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印刷設備,具體為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
背景技術:
1、在書刊印刷過程中,紙張的傳輸和印刷質量是影響最終成品質量的關鍵因素。現有的印刷機通常采用一字狀橡膠條設置在印刷機工作臺上,用于對紙張進行壓迫限位,以防止紙張在傳送帶上傳輸過程中發生錯位。然而,這種設計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紙張大小不一,橡膠條與紙張接觸的范圍有限,當設備附近有外力影響(如人員跑動或推車經過等)時,產生的風力仍有可能導致紙張錯位。因此,紙張在收集時仍需要人工進行對齊,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且對齊的準確性無法得到保障。
2、此外,印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印刷不清晰、錯印、漏印等缺陷。目前,對印刷缺陷的排出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人工抽檢,這種方式不僅工人勞動強度大,而且檢測的準確率無法得到保障;另一種是依靠視覺識別系統,雖然檢測的準確率有所提升,但在檢測出紙張缺陷后,設備需要停止運行,并依靠人工將缺陷紙張取走。這種方式導致每次紙張出現缺陷時,設備均需停止工作,等待缺陷紙張排出,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同時,工人需要時刻盯著設備,對工人的精神力有較大消耗。
3、另外,對于一些紙張較小的文件,橡膠條的設置極有可能對紙張上某行的文字完全進行遮擋,導致檢測不全,出現漏檢的情況。這不僅影響了印刷質量,還增加了后續的返工成本。
4、綜上所述,現有的書刊印刷過程中,紙張傳輸的穩定性、缺陷檢測的準確性以及生產效率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亟需一種能夠自動標記印刷缺陷并提高生產效率的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包括印刷機主體以及設置在印刷機主體上的傳輸機,傳輸機用于傳輸紙張,且設置有多條傳送帶,所述印刷機主體上通過支架固定有視覺識別機,視覺識別機位于傳送帶的正上方,還包括:
2、引導機構,所述引導機構安裝在印刷機主體上,并與傳送帶配合,確保紙張的直線傳送;
3、排出機構,所述排出機構安裝在印刷機主體上,且與引導機構連接,在設備正常運行時,排出機構增加紙張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力,在所述視覺識別機檢測出有缺陷的紙張時,排出機構與引導機構配合,減少缺陷紙張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力,并增加與引導機構之間的摩擦力,同時將缺陷紙張向印刷機主體外的方向引導。
4、作為優選,所述引導機構包括設置在印刷機主體上的龍門架,龍門架位于傳送帶的正上方,且有多個,呈直線陣列,所述龍門架上均開設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上垂直連通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有若干,方形槽內均設置有轉軸,轉軸兩端分別位于龍門架橫梁部分上下面兩側,所述轉軸上固定有引導片,引導片呈“s”形,且靠近地面的一面設置有引導條,引導條有若干,且均與傳送帶相互平行。
5、作為優選,所述轉軸上套接有扭簧,扭簧的一端與轉軸固定,另一端與龍門架橫梁部分的底面固定。
6、作為優選,所述排出機構由氣動件、轉換件和觸發件三部分組成,氣動件用于調節紙張與傳送帶、引導條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當視覺識別機檢測到有缺陷的紙張時,轉換件會改變引導條對缺陷紙張的引導方向,氣動件和觸發件與龍門架的數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對應,轉換件在運作的過程中依次開啟觸發件,觸發件驅使對應的氣動件啟動。
7、作為優選,所述氣動件包括安裝在印刷機主體上的氣泵,氣泵上連通有管道架,管道架由多根管道連通組成,且管道遠離氣泵的端口均垂直于地面,位于多個傳送帶之間的縫隙中。
8、作為優選,所述轉換件包括在轉軸上套接的齒輪,所述一字槽內滑動設置有一字條,所述一字條上設置有齒條,所述齒條數量與方形槽相等,且位置一一對應,所述一字條的一端固定有凸條,所述凸條上開設有斜槽,所述印刷機主體上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輸出軸上套接有主同步輪,所述印刷機主體上安裝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上轉動設置有副同步輪,所述主同步輪和副同步輪之間通過同步齒形帶連接,所述同步齒形帶上設置有斜塊,所述斜塊有多個,且均勻陣列在同步齒形帶的外周,兩個相鄰的斜塊之間的距離小于兩個相鄰的一字條之間的距離。
9、作為優選,所述觸發件包括在龍門架上開設的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與一字條固定,所述滑塊的一側安裝有感應器,所述龍門架上固定有接收器,所述感應器和接收器相對設置。
10、作為優選,所述印刷機主體上設置有碎紙器,所述碎紙器正下方設置有收集盒。
11、本發明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2、1、在引導片和引導條的作用下,當紙張的印刷內容未出現缺陷時,紙張可順利的以一條直線進行檢測及傳輸,受外力影響較小;
13、2、引導片“s”形的設計配合引導條,即使紙張較小時,視覺識別機仍可對紙張上的所有內容進行識別,避免漏檢的情況發生;
14、3、當紙張上的內容出現缺陷的時候,視覺識別機可及時的檢測到,同時驅使排出機構啟動,將出現缺陷的紙張的移動軌跡進行改變,自動將缺陷紙張排出,自動化程度高,同時設備無需停止工作,大幅度提升生產效率;
15、4、從傳送帶上的排出的缺陷紙張自動被粉碎,同時進入收集盒內,本設備對缺陷紙張的后續處理完善。
1.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包括印刷機主體(1)以及設置在印刷機主體(1)上的傳輸機(11),傳輸機(11)用于傳輸紙張,且設置有多條傳送帶(111),所述印刷機主體(1)上通過支架(12)固定有視覺識別機(13),視覺識別機(13)位于傳送帶(111)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機構(2)包括設置在印刷機主體(1)上的龍門架(21),龍門架(21)位于傳送帶(111)的正上方,且有多個,呈直線陣列,所述龍門架(21)上均開設有一字槽(22),所述一字槽(22)上垂直連通有方形槽(23),所述方形槽(23)有若干,方形槽(23)內均設置有轉軸(24),轉軸(24)兩端分別位于龍門架(21)橫梁部分上下面兩側,所述轉軸(24)上固定有引導片(25),引導片(25)呈“s”形,且靠近地面的一面設置有引導條(26),引導條(26)有若干,且均與傳送帶(111)相互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24)上套接有扭簧(241),扭簧(241)的一端與轉軸(24)固定,另一端與龍門架(21)橫梁部分的底面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機構(3)由氣動件(31)、轉換件(32)和觸發件(33)三部分組成,氣動件(31)用于調節紙張與傳送帶(111)、引導條(26)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當視覺識別機(13)檢測到有缺陷的紙張時,轉換件(32)會改變引導條(26)對缺陷紙張的引導方向,氣動件(31)和觸發件(33)與龍門架(21)的數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對應,轉換件(32)在運作的過程中依次開啟觸發件(33),觸發件(33)驅使對應的氣動件(31)啟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件(31)包括安裝在印刷機主體(1)上的氣泵(311),氣泵(311)上連通有管道架(312),管道架(312)由多根管道連通組成,且管道遠離氣泵(311)的端口均垂直于地面,位于多個傳送帶(111)之間的縫隙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件(32)包括在轉軸(24)上套接的齒輪(321),所述一字槽(22)內滑動設置有一字條(322),所述一字條(322)上設置有齒條(323),所述齒條(323)數量與方形槽(23)相等,且位置一一對應,所述一字條(322)的一端固定有凸條(324),所述凸條(324)上開設有斜槽(325),所述印刷機主體(1)上安裝有伺服電機(326),所述伺服電機(326)輸出軸上套接有主同步輪(327),所述印刷機主體(1)上安裝有支撐座(328),所述支撐座(328)上轉動設置有副同步輪(329),所述主同步輪(327)和副同步輪(329)之間通過同步齒形帶(3210)連接,所述同步齒形帶(3210)上設置有斜塊(3211),所述斜塊(3211)有多個,且均勻陣列在同步齒形帶(3210)的外周,兩個相鄰的斜塊(3211)之間的距離小于兩個相鄰的一字條(322)之間的距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件(33)包括在龍門架(21)上開設的滑槽(331),所述滑槽(331)內滑動設置有滑塊(332),所述滑塊(332)與一字條(322)固定,所述滑塊(332)的一側安裝有感應器(333),所述龍門架(21)上固定有接收器(334),所述感應器(333)和接收器(334)相對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書刊印刷過程中缺陷自動標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機主體(1)上設置有碎紙器(4),所述碎紙器(4)正下方設置有收集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