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物理教學演示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物理教學用震動演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物理教學中,用于演示比如阻尼震動、受迫震動和共振震動的教具教學儀器較少,有些內容僅憑教師的語言描述學生很難明白其中的具體情況,造成了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于相應的只是不能快速的掌握,而且現有的用于演示震動的教具功能較少,一般只能用來演示一種振動現象,因此我們需要一款新型的物理教學用震動演示裝置,來滿足人們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理教學用震動演示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物理教學用震動演示裝置,包括演示裝置本體、固定架、連接輪、連接桿、變頻器、振動塊、控制面板、彈簧一、橫桿、連接鋁管、磁振子、弧形鋁板、托架、調節旋鈕,所述固定架設置在演示裝置本體的左側,所述固定架的上部設有轉動桿,所述連接輪設置在轉動桿的左端,所述連接輪的下方設有電機,所述變頻器設置在電機的下方,所述連接桿設置在轉動桿的底部,所述振動塊連接在轉動桿的底部,所述彈簧一固定在固定架的底部,所述固定架的右側設有鐵架臺,所述橫桿設置在鐵架臺的頂部,所述橫桿的右端連接有彈簧二,所述連接鋁管連接在彈簧二的底部,所述磁振子設置在連接鋁管的下方,所述托架設置在鐵架臺的中部,所述弧形鋁板設置在托架的上方,所述托架的左端設有調節塊,所述調節旋鈕設置在調節塊的左側,所述控制面板設置在固定架的左側。
優選的,所述電機通過電線與變頻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固定架的內部設有通孔,且轉動桿與通孔滑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物理教學用震動演示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低,安全高效;固定架的設置能夠將受迫震動的實驗展示,使演示裝置的功能更多;變頻器的設置能夠使電機以不同的轉速進行轉動,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振動塊的設置能夠使實驗現象更明顯;磁振子和弧形鋁板的設置能夠呈現出震動實驗的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演示裝置本體;2、固定架;3、連接輪;4、電機;5、連接桿;6、變頻器;7、振動塊;8、控制面板;9、彈簧一;10、轉動桿;11、鐵架臺;12、橫桿;13、彈簧二;14、連接鋁管;15、磁振子;16、弧形鋁板;17、托架;18、調節塊;19、調節旋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所示的一種物理教學用震動演示裝置,包括演示裝置本體1、固定架2、連接輪3、連接桿5、變頻器6、振動塊7、控制面板8、彈簧一9、橫桿12、連接鋁管14、磁振子15、弧形鋁板16、托架17、調節旋鈕19,所述固定架2設置在演示裝置本體1的左側,所述固定架2的上部設有轉動桿10,所述固定架2的內部設有通孔,且轉動桿10與通孔滑動連接,所述連接輪3設置在轉動桿10的左端,所述連接輪3的下方設有電機4,所述變頻器6設置在電機4的下方,所述電機4通過電線與變頻器6電性連接,所述連接桿5設置在轉動桿10的底部,所述振動塊7連接在轉動桿10的底部,所述彈簧一9固定在固定架2的底部,所述固定架2的右側設有鐵架臺11,所述橫桿12設置在鐵架臺11的頂部,所述橫桿12的右端連接有彈簧二13,所述連接鋁管14連接在彈簧二13的底部,所述磁振子15設置在連接鋁管14的下方,所述托架17設置在鐵架臺11的中部,所述弧形鋁板16設置在托架17的上方,所述托架17的左端設有調節塊18,所述調節旋鈕19設置在調節塊18的左側,所述控制面板8設置在固定架2的左側。
工作原理:該物理教學用震動演示裝置在使用時,控制面板8使電機4工作,變頻器6可以使電機4以不同的速度轉動,電機4連接連接輪3并使轉動桿10轉動,轉動桿10帶動連接桿5從而使振動塊7進行震動,調整好托架17的高度,在磁振子15的作用下,彈簧二13會上下震動,而且弧形鋁板16也會發生轉動。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