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提紙袋制作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紙袋機上的袋體折疊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紙袋的制作過程中,通常是先在平整的紙張上壓出豎向折痕,再沿折痕進行折疊,折成筒形袋體。
由于袋口處需要打孔穿手提繩,所以袋口處通常還會進行橫向的壓痕,以折疊出折邊,來加強手提繩連接處的強度。
袋口處具有折邊的手提袋的折疊成型,通常為袋體的兩側向中間折疊,使兩側的邊緣處形成上下相貼的連接,再通過膠水等粘接。該方式折疊出的紙袋,其粘接處不美觀,且粘接力也不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紙袋機上的袋體折疊成型裝置,其折疊時,袋體一側的邊緣穿插至袋體另一側的邊緣的折邊和袋體之間,使粘接處更美觀、粘接力更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紙袋機上的袋體折疊成型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并排設置若干傳輸輥,紙張在傳輸輥上輸送,其特征在于:在紙袋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上分別設有導紙桿,導紙桿使紙張的兩側逐漸向中間方向彎折形成袋體;在紙張兩側的邊緣將要對接時,其中一側的導紙桿使該側紙張的邊緣向中間方向和紙張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彎折,使紙張兩側的邊緣在其輸送方向形成錯位連接;當紙張兩側的邊緣完成對接時,傳輸輥開始加速,使紙張兩側的邊緣在其輸送方向形成對齊連接,對齊后傳輸輥停止加速又回到之間的轉速。
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傳輸輥上連有皮帶,在紙袋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上分別設有錐形導向輪,錐形導向輪上連接有導向皮帶,導向皮帶和皮帶成夾角逐漸減小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紙袋機上的袋體折疊成型裝置,對袋口處具有折邊的手提袋的折疊成型,紙張在進入裝置前,先進行橫向的袋口折邊操作,再進入裝置進行豎向的袋體成型折疊,,其折疊時,袋體一側的邊緣穿插至袋體另一側的邊緣的折邊和袋體之間,使粘接處更美觀、粘接力更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含義:1-機架;2-傳輸輥;3-導紙桿;4-錐形導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以下參考圖1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一種紙袋機上的袋體折疊成型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上并排設置若干傳輸輥2,傳輸輥2在動力驅動下轉動,紙張在傳輸輥2上輸送,在紙袋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1上分別設有導紙桿3,導紙桿3使紙張的兩側沿其豎向折痕逐漸向其中間方向彎折形成袋體,導紙桿3對紙張的彎曲起到導向作用,隨著紙張的輸送,導紙桿3使紙張逐漸彎折成袋體,導紙桿3為彎曲的圓桿,由多根布置組成,其彎曲形狀和角度隨需要折疊紙袋的形狀和規格而配置;折疊中,在紙張兩側的邊緣將要對接時,其中一側的導紙桿3使該側紙張的邊緣向其中間方向和紙張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彎折,使紙張兩側的邊緣在其輸送方向形成錯位連接,該設置為便于紙袋的一側能插入其另一側的袋口折邊和袋體之間;當紙張兩側的邊緣完成對接時,既一側穿插至另一側的袋口折邊和袋體之間,傳輸輥2開始加速,使紙張兩側的邊緣在其輸送方向形成對齊連接,消除產生的錯位,對齊后傳輸輥2停止加速又回到之間的轉速,如此循環的工作。
傳輸輥2上連有皮帶,紙張在皮帶上輸送,在紙袋輸送方向兩側的機架1上還分別分別設有錐形導向輪4,錐形導向輪4的軸線與傳輸輥2平行,錐形導向輪4上連接有導向皮帶,導向皮帶和皮帶成夾角逐漸減小設置,上述設置對袋體起到導向作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上述假設的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