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運水囊。
背景技術:
目前,在偏遠地區或消防設施嚴重缺乏的地區,消防工作比較滯后,還沒有系統的消防設施,并且這些地區的火災、消防意識比較淡薄,遇到火災時,一般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滅火,滅火方法落后而笨拙,滅火效果非常差。在遇到比較嚴重、復雜的火災時,由于路途路況所限,又沒有專用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設備,城市的消防車難以及時趕到并迅速撲滅火災,導致火勢得不到及時的控制,造成嚴重的經濟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上述提出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吊運水囊。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一種吊運水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六張PVC布通過高溫焊接成的水囊本體,
所述水囊本體的頂部設有帶密封蓋的加水口,加水時,所述水囊本體不借用任何工具架設,可自撐使用,
所述水囊本體的側壁設有出水口,
所述PVC布呈類箏形,
所述PVC布的軸線位置上粘結有吊帶,
所述吊帶的自由端與梨形環連接,
所述吊帶上設有與所述水囊本體連接、并沿所述PVC布的軸線排列的吊帶穩定條,所述吊帶穩定條的軸線與所述吊帶的軸線垂直,所述吊帶穩定條可使與其連接的吊帶不能旋轉串動,受力均衡。
所述PVC布的一側設有與相鄰所述PVC布高溫焊接的焊接條。
所述PVC布的大三角的頂部兩邊向內彎折。
所述出水口的通徑為50mm,所述出水口設有球閥和快速接頭,可與水泵吸水管直接對接,方便快捷。
所述梨形環的環中間設有隔條,工作狀態下,通過吊鉤與所述梨形環連接將所述水囊本體吊起,所述隔條在工作狀態下用于將吊帶和吊鉤分隔,防止吊鉤因碰撞而損壞吊帶的強度。
所述吊帶采用單接頭穿連方式連接,增加使用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加水時,所述水囊本體不借用任何工具架設,可自撐使用,更經濟實惠;
2、吊帶穩定條可使與其連接的吊帶不能旋轉串動,受力均衡,增強了水囊本體的穩定性;
3、設有球閥與快速接頭的出水口,可與水泵吸水管直接對接,方便快捷;
4、通過隔條防止吊鉤因碰撞而損壞吊帶的強度,提高了吊帶的使用壽命。
基于上述理由本實用新型可在消防等領域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吊運水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吊運水囊的仰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PVC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吊運水囊,包括由六張PVC布1通過高溫焊接成的水囊本體2,
所述水囊本體2的頂部設有帶密封蓋的加水口3,
所述水囊本體2的側壁設有出水口4,
所述PVC布1呈類箏形,
所述PVC布1的軸線位置上粘結有吊帶5,
所述吊帶5的自由端與梨形環6連接,
所述吊帶5上設有與所述水囊本體2連接、并沿所述PVC布1的軸線排列的吊帶穩定條7,所述吊帶穩定條7的軸線與所述吊帶5的軸線垂直。
所述PVC布1的一側設有與相鄰所述PVC布1高溫焊接的焊接條11。
所述PVC布1的大三角的頂部兩邊12向內彎折。
所述出水口4的通徑為50mm,所述出水口4設有球閥和快速接頭。
所述梨形環6的環中間設有隔條61。
所述吊帶5采用單接頭穿連方式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