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纖維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復合彈性纖維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丙烯纖維商品名為丙綸,聚丙烯比重輕,強度高,耐腐蝕耐磨抗污性和織造性好,且價格低廉,廣泛地用于地毯基布和背襯材料,是世界地毯制造業的第二大原料,丙綸地毯占我國生產的化纖地毯為90﹪。但丙綸地毯檔次不高,主要有三大缺點:一是不耐燃,二是靜電強,三是耐倒伏性差。聚丙烯限氧指數LOI只有17.0~18.5,屬易燃熱塑性纖維,現有解決聚丙烯纖維及紡織品的阻燃方法是在生產過程中進行阻燃改性和阻燃整理;聚丙烯纖維的吸濕性和染色性在化學纖維中是最差的,幾乎不吸濕,其回潮率小于0.03%,摩擦產生的靜電大,現有生產技術是生產過程中添加抗靜劑和抗靜電整理;聚丙烯纖維耐倒伏性差是其初始模量只有27eN/dtex,且彈性差,現有生產技術從兩個方面解決丙綸的耐倒伏性:一是提高丙綸的模量,使之不易變形,二是對丙綸進行改性提高其回彈性能。這些技術都是采用單組份紡絲技術,只能進行一種功能改性或進行單一功能的后整理,無法同時克服易燃、靜電大、易倒伏三大缺點,且穩定性差。技術實現要素:基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同時具有阻燃、抗靜電、抗倒伏三種性能的復合彈性纖維。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復合彈性纖維,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包括芯層、包裹在所述芯層外表面的皮層;所述芯層采用聚丙烯和聚烯烴制備而成;所述皮層采用聚酯制備而成。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兼有皮層和芯層材料的性能,所述皮層和芯層的選擇,可以使該復合彈性纖維既有滌綸纖維強度高、懸垂性好及爽滑性,又有改性丙綸纖維彈性好及較強的芯吸作用。包裹的滌綸皮層模量高達132eN/dtex,聚丙烯分子加入聚烯烴變成彈性體;兩方面共同作用,可以增加纖維的回彈性。優選地,所述皮層和芯層的質量比為1:1~7:3。本申請發明人經過大量嘗試發現,上述比例的皮層和芯層,能更好的使復合彈性纖維充分發揮皮層和芯層材料的性能,使阻燃、抗靜電、抗倒伏三種性能兼顧的更好。更優選地,所述芯層中,聚丙烯和聚烯烴的質量比為1:9~3:7。通過工藝篩選,此質量比范圍內的聚丙烯和聚烯烴混合,能更好的使聚丙烯變成彈性性能較好的彈性體,可以更好的增加纖維的回彈性。優選地,所述芯層和皮層之間有縫隙,賦予復合纖維導濕性能和抗靜電性。優選地,所述芯層的單絲纖度小于2dtex,纖維比表面積大,芯吸過程毫無阻礙,油污和水沿芯層與皮層的縫隙滲透極為容易,因此纖維織物具有極強的清潔功能和高吸水性。優選地,所述皮層的徑向剖面為圓形,所述芯層的徑向剖面為表面帶翼形的圓環。有別于普通皮芯結構,本發明所述皮層表面設有翼形結構,翼形纖維結構具有更好的抗倒伏性能。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復合彈性纖維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制成含水率小于30PPM的聚酯干切片,經第一螺桿擠出機擠出,進入紡絲箱體,得到皮層料;(2)將聚烯烴切片添加到聚丙烯切片中均勻混合,經第二螺桿擠出機擠出,進入紡絲箱體,得到芯層料;(3)將步驟(1)制備得到的皮層料和步驟(2)制備得到的芯層料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擠出皮層初生絲和芯層初生絲,初生絲經過緩冷裝置、側吹風冷卻、上油、牽伸卷繞,得到預取向絲束(POY)或全拉伸絲束(FDY);(4)將預取向絲束(POY)或全拉伸絲束(FDY)經過牽伸、加捻、定型、卷繞,得到網絡絲,即為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按聚酯添加質量的50%~70%經第一螺桿擠出機擠出。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聚酯切片的粘度范圍為0.6~0.75dl/g,熔點為257~260℃;所述步驟(2)中,聚丙烯切片的熔融指數范圍為25~30g/10min,熔點范圍為167~170℃。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按聚丙烯和聚烯烴混合物總質量的30%~50%經第二螺桿擠出機擠出。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第一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70℃~290℃,紡絲溫度為270℃~295℃;所述步驟(2)中,第二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00℃~240℃,紡絲溫度為230℃~260℃。通過對上述溫度的控制,使皮層先固化成型,芯層后固化成型,由于熱脹冷縮的作用,芯組份和皮層之間形成永久間隙,賦予復合纖維導濕性能和抗靜電性。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所述皮層初生絲的冷卻長度為15~50cm,所述芯層初生絲的冷卻長度為15~100cm。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聚酯組份和聚丙烯組份分別采用兩組獨立的聯苯加熱系統進行加熱,保證各組分的熔體溫度,通過計量泵、紡絲箱體和皮芯型噴絲板形成初生絲,側吹風冷卻的風速為0.4~1.0m/s,側吹風冷卻的溫度為15~30℃,側吹風冷卻的相對濕度為60~90%。該復合彈性纖維之所以能產生較強的芯吸作用是復合紡絲過程采用緩冷技術路線:易冷卻的皮層組份滌綸在紡絲側吹風的冷卻作用下首先冷卻固化成型;被滌綸包裹在芯層的丙綸組分由230~260℃的熔體冷卻至常溫固化并收縮過程比皮層慢,形成永久間隙,芯組份丙綸混合體的單絲纖度小于2dtex,導濕性能大大提高。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采用油嘴/油輪上油,紡絲速度為3000~4500m/min。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牽伸倍數為2.5~3.8,第一熱輥溫度70~100℃,速度800~1600m/min;第二熱輥溫度110~140℃,速度3500~4500m/min;卷繞速度3400~4400m/min。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牽伸溫度110~140℃、牽伸倍數為1.3~1.7,定型溫度120~150℃,卷繞速度400~700m/min。普通丙綸紡絲采用驟冷技術,滌丙復合紡絲采用緩冷技術:(1)絲束經過緩冷區不進行抽吸驟冷;(2)降低冷卻風速、提高冷卻風溫、增大紡絲緩冷區域,滌綸皮層從噴絲板熔融擠出到固化成型為15~20CM,改性丙綸芯層固化區為30~50CM。翼形滌綸皮層先冷卻成型,芯層丙綸組份后冷卻成型,由于熱脹冷縮的作用,芯組份和皮層之間形成永久的圓環型縫隙,賦予復合纖維導濕性能和抗靜電性。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復合彈性纖維在地毯方面的應用。所述復合彈性纖維通過消光及加捻定型后能獲得仿羊毛的效果,適合于生產機織地毯,其毯面酷似羊毛地毯,條干豐滿、回彈性好,可廣泛用于高檔毛毯、地毯及滾筒刷等材料上。現有的丙綸地毯纖維生產技術采用單組份紡絲技術,纖維成份為丙綸,纖維的吸濕性和染色性在化學纖維中是最差的,其回潮率小于0.03%,單絲纖度為3~10dtex,幾乎不吸濕。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兼具皮層材料和芯層材料的性能,翼形結構與現有的皮芯纖維相比具有更好的抗倒伏性能;制備過程采用雙組份共厄復合紡絲生產線,使用翼形皮芯型組件,經過復合紡絲、牽伸制成翼形皮芯結構復合彈性纖維,復合紡絲過程使用緩冷紡絲技術,通過對冷卻風速、冷卻風溫、緩冷區域的控制,使皮層先固化成型,芯層后固化成型,由于熱脹冷縮的作用,芯層和皮層之間形成永久間隙,賦予復合纖維導濕性能和抗靜電性。因此,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同時具有阻燃、抗靜電、抗倒伏三種性能,應用于地毯,可以大大提高地毯的性能和檔次。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結構的一種徑向剖面圖;圖2為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制備工藝流程圖;其中,a為芯層,b為縫隙,c為皮層。具體實施方式為更好的說明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一種實施例,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結構的徑向剖面圖如附圖1所示,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包括芯層、包裹在所述芯層外表面的皮層,所述皮層為聚酯,所述芯層為聚丙烯和聚烯烴按質量比為1:4進行混合的混合體,皮層和芯層的質量比為5:3,所述芯層的單絲纖度小于2dtex,所述芯層的徑向剖面為圓形,所述皮層的徑向剖面為表面帶翼形的圓環。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以用量為60%重量份聚酯切片(粘度范圍為0.6~0.75dl/g,熔點為257~260℃)為第一原料A,進入結晶床和干燥塔,對物料進行連續結晶、干燥,制成含水率<30ppm的聚酯干切片,進入第一螺桿擠出機,第一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80℃,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聚酯熔體,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83℃、285℃、287℃、289℃、287℃(五區螺桿),并將該聚酯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在第一螺桿擠出機至紡絲箱體之間聚酯熔體經過預過濾器,將聚酯熔體中的大顆粒雜質去除),紡絲溫度為282℃,通計量泵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去,為皮層組份。(2)以按一定比例添加聚烯烴切片到聚丙烯切片(熔融指數范圍為25~30g/10min,熔點范圍為167~170℃)中并均勻混合作為原料B,原料B按40%重量份通過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的熔體,第二螺桿擠壓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170℃、200℃、210℃、220℃、225℃(五區螺桿),并通計量泵將該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并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為芯層組份,其中,第二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20℃,紡絲溫度為245℃。(3)將翼形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中成型的初生絲均勻擠出,經過緩冷裝置、側吹風冷卻成型、上油系統上油,通過紡絲甬道,進入到油輪、導盤、卷繞,得到POY絲筒,其中,側吹風冷卻的風速為0.7m/s,側吹風冷卻的溫度為22℃,側吹風冷卻的相對濕度為75%,紡絲速度為3200m/min。(4)將POY絲束依次通過集束架、導絲架、熱箱牽伸、假捻,定型、網絡、卷繞成DTY筒子。其中,牽伸溫度125℃、牽伸倍數為1.5,定型溫度135℃,卷繞速度500m/min。實施例2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一種實施例,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結構的徑向剖面圖如附圖1所示,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包括芯層、包裹在所述芯層外表面的皮層,所述皮層為聚酯,所述芯層為聚丙烯和聚烯烴按質量比為1:9進行混合的混合體,皮層和芯層的質量比為1:1,所述芯層的單絲纖度小于2dtex,所述芯層的徑向剖面為圓形,所述皮層的徑向剖面為表面帶翼形的圓環。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以用量為50%重量份聚酯切片(粘度范圍為0.6~0.75dl/g,熔點為257~260℃)為第一原料A,進入結晶床和干燥塔,對物料進行連續結晶、干燥,制成含水率<30ppm的聚酯干切片,進入第一螺桿擠出機,第一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70℃,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聚酯熔體,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83℃、285℃、287℃、289℃、287℃(五區螺桿),并將該聚酯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在第一螺桿擠出機至紡絲箱體之間聚酯熔體經過預過濾器,將聚酯熔體中的大顆粒雜質去除),紡絲溫度為295℃,通計量泵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去,為皮層組份。(2)以按一定比例添加聚烯烴切片到聚丙烯切片(熔融指數范圍為25~30g/10min,熔點范圍為167~170℃)中并均勻混合作為原料B,原料B按50%重量份通過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的熔體,第二螺桿擠壓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170℃、200℃、210℃、220℃、225℃(五區螺桿),并通計量泵將該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并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為芯層組份,其中,第二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40℃,紡絲溫度為230℃。(3)將翼形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中成型的初生絲均勻擠出,經過緩冷裝置、側吹風冷卻成型、上油系統上油,通過紡絲甬道,進入到油輪、導盤、卷繞,得到POY絲筒,其中,側吹風冷卻的風速為0.4m/s,側吹風冷卻的溫度為15℃,側吹風冷卻的相對濕度為60%,紡絲速度為3000m/min。(4)將POY絲束依次通過集束架、導絲架、熱箱牽伸、假捻,定型、網絡、卷繞成DTY筒子。其中,牽伸溫度110℃、牽伸倍數為1.3,定型溫度120℃,卷繞速度400m/min。實施例3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一種實施例,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結構的徑向剖面圖如附圖1所示,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包括芯層、包裹在所述芯層外表面的皮層,所述皮層為聚酯,所述芯層為聚丙烯和聚烯烴按質量比為3:7進行混合的混合體,皮層和芯層的質量比為7:3,所述芯層的單絲纖度小于2dtex,所述芯層的徑向剖面為圓形,所述皮層的徑向剖面為表面帶翼形的圓環。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以用量為70%重量份聚酯切片(粘度范圍為0.6~0.75dl/g,熔點為257~260℃)為第一原料A,進入結晶床和干燥塔,對物料進行連續結晶、干燥,制成含水率<30ppm的聚酯干切片,進入第一螺桿擠出機,第一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90℃,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聚酯熔體,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83℃、285℃、287℃、289℃、287℃(五區螺桿),并將該聚酯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在第一螺桿擠出機至紡絲箱體之間聚酯熔體經過預過濾器,將聚酯熔體中的大顆粒雜質去除),紡絲溫度為270℃,通計量泵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去,為皮層組份。(2)以按一定比例添加聚烯烴切片到聚丙烯切片(熔融指數范圍為25~30g/10min,熔點范圍為167~170℃)中并均勻混合作為原料B,原料B按30%重量份通過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的熔體,第二螺桿擠壓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170℃、200℃、210℃、220℃、225℃(五區螺桿),并通計量泵將該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并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為芯層組份,其中,第二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00℃,紡絲溫度為260℃。(3)將翼形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中成型的初生絲均勻擠出,經過緩冷裝置、側吹風冷卻成型、上油系統上油,通過紡絲甬道,進入到油輪、導盤、卷繞,得到POY絲筒,其中,側吹風冷卻的風速為1m/s,側吹風冷卻的溫度為30℃,側吹風冷卻的相對濕度為90%,紡絲速度為2800m/min。(4)將POY絲束依次通過集束架、導絲架、熱箱牽伸、假捻,定型、網絡、卷繞成DTY筒子。其中,牽伸溫度130℃、牽伸倍數為1.6,定型溫度140℃,卷繞速度550m/min。實施例4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一種實施例,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結構的徑向剖面圖如附圖1所示,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包括芯層、包裹在所述芯層外表面的皮層,所述皮層為聚酯,所述芯層為聚丙烯和聚烯烴按質量比為1:3進行混合的混合體,皮層和芯層的質量比為6:3,所述芯層的單絲纖度小于2dtex,所述芯層的徑向剖面為圓形,所述皮層的徑向剖面為表面帶翼形的圓環。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以用量為55%重量份聚酯切片(粘度范圍為0.6~0.75dl/g,熔點為257~260℃)為第一原料A,進入結晶床和干燥塔,對物料進行連續結晶、干燥,制成含水率<30ppm的聚酯干切片,進入第一螺桿擠出機,第一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90℃,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聚酯熔體,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83℃、285℃、287℃、289℃、287℃(五區螺桿),并將該聚酯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在第一螺桿擠出機至紡絲箱體之間聚酯熔體經過預過濾器,將聚酯熔體中的大顆粒雜質去除),紡絲溫度為285℃,通計量泵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去,為皮層組份。(2)以按一定比例添加聚烯烴切片到聚丙烯切片(熔融指數范圍為25~30g/10min,熔點范圍為167~170℃)中并均勻混合作為原料B,原料B按35%重量份通過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的熔體,第二螺桿擠壓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170℃、200℃、210℃、220℃、225℃(五區螺桿),并通計量泵將該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并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為芯層組份,其中,第二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10℃,紡絲溫度為235℃。(3)將翼形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中成型的初生絲均勻擠出,經過緩冷裝置、側吹風冷卻成型、上油系統上油,通過紡絲甬道,進入到油輪、導盤、卷繞,得到POY絲筒,其中,側吹風冷卻的風速為0.6m/s,側吹風冷卻的溫度為20℃,側吹風冷卻的相對濕度為70%,紡絲速度為3500m/min。(4)將POY絲束依次通過集束架、導絲架、熱箱牽伸、假捻,定型、網絡、卷繞成DTY筒子。其中,牽伸溫度120℃、牽伸倍數為1.4,定型溫度130℃,卷繞速度520m/min。實施例5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一種實施例,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結構的徑向剖面圖如附圖1所示,所述復合彈性纖維包括芯層、包裹在所述芯層外表面的皮層,所述皮層為聚酯,所述芯層為聚丙烯和聚烯烴按質量比為3:17進行混合的混合體,皮層和芯層的質量比為4:3,所述芯層的單絲纖度小于2dtex,所述芯層的徑向剖面為圓形,所述皮層的徑向剖面為表面帶翼形的圓環。本實施例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以用量為65%重量份聚酯切片(粘度范圍為0.6~0.75dl/g,熔點為257~260℃)為第一原料A,進入結晶床和干燥塔,對物料進行連續結晶、干燥,制成含水率<30ppm的聚酯干切片,進入第一螺桿擠出機,第一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80℃,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聚酯熔體,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83℃、285℃、287℃、289℃、287℃(五區螺桿),并將該聚酯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在第一螺桿擠出機至紡絲箱體之間聚酯熔體經過預過濾器,將聚酯熔體中的大顆粒雜質去除),紡絲溫度為275℃,通計量泵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去,為皮層組份。(2)以按一定比例添加聚烯烴切片到聚丙烯切片(熔融指數范圍為25~30g/10min,熔點范圍為167~170℃)中并均勻混合作為原料B,原料B按45%重量份通過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的熔體,第二螺桿擠壓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五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170℃、200℃、210℃、220℃、225℃(五區螺桿),并通計量泵將該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并進一步均勻分配到翼形皮芯型復合組件中,為芯層組份,其中,第二螺桿擠出機的設定溫度為230℃,紡絲溫度為255℃。(3)將翼形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中成型的初生絲均勻擠出,經過緩冷裝置、側吹風冷卻成型、上油系統上油,通過紡絲甬道,進入到油輪、導盤、卷繞,得到POY絲筒,其中,側吹風冷卻的風速為0.8m/s,側吹風冷卻的溫度為25℃,側吹風冷卻的相對濕度為80%,紡絲速度為3600m/min。(4)將POY絲束依次通過集束架、導絲架、熱箱牽伸、假捻,定型、網絡、卷繞成DTY筒子。其中,牽伸溫度130℃、牽伸倍數為1.35,定型溫度145℃,卷繞速度570m/min。實施例6本實施例對實施例1~5中的復合彈性纖維的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條干不勻率CV值進行了相關試驗研究,研究結果如表1所示:表1實施例1~5中纖維的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條干不勻率CV值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采用《化學纖維長絲拉伸性能試驗方法》(GB/T14344-2008),測試儀器采用電子單紗強力儀,由萊州市電子儀器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YG061;條干不勻率CV值采用常州二紡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YG800C條干均勻度測試儀。由以上性能測試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線密度、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均符合相應產品的使用需求。實施例7將實施例1~5中的復合彈性纖維產品DTY制成纖維織物,采用‘織物經反復壓縮變形,恢復’這個過程前后絨毛高度改變的程度來測試纖維織物的抗倒伏性能,其高度變化量越大抗倒伏性能越差;研制的復合纖維織物(1#)和普通圓形丙綸纖維織物(2#)經上述方法分別進行測試,測試過程選取多組樣品進行,測試的高度變化率取平均值,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表21#和2#纖維織物的抗倒伏性能研究結果織物原絨毛高度CM測試后高度CM高度變化率﹪1#1513.8~14.1約7%2#1510~11.5約23%從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研制的復合纖維織物(1#)和普通圓形丙綸纖維織物(2#)經‘反復壓縮變形,恢復’這個過程前后,1#織物比2#織物絨毛高度變化率小很多,說明研制的纖維抗倒伏性能改善很大。實施例8本實施例采用芯吸高度比較法來測量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吸濕性能,即用粗細相同的纖維織成規格一致的襪帶在裝有水的容器上方一起放進水中,固定兩條襪帶并恒定30分鐘,然后測定液面上方襪帶濕潤的高度,這個高度越大說明襪帶纖維的吸濕性能越好;表3是研制的復合纖維襪帶(1#)和普通圓形丙綸纖維襪帶(2#)測試結果:表31#和2#纖維襪帶的吸濕性能研究結果襪帶濕潤高度CM測試次數1#10.0~11.552#3.9~4.35從表3中可以看出,研制的復合纖維襪帶(1#)的濕潤高度比普通圓形丙綸纖維襪帶(2#)的濕潤高度大很多,說明研制的纖維吸濕性能改善很大。實施例9本實施例對本發明復合彈性纖維的阻燃性能和脆韌性進行研究分析。阻燃纖維的定義是:當纖維在中、小型火源點燃下,會發生小火焰燃燒,一旦火源撤走,火焰又能較快地自行燃滅,是不會蔓延成災的纖維。纖維的阻燃性一般用常溫極限氧指數(LOI)來衡量。因為空氣中的含氧率為21%,纖維的LOI>21%,離開火焰后,在空氣中才能繼續燃燒,LOI=25~31%范圍時,可認為基本不燃,如果纖維的LOI>20%,該纖維就具阻燃性。滌綸纖維的LOI為20.0~22.0%,具阻燃性;丙綸纖維的LOI為17.0~18.5%,不具阻燃性。本發明所述在丙綸纖維包一層具阻燃性的滌綸成復合纖維,復合纖維也具有阻燃性。丙綸材料沖擊強度低、低溫脆性的缺點尤為突出,使其應用受到限制,通過與彈性體共混來改善丙綸沖擊性能是目前最廣泛采用的方法,加入量一般為10%左右。聚烯烴以優異的性能以及與聚丙烯良好的親和性,與聚丙烯組成的聚烯烴/聚丙烯體系,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聚烯烴/聚丙烯共混物的相結構屬于“海-島”結構,海相(連續相)為聚丙烯,島相(分散相)為聚烯烴。遵循橡塑共混原理,共混物中分散相的粒徑大小對共混物的性能影響很大,在最佳粒徑范圍內,粒徑小時,對共混物的物理性能有較好的貢獻。聚烯烴的粒徑小,且尺寸較均勻。塑料共混彈性體有幾種增韌機理,聚烯烴對聚丙烯增韌改性符合銀紋-剪切帶機理;脆性基體內加入彈性體后,在外來沖擊力作用下,彈性體可引發大量銀紋,而基體則產生剪切屈服,主要靠銀紋、剪切帶吸收能量。具體過程為:產生銀紋進一步發展并將終止于另一彈性體或剪切帶;同時銀紋與銀紋、銀紋與剪切帶之間相互作用;如銀紋與銀紋相遇時,會使銀紋轉向或支化;銀紋前峰處的應力集中,可以誘發新的剪切帶。所有這些作用,都會大大緩解材料的沖擊破壞過程,并增加破壞過程的能量,從而提高材料韌性。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中加入聚烯烴降低了聚丙烯纖維的結晶能力,賦予其良好的彈性。表4是本發明實施例1~5中的復合纖維與純聚丙烯纖維韌性測量值:表4本發明所述復合纖維與純聚丙烯纖維韌性測量值本發明復合纖維純聚丙烯纖維韌性cn/dtex44~4620.4從表4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韌性測量值比純聚丙烯纖維大的多,這也進一步驗證了上文的分析及本發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進步性。此外,將實施例1~5中的復合彈性纖維產品DTY通過經編機織造、分割、剪絨、上漿,定型制成滾筒刷基布。其絨面勝過晴綸絨布,手感豐滿、回彈性好,導水性好。其造價約為羊毛絨布的三分之一,約為晴綸絨布的三分之二。由于質量好、造價低,一經推出市場便深受消費者歡迎,已遠消歐美市場。將實施例1~5中的復合彈性纖維產品DTY通過經編機織造、剪絨、上漿,定型制成地毯基布,其絨面酷似羊毛絨面,手感豐滿、回彈性好,導水性好,抗污性好且防蟲防蛀。最后所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