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刀裝置及使用該切刀裝置的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切刀裝置及使用該切刀裝置的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該切刀裝置包括基板、可動刀片、偏心件、以及驅動偏心件旋轉的驅動組件,并且還包括:連接板,其一端與可動刀片固定連接,連接板的另一端與偏心件套接,其中,在可動刀片的沿寬度方向的中部設置有導銷,基板設有導向槽,導銷保持在導向槽中,導向槽沿導銷的軸心與偏心件的旋轉軸心之間的連線延伸。在本發明切刀裝置中,通過改變偏心件的轉向,既可以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一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也可以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二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與現有技術相比,延長了可動刀片的使用壽命,提高了切刀裝置的可靠性。
【專利說明】切刀裝置及使用該切刀裝置的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切刀裝置及使用該切刀裝置的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切刀裝置已經廣泛應用在打印機中,用于當打印結束后自動裁剪記錄紙。圖1為相關技術提供的一種切刀裝置,如圖1所示,切刀裝置包括動刃2’和靜刃3’,以及動刃驅動機構,其中,動刃2’上設置第一導向槽2a和第二導向槽2b,第二導向槽2b與機架上的固定柱10’插接配合,動刃2’可以繞固定柱10’轉動,并可以沿第二導向槽2b移動;動刃驅動機構包括電機9 ’、蝸桿8 ’、蝸輪7 ’、偏心件6 ’。其中,蝸桿8 ’與電機9 ’的輸出軸固定連接;蝸輪V與蝸桿8,嚙合;偏心件6’設置在蝸輪V上,相對蝸輪V的轉動軸心偏離預定距離設置,偏心件6’與動刃2’上的第一導向槽2a插接。
[0003]初始狀態,動刃2’與靜刃3’分離,記錄紙從二者之間穿過,當電機9’的輸出軸以預定方向旋轉驅動蝸桿8’、蝸輪V轉動時,偏心件6’在隨蝸輪V轉動過程中驅動動刃2’繞固定柱10’轉動,動刃2’從引導部2c開始與靜刃3’逐步重疊接觸,當動刃2’與靜刃3’完全重合時,位于動刃2’與靜刃3’之間的記錄紙被切斷。
[0004]這種結構的切刀裝置由于每次切紙均以設有引導部2c的一端先與靜刃3’接觸,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勢必會導致引導部2c磨損嚴重,造成引導部2c —端切斷不可靠。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切刀裝置,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該切刀裝置的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
[0006]為此,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切刀裝置,包括基板、可動刀片、偏心件、以及驅動偏心件旋轉的驅動組件,并且還包括:連接板,其一端與可動刀片固定連接,連接板的另一端與偏心件套接,其中,在可動刀片的沿寬度方向的中部設置有導銷,基板上設有導向槽,導銷保持在導向槽中,導向槽沿導銷的軸心與偏心件的旋轉軸心之間的連線延伸。
[0007]進一步地,上述切刀裝置還包括朝向基板的方向偏壓可動刀片的彈性元件。
[0008]進一步地,上述連接板具有與可動刀片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可動刀片與兩個連接臂的兩連接點在可動刀片的寬度方向上關于導銷對稱設置。
[0009]進一步地,上述基板為盒體的底板,上述驅動組件設置在盒體中,該驅動組件包括電機、與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蝸桿、與蝸桿哨合傳動的蝸輪,其中,偏心件與蝸輪固定連接,且同軸地支撐在支撐軸上。
[0010]進一步地,上述切刀裝置還包括檢測組件,該檢測組件包括在盒體上設置的傳感器和供傳感器檢測的檢測部,其中,檢測部與蝸輪或者偏心件同步轉動地連接。
[0011]進一步地,上述傳感器為在盒體內部設置的微動開關,上述檢測部為與蝸輪固定連接的用于觸發微動開關的凸輪。
[0012]進一步地,上述支撐軸垂直地固定連接在盒體的底板上。[0013]進一步地,上述可動刀片和連接板一體成型。
[0014]進一步地,上述可動刀片沿其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引導部。
[0015]進一步地,上述切刀裝置還包括與可動刀片配合的固定刀片。
[0016]進一步地,上述偏心件為偏心輪。
[0017]進一步地,上述連接板的與偏心輪套接的連接孔的中心和導銷的軸心之間的連線與可動刀片的寬度方向相垂直。
[0018]進一步地,上述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分別通過固定件與可動刀片可拆卸連接。
[0019]進一步地,上述盒體的底板上設有避讓固定件的開口。
[0020]進一步地,上述盒體的蓋板具有電機安裝窗口,安裝窗口的兩側形成向盒體內部折彎的安裝片,電機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在安裝片上。
[0021]進一步地,上述蝸桿的端部設置有撥輪,盒體具有撥輪操作窗口。
[0022]進一步地,上述撥輪操作窗口包括對開設置的折彎片。
[0023]進一步地,上述盒體包括底座和上蓋,底座的前側和頂側為敞口,上蓋在底座的前側和頂側延伸,其中,上蓋的前側板下邊緣與底座之間形成可動刀片的出口。
[0024]進一步地,上述上蓋具有與底座的后側板重疊延伸的后側板,上蓋的前側板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一定位片,底座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上分別設有與第一定位片相適配的豁口,上蓋的蓋板的左右兩側中的一側設有在盒體高度方向上進行定位的第二定位片和蓋板的左右兩側中的另一側設有在盒體長度方向上進行定位的第三定位片。
[0025]進一步地,上述可動刀片的刀刃整體呈中部高兩端低的V形。
[0026]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包括機架和在機架上設置的用于切斷薄片類介質的根據上面所描述的切刀裝置。
[0027]在本發明中,偏心件可以雙向旋轉,當驅動組件驅動偏心件以預定方向轉動時,帶動連接板移動,與連接板固定連接的可動刀片沿順時針方向繞導銷轉動,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一端的引導部首先與固定刀片接觸,隨著可動刀片沿導向槽向固定刀片的方向移動,可動刀片的刀刃逐漸與固定刀片重合,將位于可動刀片與固定刀片之間的紙張切斷。當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可以更改電機的轉動方向,使電機以與預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驅動可動刀片沿逆時針方向繞導銷轉動,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二端的引導部首先與固定刀片接觸,同樣可以驅動可動刀片的刀刃逐漸與固定刀片重合,將位于可動刀片與固定刀片之間的紙張切斷。
[0028]在本發明切刀裝置中,通過改變偏心件的轉向,既可以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一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也可以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二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與現有技術中的切刀裝置只能以可動刀片的指定一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的方式相比,延長了可動刀片的使用壽命,因此提高了切刀裝置的可靠性。
[002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發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用于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圖中:
[0031]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切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32]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33]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分解示意圖;[0034]圖4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圖;[0035]圖5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0036]圖6a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初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0037]圖6b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在切紙時的第一示意圖;[0038]圖6c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在切紙時的第二示意圖;[0039]圖6d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在復位時的示意圖;[0040]圖7a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0041]圖7b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結構主視圖;以及[0042]圖8為使用本發明提供的切刀裝置的打印機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43]附圖標記說明[0044]I可動刀片2連接板[0045]3驅動組件4彈性元件[0046]5檢測組件8底座[0047]9上蓋11刀刃[0048]12刀體13第三固定部[0049]14第四固定部15第一連接孔[0050]16引導部18導銷[0051]19固定柱21套 接部[0052]22第一連接臂23第二連接臂[0053]31電機32蝸桿[0054]33蝸輪34偏心輪[0055]35撥輪36軸向擋圈[0056]51傳感器[0057]52檢測部81底板[0058]82左側板83右側板[0059]84后側板89開口[0060]91蓋板92后側板[0061]93前側板181第一軸[0062]182第二軸183螺紋孔[0063]184螺紋孔191第三軸[0064]192第四軸193螺紋孔[0065]211第二連接孔221第五固定部[0066]231第六固定部811支撐軸[0067]812導向槽813避讓開口[0068]814電機窗口831 豁□[0069]841通孔911支撐孔[0070]912電機安裝窗口913撥輪操作窗口[0071]914安裝片915折彎片[0072]916第二定位片917第三定位片[0073]918透孔921螺紋孔[0074]931第一定位片100可動刀片組件[0075]200固定刀片300切刀裝置[0076]400打印組件500紙倉[0077]410打印頭420打印膠輥。
【具體實施方式】
[007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79]如圖2至圖5所示,切刀裝置包括可動刀片組件100和固定刀片200,兩者固定安裝在使用該切刀裝置的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的機架(圖中未示出)上,位于薄片類介質的輸送通道兩側,薄片類介質從兩者之間穿過時,可動刀片組件100的可動刀片I向固定刀片200移動,可將薄片類介質切斷。
[0080]可動刀片組件100包括可動刀片1、連接板2、驅動組件3,以及盒體。其中,盒體包括相對設置的底座8和上蓋9,盒體在面對固定刀片200的一側形成開口 89,可動刀片I可以從開口 89伸出或縮回盒體。其中,底座8包括底板81、左側板82、右側板83,以及后側板84,左側板82和右側板83位于底板81的長度兩端,二者垂直于底板81相對設置,后側板84垂直于底板81,位于左側板82和右側板83之間,其延伸方向與左側板82和右側板83相同。底板81還設置有支撐軸811和導向槽812,其中,支撐軸811垂直于底板81,并位于底板81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上,支撐軸811的延伸方向與后側板84的延伸方向相同,支撐軸811的頂部支撐在上蓋9的頂部的支撐孔911中;導向槽812的長度沿垂直于后側板84的方向延伸,其寬度中心線與支撐軸811的軸線垂直相交。
[0081]上蓋9包括蓋板91和后側板92,以及前側板93,其中蓋板91的長度與底座8的左側板82和右側板83之間的距離相適配;后側板92垂直于蓋板91,與底座8的后側板84相配合;前側板93與后側板92相對,其長度與底座8的左側板82和右側板83之間的距離相適配。
[0082]底座8與上蓋9通過緊固件或卡接件固定連接。當底座8與上蓋9固定連接后,上蓋9的前側板93與底座8的底板81間隔預定距離,形成供可動刀片I自由進出的開口89。本實施例中在底座8的后側板84上設置兩個通孔841,在上蓋的后側板92上設置兩個螺紋孔921,當底座8與上蓋9扣合后,兩個通孔841與兩個螺紋孔921 —一對應,使用螺釘等緊固件穿過底座8的通孔841與上蓋9的螺紋孔921螺紋連接時,上蓋9與底座8固定連接。
[0083]優選地,前側板93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一定位片931,底座8的左、右側板上分別設有與第一定位片931相適配的豁口 831,上蓋9的蓋板91的左右兩側中的一側設有在盒體高度方向上進行定位的第二定位片916,蓋板91的左右兩側中的另一側設有在盒體長度方向上進行定位的第三定位片917。通過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和第三定位片的定位作用,在裝配時可實現上蓋9和底座8之間的準確定位。
[0084]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在底座8和上蓋9 二者中的一個上設置卡槽,二者中的另一個上設置卡臺,通過卡接的方式使底座8和上蓋9固定連接。
[0085]可動刀片I可以為彈簧鋼等材料。可動刀片I包括刀刃11、刀體12、第三固定部
13、第四固定部14和第一連接孔15,以及兩個引導部16,其中刀體12為長方形片狀結構,刀刃11設置在刀體12的一條長邊上,第三固定部13與第四固定部14關于刀體12的長度中心線對稱設置,第一連接孔15設置在刀體12的長度中心線上,其孔徑與底板81上的導向槽812的寬度相適配;兩個引導部16分別位于刀刃11的兩端,突出于刀刃11且與刀體12呈夾角設置,當可動刀片I向固定刀片200運動時,引導部16先與固定刀片200接觸,并引導可動刀片I繼續向固定刀片200移動,直至刀刃11與固定刀片200重合。優選地,可動刀片的刀刃整體呈中部高兩端低的V形。
[0086]可動刀片I與底座8的底板81活動連接。具體地,可動刀片組件100還包括導銷18,可動刀片I通過導銷18與底板81樞接。其中,導銷18包括同軸依次設置的第一軸181和第二軸182,第一軸181的外徑大于底座8上的導向槽812的寬度;第二軸182的外徑與導向槽812的寬度相適配,在第二軸182的軸端設置有螺紋孔183。導銷18依次穿過底座8的導向槽812和可動刀片I的第一連接孔15,并使用螺釘等緊固件與螺紋孔184連接,可以使可動刀片I與底座8連接,此時可動刀片I可繞導銷18轉動,并且可沿底座8上的導向槽812的長度方向移動。
[0087]優選地,可動刀片組件100還包括彈性元件4,彈性元件4用于將可動刀片I向底板81壓迫,其一端與可動刀片I連接,另一端與底座8或導銷18連接,在彈性元件4的彈力作用下,使可動刀片I與底座8的底板81緊密相貼,以減少可動刀片I的活動間隙。本實施例中彈性元件4為壓簧,套接在導銷18上,一端與可動刀片I接觸,通過螺釘等緊固件與導銷18上的螺紋孔184螺紋連接,同時擠壓彈性元件4,從而使可動刀片I緊貼在底座8的底板81上。
[0088]連接板2與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還與驅動組件3傳動連接。具體地,連接板2包括套接部21、第一連接臂22和第二連接臂23,其中,套接部21上設有第二連接孔211、第一連接臂22上設有第五固定部221,以及第二連接臂上設有第六固定部231,其中,第二連接孔211位于第五固定部221與第六固定部231連線的中心線上,第二連接孔211用于與驅動組件3連接,第五固定部221和第六固定部231用于與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
[0089]第五固定部221和第六固定部231分別與可動刀片I上的第三固定部13和第四固定部14對應,第三固定部13、第四固定部14、第五固定部221和第六固定部231可以為通孔、螺紋孔,或者帶有螺紋孔的固定柱等結構形式,當四者均為通孔時,可以使用螺栓、帶有螺紋孔的固定柱、以及鉚柱等連接件使連接板2與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當第三固定部13和第四固定部14、以及第五固定部221和第六固定部231兩組固定部中的一組為通孔,另一組為螺紋孔或者帶有螺紋孔的固定柱時,可以使用螺釘等緊固件使連接板2與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
[0090]本實施例中四者均為通孔,且孔徑相同,連接板2通過帶有螺紋孔的固定柱19與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其中固定柱19包括同軸設置的第三軸191和第四軸192,其中第三軸191的外徑大于可動刀片I上的第三固定部13的直徑;第四軸192的直徑與可動刀片I上的第三固定部13、第四固定部14以及連接板2上的第五固定部221和第六固定部231的直徑相適配,高度與可動刀片I和連接板2兩者的厚度之和相適配,在第四軸192軸端設置有螺紋孔193。一個固定柱19依次穿過可動刀片I上的第三固定部13和連接板2上的第五固定部221,另一個固定柱19依次穿過可動刀片I上的第四固定部14和連接板2上的第六固定部231,使用兩個螺釘分別與兩個固定柱19上的螺紋孔193螺紋連接,可使連接板2與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
[0091]驅動組件3包括電機31、蝸桿32、蝸輪33,以及偏心輪34,其中,電機31固定安裝在上蓋9的蓋板91上,優選地,蓋板91上開設有電機安裝窗口 912,安裝窗口的兩側形成向盒體內部折彎的安裝片914,電機31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安裝片914上。如此,電機31的一部分可露出蓋板91,從而減小盒體的高度,另一方便,電機安裝窗口 912中的原有的材料用于形成安裝片914,巧妙地實現了電機的安裝固定。優選地,底座的底板81上也設有供電機31露出的電機窗口 814,從而進一步減小盒體的聞度。
[0092]蝸桿32與電機3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蝸輪33套接在支撐軸811上,與蝸桿32嚙合,當電機31的輸出軸轉動帶動蝸桿32轉動時,可驅動蝸輪33繞支撐軸811轉動;偏心輪34套接在支撐軸811上,位于底座8的底板81與蝸輪33之間,與蝸輪33固定連接,并與連接板2的第二連接孔211插接配合,當蝸輪33轉動時偏心輪34隨之轉動,由于連接板2與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而可動刀片I通過導銷18與導向槽812插接配合,因此偏心輪34轉動驅動連接板2沿導向槽812的長度方向運動,從而帶動可動刀片I運動。
[0093]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將電機31固定安裝在上蓋9的蓋板91上,以便節省空間,在本發明提供的其他實施例中,可以根據結構設計需要將電機31安裝在底座8上。
[0094]下面結合圖6a至圖6d介紹本發明提供的切刀裝置的工作過程。
[0095]如圖6a所示,初始狀態下,可動刀片I的刀刃11與固定刀片200分別位于薄片類介質輸送通道兩側,相隔預定距離設置。
[0096]如圖6b所示,開始切紙時,電機31通過蝸桿32驅動蝸輪33以預定方向轉動,偏心輪34隨之沿圖中所示逆時針方向轉動,驅動連接板2向固定刀片200的方向移動,與連接板2通過兩點固定連接的可動刀片I在連接板2的帶動下,一邊繞導銷18轉動,一邊沿導向槽812的長度方向移動,位于可動刀片I第一端的引導部16首先與固定刀片200接觸。隨著偏心輪34的轉動,可動刀片I的刀刃11與固定刀片200呈夾角地不斷接觸移動,即像剪刀一樣不斷地剪切位于可動刀片I與固定刀片200之間的薄片類介質。
[0097]如圖6c所示,當偏心輪34轉動180度時,可動刀片I完全與固定刀片200重合,薄片類介質被切斷。
[0098]如圖6d所示,當偏心輪34轉動大于180度時,隨著偏心輪34繼續轉動,驅動連接板2向遠離固定刀片200的方向移動,位于可動刀片I的第一端的引導部16首先與固定刀片200分離,當偏心輪34從初始位置開始旋轉一周(即360度)后,復位至圖6a所示位置,切刀裝置完成一次切紙動作。
[0099]當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可以更改電機31的轉動方向,電機31通過蝸桿32驅動蝸輪33以與預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偏心輪34隨之沿圖中所示順時針方向轉動,驅動連接板2向固定刀片200的方向移動,與連接板2通過兩點固定連接的可動刀片I在連接板2的帶動下,一邊繞導銷18轉動,一邊沿導向槽812的長度方向移動,位于可動刀片I第二端的引導部16首先與固定刀片200接觸。隨著偏心輪34的轉動,可動刀片I的刀刃11與固定刀片200呈夾角地不斷接觸移動,即像剪刀一樣不斷地剪切位于可動刀片I與固定刀片200之間的薄片類介質。隨著偏心輪34繼續轉動,可將位于可動刀片I與固定刀片200之間薄片類介質切斷。
[0100]本發明提供的切刀裝置包括固定刀片和可動刀片組件,其中可動刀片組件包括可動刀片、連接板,以及驅動組件,其中可動刀片通過導銷與底板上的導向槽插接,可動刀片可沿導向槽的長度方向移動,并可繞導銷轉動;連接板的另一端與驅動組件的偏心輪套接,當驅動組件的電機以預定方向轉動,偏心輪隨之轉動時,帶動連接板移動,與連接板固定連接的可動刀片沿順時針方向繞導銷轉動,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一端的引導部首先與固定刀片接觸,隨著可動刀片沿導向槽向固定刀片的方向移動,可動刀片的刀刃逐漸與固定刀片重合,將位于可動刀片與固定刀片之間的紙張切斷,當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可以更改電機的轉動方向,使電機以與預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驅動可動刀片沿逆時針方向繞導銷轉動,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二端的引導部首先與固定刀片接觸,同樣可以驅動可動刀片的刀刃逐漸與固定刀片重合,將位于可動刀片與固定刀片之間的紙張切斷。
[0101]本發明提供的切刀裝置通過調整電機的轉向,既可以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一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也可以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二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與現有技術中的切刀裝置只能以可動刀片的指定一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的方式相比,延長了可動刀片的使用壽命,因此也就提高了切刀裝置的可靠性。
[0102]圖7a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7b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刀裝置的結構主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一實施例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切刀裝置還包括有檢測組件5,用于檢測可動刀片I是否完成一次切紙動作。檢測組件5包括傳感器51和檢測部52,其中,傳感器51可以為微動開關、機械式傳感器或者光電式傳感器,與盒體固定連接;檢測部52與蝸輪33或者偏心輪34固定連接,隨蝸輪33或者偏心輪34同步運動,蝸輪33或偏心輪34每轉動一周(即360度),傳感器51可以與檢測部52配合兩次。
[0103]本實施例中傳感器51為微動開關,與上蓋9固定連接,檢測部52與蝸輪33固定連接,當上蓋9與底座8固定連接時,傳感器51的檢測端可以與檢測部52分離或接觸,發出相應的檢測信號。當初始狀態時,傳感器51的檢測端與檢測部52接觸,傳感器51發出第一檢測信號,如高電平,當電機31驅動蝸輪33轉動時,檢測部52與傳感器51的檢測端分離,傳感器51發出第二檢測信號,如低電平,隨著電機31驅動蝸輪33繼續轉動,當蝸輪33轉動一周后,檢測部52再次與傳感器51的檢測端接觸,傳感器51再次發出第一檢測信號,控制器據此判斷切刀裝置完成一次切紙過程。
[0104]進一步地,切刀裝置的驅動組件3還可以包括撥輪35,用于在切刀裝置卡紙時手動復位可動刀片I的位置,以便清除卡塞在固定刀片200與可動刀片I之間的紙張。如圖7a、圖7b所示,撥輪35與蝸桿32的轉軸固定連接,撥輪35透過蓋板91上的撥輪操作窗口913露出盒體表面,當切刀裝置出現卡塞紙張故障時,可以手動撥動撥輪35轉動,驅動蝸桿32轉動,從而通過連接板2帶動可動刀片I復位,此時,可以方便地清除卡塞的紙張。
[0105]優選地,撥輪操作窗口 913有對開設置的向盒體內折彎片915。采用該形式的撥輪操作窗口 913后,形成了下凹的操作空間,如此,可在撥輪盡量小巧化的情況下,使操作者的手指對撥輪有更多的按壓接觸,增加操作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另外,可避免撥輪35突出于盒體的表面,干擾其他部件和/或受其他部件干擾。
[0106]在蝸桿32對應的蓋板91上開設有長條形的可看見蝸桿32的透孔918,該透孔918與撥輪操作窗口 913組合在一起,可啟發維修人員操作撥輪35。經紙張堵塞試驗,在事先沒有告知設備維修人員該撥輪操作窗口 913作用的情況下,設備維修人員立馬辨識出該撥輪操作窗口 913的作用,撥動撥輪35,從而順利地排除堵塞的紙張。
[0107]在本發明的切刀裝置中,電機、蝸桿和撥輪與上蓋裝配成一個可從底座上整體拆卸的部件,切刀裝置的其余零件保持在支撐軸上,通過軸向擋圈36定位,組成一個可整體移動的部件。如此,切刀裝置的安裝和拆卸維修均非常方便。
[0108]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發明的切刀裝置中,導銷18設置在可動刀片的寬度中心線上,該導銷可以與可動刀片I插接,從而可以繞自身軸線相對于可動刀片I和導向槽812轉動,也可以與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在一體,與可動刀片I 一起相對于導向槽812轉動。另外,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切刀裝置的各部件均安裝在盒體中,盒體的底板構成開設導向槽812的基板。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切刀裝置的各部件可以安裝在其他造型的殼體中而呈封閉式結構,或者切刀裝置的各部件可以直接安裝在設備的機體上而呈開放式結構。
[0109]圖8為使用本發明提供的切刀裝置的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為打印機。打印機包括切刀裝置300、打印組件400、以及紙倉500,其中紙倉500用于容納連續卷筒紙P。
[0110]沿紙張輸送方向,在紙倉500的下游設置有打印組件400,用于在打印紙P上打印預先設定的打印內容。打印組件400可以是熱打印組件,也可以是針式、噴墨、激光等打印組件。本實施例中,打印組件400為熱打印組件,包括相切設置的打印頭410和打印膠輥420,紙張從兩者之間穿過。
[0111]在打印組件400下游設置有切刀裝置300,用于將打印后的紙張切斷。切刀裝置300包括相對設置的固定刀片200和可動刀片組件100,打印后的紙張P從兩者之間通過。切刀裝置300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種切刀裝置,其結構形式、工作原理參見上述實施例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0112]在打印機傳動系統(圖中沒有繪出)驅動下,打印紙P從紙倉500輸送至打印組件400,打印裝置控制系統控制打印頭410在紙張表面打印圖像或文字,打印膠輥420轉動,將完成打印后紙張輸送至切刀裝置300處,控制系統發出切紙命令,受切刀裝置驅動系統驅動(圖中未繪出),可動刀片I向固定刀片200移動,當可動刀片I的刀刃11與固定刀片200重合時,紙張被切斷,切斷后的紙張被送出打印機。
[0113]本實施例中的打印機使用的切刀裝置由于可以通過調整電機的轉向,使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一端的引導部或者位于可動刀片的第二端的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的刀刃接觸,與現有技術中的切刀裝置只能以可動刀片的指定一端引導部先與固定刀片接觸的方式相比,提高了切刀裝置的可靠性,因此提高了打印機的可靠性。
[011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切刀裝置,包括基板、可動刀片(I)、偏心件(34)、以及驅動所述偏心件(34)旋轉的驅動組件(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板(2),其一端與所述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2)的另一端與所述偏心件(34)套接,其中,在所述可動刀片(I)的沿寬度方向的中部設置有導銷(18),所述基板上設有導向槽(812),所述導銷(18)保持在所述導向槽(812)中,所述導向槽(812)沿所述導銷(18)的軸心與所述偏心件(34)的旋轉軸心之間的連線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朝向所述基板的方向偏壓所述可動刀片(I)的彈性元件(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2)具有與所述可動刀片(I)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臂(22)和第二連接臂(23),所述可動刀片(I)與兩個所述連接臂(22/23)的兩連接點在所述可動刀片(I)的寬度方向上關于所述導銷(18)對稱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為盒體的底板(81),所述驅動組件(3)設置在所述盒體中,所述驅動組件(3)包括電機(31)、與所述電機(3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蝸桿(32 )、與所述蝸桿(32 )嚙合傳動的蝸輪(33 ),其中,所述偏心件(34)與所述蝸輪(33 )固定連接,且同軸地支撐在支撐軸(811)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檢測組件(5),所述檢測組件(5)包括在所述盒體上設置的傳感器(51)和供所述傳感器(51)檢測的檢測部(52),其中,所述檢測部(52)與蝸輪(33)或者偏心件(34)同步轉動地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51)為在盒體內部設置的微動開關,所述檢測部(52)為與所述蝸輪(33)固定連接的用于觸發所述微動開關的凸輪。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刀片(I)和連接板(2)—體成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刀片(I)沿其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引導部(16)。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可動刀片配合的固定刀片(200)。
10.一種薄片類介質處理設備,包括機架和在機架上設置的用于切斷薄片類介質的切刀裝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裝置(300)為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切刀裝置。
【文檔編號】B41J11/70GK103587255SQ201210290440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黃明東, 高濤, 董述恂, 張繼剛 申請人: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