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鎖緊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提拉窗的門窗自動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提拉窗起源于美國三四十年代的摩天大樓,由于鋁合金提拉窗美觀堅固耐用,外形靈活,小巧經濟,被廣泛用于底層住宅別墅,及高層商業建筑如寫字樓,酒店等。提拉窗是上下垂直開啟,開啟方式更為科學合理,通風面積大大增加,上下均可通風,并可人為調節,讓人感覺更加舒適。提拉窗一般為細條形,采光與通風兼得,可通過調節上下窗來調節通風量,加紗窗設置也更加容易,且能幫助逃生,人性化更為顯著。相比推拉窗更節能,氣密、水密性也更強。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節能建筑,而窗戶是節能的重要構件,因此基于科學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提拉窗更環保,更節能。提拉窗是上下開啟,窗扇包裹在窗框之中,在高層建筑中不用擔心向外掉落砸傷行人。
但是傳統提拉窗存在窗戶開關費力,傳統單提拉窗的鎖具都是半圓鎖,每個提拉窗均需要配有一個相應的鎖座,該種鎖的開關還必須通過執手來完成,窗戶的開關較費力、結構復雜,而且成本高,容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配置在提拉窗的自動鎖緊裝置,該自動鎖緊裝置在扇勾鎖左右各嵌入一個不銹鋼彈簧片,通過彈簧片對扇勾鎖起到導向、復位的作用,整個鎖裝置構造精巧、準確。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門窗自動鎖緊裝置,包括扣手封蓋、扇勾鎖、提起扇下橫、下橫和彈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封蓋、扇勾鎖和提起扇下橫均設有連接孔,扣手封蓋、扇勾鎖與提起扇下橫通過連接孔活動連接,所述扇勾鎖設有鎖鉤,所述下橫設于提起扇下橫的下方,下橫的一側設有與鎖鉤相對應的鎖位,所述彈簧片置于扇勾鎖內。
進一步優選,所述扣手封蓋為左扣手封蓋或右扣手封蓋。
進一步優選,所述扇勾鎖兩端各嵌入一個彈簧片。彈簧片隱藏在上下橫與扇鉤鎖包圍的腔體內,從外面看不出里面的結構,美觀大方。
進一步優選,所述彈簧片由不銹鋼制成。
在上下滑動窗扇關窗時,扇勾鎖的鎖鉤可自動滑入定位鉤的鎖位,自動鎖緊,不需要手動擰緊其他五金配件來鎖緊,扣手蓋板和扇勾鎖開關狀態是通過不銹鋼彈簧片來控制的。在窗開啟時候,施力旋轉扇勾鎖型材,彈簧片受力下壓,使得鎖鉤打開,提起扇下橫離開鎖位即可開窗;當窗關閉時,手按住扇勾鎖型材向下滑動,鎖鉤自動滑到鎖位時即關緊。
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門窗自動鎖緊裝置鎖緊裝置由扣手封蓋、扇勾鎖、提起扇下橫、下橫和彈簧片構成,不銹鋼彈簧片置于扇勾鎖型材內,以扇窗的扇勾鎖型材左右各嵌入一個不銹鋼彈簧片,通過彈簧片對扇勾鎖起到導向、復位的作用,整個鎖裝置構造精巧、準確。而且巧妙應用彈簧片的作用,采用彈簧片隱藏在上下橫與扇鉤鎖包圍的腔體內,從外面看不出里面的結構,美觀大方。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門窗自動鎖緊裝置開啟時結構簡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門窗自動鎖緊裝置關閉時結構簡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門窗自動鎖緊裝置立體結構簡圖;
圖4是扇勾鎖2、提起扇下橫3與彈簧片5裝配示意圖;
圖5是扇鉤鎖2與彈簧片5裝配示意圖;
圖6是扇勾鎖2放大結構簡圖;
圖7是下橫4放大結構簡圖;
圖8是彈簧片5放大結構簡圖。
附圖標記名稱及序號說明:
扣手封蓋1、扇勾鎖2、提起扇下橫3、下橫4、彈簧片5、連接孔6、鎖鉤7、鎖位8。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一種門窗自動鎖緊裝置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8所示,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門窗自動鎖緊裝置,包括扣手封蓋1、扇勾鎖2、提起扇下橫3、下橫4、彈簧片5、連接孔6、鎖鉤7和鎖位8,扣手封蓋(1)、扇勾鎖(2)和提起扇下橫(3)均設有連接孔(6),扣手封蓋(1)、扇勾鎖(2)與提起扇下橫(3)通過連接孔(6)活動連接,扇勾鎖(2)設有鎖鉤(7),下橫(4)設于提起扇下橫(3)的下方,下橫(4)的一側設有與鎖鉤(7)相對應的鎖位(8),彈簧片(5)置于扇勾鎖(2)內,扣手封蓋(1)為左扣手封蓋或右扣手封蓋,扇勾鎖(2)兩端各嵌入一個彈簧片(5),彈簧片(5)由不銹鋼制成。
在上下滑動窗扇關窗時,扇勾鎖2的鎖鉤7可自動滑入下橫的鎖位8,自動鎖緊,不需要手動擰緊其他五金配件來鎖緊,扣手蓋板1和扇勾鎖2開關狀態是通過不銹鋼彈簧片5來控制的。在窗開啟時候,施力旋轉扇勾鎖2型材,彈簧片5受力下壓,使得鎖鉤7打開,提起扇下橫3離開鎖位8即可開窗;當窗關閉時,手按住扇勾鎖2型材向下滑動,鎖鉤7自動滑到鎖位8時即關緊。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