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造紙設備的余熱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現階段在造紙機上方安裝的熱風氣罩一般分為密閉式氣罩,呼吸式氣罩和高速熱風氣罩。密閉式氣罩一般應用于瓦楞紙機、文化紙機等,但是密閉氣罩的耗能較高,熱效率的利用率低 ;呼吸式氣罩一般用于圓網紙機,主要適用于低速紙機。高速熱風氣罩是運用接觸干燥和對流干燥原理,高溫高速熱風使熱風向紙產生很快的對流傳熱,同時熱風垂直吹到紙上,界面上的空氣薄膜受到破壞或減低厚度,從而傳熱和傳質系數大大增加,強化了蒸發,可大幅提高紙機產量及烘缸干燥效率,蒸汽消耗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具有余熱回收的造紙設備,不僅能加快卷紙的生產制造,而且降低能源的損耗,更為節能環保,為達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造紙設備的余熱回收系統,包括:烘缸和氣罩、換熱器,所述的烘缸上邊設有氣罩,氣罩的進風管連接于鼓風機,氣罩的排氣管連接與換熱器,換熱器的出氣口連接于鼓風機的進氣口。
進一步的,所述的氣罩左右兩側均設有進風管,由前后兩個氣罩將烘缸上半部分覆蓋。
進一步的,所述的氣罩內設置有拱形排列的多根小風管,小風管的出口處與烘缸表面的紙張相對,小風管的出口處與氣罩的進風管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氣罩的四周設置有保溫棉, 用于對熱風氣罩實現更好的保溫,防止能源的浪費;所述的換熱器連接于引風機。
進一步的,所述的氣罩內部設有用于測量溫度的溫度傳感器,氣罩和進風管連接處設有用于控制風量的控制閥門,更為智能化地控制造紙設備的運作,調節能量的消耗和循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在氣罩對烘缸進行加熱烘干時,余熱回收系統利用換熱器對廢氣進行回收,將二次熱風排進氣罩內進行循環利用,從而降低造紙設備所需能量的損耗,極大地減少卷紙的制造成本;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廢氣的多次利用從而提高熱能的利用效率,提供產品的生產質量。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審查委員能對本實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進一步了解,茲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2所示,系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造紙設備的余熱回收系統,包括:烘缸1和氣罩2、換熱器3,所述的烘缸1上邊設有氣罩2,氣罩2的進風管21連接于鼓風機4,氣罩2的排氣管22連接與換熱器3,換熱器3的出氣口31連接于鼓風機4的進氣口41。所述的換熱器3連接于引風機6。
上述方案,氣罩2左右兩側均設有進風管21,由前后兩個氣罩2將烘缸1上半部分覆蓋。所述的氣罩2內設置有拱形排列的多根小風管23,小風管23的出口處與烘缸1表面的紙張相對,小風管23的出口處與氣罩2的進風管21相連,進風管21將較為干燥的熱風通過小風管23排出,用于對紙張進行烘干,所述的氣罩2的四周設置有保溫棉5,于對熱風氣罩實現更好的保溫,防止能源的浪費。
上述方案,氣罩2內部設有用于測量溫度的溫度傳感器7,溫度傳感器7可有效地檢測出氣罩2內部的溫度,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卷紙的質量下降,氣罩2和進風管21連接處設有用于控制風量的控制閥門8,更為智能化地控制造紙設備的運作,調節能量的消耗和循環。
實施時,首先熱風通過鼓風機4從進風管21進入氣罩2,由氣罩2的小風管23的出口處排出,從而對紙張進行烘干,然后烘干過程中,紙漿加熱蒸發出來的水分通過小風管23之間的件縫隙流出,并通過排氣管22傳送至換熱器3,最后由換熱器3進行干燥,再將二次氣體排放至鼓風機4的進氣口41循環利用,從而減低能量的損耗,極大地節約了制造成本。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