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地膜栽培領域,涉及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人們經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稱毛木耳、粗木耳(通稱野木耳);另一種是兩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稱為黑木耳、細木耳、光木耳。毛木耳面積較大,但質地粗韌,不易嚼碎,味不佳,價格低廉。黑木耳質軟味鮮,滑而帶爽,營養豐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種。
目前對光木耳的高產栽培主要是通過地膜栽培,而用于地膜栽培用的薄膜需要實現進行打孔,目前的打孔裝置上存在一定的問題,目前的打孔裝置是通過輥筒式通過針具進行打孔,但是最后的薄膜由于抓緊力不夠,導致針具作用薄膜時,薄膜會向上或向下運動,導致該部分的薄膜無法進行打孔,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人工對該區域的薄膜進行手動打孔,十分的麻煩,另外目前的打孔裝置在固定已經打好孔的薄膜上存在一定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該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能夠實現全程打孔,減少大部分打孔盲區,薄膜固定方便,解決了目前打孔裝置存在較大的打孔盲區,薄膜固定存在缺陷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裝置包括均呈長方形塊狀的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形成操作腔,所述下殼體的一側具有輸出固定組件,所述下殼體的另一側具有輸入固定組件,所述輸入固定組件包括固定軸一,所述固定軸一的一端固連在所述下殼體一側上,所述固定軸一的另一端固連有固定軸二,所述固定軸二平行于所述下殼體寬度方向設置,所述輸入固定組件還包括伸縮方向為水平的伸縮組件,所述伸縮組件連于所述下殼體一側上,所述伸縮組件被拉長時具有回彈的趨勢,所述輸出固定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下殼體寬度方向設置的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機殼連于所述下殼體上,所述旋轉電機的電機轉軸端部固連有呈多邊形的套桿,所述套桿與所述電機轉軸同軸設置,所述套桿上套設有套管,所述套管上沿軸向具有與所述套桿形狀相同的套孔一,所述操作腔的底面上靠近所述輸出固定組件的一端內具有打孔組件,所述打孔組件包括豎直向上設置的直線氣缸,所述直線氣缸的活塞桿端部固連有打孔針,所述打孔針下端固連在所述活塞桿上,所述打孔針的上端呈尖銳狀。
本打孔裝置大致使用過程如下,將成卷的原始薄膜套入固定軸二內,然后將薄膜的一端固定在套管上,然后啟動旋轉電機和直線氣缸,此時薄膜處于被拉緊的繃直狀態,上下運動的打孔針能夠間歇式在薄膜上實現打孔,設置不同口徑的打孔針實現形成不同口徑的孔,當原始薄膜逐漸減少,此時原始薄膜上的拉緊力已經不夠,因此需停機,將原始薄膜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縮組件的伸縮端上,此時原始薄膜的長度略大于操作腔的長度,將原始薄膜固定在伸縮端上后,繼續開機,當伸縮組件被拉伸時,伸縮組件具有回彈的趨勢,此時薄膜被拉緊,伸縮組件長度逐漸增加,使直線氣缸繼續對繃直的薄膜進行打孔工作,使薄膜不會發生上下移位。在實際工作中,薄膜基本是貼合在操作腔的底面進行運動,此外,原始薄膜套設在固定軸二上時,為防止原始薄膜滑落,可通過螺帽固定在固定軸二的端部實現原始薄膜的限位。套桿和套管的設置使旋轉電機運動時,套管和套桿不會發生相對運動,使被打孔后的薄膜能夠被卷起。本打孔裝置消除了現有打孔裝置的打孔盲區,無需在結尾部分采用人工打孔,大大提高了打孔效率。當伸縮組件伸縮至接近極限位置時,停機拆卸薄膜即可。
上述的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所述伸縮組件包括水平設置的一端為開口內部為空腔的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所述固定部一的外壁固連有呈“L”形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的一端固連在所述下殼體一側上,所述連接架的另一端固連在所述固定部一的外壁上,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之間通過連接桿固定,所述伸縮組件還包括呈“冂”字形的伸縮部,所述伸縮部的兩端分別位于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內,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內均具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固連在所述固定部一或固定部二底部,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固連在所述伸縮部的一端上,所述伸縮部的上端面具有若干個螺紋孔一。
通過連接架和連接桿實現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之間的固定,將原始薄膜的結尾端通過螺釘固定在伸縮部的上端面上,當旋轉電機啟動后,彈簧被拉伸,具有回彈力,此時薄膜被拉緊,使薄膜能夠被打孔,而旋轉電機的功率,彈力的彈力系數和直線氣缸的功率之間的關系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能夠得出的,不作贅述。
上述的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所述旋轉電機與所述下殼體之間具有若干根安裝桿,所述安裝桿的兩端分別固連在所述旋轉電機和下殼體側壁上。
通過安裝桿實現旋轉電機的固定。
上述的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所述套桿和套孔一均為四邊形,所述套桿與所述電機轉軸相連的一端外壁上具有呈框狀的卡沿。
卡沿的設置實現套管套入套桿后端部進行限位。
上述的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所述套管的長度小于所述套桿的長度,所述套桿上相對于所述套管具有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套設有呈圓盤形的限位盤,所述限位盤上具有呈多邊形的套孔二。
限位盤通過緊配合的方式進入卡入凸出部內,且能夠被取下,實現套管端部的限位。
上述的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所述套管上具有若干個螺紋孔二。
薄膜的一端需要固定在套管上,通過螺釘連接能夠實現固定。
上述的一種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所述操作腔底面上具有呈圓形的置放腔,所述直線氣缸位于所述置放腔內。
置放腔為直線氣缸起到安裝的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1、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能夠實現全程打孔,減少大部分打孔盲區,薄膜固定方便。
2、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通過兩段式打孔,極大程度上消除了打孔盲區,無需人工進行打孔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中限位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中輸出固定組件結構爆炸圖。
圖4是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中直線氣缸和打孔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中伸縮部和彈簧的結構爆炸圖。
圖中,1、上殼體;2、下殼體;2a、置放腔;3、連接板;4、操作腔;5、固定軸一;6、固定軸二;7、旋轉電機;8、電機轉軸;9、套桿;9a、卡沿;9b、凸出部;10、套管;10a、套孔一;11、直線氣缸;12、活塞桿;13、打孔針;14、固定部一;15、固定部二;16、連接架;17、連接桿;18、伸縮部;19、彈簧;20、安裝桿;21、限位盤;21a、套孔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包括均呈長方形塊狀的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上殼體1和下殼體2之間通過連接板3連接,上殼體1和下殼體2之間形成操作腔4,下殼體2的一側具有輸出固定組件,下殼體2的另一側具有輸入固定組件,輸入固定組件包括固定軸一5,固定軸一5的一端固連在下殼體2一側上,固定軸一5的另一端固連有固定軸二6,固定軸二6平行于下殼體2寬度方向設置,輸入固定組件還包括伸縮方向為水平的伸縮組件,伸縮組件連于下殼體2一側上,伸縮組件被拉長時具有回彈的趨勢,輸出固定組件包括平行于下殼體2寬度方向設置的旋轉電機7,旋轉電機7的機殼連于下殼體2上,旋轉電機7的電機轉軸8端部固連有呈多邊形的套桿9,套桿9與電機轉軸8同軸設置,套桿9上套設有套管10,套管10上沿軸向具有與套桿9形狀相同的套孔一10a,操作腔4的底面上靠近輸出固定組件的一端內具有打孔組件,打孔組件包括豎直向上設置的直線氣缸11,直線氣缸11的活塞桿12端部固連有打孔針13,打孔針13下端固連在活塞桿12上,打孔針13的上端呈尖銳狀。
本打孔裝置大致使用過程如下,將成卷的原始薄膜套入固定軸二6內,然后將薄膜的一端固定在套管10上,然后啟動旋轉電機7和直線氣缸11,此時薄膜處于被拉緊的繃直狀態,上下運動的打孔針13能夠間歇式在薄膜上實現打孔,設置不同口徑的打孔針13實現形成不同口徑的孔,當原始薄膜逐漸減少,此時原始薄膜上的拉緊力已經不夠,因此需停機,將原始薄膜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縮組件的伸縮端上,此時原始薄膜的長度略大于操作腔4的長度,將原始薄膜固定在伸縮端上后,繼續開機,當伸縮組件被拉伸時,伸縮組件具有回彈的趨勢,此時薄膜被拉緊,伸縮組件長度逐漸增加,使直線氣缸11繼續對繃直的薄膜進行打孔工作,使薄膜不會發生上下移位。在實際工作中,薄膜基本是貼合在操作腔4的底面進行運動,此外,原始薄膜套設在固定軸二6上時,為防止原始薄膜滑落,可通過螺帽固定在固定軸二6的端部實現原始薄膜的限位。套桿9和套管10的設置使旋轉電機7運動時,套管10和套桿9不會發生相對運動,使被打孔后的薄膜能夠被卷起。本打孔裝置消除了現有打孔裝置的打孔盲區,無需在結尾部分采用人工打孔,大大提高了打孔效率。當伸縮組件伸縮至接近極限位置時,停機拆卸薄膜即可。
伸縮組件包括水平設置的一端為開口內部為空腔的固定部一14和固定部二15,固定部一14的外壁固連有呈“L”形的連接架16,連接架16的一端固連在下殼體2一側上,連接架16的另一端固連在固定部一14的外壁上,固定部一14和固定部二15之間通過連接桿17固定,伸縮組件還包括呈“冂”字形的伸縮部18,伸縮部18的兩端分別位于固定部一14和固定部二15內,固定部一14和固定部二15內均具有彈簧19,彈簧19的一端固連在固定部一14或固定部二15底部,彈簧19的另一端固連在伸縮部18的一端上,伸縮部18的上端面具有若干個螺紋孔一。通過連接架16和連接桿17實現固定部一14和固定部二15之間的固定,將原始薄膜的結尾端通過螺釘固定在伸縮部18的上端面上,當旋轉電機7啟動后,彈簧19被拉伸,具有回彈力,此時薄膜被拉緊,使薄膜能夠被打孔,而旋轉電機7的功率,彈力的彈力系數和直線氣缸11的功率之間的關系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能夠得出的,不作贅述。
旋轉電機7與下殼體2之間具有若干根安裝桿20,安裝桿20的兩端分別固連在旋轉電機7和下殼體2側壁上。通過安裝桿20實現旋轉電機7的固定。
套桿9和套孔一10a均為四邊形,套桿9與電機轉軸8相連的一端外壁上具有呈框狀的卡沿9a。卡沿9a的設置實現套管10套入套桿9后端部進行限位。
套管10的長度小于套桿9的長度,套桿9上相對于套管10具有凸出的凸出部9b,凸出部9b上套設有呈圓盤形的限位盤21,限位盤21上具有呈多邊形的套孔二21a。限位盤21通過緊配合的方式進入卡入凸出部9b內,且能夠被取下,實現套管10端部的限位。
套管10上具有若干個螺紋孔二。薄膜的一端需要固定在套管10上,通過螺釘連接能夠實現固定。
操作腔4底面上具有呈圓形的置放腔2a,直線氣缸11位于置放腔2a內。置放腔2a為直線氣缸11起到安裝的作用。
本黑木耳地膜栽培中薄膜打孔裝置能夠實現全程打孔,減少大部分打孔盲區,薄膜固定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