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移動終端生產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裝配觸屏移動終端的裝屏治具。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的移動終端產品的不斷發展,終端產品的屏做的越來越大,常用的電容屏顯示模塊由觸摸屏模組(tp模組)和lcd顯示模組組成,根據觸摸屏結構要求的不同,tp和lcd的走線方式也不同,tp和lcd的軟性電路板(fpc)走線分布在手機上下側分別組裝是常用的一種形式。但對于整機組裝中tp是最后組裝的結構來說,上下側分別走線給組裝帶來很大麻煩,手工組裝難度大,fpc容易損壞,組裝耗時長,成本高,造成整機良率低。
現代移動終端產品的結構決定組裝的工序,組裝的方式要滿足產品的要求,利于生產的穩定性。
具體的如在常見結構的移動通信終端的觸屏產品的tp模組的fpc走線和lcd的fpc走線分布在手機上下兩側,在tp最后組裝的過程中,上下側的fpc形成互相拉扯的局勢,且結構的需求還要在兩個連接器上鎖固定壓緊鋼片的螺絲,防止連接器松脫,但在最后組裝lcd的fpc時,空間非常小,員工手工操作不便,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和良率。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移動終端觸摸屏的裝配操作不便,容易降低效率和良品率等的技術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裝配觸屏移動終端的裝屏治具,該裝屏治具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移動終端觸摸屏的裝配操作不便,容易降低效率和良品率等的技術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裝屏治具,用于裝配觸屏移動終端,包括各自底邊相鄰的、并排設置的底殼組件固定座及觸摸屏支撐座,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的一側設置有觸摸屏夾具,所述觸摸屏夾具用于可拆取固定觸摸屏,所述觸摸屏夾具豎立設置、與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呈一定角度設置。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觸摸屏夾具上設置有能夠吸取固定觸摸屏的吸取組件。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觸摸屏夾具表面設置有光滑固定平面,所述吸取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光滑固定平面上的吸氣槽,所述吸氣槽連通有用于抽取空氣的吸氣管結構。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光滑固定平面的周邊設置有引導氣流、輔助吸取動作的凸起邊框結構。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吸氣管結構連通有吸氣泵,所述吸氣泵連接有控制執行吸氣動作的踩動式開關。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觸摸屏夾具的另一側還連接有推進組件,所述推進組件用于推動所述觸摸屏夾具,令其遠離或貼近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的側面。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推進組件包括夾具固定座及活動安裝于所述夾具固定座上的推動手柄,所述推動手柄與所述觸摸屏夾具連接。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還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觸摸屏支撐座及夾具固定座均安裝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的預設位置。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夾具固定座的兩側設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觸摸屏夾具行程的限位塊。
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推動手柄推動所述觸摸屏夾具的行程大于15mm,包括端點值。
本發明提供的裝屏治具,用于裝配觸屏移動終端,包括各自底邊相鄰的、并排設置的底殼組件固定座及觸摸屏支撐座,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的一側設置有觸摸屏夾具,所述觸摸屏夾具用于可拆取固定觸摸屏,所述觸摸屏夾具豎立設置、與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呈一定角度設置。采用本發明中的這種裝屏治具對終端設備的觸屏進行安裝,基于底殼組件固定座及觸摸屏支撐座相鄰并排設置的方式,可先將底殼組件及觸摸屏分別放置于其中,然后將觸摸屏的tp模組的fpc連接于底殼組件上的主板母口內,然后將觸摸屏翻轉后固定于豎立設置的觸摸屏夾具,通過觸摸屏夾具確保觸摸瓶固定于適合進行接線操作的指定位置及角度,之后將lcd模組的fpc連接于底殼組件上的主板母口內,隨后進行其他的輔助固定措施的安裝,完成后將觸摸屏從觸摸屏夾具上取下放置于底殼組件固定座內與底殼組件對位安裝。采用這種裝屏治具及對應的裝配方式能夠在裝配中有效定觸摸屏的位置,在對位于觸摸屏內不同側面的模組進行走線操作時,通過治具的設計,將走線位置恰好暴露在易于操作人員進行操作的位置,避免了在裝配走線過程中由于屏兩側分別走線,空間難以權衡,裝配困難,甚至拉扯已完成的走線,造成產品生產效率低次品率高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裝屏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裝屏治具進行移動終端裝配的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底殼組件固定座1、觸摸屏支撐座2、觸摸屏夾具3、吸氣槽3-1、限位塊3-2、推動手柄3-3、夾具固定座3-4、凸起邊框結構3-5、固定底板4、底殼組件5、觸摸屏6。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裝屏治具,以解決移動終端觸摸屏的裝配操作不便,容易降低效率和良品率等的技術問題。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2,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裝屏治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裝屏治具進行移動終端裝配的示意圖。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裝屏治具,用于裝配觸屏移動終端,包括各自底邊相鄰的、并排設置的底殼組件固定座1及觸摸屏支撐座2,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1的一側設置有觸摸屏夾具3,所述觸摸屏夾具3用于可拆取固定觸摸屏,所述觸摸屏夾具3豎立設置、與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1呈一定角度設置。
其中上述觸摸屏夾具可拆取固定觸摸屏的實施形式可以包括如采用真空抽氣的原理實現將觸摸屏與夾具固定,抽取真空的結構配合適當的排氣結構即可實現觸摸屏與夾具的裝卸;另外也可采用機械連接如卡扣卡具的連接方式實現可拆卸連接,或者進一步采用如磁力連接或粘扣連接的方式均可以實現易于裝卸的連接。
本實施例中的觸摸屏夾具豎立設置、與底殼組件固定座呈一定角度設置,此處的呈一定角度采用的是略小于90°的銳角,便于觸摸屏夾具將觸屏模組獲取固定,以便裝配的實施,又不至于過分拉扯已完成一端的走線。
采用本實施例中的這種裝屏治具對終端設備的觸屏進行安裝,基于底殼組件固定座及觸摸屏支撐座相鄰并排設置的方式,可先將底殼組件5及觸摸屏6分別放置于其中,然后將觸摸屏6的tp模組的fpc連接于底殼組件5上的主板母口內,然后將觸摸屏6翻轉后固定于豎立設置的觸摸屏夾具,通過觸摸屏夾具確保觸摸瓶固定于適合進行接線操作的指定位置及角度,之后將lcd模組的fpc連接于底殼組件5上的主板母口內,隨后進行其他的輔助固定措施的安裝,完成后將觸摸屏6從觸摸屏夾具上取下放置于底殼組件固定座內與底殼組件5對位安裝。
其中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其他的輔助固定措施包括將壓緊鋼片放置于固定位置,并打入螺釘固定。
采用這種裝屏治具及對應的裝配方式能夠在裝配中有效定觸摸屏的位置,在對位于觸摸屏內不同側面的模組進行走線操作時,通過治具的設計,將走線位置恰好暴露在易于操作人員進行操作的位置,避免了在裝配走線過程中由于屏兩側分別走線,空間難以權衡,裝配困難,甚至拉扯已完成的走線,造成產品生產效率低次品率高的問題。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中觸摸屏夾具與觸摸屏的連接固定方式,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觸摸屏夾具3上設置有能夠吸取固定觸摸屏的吸取組件。
本實施例中在觸摸屏夾具上設置有吸取組件,通過真空的方式將觸摸屏的光滑表面吸附連接在觸摸屏夾具上,吸取組件可為簡單的吸盤類結構可以方便進行操作,當然也可為連接有真空泵的設計,能夠更加穩固的實現固定。
采用這種設計方便操作人員進行方便快速的操作,通過吸氣的原理固定屏幕操作更加簡單,并且由于其固定原理不容易給屏幕造成劃傷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產品外觀。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中吸取組件的設計增加連接固定牢固程度,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觸摸屏夾具3表面設置有光滑固定平面,所述吸取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光滑固定平面上的吸氣槽3-1,所述吸氣槽3-1連通有用于抽取空氣的吸氣管結構。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采用在觸摸屏夾具的表面設置光滑的固定平面,以便通過吸氣操作固定屏幕時能夠連接更加緊密不發生漏氣,光滑的固定平面上設置吸氣槽,吸氣槽連接吸氣管結構,吸氣管的另一端連接有抽取真空的氣泵,通過控制氣泵的通斷控制吸取和放下觸摸屏的操作,通過這種設計實現觸摸屏夾具與觸摸屏的連接,連接穩固,通過控制氣泵控制動作操作方便。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中觸摸屏夾具與觸摸屏之間安裝位置的確定性,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光滑固定平面的周邊設置有引導氣流、輔助吸取動作的凸起邊框結構3-5。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光滑固定平面的周邊設置凸起的邊框結構,邊框結構的內側邊緣輪廓的形狀與觸摸屏外緣形狀基本一致,可以將觸摸屏嵌入外框內進一步優化吸取組件對觸摸屏的定位效果,令觸摸屏保持固定的位置姿態,方便裝配的標準化進行;同時該凸起的邊框還能夠引導在抽取真空時的氣流流向,令吸取觸摸屏表面的操作更加順利。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吸氣管結構連通有吸氣泵,所述吸氣泵連接有控制執行吸氣動作的踩動式開關。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吸氣管連接有吸氣泵,通過這種泵這種形式提供抽取真空產生吸力的動力,并且吸氣泵連接有踩動式開關,工人在對吸取動作控制時可以直接采用腳踩這種方式進行,而不影響手上的其他操作過程。
為了方便上述實施例中觸摸屏夾具與底殼組件固定座之間距離的靈活改變,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觸摸屏夾具3的另一側還連接有推進組件,所述推進組件用于推動所述觸摸屏夾具3,令其遠離或貼近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1的側面。
其中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推進組件可以推動觸摸屏夾具發生平移,改變觸摸屏夾具與底殼組件固定座之間的距離,因為在裝配的初始階段夾具距離底殼固定座之間距離過近會影響組件的裝入及tp模組的接線操作,而后續lcd接線時又需要觸屏模組距離不能過遠,否則會拉扯完成的接線,因此可以通過這種推進組件輔助裝配,在需要tp接線完成時將夾具推近底殼組件固定座。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推進組件包括夾具固定座3-4及活動安裝于所述夾具固定座3-4上的推動手柄3-3,所述推動手柄3-3與所述觸摸屏夾具3連接。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推進組件采用分體設置的方式,包括推動手柄及夾具固定座,夾具固定座與推動手柄活動連接,可為伸縮滑動連接或轉動連接可,采用這種設計動作穩定性高操作容易。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還包括固定底板4,所述底殼組件固定座1、觸摸屏支撐座2及夾具固定座3-4均安裝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4上的預設位置。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進一步設置了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為硬質平板狀結構,分別與底殼組件固定座、觸摸屏支撐座及夾具固定座的底部安裝固定,用于穩定治具中各個部件的位置,以便令裝配工序的穩定性更高,裝配更加容易實現標準化自動化。
為進一步保證上述技術方案中推進組件推動觸摸屏夾具的位移大小,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夾具固定座3-4的兩側設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觸摸屏夾具3行程的限位塊3-2。
其中需要說明的是當觸摸屏固定在夾具上以后,走線處于扯動狀態,若觸摸屏距離底殼距離過大可能會損壞接線位置,因此在夾具的推進路線上色繪制限位塊,可以限制其向后遠離底殼模組固定座的距離防止扯壞接線。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裝屏治具中,所述推動手柄3-3推動所述觸摸屏夾具3的行程大于15mm,包括端點值。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觸摸屏夾具的行程最少為15mm,這樣可以充分的留出初始階段接線操作的操作空間,避免觸摸屏夾具的豎立結構干擾接線工作的進行。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