安裝在鋼板支座上,并形成兩平行受力拉力桿,軌道鋼的上端固定連接一手持桿,軌道鋼的下端安裝一調節支桿。
所述的通孔長度為50mm,通孔直徑為22mm。
千斤頂的操作部上安裝有千斤頂搖桿。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拆裝快速靈活,其利用軌道鋼和雙頭螺紋桿作為平行受力支架,將千斤頂置于平行受力支架內部,軌道鋼與靠背輪之間的距離可以調節,通過加壓千斤頂使鋼板支座平行受力,靠背輪便輕易取出;本實用新型省時省力,使用壽命長,可作為各廠礦企業靠背輪的拆裝工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
1.螺栓,2.手持桿,3.軌道鋼,4.千斤頂搖桿,5.手提把手,6.雙頭螺紋桿, 7.千斤頂,8.靠背輪,9.鋼板支座,10.調節支桿,11.平行受力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平行受力支架11和千斤頂7,所述的平行受力支架11包括軌道鋼3和雙頭螺紋桿6,該軌道鋼3整體呈工字形,軌道鋼3的長度為350mm,軌道鋼3的上端頂板與下端底座的長度均為60mm,軌道鋼3的腰部兩側各焊接一鋼板支座9,千斤頂7抵靠在鋼板支座9和靠背輪8之間,并保證平行受力支架11為平面受力,軌道鋼3的上端固定連接一手持桿2,軌道鋼3的下端安裝一調節支桿10,鋼板支座9和軌道鋼3對應位置開設有貫穿的通孔,所述通孔設置有兩個,兩通孔與靠背輪8上下位置設置的連接孔相對應,雙頭螺紋桿6的一端穿過連接孔固定在靠背輪8上,另一端通過螺栓1安裝在鋼板支座9上,并形成兩平行受力拉力桿;所述雙頭螺紋桿6為具有雙頭螺紋的絲桿,所述的通孔長度為50mm,通孔直徑為22mm,鋼板支座9開具的長形通孔,可根據靠背輪8直徑大小調節兩平行受力拉力桿的平行度,保證兩側受力均勻,調整好平行度后,放置千斤頂7,手動加壓使千斤頂7受力支撐于平行受力支架11內,千斤頂7可使用加長桿手動操作加壓,千斤頂7的張力完全加壓至靠背輪8的拉力上,此時可以使用銅棒輕擊振動靠背輪8,很輕易的就可以將其取下。
工作時,需要先將靠背輪8上的聯結螺栓松開,通過手提桿2根據靠背輪8的位置高度調整平行受力支架11的調節支桿10,使所述通孔與靠背輪8上的連接孔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然后將兩根雙頭螺紋桿6分別安裝在鋼板支座9和靠背輪8之間,并將千斤頂7置于兩雙頭螺紋桿6之間,千斤頂7的操作部上安裝有千斤頂搖桿4,千斤頂7的上端部還安裝有手提把手5;此時,一人轉動千斤頂搖桿4,使千斤頂7受力擠壓,并支撐于鋼板支座9與靠背輪8之間,另一人手持平行受力支架11的手提桿2,轉動千斤頂搖桿4逐步加壓,靠背輪8很輕易取出,本實用新型省時省力,使用壽命長,可作為各廠礦企業靠背輪的拆裝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