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紡織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在紡織機械領域,梳棉機用于加工棉纖維和化學纖維。梳棉機的結構包括三部分:預梳部分,包括刺輥、給棉羅拉、給棉板、除塵刀和小漏底等部件;主梳部分,包括錫林、蓋板、道夫和大漏底等部件;成條部分,包括剝棉羅拉、嗽叭口、大壓輥和圈條器等部件。梳棉機的作用是將送來的棉卷或由給棉箱供給的油棉層進行開松分梳和除雜,使所有呈卷曲塊狀的棉圈成為基本伸直的單纖維狀,并在此過程中,除掉清花工序遺留下來的破籽、雜質和短絨,然后集成一定規格棉條、儲存于棉筒內,供并條工序使用。梳棉機清除掉的破籽、雜質和短絨形成落雜,掉落在梳棉機底部,并持續堆積,為了保證梳棉機的正常運行,需要經常清理梳棉機底部的落雜。
現有技術中,梳棉機在負壓狀態下運行,梳棉機給棉箱具有負壓主管道,梳棉機本身帶有的負壓除塵裝置,設置于梳棉機底部,梳棉機的負壓除塵裝置包括與梳棉機底部連通的排雜管道,排雜管道的管路上設置有負壓風機,在負壓風機的作用下,梳棉機底部的落雜被吸入排雜管道,排出到梳棉機外部。
現有技術清理梳棉機底部落雜的方法存在的問題是,由于梳棉機給棉箱的負壓主管道口徑較大,導致進風量較大,致使負壓風機無法在排雜管道內形成足夠大的負壓,導致部分落雜無法被吸入排雜管道并排出,造成落雜在梳棉機底部和排雜管道堆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包括:風量調節板和負壓主管道,其中:
所述負壓主管道的管壁側面設置有矩形開口;所述風量調節板設置于所述矩形開口處;所述風量調節板與所述負壓主管道的管截面平行,所述風量調節板一端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的內部,另一端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的外部;并可沿垂直于所述矩形開口的方向移動;所述風量調節板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內部的末端設置有防脫擋塊,所述防脫擋塊的厚度大于所述風量調節板的厚度;所述矩形開口上設置有密封氈圈,所述密封氈圈與所述風量調節板密封接觸;所述負壓主管道在所述矩形開口上方的管壁側面還設置有定位支撐板,所述定位支撐板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的外側,所述定位支撐板的底部與所述風量調節板接觸。
可選地,所述密封氈圈使用耐磨橡膠制成,所述密封氈圈與所述負壓主管道使用密封膠連接固定。
可選地,所述風量調節板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外部的末端設置有拉把。
可選地,所述拉把使用木質材料制成或使用塑料制成。
可選地,所述負壓主管道在所述矩形開口下方的管壁側面還設置有定位耳板,所述定位耳板與所述風量調節板平行設置,所述定位耳板上設置有頂緊螺栓,所述頂緊螺栓與所述風量調節板垂直,所述頂緊螺栓的末端與所述風量調節板接觸,所述頂緊螺栓與所述定位耳板螺紋連接。
可選地,所述風量調節板的板面上設置有標尺。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行程方向與所述風量調節板的移動方向相同,所述液壓缸一端固定,另一端與所述風量調節板連接。
可選地,所述液壓缸為雙作用柱塞缸。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包括:風量調節板和負壓主管道;負壓主管道的管壁側面設置有矩形開口;風量調節板設置于矩形開口處;風量調節板與負壓主管道的管截面平行,風量調節板一端位于負壓主管道的內部,另一端位于負壓主管道的外部;并可沿垂直于矩形開口的方向移動;風量調節板位于負壓主管道內部的末端設置有防脫擋塊,防脫擋塊的厚度大于風量調節板的厚度;矩形開口上設置有密封氈圈,密封氈圈與風量調節板密封接觸;使用時,通過移動風量調節擋板的位置,減小負壓主管道的開度,降低負壓主管道的通風量,能夠提高梳棉機排雜管道內的負壓,使落雜通過排雜管道順利排出,解決了落雜在梳棉機底部和排雜管道堆積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實施例的a向視圖;
其中:1-風量調節板,11-防脫擋塊,12-拉把,2-定位支撐板,3-定位耳板,4-頂緊螺栓,5-密封氈圈,6-液壓缸,7-標尺,8-負壓主管道,81-矩形開口,9-梳棉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至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所述裝置包括:風量調節板1和負壓主管道8。
所述負壓主管道8的管壁側面設置有矩形開口81;所述風量調節板1設置于所述矩形開口81處;所述風量調節板1與所述負壓主管道8的管截面平行,所述風量調節板1一端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8的內部,另一端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8的外部;并可沿垂直于所述矩形開口81的方向移動;所述風量調節板1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8內部的末端設置有防脫擋塊11,所述防脫擋塊11的厚度大于所述風量調節板1的厚度;所述矩形開口81上設置有密封氈圈5,所述密封氈圈5與所述風量調節板1密封接觸;所述負壓主管道8在所述矩形開口81上方的管壁側面還設置有定位支撐板2,所述定位支撐板2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8的外側,所述定位支撐板2的底部與所述風量調節板1接觸。
本實施例中的矩形開口81平行于負壓主管道8的管路方向,例如,如果負壓主管道8的管路方向為豎直方向,矩形開口81就為水平開口;風量調節板1從矩形開口81插入負壓主管道8中,一端位于負壓主管道8的內部,另一端位于負壓主管道8的外部,并可以沿垂直于矩形開口81的方向移動,起到調節負壓主管道8管路開度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為了防止風量調節板1從矩形開口81中脫落,在風量調節板1位于負壓主管道8內部的末端設置了防脫擋塊11,防脫擋塊11的厚度大于所述風量調節板1的厚度,使防脫擋塊11能夠在風量調節板1將要滑出時,卡在矩形開口81處,避免風量調節板1發生脫落。
本實施例中,密封氈圈5的作用是填充風量調節板1和矩形開口81之間的縫隙,防止負壓主管道8漏風,同時,能夠減輕風量調節板1在負壓風的作用下發生的振動,起到保護裝置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定位支撐板2共有兩處,對稱設置于矩形開口81上方的管壁側面,定位支撐板2的底部與風量調節板1接觸,能夠對風量調節板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風量調節板1在重力作用下發生翻轉。
可選地,所述密封氈圈5使用耐磨橡膠制成,所述密封氈圈5與所述負壓主管道8使用密封膠連接固定。耐磨橡膠具有一定的彈性,且具有一定的減振作用,能夠提高密封氈圈5的密封性,減輕風量調節板1的振動,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可選地,所述風量調節板1位于所述負壓主管道8外部的末端設置有拉把12。拉把12用于抽拉風量調節板1以改變負壓主管道8的開度。
可選地,所述拉把12使用木質材料制成或使用塑料制成。木質材料和塑料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和絕緣體,使用這兩種材料制作拉把12,能夠防止用戶在負壓主管道8溫度較高時拉動拉把12導致燙傷,或者防止用戶在設備漏電時拉動拉把12導致觸電,保護用戶的安全。
可選地,所述負壓主管道8在所述矩形開口81下方的管壁側面還設置有定位耳板3,所述定位耳板3與所述風量調節板1平行設置,所述定位耳板3上設置有頂緊螺栓4,所述頂緊螺栓4與所述風量調節板1垂直,所述頂緊螺栓4的末端與所述風量調節板1接觸,所述頂緊螺栓4與所述定位耳板3螺紋連接。定位耳板3和頂緊螺栓4,能夠實現對風量調節板1的固定。使用時,旋轉頂緊螺栓4,使頂緊螺栓4緊緊地頂住風量調節板1,同時,在風量調節板1的另一面,定位支撐板2限制住了風量調節板1的位置,頂緊螺栓4和定位支撐板2共同作用,實現了對風量調節板1的夾緊定位,防止風量調節板1發生位移。此外,當需要移動風量調節板1的位置時,反向旋轉頂緊螺栓4,使風量調節板1解除夾緊狀態。
可選地,所述風量調節板1的板面上設置有標尺7。本實施例中的標尺7可以使用油漆涂刷在風量調節板1的表面,標尺7的作用是使用戶能夠獲得風量調節板1位于負壓主管道8內部的長度,以獲取負壓主管道8的管路開度。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液壓缸6;所述液壓缸6的行程方向與所述風量調節板1的移動方向相同,所述液壓缸6一端固定,另一端與所述風量調節板1連接。本實施例中液壓缸6能代替人力去改變風量調節板1的位置,能夠實現本裝置的遠程操作,提高易用性。
可選地,所述液壓缸6為雙作用柱塞缸。雙作用柱塞缸能夠實現雙向移動,調節效率高。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梳棉機負壓主管道風量調節裝置,包括:風量調節板和負壓主管道;負壓主管道的管壁側面設置有矩形開口;風量調節板設置于矩形開口處;風量調節板與負壓主管道的管截面平行,風量調節板一端位于負壓主管道的內部,另一端位于負壓主管道的外部;并可沿垂直于矩形開口的方向移動;風量調節板位于負壓主管道內部的末端設置有防脫擋塊,防脫擋塊的厚度大于風量調節板的厚度;矩形開口上設置有密封氈圈,密封氈圈與風量調節板密封接觸;使用時,通過移動風量調節擋板的位置,減小負壓主管道的開度,降低負壓主管道的通風量,能夠提高梳棉機排雜管道內的負壓,使落雜通過排雜管道順利排出,解決了落雜在梳棉機底部和排雜管道堆積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公開的發明后,將容易想到本申請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申請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申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請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申請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申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描述并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申請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