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絲網印刷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網版網框調整裝置及其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絲網印刷技術的提高,絲網印刷市場需求增長迅速。絲網印刷機的印刷速度和印刷質量已成為關注點。但是,承印件在進行印刷時,承印件的前后左右位置可能沒有對齊,從而造成承印件印刷的圖案發生偏差,而產生質量差的問題。而現有技術中的絲網印刷機,由于網框架不能前后左右移動,因而無法調整,只能夠調節放置承印件的平臺,來達到調節承印件的前后左右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旨在解決現有的網框架不能前后左右移動的缺點時,本發明提供一種網版網框調整裝置,當承印件在進行印刷時,承印件的前后左右位置沒有對齊時,通過網版網框調整裝置的微調,也能更好的使承印件對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網版網框調整裝置,包括左右網框架、固定在左右網框架上的連接座,其特征在于:
連接座為四個,分別是左前連接座、左后連接座、右前連接座以及右后連接座;
左前連接座與左后連接座之間設有可活動的左連接板、右前連接座與右后連接座之間設有可活動的右連接板;
左連接板和右連接板分別連接有螺母;
與螺母相對應,在Y方向上,連接座依次連接有Y向螺桿和Y向調節旋鈕;
與螺母相對應,在X方向上,連接座依次連接有X向螺桿和X向調節旋鈕。
作為優選方案,左右網框架上分別設有網框固定把手。
作為優選方案,網框固定把手的數量為8個,所述網框固定把手為對稱結構。
作為優選方案,左前連接座、左后連接座、右前連接座以及右后連接座為對稱結構。
作為優選方案,左前連接座和右前連接座上固定有指針;
與所述指針相對應,所述螺母的前端固定有位置顯示器。
作為優選方案,四個連接座上設有可調手柄;對應著所述可調手柄,所述螺母上設有第一螺母孔。
作為優選方案,Y向調節旋鈕還設有數字顯示器。
作為優選方案,螺母設有第二螺母孔和第三螺母孔,第二螺母孔和Y向螺桿對應,第三螺母孔和所述X向螺桿對應。
作為優選方案,螺母兩側還固定有左蓋板和右蓋板。
作為優選方案,螺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凸起;對應著所述凸起,所述左蓋板和右蓋板分別設有凹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網版網框調整裝置的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網框放置在左網框架和右網框架內,固定好固定把手,扭開可調手柄,讓螺母處于可調節位置狀態;
通過調節Y向調節旋鈕,帶動相應的Y向螺桿在第二螺母孔中轉動,Y軸方向上,能夠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通過調節X向調節旋鈕,帶動相應的X向螺桿在第三螺母孔中轉動,X軸方向上,能夠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本發明所闡述的一種網版網框調整裝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其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網版網框調整裝置,通過調節X向調節旋鈕,帶動相應的螺桿在螺母中轉動,X軸方向上,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通過調節Y向調節旋鈕,帶動相應的螺桿在螺母中轉動,Y軸方向上,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版網框調整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2中圓圈標示中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版網框調整裝置的螺母結構分解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版網框調整裝置的調整方法的流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左網框架,2、右網框架,3、左前連接座,4、左后連接座,5、右前連接座,6、右后連接座,7、左連接板,8、右連接板,9、螺母,91、第一螺母孔,92、第二螺母孔,93、第三螺母孔,94、凸起,10、Y向螺桿,11、Y向調節旋鈕,12、X向螺桿,13、X向調節旋鈕,14、網框固定把手,15、指針,16、位置顯示器,17、可調手柄,18、數字顯示器,19、網框,20、左蓋板,21、右蓋板,22、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參照圖1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網版網框調整裝置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版網框調整裝置,包括左網框架1、右網框架2、固定在左網框架1上的左前連接座3、左后連接座4,固定在右網框架2上的右前連接座5以及右后連接座6;
左前連接座3、左后連接座4、右前連接座5以及右后連接座6對稱的固定在左網框架1和右網框架2上;
左前連接座3與左后連接座4之間設有可活動的左連接板7、右前連接座5與右后連接座6之間設有可活動的右連接板8;
參照圖2、3、4所示,左連接板7和右連接板8分別連接有螺母9;
與螺母9相對應,在Y方向上,連接座依次連接有Y向螺桿10和Y向調節旋鈕11;
與螺母9相對應,在X方向上,連接座依次連接有X向螺桿12和X向調節旋鈕13。
其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網版網框調整裝置,通過調節Y向調節旋鈕11,帶動相應的Y向螺桿10在螺母9中轉動,Y軸方向上,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通過調節X向調節旋鈕13,帶動相應的X向螺桿12在螺母9中轉動,X軸方向上,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作為優選方案,左前連接座3只連接有Y向螺桿10和Y向調節旋鈕11;右前連接座5連接有Y向螺桿10和Y向調節旋鈕11,還連接有X向螺桿12和X向調節旋鈕13;右后連接座6只連接有X向螺桿12和X向調節旋鈕13。這樣的結構,不必要每個連接座都既連接Y向螺桿10和Y向調節旋鈕11,又連接有X向螺桿12和X向調節旋鈕13,簡化了裝置,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作為優選方案,左網框架1、右網框架2上分別設有網框固定把手14,當把網框19放置在左網框架1、右網框架2內,能夠用網框固定把手14對網框19起固定作用。
網框固定把手14的數量為8個,網框固定把手14為對稱結構,8個對稱的網框固定把手14也是更好的可以固定網框19。
作為優選方案,左前連接座3和右前連接座5上分別固定有指針15;
與所述指針15相對應,所述左連接板7和右連接板8的前端上固定有位置顯示器16,從指針15在位置顯示器16的相對位置,也能反映出網框19與連接板的相對位置。
作為優選方案,四個連接座上設有可調手柄17,對應著所述可調手柄17,所述螺母9上設有第一螺母孔91,當要調節網框19位置時,扭開可調手柄17,讓螺母9處于可調節位置狀態,當不再調節網框19位置時,扭緊可調手柄17,讓螺母9處于不可調節位置狀態。
作為優選方案,Y向調節旋鈕11還設有數字顯示器18,Y向調節旋鈕11前進或后退的位移也可以由數字顯示器18來反映。
參考圖5,作為優選方案,螺母9設有第二螺母孔92和第三螺母孔93,第二螺母孔92和Y向螺桿10對應,第三螺母孔93和所述X向螺桿12對應,這樣的結構使得一個螺母9,能夠在X軸、Y軸兩個方向都能移動。
作為優選方案,螺母9兩側還固定有左蓋板20和右蓋板21,不讓螺母9直接連接著連接板,讓左蓋板20和右蓋板21固定著螺母9,由左蓋板20和右蓋板21連接著連接板,對螺母9起著保護作用,不易損壞。
作為優選方案,螺母9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凸起94,對應著所述凸起94,所述左蓋板20和右蓋板21分別設有凹槽22,這種結構能夠使左蓋板20和右蓋板21更好的固定螺母9。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網版網框調整裝置的調整方法,參照圖5所示,
步驟S101將網框放置在左網框架和右網框架內,固定好固定把手,扭開可調手柄,讓螺母處于可調節位置狀態;
步驟S102,通過調節Y向調節旋鈕,帶動相應的Y向螺桿在第二螺母孔中轉動,Y軸方向上,能夠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步驟S103,通過調節X向調節旋鈕,帶動相應的X向螺桿在第三螺母孔中轉動,X軸方向上,能夠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本發明實施例網版網框調整裝置的工作過程:
將網框19放置在左網框架1和右網框架2內,固定好固定把手14,扭開可調手柄17,讓螺母9處于可調節位置狀態,通過調節Y向調節旋鈕11,帶動相應的Y向螺桿10在第二螺母孔92中轉動,Y軸方向上,能夠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通過調節X向調節旋鈕13,帶動相應的X向螺桿12在第三螺母孔93中轉動,X軸方向上,能夠調節連接板與連接座的相對位置。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