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容紙模塊和具有該容紙模塊的打印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96036閱讀:16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容紙模塊和具有該容紙模塊的打印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容紙模塊及具有該容紙模塊的打印裝置。
背景技術
自助終端設備通常設置有打印裝置,用于打印交易明細或憑證。如,在電信營業廳,人們通過自助終端設備查詢并打印話費清單;在銀行自助服務亭,人們通過自助終端設備存取款并打印交易憑證。為了滿足自助終端設備在公共場合應用的特殊需求,通常在自助終端出紙口與打印裝置之間設置容紙模塊,用于在打印完成后將紙張送出,并且可以回收用戶遺忘的紙張,避免造成用戶個人信息的泄露。為此,現有技術提供了一種容紙模塊。如圖1所示,皮帶52’與下通道62’共同組成輸送通道,在輸送通道上樞接有門構件76’,門構件76’可以繞樞接軸78’自由轉動,具有打開輸送通道、封閉退紙通道的打開位置以及關閉輸送通道、打開退紙通道的關閉位置。初始狀態時,門構件76’受重力作用位于關閉位置。當皮帶52’以設定方向運動,將從打印機30’輸出的紙張108’輸送進入輸送通道,經過門構件76’時,紙張推動門構件76’繞樞接軸78,轉動從關閉位置運動至打開位置,然后紙張從出口 24’被送出,經過預定時間后,如果紙張108’沒有被取走,此時門構件76’受重力作用恢復到關閉位置,皮帶52’以與設定相反的方向運動,驅動紙張108’經過可以自由轉動的過渡輥74’,由處于關閉位置的門構件76’引導進入回收箱80’。上述容紙模塊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當進紙或者退紙出現卡塞時存在不易清理的問題;另一方面,回收箱內被回收的紙張凌亂地堆積,在回收箱還沒有達到預定的回收量時就已經裝滿、增加了清理回收箱的頻率,同時清理操作也不方便的問題,因此,這種容紙模塊的可維護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維護性強的容紙模塊以及具有該容紙模塊的打印
裝置 。為此,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容紙模塊,包括:固定框架;第一可動框架,通過第一樞接軸與固定框架樞接,可以相對固定框架可翻轉地開啟或閉合,第一可動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間形成退紙通道和回收箱P,所述回收箱P位于退紙通道出口處;第二可動框架,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樞接,可以相對第一可動框架可翻轉地開啟或閉合,第二可動框架與第一可動框架之間形成進紙通道,第二可動框架與固定框架之間形成出紙通道,進紙通道與出紙通道連通,退紙通道的入口端連接在進紙通道與出紙通道之間,使三者相交匯;轉板,位于進紙通道、出紙通道和退紙通道的交匯處,具有封閉進紙通道并且開啟退紙通道的第一位置、以及在進紙通道中的紙張的推動下開啟進紙通道并且封閉退紙通道的第二位置;以及輸送輥組,分別設置在進紙通道、出紙通道和退紙通道中。
進一步地,上述容紙模塊還包括在退紙通道中設置的使紙張形成與紙張卷曲方向相反的變形的紙張校正輥組件。進一步地,上述第二可動框架和第一可動框架之間設有第一鎖緊機構,第一鎖緊機構包括在第二可動框架和第一可動框架二者之一上設置的第一鎖緊軸、在二者中另一個上樞接的第一鎖鉤、以及使第一鎖鉤保持在與第一鎖緊軸卡接配合位置的第一彈性元件。進一步地,上述第一可動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間設有第二鎖緊機構,第二鎖緊機構包括在第一可動框架和固定框架二者之一上設置的第二鎖緊軸、在二者中另一個上樞接的第二鎖鉤、以及使第二鎖鉤保持在與第二鎖緊軸卡接配合位置的第二彈性元件。進一步地,上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以及在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呈V形設置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第一可動框架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以及在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之間呈三角形狀首尾相連的第三通道板、第四通道板和第五通道板,第二可動框架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五側壁和第六側壁、以及在第五側壁和第六側壁之間延伸的第六通道板,其中,第六通道板與第三通道板二者相對的部分之間形成進紙通道,第六通道板與第二通道板二者相對的部分之間形成出紙通道,第四通道板與第二通道板二者相對的部分之間形成退紙通道,第五通道板與第一通道板之間形成回收箱。進一步地,上述第一通道板呈與紙張彎曲方向相同的弧形設置。進一步地,上述容紙模塊還包括位于回收箱P內的彈性壓片,其中,彈性壓片的一端與第一可動框架連接,另一端為向回收箱P內堆疊的紙張施壓的自由端。進一步地,上述容紙模塊還包括抬升機構,其中,抬升機構包括:頂板,設置在固定框架上,用于頂起回收箱P中堆疊的紙張;開關,與頂板連接,隨頂板同步轉動;彈性元件,用于彈性支撐頂板以頂起回收箱P中堆疊的紙張;以及按壓件,設置在第一可動框架上,用于按壓開關以帶動頂板回落。進一步地,上述轉板通過第二樞接軸樞接在第一可動框架上,轉板具有位于第二樞接軸的第一側的開關部以及位于第二樞接軸的第二側的懸臂部,其中,轉板的開關部依靠懸臂部的自重而處于第一位置。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打印裝置,包括紙卷支撐組件、沿紙張輸送方向布置在紙卷支撐組件下游的打印組件、在打印組件下游設置的切刀組件、以及在切刀組件下游設置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容紙模塊為根據上面所描述的容紙模塊。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通過設置固定框架、能夠相對固定框架開合的第一可動框架,以及能夠相對固定框架和第一可動框架開合的第二可動框架,當兩個可動框架同時相對于固定框架閉合時,組成連通的進紙通道和出紙通道,以及與出紙通道連通的退紙通道、與退紙通道連通的回收箱,當三個通道中任一個通道需要清除塞紙,或者需要清理回收箱內的紙張時,可以有選擇地打開需要維護的通道或紙倉,從而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維護操作,因此,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的維護性強。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發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用于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圖中:圖1是現有技術的容紙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的容紙模塊在三個通道均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在三個通道均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的縱向結構剖面圖。圖7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在進紙通道與出紙通道連通時的工作示意圖;圖8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在出紙通道與退紙通道連通時的工作示意圖;圖9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在紙張進入回收箱時的工作示意圖;以及圖10是使用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的打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2輸送輥組3驅動機構6轉板11固定框架12第一可動框架13第二可動框架10第一樞接軸61第二樞接軸4鎖緊機構5抬升機構111第一側壁112第二側壁113第一通道板114第二通道板121第三側壁123第三通道板124第四通道板125第五通道板131第五側壁133第六通道板8校正輥組件81主動輥82從動輥30電機31傳動齒輪組41第一鎖緊機構42第二鎖緊機構411第一轉軸412第一鎖鉤413第一鎖緊軸414第一彈性元件421第二轉軸422第二鎖鉤423第二鎖緊軸424第二彈性元件51頂板52開關53按壓件54第三彈性元件511第三樞接軸7彈性壓片100容紙模塊200打印組件300切刀組件400紙卷支撐組件210打印頭220打印膠輥310固定刀片320可動刀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容紙模塊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容紙模塊包括機架、輸送輥組2和驅動機構3,以及轉板6。機架包括固定框架11、第一可動框架12,以及第二可動框架13,其中,第一可動框架12和第二可動框架13通過第一樞接軸10與固定框架11樞接,第一可動框架12可以相對固定框架11翻轉打開或者閉合,第二可動框架13可以相對第一可動框架12翻轉打開或者閉合。當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時,可以隨第一可動框架12 —起相對固定框架11翻轉打開或者閉合。如圖3所示,沿第一可動框架12、第二可動框架13開合方向,第一可動框架12位于固定框架11和第二可動框架13之間。當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第一可動框架12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時,第二可動框架13與第一可動框架12相對部分形成進紙通道la,第二可動框架13與固定框架11相對部分形成出紙通道lb,第一可動框架12與固定框架11相對部分形成退紙通道Ic和回收箱P,其中,沿紙張輸送方向,出紙通道Ib位于進紙通道Ia下游,退紙通道(Ic)的入口端連接在進紙通道(Ia)與出紙通道(Ib)之間,三者相交匯,即進紙通道Ia的出口、出紙通道Ib的入口及退紙通道Ic的入口相交匯,回收箱P與退紙通道Ic的出口連通。轉板6位于進紙通道la、出紙通道Ib及退紙通道Ic三者的交匯處,通過第二樞接軸61與第一可動框架12或者第二可動框架13樞接,可以繞第二樞接軸61自由轉動,具有封閉進紙通道Ia的出口并打開退紙通道Ic的入口的第一位置,以及打開進紙通道Ia的出口并封閉退紙通道Ic的入口的第二位置,其中,轉板6處于第一位置時,出紙通道Ib與退紙通道Ic連通,轉板6處于第二位置時,進紙通道Ia與出紙通道Ib連通。優選地,轉板6包括位于第二樞接軸61的第一側的開關部62以及位于第二樞接軸61的第二側的懸臂部63,其中,當轉板6依靠其懸臂部63的自重位于第一位置時,開關部62與進紙通道Ia插接配合,封閉進紙通道Ia的出口 ;當紙張前端在進紙通道Ia內移動并推動開關部62時,轉板6旋轉至第二位置,此時,開關部62與進紙通道Ia分離,打開進紙通道Ia的出口并封閉退紙通道Ic的入口。當初始狀態時,轉板6受重力作用位于第一位置,此時進紙通道Ia的出口被封閉,退紙通道Ic的入口被打開;進紙時,紙張從容紙模塊的進紙通道Ia的入口 I進入進紙通道Ia,隨著紙張在進紙通道Ia內移動,紙張前端與轉板6接觸,并驅動轉板6繞第二樞接軸61旋轉至第二位置,進紙通道Ia與出紙通道Ib連通,紙張可以進入出紙通道lb,并被送到出紙通道Ib的出口 O處;退紙時,由于紙張脫離轉板6,轉板6受重力作用恢復至第一位置,出紙通道Ib與退紙通道Ic連通,紙張可以從出紙通道Ib退入退紙通道Ic并被送到回收箱P內。本實施例中轉板6通過第二樞接軸61與第一可動框架12樞接。容紙模塊包括至少三組輸送輥組2,進紙通道la、出紙通道lb,以及退紙通道Ic三個通道中每個通道至少設置一組輸送輥組2,位于進紙通道Ia中的輸送輥組2用于將進入進紙通道Ia的紙張輸送至出紙通道lb,位于出紙通道Ib中的輸送輥組2用于將紙張送出出紙通道Ib或者輸入退紙通道lc,位于退紙通道Ic中的輸送輥組2用于將紙張從退紙通道Ic輸送至回收箱P內。驅動機構3與輸送輥組2傳動連接,用于驅動輸送輥組2轉動,驅動在進紙通道la、出紙通道Ib或退紙通道Ic中的紙張運動。下面介紹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進行維護操作時的具體過程。當需要清除卡塞在進紙通道Ia或者出紙通道Ib中的紙張時,相對第一可動框架12打開第二可動框架13,使進紙通道Ia和出紙通道Ib完全敞開,此時可以方便地清除卡塞的紙張。當需要清除卡塞在退紙通道Ic中的紙張,或者清理回收箱P內的紙張時,相對固定框架11打開第一可動框架12和第二可動框架13,退紙通道Ic和紙倉完全暴露出來,此時,可以方便地清除卡塞在退紙通道Ic中的紙張,或者清理回收箱內的紙張。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通過設置固定框架11、能夠相對固定框架11開合的第一可動框架12,以及能夠相對固定框架11和第一可動框架12開合的第二可動框架13,當兩個可動框架同時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時,組成連通的進紙通道Ia和出紙通道lb,以及與出紙通道Ib連通的退紙通道lc、與退紙通道Ic連通的回收箱P,當三個通道中任一個通道需要清除塞紙,或者需要清理回收箱內的紙張時,可以有選擇地打開需要維護的通道或紙倉,從而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維護操作,因此,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的維護性強。圖4是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在三個通道均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的縱向結構剖面圖。如圖4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比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容紙模塊還包括鎖緊機構4和抬升機構5。具體地,固定框架11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一側壁111和第二側壁112,以及垂直地支撐在第一側壁111與第二側壁112之間的第一通道板113和第二通道板114,其中,第一通道板113與第二通道板114連接,兩者大體呈V形設置;第一可動框架12包括相對平行的第三側壁121和第四側壁(圖中未示出),以及垂直地支撐在第三側壁121和第四側壁之間的第三通道板123、第四通道板124和第五通道板125,三者首尾連接,構成一封閉的三角形狀;第二可動框架13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五側壁131和第六側壁(圖中未示出),以及垂直地支撐在第五側壁131和第六側壁之間的第六通道板133。當第一可動框架12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時,第二可動框架13的第六通道板133與第一可動框架12的第三通道板123間隔預定距離相對設置,二者之間形成進紙通道la,第二可動框架13的第六通道板133與固定框架11的第二通道板114間隔預定距離相對設置,二者之間形成出紙通道lb,第一可動框架12的第四通道板124與固定框架11的第二通道板114間隔預定距離相對設置,二者之間形成退紙通道Ic ;第一可動框架12的第五通道板125與固定框架11的第一通道板113間隔預定距離相對設置,第五通道板125與固定框架11的第一側壁111、第二側壁112,以及第一通道板113共同組成用于回收紙張的回收箱P,其中,沿紙張輸送方向,出紙通道Ib位于進紙通道Ia下游,進紙通道la、出紙通道Ib及退紙通道Ic三者交匯,回收箱P與退紙通道Ic連通。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形成通道的通道板不限于板狀結構,可以是由皮帶構成。比如,由至少三個輸送輥將一根環形皮帶支撐成三角形狀,三角形狀皮帶的三邊分別形成第三通道板、第四通道板和第五通道板。優選地,固定框架11的第一通道板113呈圓弧形設置,且圓弧的彎曲方向與紙張的卷曲方向一致,當容紙模塊使用的紙張為卷簡紙時,紙張因纏繞在芯簡上會具有一定的卷曲,當紙張在回收箱P內堆疊時,由于承載紙張的通道板的彎曲方向與紙張卷曲方向一致,更易于紙張整齊地堆疊。本實施例中,第一通道板113呈圓弧形設置,該圓弧的圓心在第一通道板113的下方,適用于向下卷曲的紙張的堆疊,在本發明提供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通道板113也可以是圓心在第一通道板113的上方的一段圓弧,適應于向上卷曲的紙張的堆疊。優選地,本實施例中在退紙通道Ic的出口(即退紙通道Ic的鄰近回收箱P的一端)設置校正輥組件8,校正輥組件8包括一個主動輥81和兩個從動輥82,其中,主動輥81臨近回收箱P設置,可以繞自身軸線自由轉動;兩個從動輥82同時與主動輥81相切配合,回收的卷曲的紙張在通過主動輥81與兩個從動輥82之間時,產生與卷曲方向相反的變形,卷曲的紙張得以校正,因此,更加有利于紙張整齊地疊放在回收箱內。驅動機構3包括電機30和傳動齒輪組31。其中,電機30固定安裝在第一可動框架12的第三側壁121或者第四側壁上,通過傳動齒輪組31與輸送輥組2傳動連接,用于驅動輸送棍組2轉動。鎖緊機構4包括第一鎖緊機構41和第二鎖緊機構42,其中第一鎖緊機構41用于將第二可動框架13固定在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的鎖緊位置;第二鎖緊機構42用于在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鎖緊時,將第一可動框架12或第二可動框架13固定在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的鎖緊位置,從而使三者相對位置固定。本實施例中第二鎖緊機構42用于在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鎖緊時,將第三可動框架13固定在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的鎖緊位置。具體地,第一鎖緊機構41包括第一轉軸411、第一鎖鉤412和第一鎖緊軸413,以及第一彈性元件414,其中,第一鎖鉤412通過第一轉軸411與第一可動框架12和第二可動框架13兩者中的一個鉸接,可以繞第一轉軸411轉動;第一鎖緊軸413設置在第一可動框架12和第二可動框架13兩者中的另一個上,當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時,通過第一鎖緊軸413與第一鎖鉤412卡接配合,可使第二可動框架13固定在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的鎖緊位置;第一彈性元件414 一端與第一鎖鉤412連接,另一端與設置有第一鎖鉤412的第一可動框架12或者第二可動框架13連接,在第一彈性元件414的作用下,第一鎖鉤412始終保持與第一鎖緊軸413卡接鎖緊的運動趨勢。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第一鎖鉤412通過第一轉軸411與第二可動框架13的第五側壁131鉸接,可以繞第一轉軸411轉動,第一鎖緊軸413對應地設置在第一可動框架12的第三側壁121上,其位置與第一鎖鉤412相對應,當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時,通過第一鎖鉤412與第一鎖緊軸413卡接配合,使第二可動框架13固定在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的鎖緊位置,此時,第二可動框架13的第六通道板133與第一可動框架12的第三通道板123間隔設定距離,二者之間形成進紙通道la。第二鎖緊機構42包括第二轉軸421、第二鎖鉤422和第二鎖緊軸423,以及第二彈性元件424。其中,第二鎖鉤422通過第二轉軸421與固定框架11和第二可動框架13兩者中的一個鉸接,可以繞第二轉軸411轉動;第二鎖緊軸423設置在固定框架11和第二可動框架13兩者中的另一個上,當第一可動框架12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時,通過第二鎖緊軸423與第二鎖鉤422卡接配合,可使第二可動框架13固定在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的鎖緊位置;第二彈性元件424 —端與第二鎖鉤422連接,另一端與設置有第二轉軸421的固定框架11或者第二可動框架13連接,在第二彈性元件424的作用下,第二鎖鉤422始終保持與第二鎖緊軸423卡接鎖緊的運動趨勢。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第二鎖鉤422通過第二轉軸421與第二可動框架13的第五側壁131鉸接,可以繞第二轉軸421轉動,第二鎖緊軸423對應地設置在固定框架11的第一側壁111上,其位置與第二鎖鉤422相對應,當第一可動框架12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閉合時,通過第二鎖鉤422與第二鎖緊軸423卡接配合,可使第二可動框架13固定在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的鎖緊位置。此時,固定框架11、第一可動框架12以及第二可動框架13三者相對位置固定,因此,第二可動框架13的第六通道板133與固定框架11的第二通道板114間隔設定距離平行設置,形成出紙通道lb。沿紙張輸送方向,進紙通道Ia與出紙通道Ib連通。進一步地,容紙模塊還包括抬升機構5,抬升機構5設置在固定框架11上。包括頂板51、開關52和按壓件53,以及第三彈性元件54。其中頂板51位于固定框架11的第一通道板113的背離回收箱P的一側,頂板51與第三樞接軸511固定連接,通過第三樞接軸511與固定框架11的第一側壁111和第二側壁112樞接,可以隨第三樞接軸511旋轉,具有進入回收箱P,將回收箱P內的紙張頂起的第三位置,以及退出回收箱P的第四位置;開關52與第三樞接軸511的一端固定連接;按壓件53設置在第一可動框架12上。當第一可動框架12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時,按壓件53與開關52接觸,并按壓開關52,使頂板51隨之旋轉到第四位置;第三彈性元件54 —端與開關52連接,另一端與固定框架11連接,在第三彈性元件54的作用下,與開關52同軸固定連接的頂板51始終存在向回收箱P內部旋轉,處于第三位置的運動趨勢;當第一可動框架12相對于固定框架11閉合時,按壓件53按壓開關52,使頂板51隨之旋轉至第四位置,當第一可動框架12相對于固定框架11打開時,在第三彈性元件54的作用下,頂板51旋轉至第三位置,將回收箱內的紙張頂起,便于取紙。進一步地,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還包括至少一個彈性壓片7。彈性壓片7呈薄片狀結構,由具有彈性的材料構成,如彈簧鋼、塑料等材料,彈性壓片7位于回收箱P內,一端與第一可動框架12的第五通道板125連接,另一端為向回收箱P內堆疊的紙張施壓的自由端,當紙張沿退紙通道Ic被輸送進入回收箱時,紙張沿彈性壓片7的下表面移動,在彈性壓片7的作用下,紙張能夠一張接一張地整齊地疊放在回收箱內,當容紙模塊包括多個彈性壓片7時,彈性壓片7沿退紙方向排列。圖7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在進紙通道Ia與出紙通道Ib連通時的工作示意圖,圖8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在出紙通道Ib與退紙通道Ic連通時的工作示意圖,圖9是圖4所示的容紙模塊在紙張進入回收箱時的工作示意圖。下面結合圖6至圖9介紹本實施例提供的容紙模塊的工作過程。如圖6所示,初始狀態,轉板6受自身重力作用穩定于第一位置,此時進紙通道Ia的出口被封閉,退紙通道Ic的入口被打開。
如圖7所示,當紙張從進紙通道Ia的入口 I進入容紙模塊時,驅動機構3的電機
30通過傳動齒輪組31驅動輸送輥組2以設定方向轉動,驅動紙張在進紙通道Ia內沿進紙方向(進紙方向指從進紙通道Ia指向出紙通道Ib的方向)運動,當紙張前端與轉板6接觸時,紙張推動轉板6繞第二樞接軸61轉動到第二位置,使進紙通道Ia與出紙通道Ib連通,紙張可以進入出紙通道lb,并被繼續輸送到出紙通道Ib的出口 O處后,驅動機構3的電機30停止轉動,等待用戶取走夾持在出紙通道Ib的出口 O處的紙張。如圖8、圖9所示,經過預定時間后,如果出紙通道Ib的出口 O處的紙張沒有被取走,驅動機構3的電機30以與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通過傳動齒輪組31驅動輸送輥組2反向轉動,由于轉板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恢復至第一位置,此時出紙通道Ib與退紙通道Ic連通,因此位于出紙通道Ib內的輸送輥組2驅動紙張可以沿退紙方向(退紙方向指由出紙通道Ib指向退紙通道Ic的方向)進入退紙通道lc,位于退紙通道Ic內的輸送輥組2將紙張輸送至回收箱P內,在彈性壓片7的作用下,紙張一張接一張地整齊地疊放在回收箱P內。當回收箱P內堆滿紙張后,旋轉第二鎖緊機構42中的第二鎖鉤422,使其與第二鎖緊軸423脫離,此時第一鎖緊機構41中的第一鎖鉤412和第一鎖緊軸413卡接配合,因此第二可動框架13與第一可動框架12可以一起相對固定框架11翻轉打開,使回收箱P完全敞開,此時抬升組件5的按壓件53與開關52分離,在第三彈性元件54的作用下,頂板51旋轉至第三位置,將回收箱內的紙張頂起,可以很方便地取出回收箱內的紙張。當紙張在進紙通道la、出紙通道Ib或者退紙通道Ic內發生卡塞時,通過解鎖第一鎖緊機構41和/或第二鎖緊機構42,使進紙通道la、出紙通道lb、退紙通道Ic中的一個或多個完全敞開,從而可以方便地清理卡塞的紙張。本實施例提供的容紙模塊,通過設置鎖緊機構4,使第一可動框架12可以相對固定框架11位置固定,使第二可動框架13相對于第一可動框架12和固定框架11位置固定,因此提高了容紙模塊的可靠性;通過設置抬升機構5,取紙時能夠將回收箱內的紙張抬起,便于取出紙張,進一步提高了容紙模塊的可維護性。在根據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的其它實施例中,轉板6通過彈性元件保持在初始狀態,即位于第一位置,此時進紙通道Ia的出口被封閉,退紙通道Ic的入口被打開;進紙時,紙張從容紙模塊的進紙通道Ia的入口 I進入進紙通道la,隨著紙張在進紙通道Ia內移動,紙張前端與轉板6接觸,并驅動轉板6繞第二樞接軸61克服彈性元件的彈性力旋轉至第二位置,進紙通道Ia與出紙通道Ib連通,紙張可以進入出紙通道lb,并被送到容紙模塊的出紙通道Ib的出口 O處;退紙時,由于轉板6在彈性元件的作用下已經旋轉至第一位置,因此出紙通道Ib與退紙通道Ic連通,紙張能夠很順暢地被回收至回收箱內。本實施例中通過彈性元件使翻板6保持在第一位置處,因此能夠適應更多種的安裝方式要求。圖10是使用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的打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0所示,打印裝置包括容紙模塊100、打印組件200、切刀組件300,以及紙卷支撐組件400。其中紙卷支撐組件400用于支撐打印使用的紙卷S ;沿紙張輸送方向,打印組件200位于紙卷支撐組件400下游,用于在紙張S上打印圖像或文字;切刀組件300位于打印組件200的下游,用于將完成打印的紙張切斷;容紙模塊100位于切紙裝置的下游,用于在將切斷的紙張送出打印裝置,并回收用戶遺忘的紙張。
本實施例中,打印組件200為熱打印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打印頭210和打印膠輥220。打印時,紙張S從打印頭210和打印膠輥220之間通過,打印膠輥220在支撐紙張與打印頭210配合的同時,驅動紙張向打印組件200下游輸送,同時打印頭210在紙張上連續打印出圖像或文字。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打印組件還可以是針式、噴墨或激光等類型,由于傳統的針式、噴墨、激光等打印組件設置形式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并且其設置與發明關聯性不大,因此不再贅述。切刀組件300包括相對設置的固定刀片310和可動刀片320,紙張S從固定刀片310和可動刀片320之間穿過,可動刀片320相對固定刀片310做往復直線運動,可以切斷紙張,使其與紙卷分離。容紙模塊100的入口 I與切刀組件300的出紙口連接。容紙模塊100的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上述圖2至圖9的描述,此處不再復述。下面介紹使用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的打印裝置的工作過程。打印裝置接到打印命令后,打印頭210在紙張上進行打印的同時,打印膠輥220驅動紙張向打印組件200下游前進,紙張從切刀組件300的固定刀片310和可動刀片320之間穿過后由容紙模塊100的進紙通道Ia的入口 I進入容紙模塊100的進紙通道la,當紙張的前端與位于第一位置的轉板6接觸時,紙張前端推動轉板6旋轉至第二位置,使進紙通道Ia與出紙通道Ib連通,紙張可以進入出紙通道lb。打印結束后,切刀組件300切斷紙張,容紙模塊100的輸送輥組2驅動紙張繼續沿進紙通道la、出紙通道Ib運動,直至紙張末端運動至容紙模塊100的出紙通道Ib的出口 O處,輸送輥組2停止轉動。等待設定時間后,如果紙張沒有被取走,容紙模塊的驅動機構3驅動位于出紙通道Ib的輸送輥組2反向轉動,此時,由于轉板6受重力作用處于第一位置,出紙通道Ib與退紙通道Ic連通,因此輸送輥組2驅動紙張可以進入退紙通道lc,并送入回收箱P,在彈性壓片7的作用下,紙張被一張接一張地整齊地堆疊在回收箱內。使用本發明提供的容紙模塊的打印裝置,由于進紙通道la、出紙通道lb、退紙通道Ic以及回收箱均可以有選擇地打開,可以很方便地清除塞紙,或者清理回收箱,因此提高了打印裝置的可維護性;進一步地,由于紙張能夠被整齊地堆疊在回收箱內,打印裝置能夠最大限度地回收紙張,因此提高了打印裝置的性能;進一步地,由于在取出回收箱內的紙張時,一摞堆疊整齊的紙張能夠被頂板頂起,可以很方便地取出,因此進一步提高了打印裝置的可維護性。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架(11); 第一可動框架(12),通過第一樞接軸(10)與所述固定框架(11)樞接,可以相對所述固定框架(11)可翻轉地開啟或閉合,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和所述固定框架(11)之間形成退紙通道(Ic)和回收箱(P),所述回收箱(P)位于所述退紙通道(Ic)出口處; 第二可動框架(13),與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樞接,可以相對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可翻轉地開啟或閉合,所述第二可動框架(13)與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之間形成進紙通道(Ia),所述第二可動框架(13)與所述固定框架(11)之間形成出紙通道(Ib),所述進紙通道(Ia)與所述出紙通道(Ib)連通,所述退紙通道(Ic)的入口端連接在所述進紙通道(Ia)與所述出紙通道(Ib)之間,使三者相交匯; 轉板出),位于所述進紙通道(la)、所述出紙通道(Ib)和所述退紙通道(Ic)的交匯處,具有封閉所述進紙通道(Ia)并且開啟所述退紙通道(Ic)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進紙通道(Ia)中的紙張的推動下開啟所述進紙通道(Ia)并且封閉所述退紙通道(Ic)的第二位置;以及 輸送輥組(2),分別設置在 所述進紙通道(la)、所述出紙通道(Ib)和所述退紙通道(Ic)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所述退紙通道(Ic)中設置的使紙張形成與紙張卷曲方向相反的變形的紙張校正輥組件(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動框架(13)和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之間設有第一鎖緊機構(41),所述第一鎖緊機構(41)包括在所述第二可動框架(13)和第一可動框架(12) 二者之一上設置的第一鎖緊軸(413)、在二者中另一個上樞接的第一鎖鉤(412)、以及使所述第一鎖鉤(412)保持在與所述第一鎖緊軸(413)卡接配合位置的第一彈性元件(4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和所述固定框架(11)之間設有第二鎖緊機構(42),所述第二鎖緊機構(42)包括在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和固定框架(11) 二者之一上設置的第二鎖緊軸(423)、在二者中另一個上樞接的第二鎖鉤(422)、以及使所述第二鎖鉤(422)保持在與所述第二鎖緊軸(423)卡接配合位置的第二彈性元件(42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架(11)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一側壁(111)和第二側壁(112)、以及在所述第一側壁(111)和第二側壁(112)之間呈V形設置的第一通道板(113)和第二通道板(114); 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三側壁(121)和第四側壁、以及在所述第三側壁(121)和第四側壁之間呈三角形狀首尾相連的第三通道板(123)、第四通道板(124)和第五通道板(125), 所述第二可動框架(13)包括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五側壁(131)和第六側壁、以及在所述第五側壁(131)和第六側壁之間延伸的第六通道板(133), 其中,所述第六通道板(133)與所述第三通道板(123) 二者相對的部分之間形成所述進紙通道(Ia),所述第六通道板(133)與所述第二通道板(114) 二者相對的部分之間形成所述出紙通道(Ib),所述第四通道板(124)與所述第二通道板(114) 二者相對的部分之間形成所述退紙通道(Ic),所述第五通道板(125)與所述第一通道板(113)之間形成所述回收箱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板(113)呈與所述紙張彎曲方向相同的弧形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所述回收箱(P)內的彈性壓片(7),其中,所述彈性壓片(7)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連接,另一端為向所述回收箱(P)內堆疊的紙張施壓的自由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抬升機構(5),其中,所述抬升機構(5)包括: 頂板(51),設置在所述固定框架(11)上,用于頂起所述回收箱(P)中堆疊的紙張; 開關(52),與所述頂板(51)連接,隨所述頂板(51)同步轉動; 彈性元件(54),用于彈性支撐所述頂板(51)以頂起所述回收箱(P)中堆疊的紙張;以及 按壓件(53),設置 在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上,用于按壓所述開關(52)以帶動所述頂板(51)回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紙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板(6)通過第二樞接軸(61)樞接在所述第一可動框架(12)上,所述轉板(6)具有位于所述第二樞接軸¢1)的第一側的開關部(6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樞接軸(61)的第二側的懸臂部(63),其中,所述轉板(6)的開關部(62)依靠所述懸臂部(63)的自重而處于所述第一位置。
10.一種打印裝置,包括紙卷支撐組件(400)、沿紙張輸送方向布置在所述紙卷支撐組件(400)下游的打印組件(200)、在所述打印組件(200)下游設置的切刀組件(300)、以及在所述切刀組件(300)下游設置的容紙模塊(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紙模塊(100)為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容紙模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容紙模塊和具有該容紙模塊的打印裝置,該容紙模塊包括固定框架、第一可動框架和第二可動框架,其中,第二可動框架與第一可動框架之間形成進紙通道、與固定框架之間形成出紙通道,第一可動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間形成與出紙通道連通的退紙通道和位于退紙通道的出口的回收箱;以及轉板,位于進紙通道、出紙通道和退紙通道的交匯處,具有擇一啟閉進紙通道和退紙通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及在進紙通道、出紙通道和退紙通道中分別設置的紙張輸送輥組。根據本發明的容紙模塊,當三個通道中任一個通道需要清除塞紙或清理回收箱時,可以有選擇地打開需要維護的通道或紙倉,具有可維護性強的特點。
文檔編號B41J15/04GK103192613SQ2012100038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張繼剛, 張政民, 趙振興, 姜金浩 申請人: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岱山县| 泸定县| 山西省| 清涧县| 哈密市| 康马县| 巴林右旗| 蒲城县| 莱芜市| 盘山县| 翁牛特旗| 昌宁县| 车险| 东至县| 乡城县| 西丰县| 韶山市| 繁峙县| 曲麻莱县| 金门县| 公主岭市| 昭通市| 万宁市| 神池县| 莆田市| 建瓯市| 金阳县| 尉犁县| 建宁县| 齐河县| 红原县| 石泉县| 寻乌县| 巴东县| 谢通门县| 彭山县| 丹寨县| 和政县| 右玉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