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菌株標識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微生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菌株標識牌。
【背景技術】
[0002]在進行微生物實驗的過程中,例如耐藥菌的檢測過程中,一般涉及多個菌種,通常是用記號筆進行逐一標記,操作比較復雜,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需要標記的表面有水的時候,記號筆不容易寫上,需要擦干以后再進行標記,比較浪費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鑒于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菌株標識牌,具有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可重復利用等優點。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菌株標識牌,包括底座、中間板、蓋板和柱狀結構;所述柱狀結構的頂端與蓋板固定連接,所述柱狀結構的底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中間板位于底座和蓋板之間并套在柱狀結構外,中間板以柱狀結構為軸轉動;
[0006]所述蓋板設有鏤空的可視區,所述中間板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于標記標識的標識區;
[0007]底座內設有多個第一磁鐵,第一磁鐵的位置分別與中間板的標識區的位置相對應;
[0008]中間板內嵌有一個與底座上的磁鐵相吸的磁性物質。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根據使用的需要,旋轉中間板至合適的標識區,使透過蓋板的可視區顯示標識區的內容。由于多個第一磁鐵的設置,一方面有利于吸附在待放置的位置上,另一方面通過第一磁鐵與中間板的磁性物質的吸引力,保證旋轉后,中間板位置的固定,有利于保證標識的準確性。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可重復利用等優點。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2]進一步,所述中間板的側壁設有向外的凸起。
[0013]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利用凸起旋轉中間板,具有省力的優點。
[0014]進一步,所述底座、中間板和蓋板均為圓盤狀,所述底座、中間板和蓋板同軸設置。
[0015]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證中間板在底座和蓋板間以柱狀結構為軸轉動。
[0016]進一步,所述底座的第一磁鐵有六塊,六塊第一磁鐵在底座上沿周向均勻分布。
[0017]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保證有足夠的磁力與需要放置的場所進行吸附;另一方面,與中間板設有的磁性物質相吸引,保證當磁性物質與其中一個第一磁鐵相接觸時,通過二者之間的引力避免中間板的二次移動。
[0018]進一步,多個標識區粘在中間板上,標識區為扇形,標識區數目為六個,六個標識區圍成環形,其中一個標識區為空白,其余標識區分別標記有菌株的名稱。
[0019]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時,只需要將可視區旋轉到目的的菌株名稱即可,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省力等優點。
[0020]磁性位置可以為磁鐵也可以為與磁鐵可以相吸的鐵、鈷、鎳等。優選地,所述磁性物質為第二磁鐵。所述第二磁鐵位于其中一個標識區的正下方。
[0021]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證每次旋轉一個標識區,轉動后的中間板不會二次移位。
[0022]進一步,所述底座、中間板、蓋板和柱狀結構的材質均為塑料。
[0023]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輕便、耐用等優點,并且與設有的磁鐵等結構互不干擾。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菌株標識牌的俯視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菌株標識牌的仰視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菌株標識牌的剖視圖;
[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中間板的俯視視圖;
[0028]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底座的俯視圖;
[0029]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蓋板的俯視圖。
[0030]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1]1、底座,110、第一磁鐵,2、中間板,210、標識區,220、第二磁鐵,230、凸起,3、蓋板,310、可視區,4、柱狀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33]如圖1-6所示,一種菌株標識牌,包括底座1、中間板2、蓋板3和柱狀結構4;所述底座1、中間板2和蓋板3均為圓盤狀,所述底座1、中間板2和蓋板3同軸設置。所述柱狀結構4的頂端與蓋板3固定連接,例如通過膠水粘在一起或一體成型,也可以為其他的連接方式,只要能保證柱狀結構4與蓋板3位置固定即可;所述柱狀結構4的底端與底座I固定連接,例如通過膠水粘在一起或一體成型,也可以為其他的連接方式,只要能保證柱狀結構4與底座I位置固定即可。
[0034]所述中間板2的中心處設有圓形的通孔,中間板2位于底座I和蓋板3之間并套在柱狀結構4外,中間板2可以以柱狀結構4為軸轉動。
[0035]如圖6所示,所述蓋板3設有鏤空的可視區310,如圖4所示,中間板2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于標計標識的標識區210;當將中間板2旋轉至合適的位置處時,可以透過可視區310看到標識區210的標識內容。所述蓋板3的上表面也可以寫有菌株的信息,例如“耐藥菌”,表面該標識牌用于標識耐藥菌。
[0036]多個標識區210可以為紙質也可以為其他的材質,可以預先粘在中間板2的上表面,根據使用的需求合理的設置標識區的大小、形狀及內容;如圖4所示,有六個扇形的標識區210,六個扇形的標識區210組成圓環形,在中間板2的上表面均勻分布,其中一個標識區210為空白外,其余標識區210分別標記有菌株的名稱的簡寫,例如:VER、PA、Ab、MRSA和肺克,便于使用者快速、方便讀取標識的內容。
[0037]如圖5所示,底座I內嵌設有六個第一磁鐵110,六個第一磁鐵110的位置分別與中間板2的標識區210的位置相對應;六塊第一磁鐵110在底座I上沿周向均勾分布。
[0038]中間板2內嵌有一個與底座I上的磁鐵相吸的第二磁鐵220,第二磁鐵220位于其中一個標識區210的正下方。所述中間板2的側壁設有向外的凸起230,便于使中間板2以柱狀結構為軸轉動。
[0039]可以適當選擇底座1、中間板2、蓋板3和柱狀結構4的材質,優選地,所述底座1、中間板2、蓋板3和柱狀結構4的材質均為塑料,具有輕便耐用等優點。
[0040]可以根據實際的使用需要適當的選擇底座1、中間板2、蓋板3和柱狀結構4的尺寸,優選地,所述底座1、中間板2和蓋板3的大小一致,節省空間,節約制作成本。
[0041]本實用新型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4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菌株標識牌,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中間板(2)、蓋板(3)和柱狀結構(4);所述柱狀結構(4)的頂端與蓋板(3)固定連接,所述柱狀結構(4)的底端與底座(I)固定連接,所述中間板(2)位于底座(I)和蓋板(3)之間并套在柱狀結構(4)外,中間板(2)以柱狀結構(4)為軸轉動; 所述蓋板(3)設有鏤空的可視區(310),所述中間板(2)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于標記標識的標識區(210); 底座(I)內設有多個第一磁鐵(110),第一磁鐵(110)的位置分別與中間板(2)的標識區(210)的位置相對應; 中間板(2)內嵌有一個與底座(I)上的第一磁鐵(110)相吸的磁性物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菌株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板(2)的側壁設有向外的凸起(23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菌株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中間板(2)和蓋板(3)均為圓盤狀,所述底座(1)、中間板(2)和蓋板(3)同軸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菌株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第一磁鐵(110)有六塊,六塊第一磁鐵(110)在底座(I)上沿周向均勻分布。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菌株標識牌,其特征在于,多個標識區(210)粘在中間板(2)上,標識區(210)為扇形,標識區(210)數目為六個,六個標識區(210)圍成圓形,其中一個標識區(210)為空白,其余標識區(210)分別標記有菌株的名稱。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一種菌株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物質為第二磁鐵(220)。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菌株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鐵(220)位于其中一個標識區(210)的正下方。8.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一種菌株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中間板(2)、蓋板(3)和柱狀結構(4)的材質均為塑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菌株標識牌,包括底座、中間板、蓋板和柱狀結構;所述柱狀結構的頂端與蓋板固定連接,所述柱狀結構的底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中間板位于底座和蓋板之間并套在柱狀結構外,中間板以柱狀結構為軸轉動;所述蓋板設有鏤空的可視區,所述中間板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于標記標識的標識區;底座內設有多個第一磁鐵,第一磁鐵的位置分別與中間板的標識區的位置相對應;中間板內嵌有一個與底座上的第一磁鐵相吸的磁性物質。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菌株標識牌,具有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可重復利用等優點。
【IPC分類】G09F7/04
【公開號】CN205384826
【申請號】CN201620126029
【發明人】張麗, 王晨陽
【申請人】張麗, 王晨陽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