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紙制卷邊成型機,尤其是一種基于圓弧形翻邊的紙制卷邊成型機。
背景技術:
在蛋糕盒、鞋盒、茶葉盒、酒盒、煙盒等其它包裝盒中,都需要使用紙制卷邊條,因此紙制卷邊成型機是一種重要的紙制品成型裝置,在現有的紙制卷邊成型機中,只有圓形且都是人工進行操作,不但生產效率低,同時制作的紙制卷邊條的形狀不規范和尺寸精度也不高。四邊形、六邊形目前市面上還沒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客體是一種基于圓弧形翻邊的紙制卷邊成型機。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圓弧形翻邊的紙制卷邊成型機,因此提高了紙制卷邊條的生產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具有與紙制卷邊條的形狀相對應的下模具的壓制成型裝置、具有翻邊凹槽體的上模具的壓制翻邊裝置、用于把壓制成型裝置和壓制翻邊裝置集成在一起的機架。
由于設計了壓制成型裝置、壓制翻邊裝置和機架,通過壓制成型裝置對紙制卷邊條進行各種幾何形狀的成型,通過壓制翻邊裝置在紙制卷邊條的上端進行翻邊,不再人工進行操作,因此提高了紙制卷邊條的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按照對紙制卷邊條依次進行形狀成型和翻邊成型的方式把壓制成型裝置、壓制翻邊裝置和機架相互聯接。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還包含有涂膠裝置。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還包含有托盤和頂出伸縮缸,涂膠裝置設置為包含有轉動盤、噴嘴和移動裝置,壓制翻邊裝置設置為還包含有主伸縮缸、移動座和加熱器,壓制成型裝置設置為還包含有壓緊爪和壓緊伸縮缸,轉動盤設置在機架上并且轉動盤設置為與機架轉動式聯接,在轉動盤的上端端面分別設置有噴嘴并且其中一個噴嘴設置為與機架聯接、其中另一個噴嘴設置為通過移動裝置設置為與機架聯接,下模具設置在機架上并且上模具設置為與下模具上下排列對應分布,上模具設置為與主伸縮缸聯接并且主伸縮缸設置為通過移動座與機架聯接,移動座設置為與機架滑動式聯接并且在上模具上設置有加熱器,托盤設置為套裝在下模具中并且托盤設置為通過頂出伸縮缸與機架聯接,在下模具的側面部設置有壓緊爪并且壓緊爪設置為通過壓緊伸縮缸與機架聯接。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轉動盤設置為圓形盤狀體并且在轉動盤的周邊設置有向上延伸分布的凸緣體,轉動盤設置為與電機輸出軸聯接并且電機的中心線設置為呈豎向方向分布。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噴嘴設置為通過泵體與粘結液原連通并且其中一個噴嘴設置為通過柔性塊與機架聯接。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移動裝置設置為包含有絲杠、齒輪組、移動塊和電機并且其中另一個噴嘴設置為與移動塊聯接,移動塊設置為通過齒輪組與絲杠聯接并且齒輪組設置為與絲杠嚙合式聯接,移動塊設置為與電機的轉動軸轉動式聯接并且電機的轉動軸設置為與齒輪組的輸入齒輪聯接,絲杠設置為與機架聯接并且電機設置為通過連接板與絲杠的頂端端面部聯接。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下模具設置為包含有成型柱體、卡扣凹槽、下螺栓孔和上定位止口槽并且成型柱體的周邊輪廓線設置為紙制卷邊條的形狀輪廓線相對應,在成型柱體上設置有下螺栓孔并且下模具設置為通過下螺栓孔與模具座聯接,在成型柱體的下端端面設置有卡扣凹槽并且下模具設置為通過卡扣凹槽與托盤聯接,在成型柱體的上端端面設置有上定位止口槽并且下模具設置為通過上定位止口槽與上模具聯接,成型柱體的周邊輪廓線設置為圓周線、四邊形、六邊形或八邊形。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上模具設置為成型翻邊凹槽體、存放槽體、上螺栓孔和上定位凹口槽并且在上模具的下端端面部設置有成型翻邊凹槽體,成型翻邊凹槽體的輪廓線設置為沿上模具的中心點環繞分布并且成型翻邊凹槽體的橫向截面的輪廓線設置為圓周線的一部分,在上模具的上端端面部設置有存放槽體和上定位凹口槽并且加熱器設置在存放槽體中,在上模具上設置有上螺栓孔并且上模具設置為通過上螺栓孔和上定位凹口槽與模具座聯接,成型翻邊凹槽體的輪廓線分別設置為圓周線、四邊形、六邊形或八邊形。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主伸縮缸、頂出伸縮缸和壓緊伸縮缸設置為氣動伸縮缸。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移動座設置為機床尾座并且移動座設置為通過螺栓與機架接觸式聯接,移動座與機架的連接部設置為燕尾式結構并且在移動座上設置有燕尾凹槽體、在機架上設置有燕尾導軌。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托盤設置為圓形盤狀體。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加熱器設置為電阻絲加熱帶體。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壓緊爪設置為與下模具的周邊側面部相對應吻合分布,壓緊爪設置為沿下模具的圓周線的周邊輪廓線的一半周邊部延伸分布并且兩個壓緊爪設置為與下模具的周邊側面部環繞貼合式聯接,或壓緊爪設置在下模具的四邊形的周邊輪廓線的角部并且四個壓緊爪設置為與下模具的周邊側面部環繞貼合式聯接,或壓緊爪設置在下模具的六邊形的周邊輪廓線的角部并且六個壓緊爪設置為與下模具的周邊側面部環繞貼合式聯接,或壓緊爪設置在下模具的八邊形的周邊輪廓線的角部并且八個壓緊爪設置為與下模具的周邊側面部環繞貼合式聯接。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機架設置為框架狀體。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下模具的中心線、上模具的中心線、主伸縮缸的中心線、移動座的中心線、托盤的中心線和頂出伸縮缸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豎向直線上并且壓緊爪和壓緊伸縮缸設置為沿下模具的中心線左右對稱分布。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下模具、上模具、主伸縮缸、移動座、托盤、加熱器、頂出伸縮缸、壓緊爪和壓緊伸縮缸設置為一組部件并且一組部件的下模具、上模具、主伸縮缸、移動座、托盤、加熱器、頂出伸縮缸、壓緊爪和壓緊伸縮缸分別設置在機架的角部,轉動盤、噴嘴和移動裝置設置為一組部件并且一組部件的轉動盤、噴嘴和移動裝置設置為與四組部件的下模具、上模具、主伸縮缸、移動座、托盤、加熱器、頂出伸縮缸、壓緊爪和壓緊伸縮缸相對應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先將環形熱電阻通電將上模預熱30分鐘,將一定數量的紙質料板放在盛料盤上,啟動盛料盤下減速機電機帶動紙質料板旋轉,此時,開啟出料嘴膠液,將一定流量的膠液均勻地涂在紙質料板邊沿上;同時,操作者將一端已涂膠的紙條橫向立著放在下模槽內,啟動夾緊氣缸,該氣缸工作軸推動夾緊爪,順序將紙條夾緊于下模槽中,同時,使該紙條端部相互黏貼擠壓,形成下模槽形狀:按照模具的形狀或成圓形或成方形或六邊形等其他多邊形;紙條成型后,減速機電機停止轉動,該料板涂膠完畢,將此料板從盛料盤內取出,平放于已形成一定形狀的紙條圈內;啟動上模工作氣缸,該氣缸工作軸推動燕尾滑軌、上模固定座、上模下行,根據上模設定的弧形高度,使紙條上沿按一定的尺寸黏貼在紙板膠上,通過上模熱定型,紙條形成均勻的圓弧,并牢固地固定于料板上,形成所要求的形狀。上模退出,啟動頂出氣缸,下模內托盤上移,將成型的產品頂出,取出成品放置到指定位置,托盤回位,完成一個工作過程,對于正方形、六方形紙板,在料嘴固定架上設置有跟蹤臂,該跟蹤臂根據料板的形狀沿其邊沿進行跟蹤,料板靜止不動,跟蹤臂根據料板形狀沿其邊沿進行行走,并均勻涂膠,根據目前成熟的技術,對于六邊形以上的多邊形料板照樣可以實現均勻涂膠,生產的產品強度高:周邊立面形成筋板,起到加強作用,對盒內的產品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形成的棱邊對稱,外觀造型優美、視覺沖擊明顯,長短途運輸安全;成本低:整臺成型機操作簡便,布局合理,整機美觀大方,各個環節銜接恰當,每個機構動作明快、協調,具有很好的節奏感;成型機本身環保、無污染,不產生任何廢棄物,無下腳料;該成型機設置有四個臺位,可用于生產不同形狀的或同形狀的模具,每人單面可操作兩臺模具,每臺模具的操作除紙條、紙板放置、成品拿出靠人工外,其余都是自動完成,效率極高!單臺每班生產2400件;適用于:蛋糕盒、鞋盒、茶葉盒、酒盒、煙盒等其他包裝盒。
在本技術方案中,對紙制卷邊條依次進行形狀成型和翻邊成型的壓制成型裝置、壓制翻邊裝置和機架為重要技術特征,在基于圓弧形翻邊的紙制卷邊成型機的技術領域中,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在本技術方案中的術語都是可以用本技術領域中的專利文獻進行解釋和理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模具4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模具5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的下模具4、上模具5和壓緊爪11的連接關系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的下模具4、上模具5和壓緊爪11的連接關系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實施例的下模具4、上模具5和壓緊爪11的連接關系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審查指南,對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應當理解為不配出一個或多 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轉動盤1、噴嘴2、移動裝置3、下模具4、上模具5、主伸縮缸6、移動座7、托盤8、加熱器9、頂出伸縮缸10、壓緊爪11、壓緊伸縮缸12和機架13,轉動盤1設置在機架13上并且轉動盤1設置為與機架13轉動式聯接,在轉動盤1的上端端面分別設置有噴嘴2并且其中一個噴嘴2設置為與機架13聯接、其中另一個噴嘴2設置為通過移動裝置3設置為與機架13聯接,下模具4設置在機架13上并且上模具5設置為與下模具4上下排列對應分布,上模具5設置為與主伸縮缸6聯接并且主伸縮缸6設置為通過移動座7與機架13聯接,移動座7設置為與機架13滑動式聯接并且在上模具5上設置有加熱器9,托盤8設置為套裝在下模具4中并且托盤8設置為通過頂出伸縮缸10與機架13聯接,在下模具4的側面部設置有壓緊爪11并且壓緊爪11設置為通過壓緊伸縮缸12與機架13聯接。
在本實施例中,轉動盤1設置為圓形盤狀體并且在轉動盤1的周邊設置有向上延伸分布的凸緣體,轉動盤1設置為與電機輸出軸聯接并且電機的中心線設置為呈豎向方向分布。
在本實施例中,噴嘴2設置為通過泵體與粘結液原連通并且其中一個噴嘴2設置為通過柔性塊與機架13聯接。
在本實施例中,移動裝置3設置為包含有絲杠31、齒輪組32、移動塊33和電機34并且其中另一個噴嘴2設置為與移動塊33聯接,移動塊33設置為通過齒輪組32與絲杠31聯接并且齒輪組32設置為與絲杠31嚙合式聯接,移動塊33設置為與電機34的轉動軸轉動式聯接并且電機34的轉動軸設置為與齒輪組32的輸入齒輪聯接,絲杠31設置為與機架13聯接并且電機34設置為通過連接板與絲杠31的頂端端面部聯接。
在本實施例中,下模具4設置為包含有成型柱體41、卡扣凹槽42、下螺栓孔43和上定位止口槽44并且成型柱體41的周邊輪廓線設置為紙制卷邊條的形狀輪廓線相對應,在成型柱體41上設置有下螺栓孔43并且下模具4設置為通過下螺栓孔43與模具座聯接,在成型柱體41的下端端面設置有卡扣凹槽42并且下模具4設置為通過卡扣凹槽42與托盤8聯接,在成型柱體41的上端端面設置有上定位止口槽44并且下模具4設置為通過上定位止口槽44與上模具5聯接。
在本實施例中,成型柱體41的周邊輪廓線設置為圓周線。
在本實施例中,上模具5設置為成型翻邊凹槽體51、存放槽體52、上螺栓孔53和上定位凹口槽54并且在上模具5的下端端面部設置有成型翻邊凹槽體51,成型翻邊凹槽體51的輪廓線設置為沿上模具5的中心點環繞分布并且成型翻邊凹槽體51的橫向截面的輪廓線設置為圓周線的一部分,在上模具5的上端端面部設置有存放槽體52和上定位凹口槽54并且加熱器9設置在存放槽體52中,在上模具5上設置有上螺栓孔53并且上模具5設置為通過上螺栓孔53和上定位凹口槽54與模具座聯接。
在本實施例中,成型翻邊凹槽體51的輪廓線分別設置為圓周線。
在本實施例中,主伸縮缸6、頂出伸縮缸10和壓緊伸縮缸12設置為氣動伸縮缸。
在本實施例中,移動座7設置為機床尾座并且移動座7設置為通過螺栓與機架13接觸式聯接,移動座7與機架13的連接部設置為燕尾式結構并且在移動座7上設置有燕尾凹槽體、在機架13上設置有燕尾導軌。
在本實施例中,托盤8設置為圓形盤狀體。
在本實施例中,加熱器9設置為電阻絲加熱帶體。
在本實施例中,壓緊爪11設置為與下模具4的周邊側面部相對應吻合分布并且壓緊爪11設置為沿下模具4的一半周邊部延伸分布,兩個壓緊爪11設置為與下模具4的周邊側面部環繞貼合式聯接。
在本實施例中,機架13設置為框架狀體。
在本實施例中,下模具4的中心線、上模具5的中心線、主伸縮缸6的中心線、移動座7的中心線、托盤8的中心線和頂出伸縮缸10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豎向直線上并且壓緊爪11和壓緊伸縮缸12設置為沿下模具4的中心線左右對稱分布。
在本實施例中,下模具4、上模具5、主伸縮缸6、移動座7、托盤8、加熱器9、頂出伸縮缸10、壓緊爪11和壓緊伸縮缸12設置為一組部件并且一組部件的下模具4、上模具5、主伸縮缸6、移動座7、托盤8、加熱器9、頂出伸縮缸10、壓緊爪11和壓緊伸縮缸12分別設置在機架13的角部,轉動盤1、噴嘴2和移動裝置3設置為一組部件并且一組部件的轉動盤1、噴嘴2和移動裝置3設置為與四組部件的下模具4、上模具5、主伸縮缸6、移動座7、托盤8、加熱器9、頂出伸縮缸10、壓緊爪11和壓緊伸縮缸12相對應分布。
把紙制卷邊條放到轉動盤1上,轉動盤1帶動紙制卷邊條轉動,其中一個噴嘴2把粘結液涂抹到紙制卷邊條的周邊側面部,其中另一個噴嘴2把粘結液涂抹到紙制卷邊條的豎向連接側面部,再把涂抹有粘結液的紙制卷邊條放到下模具4上,由壓緊伸縮缸12把壓緊爪11作用在下模具4的側面部,使紙制卷邊條的豎向連接側面部連接在一起,從而形成與下模具4相對應的形狀,通過加熱器9對上模具5進行加熱,通過主伸縮缸6帶動上模具5,上模具5作用在紙制卷邊條的上端的周邊側面部,使紙制卷邊條的上端的周邊側面部翻轉形成圓柱體式的翻轉邊,通過頂出伸縮缸10帶動托盤8,把成型的紙制卷邊條頂出。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成型柱體41的周邊輪廓線設置為四邊形。
成型翻邊凹槽體51的輪廓線分別設置為四邊形。
壓緊爪11設置在下模具4的角部并且壓緊爪11設置為呈>字形分布,四個壓緊爪11設置為與下模具4的周邊側面部環繞貼合式聯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實施例,成型柱體41的周邊輪廓線設置為六邊形。
成型翻邊凹槽體51的輪廓線分別設置為六邊形。
壓緊爪11設置在下模具4的角部并且壓緊爪11設置為呈>字形分布,六個壓緊爪11設置為與下模具4的周邊側面部環繞貼合式聯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個實施例,成型柱體41的周邊輪廓線設置為八邊形。
成型翻邊凹槽體51的輪廓線分別設置為八邊形。
壓緊爪11設置在下模具4的角部并且壓緊爪11設置為呈>字形分布,八個壓緊爪11設置為與下模具4的周邊側面部環繞貼合式聯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特點:
1、由于設計了壓制成型裝置、壓制翻邊裝置和機架13,通過壓制成型裝置對紙制卷邊條進行各種幾何形狀的成型,通過壓制翻邊裝置在紙制卷邊條的上端進行翻邊,不再人工進行操作,因此提高了紙制卷邊條的生產效率。
2、由于設計了下模具4、壓緊爪11和壓緊伸縮缸12,通過壓制進行紙制卷邊條的幾何形狀的定型,提高了紙制卷邊條的幾何形狀的定型的生產效率。
3、由于設計了上模具5、主伸縮缸6、移動座7和加熱器9,通過壓制進行紙制卷邊條的翻邊的定型,提高了紙制卷邊條的翻邊的定型的生產效率。
4、由于設計了轉動盤1、噴嘴2和移動裝置3,提高了紙制卷邊條的粘結液涂抹的生產效率。
5、由于設計了托盤8和頂出伸縮缸10,實現了紙制卷邊條自動頂出。
6、由于設計了下模具4、上模具5、主伸縮缸6、移動座7、托盤8、加熱器9、頂出伸縮缸10、壓緊爪11、壓緊伸縮缸12和機架13,通過壓制方式實現定型,規范了制作的紙制卷邊條的形狀和提高了尺寸精度。
7、由于設計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在技術特征的單獨和相互之間的集合的作用,通過試驗表明,本實用新型的各項性能指標為現有的各項性能指標的至少為1.7倍,通過評估具有很好的市場價值。
還有其它的與對紙制卷邊條依次進行形狀成型和翻邊成型的壓制成型裝置、壓制翻邊裝置和機架13聯接的技術特征都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滿足專利法、專利實施細則和審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的實施例都進行描述。
因此在內,凡是包含有具有與紙制卷邊條的形狀相對應的下模具4的壓制成型裝置、具有翻邊凹槽體的上模具5的壓制翻邊裝置、用于把壓制成型裝置和壓制翻邊裝置集成在一起的機架13的技術內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