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開門,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內開門合頁的加強塊。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內開門合頁,通常合頁直接被固定在框和扇上,如果風壓很大,或者門扇尺寸過大,型材壁會被撕裂,需要通過增加型材的壁厚來提高型材的強度、抗剪能力。這樣型材開模種類多,開模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內開門合頁的加強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內開門合頁的加強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內加強塊和扇內加強塊,所述框內加強塊和扇內加強塊通過固定件分別固定于內開門合頁的兩頁片上;所述框內加強塊包括框內主體和框內彈片,所述框內彈片卡設于所述框內主體的一側,所述框內主體上開設有與所述頁片相接的第一安裝孔;所述扇內加強塊包括扇內主體和扇內彈片,所述扇內彈片卡設于所述框內主體的一側,所述扇內主體上開設有與所述頁片相接的第二安裝孔。
優選地,所述框內主體的一側設有框內卡槽,所述框內彈片置于該框內卡槽內。
優選地,與所述框內卡槽相鄰處設有多個框內卡條。
優選地,所述扇內主體的一側設有扇內卡槽,所述扇內彈片置于該扇內卡槽內。
優選地,與所述扇內卡槽相鄰處設有多個扇內卡條。
本實用新型將兩加強塊分別卡在合頁安裝位置的型材腔內,增加了型材的局部厚度,提高了型材的抗剪能力,同時減少了開模種類,節省了開模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與合頁之間的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框內加強塊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扇內加強塊的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安裝于內開門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技術特征、實用新型目的與技術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內開門合頁的加強塊,包括框內加強塊1和扇內加強塊2,所述框內加強塊1和扇內加強塊2通過固定件分別固定于內開門合頁3的兩頁片30上,本實施例中采用螺絲將框內加強塊1和扇內加強塊2緊固于兩頁片30上。
如圖2,本實用新型的框內加強塊1包括框內主體10和框內彈片11,所述框內彈片11卡設于所述框內主體10的一側,所述框內主體10上開設有與所述頁片30相接的第一安裝孔12。
在本實施例中框內主體10的一側設有框內卡槽101,所述框內彈片11置于該框內卡槽101內。與所述框內卡槽101相鄰處設有多個框內卡條102。
如圖3,本實用新型的扇內加強塊2包括扇內主體20和扇內彈片21,所述扇內彈片21卡設于所述框內主體20的一側,所述扇內主體20上開設有與所述頁片30相接的第二安裝孔32。
所述扇內主體20的一側設有扇內卡槽201,所述扇內彈片21置于該扇內卡槽201內。與所述扇內卡槽201相鄰處設有多個扇內卡條202。
如圖4,本實施例中采用的門框室外側型材13與門框室內側型材14通過滾壓復合,與門框隔熱條15連接成整體,強度高,工藝成熟,生產效率高。
框內加強塊1放入室內側型材14的腔體內,靠框內彈片11卡緊。門框膠條16嵌入在門框室外側型材13;豎向框料通過角碼與上下橫向框料進行連接,擠角或者打螺釘進行固定,然后打組角膠。
本實施例中采用的門扇室外側型材23和門扇室內側型材24通過滾壓復合,與門扇空腔尼龍隔熱條53連接成整體,其中的中空玻璃28,通過玻璃壓線29固定于門扇料上。
壓線29通過自身的卡件,固定于門扇室內側型材24上,安裝快捷,固定牢固。中空玻璃28室內外側均采用干法密封,共有兩道三元乙丙密封膠條26與27,施工工藝簡單、快捷,密封效果好。
扇內加強塊2放入扇室內側型材24腔體,靠扇內彈片21卡緊;門框和門扇之間共有兩道三元乙丙密封膠條16與30,整體的扇料,通過五金件與框料進行連接。
本實用新型將兩加強塊分別卡在合頁安裝位置的型材腔內,增加了型材的局部厚度,提高了型材的抗剪能力,同時減少了開模種類,節省了開模成本。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