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供紙盒以及具備該供紙盒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圖像形成裝置已知有具備堆放片材的供紙盒的裝置。供紙盒能夠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沿著預定方向安裝。該供紙盒具備片材容納部、以及用于限制片材的位置的游標。為了在片材容納部中堆放不同尺寸的片材,游標能夠在片材容納部內滑移。
技術實現要素:
在上述供紙盒中,一對側游標限制沿著供紙盒的安裝方向的片材的寬度方向的位置。因此,存在由于供紙盒安裝時的沖擊而側游標的位置容易偏離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抑制由于供紙盒安裝時的沖擊而游標的位置偏離的供紙盒以及具備該供紙盒的圖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涉及的供紙盒在其內部堆放片材,并且被沿著預定的安裝方向安裝至殼體。供紙盒具有底部、第一游標、第二游標、以及固定用齒條。所述第一游標能夠在所述底部沿著所述安裝方向移動,并且抵接于所述片材的所述安裝方向前端側的邊緣。所述第二游標能夠在所述底部沿著所述安裝方向移動,并且抵接于所述片材的所述安裝方向后端側的邊緣。所述固定用齒條以在所述安裝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被配置在所述底部,其包括在所述安裝方向上隔開間隔形成的多個齒輪齒,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游標的所述安裝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游標具備限制部件、鎖定部件、以及施力部件。所述限制部件抵接于所述片材的所述邊緣,限制所述片材在所述安裝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鎖定部件具備在與所述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軸部和配置在比所述軸部靠下方的位置的卡合突起,并且能夠繞所述軸部轉動地被所述限制部件支承。所述施力部件在比所述軸部靠上方的位置被壓縮配置在所述限制部件和所述鎖定部件之間。通過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對所述鎖定部件施加繞所述軸部的旋轉力,通過所述固定用齒條的所述齒輪齒和所述鎖定部件的所述卡合突起卡合,所述第二游標的所述安裝方向上的位置被鎖定,在該鎖定狀態下,在比所述軸部靠上方的位置,所述限制部件和所述鎖定部件分開。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殼體、被相對于所述殼體裝卸的所述供紙盒、以及被配置于所述殼體并在從所述供紙盒供應的所述片材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部。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抑制了游標的位置由于供紙盒安裝時的沖擊而偏離的供紙盒以及具備該供紙盒的圖像形成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截面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俯視圖;
圖4是圖3中的提升板被取下的狀態的供紙盒的俯視圖;
圖5A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第二游標的立體圖;
圖5B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第二游標的立體圖;
圖5C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第二游標的主視圖;
圖6A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鎖定部件的主視圖;
圖6B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鎖定部件的立體圖;
圖6C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鎖定部件的立體圖;
圖7A是放大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一部分的俯視圖;
圖7B是放大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的一部分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1的內部截面圖。圖1中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1是所謂的黑白打印機,但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圖像形成裝置也可以是彩色打印機、傳真機、具有這些功能的數碼復合機或者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調色劑圖像的其他裝置。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如“上”和“下”、“前”和“后”、“左”和“右”表示方向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清楚而使用的,并不是用來限定圖像形成裝置的原理的。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術語“片材”是指復印紙、涂布紙、OHP片材、厚紙、明信片、描圖紙和進行圖像形成處理的其他片材或者進行圖像形成處理以外的任何處理的片材。
圖像形成裝置1包括大致長方體形狀的主殼體2。主殼體2包括下部殼體21(殼體)、上部殼體22、以及連結殼體23。下部殼體21(殼體)是大致長方體形狀。上部殼體22配設在下部殼體21的上方,其具有大致長方體形狀。連結殼體23用于連結下部殼體21和上部殼體22。下部殼體21、上部殼體22以及連結殼體23圍繞排出空間24。向排出空間24排出已實施了印刷處理的片材。
圖像形成裝置1具備供紙盒110、供紙部11、以及圖像形成部120。供紙部11具備拾取輥112、以及供紙輥113。供紙部11將片材P從供紙盒110向右方向(運送方向)供紙到片材運送路徑PP。片材運送路徑PP是以從供紙部11通過配設在圖像形成部120內的轉印位置TP的方式配設的運送路徑。
在供紙盒110的內部堆放片材P。供紙盒110能夠從下部殼體21向前方向(圖1的紙面的前方)抽出,并沿著后方向(預定的安裝方向)安裝于下部殼體21。供紙盒110具備用于支承片材P的提升板111。提升板111以向上推舉片材P的頂部邊緣的方式傾斜。
拾取輥112配置在被提升板111向上推舉的片材P的頂部邊緣上。若拾取輥112旋轉,則片材P從供紙盒110中被抽出。此外,片材P在下部殼體21的內部向與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交叉的供紙方向(右方向)供紙。供紙輥113配設在拾取輥112的片材運送方向下游側。供紙輥113進一步將片材P向片材運送方向的下游側送出。
圖像形成部120在從供紙盒110輸送的片材P上形成圖像。圖像形成部120具備感光鼓121、帶電器122、曝光裝置123、顯影裝置124、調色劑容器125、轉印輥126、以及清潔裝置127。
感光鼓121在外周面上形成靜電潛像,并且承載對應于該靜電潛像的調色劑圖像。帶電器122使感光鼓121的外周面大致均勻地帶電。曝光裝置123向感光鼓121的外周面照射激光。顯影裝置124向感光鼓121的外周面供應調色劑。調色劑容器125向顯影裝置124供應調色劑。若顯影裝置124向感光鼓121供應調色劑,則在感光鼓12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靜電潛像被顯影(可視),從而形成調色劑圖像。轉印輥126在轉印位置TP將形成在感光鼓121的外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片材P上。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到片材P上之后,清潔裝置127除去殘留在感光鼓121的外周面上的調色劑。
圖像形成裝置1還具備定影裝置130。定影裝置130在圖像形成部120的運送方向下游側使片材P上的調色劑圖像定影。定影裝置130具備加熱輥131、以及加壓輥132。加熱輥131使片材P上的調色劑熔融。加壓輥132使片材P緊貼于加熱輥131。
接著,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110。圖2是從斜向示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110。圖3是俯視示出供紙盒110。圖4是俯視示出從圖3的供紙盒110取下提升板111的狀態。
參照圖2,供紙盒110以大致長方體形狀形成,上面被開口。供紙盒110具備盒底部110T(底部)、盒前壁110A、盒后壁110B、盒右壁110R、以及盒左壁110L。盒底部110T是供紙盒110的底部部分,在俯視時具有矩形形狀。從盒底部110T的前后左右的側部分別豎立設置有盒前壁110A、盒后壁110B、盒左壁110L以及盒右壁110R。其結果,在供紙盒110的內部形成片材容納部110S(參照圖1),以容納片材P。此外,在圖2中,在盒前壁110A的前側安裝有未圖示的盒蓋。另外,盒右壁110R具備右軌110R1。同樣地,盒左壁110L也具備未圖示的左軌。這些導軌引導供紙盒110向下部殼體21的安裝。此時,供紙盒110向圖2以及圖3的箭頭DH方向安裝于下部殼體21。
另外,上述提升板111能夠以盒軸支承部110P(參照圖4)為支點轉動。從盒前壁110A以及盒后壁110B突出設置的盒軸支承部110P被插入到提升板111上開口的孔狀的提升板支點部111S(參照圖2、圖3)。另外,提升板111具備墊部件111P(參照圖3)。墊部件111P是貼附在提升板111的右端部的彈性部件。墊部件111P用于防止最后紙張及其附近的片材捆重疊運送。
供紙盒110還具備后端游標50和后端導向部110H(參照圖2)。后端游標50用于限制容納在片材容納部110S中的片材的運送方向后端部。后端導向部110H是在盒底部110T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導槽。后端游標50能夠沿著后端導向部110H在片材P的運送方向上移動。在后端導向部110H的前側配置有表示片材P的尺寸的后端用尺寸表示部110H1(參照圖4)。
另外,供紙盒110具備第一游標51、第二游標52、以及小齒輪53(參照圖4)。第一游標51能夠在盒底部110T沿著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移動,并且抵接于片材P的所述安裝方向前端側的邊緣。同樣地,第二游標52能夠在盒底部110T沿著所述安裝方向移動,并且抵接于片材P的所述安裝方向后端側的邊緣。
第一游標51具備第一齒條511。另外,第二游標52具備第二齒條521。第一齒條511以及第二齒條521分別從第一游標51以及第二游標52向片材P的寬度方向內側延伸。在第一齒條511以及第二齒條521上具備齒條齒輪(參照圖5A的移動用齒條齒輪521G)。這些齒條齒輪與可旋轉地配置在第一游標51和第二游標52之間的小齒輪53(參照圖4)卡合。其結果是,第一游標51以及第二游標52能夠聯動而在片材P的寬度方向(前后方向)上滑移。
參照圖4,供紙盒110具備尺寸表示部1A、標準尺寸用槽部1B、以及固定用齒條1C。在尺寸表示部1A表示有多個片材P的尺寸。若第二游標52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則第二游標52的一端(圖7A的第二游標指示部52I)指示尺寸表示部1A的位置的片材尺寸。其結果是,使用者能夠識別容納于片材容納部110S的片材P的尺寸。
標準尺寸用槽部1B在尺寸表示部1A的右側具備在前后方向隔開間隔配置的多個槽1B1(參照圖7A)。該槽分別在左右方向具有預定長度,通過盒底部110T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通過在標準尺寸用槽部1B的槽1B1中插入后述的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參照圖5C)時的咔噠聲,用戶能夠識別第二游標52已到達預定位置。
固定用齒條1C在盒底部110T以前后方向延伸地配置在標準尺寸用槽部1B的右側。固定用齒條1C包括在前后方向(安裝方向)以預定間距連續形成的多個齒輪齒1C1(參照圖7B)。固定用齒條1C具有固定第二游標52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功能。此外,如上所述,第一游標51以及第二游標52借助小齒輪53一體地移動。因此,若第二游標52的位置通過固定用齒條1C被固定,則第一游標51的位置也自然地被固定。
接著,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施方式涉及的第二游標52。圖5A以及圖5B是從斜向示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第二游標52。圖5C是示出第二游標52的正面。圖6A示出作為第二游標52的一部分的鎖定部件52B的正面。圖6B以及圖6C從斜向示出鎖定部件52B。圖7A是放大了供紙盒110的一部分而俯視示出。圖7B示出放大了供紙盒110的一部分的截面。
第二游標52具備限制部件52A、鎖定部件52B、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參照圖5B、5C)、突出片按壓彈簧52D(參照圖5C)、以及鎖定施力彈簧52E(參照圖7B)(施力部件)。限制部件52A是抵接于片材P的邊緣而限制片材P的寬度方向(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的位置的第二游標52的本體部分。如圖5A所示,上述第二齒條521從限制部件52A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設置。限制部件52A具備限制板52A1(限制部)、肋52A2、對置桿52A3(對置部)、軸支承孔52A4、導向片52A5、彈簧收納部52A6、以及第一彈簧卡定部52A7(參照圖7B)。
限制板52A1是在上下以及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板狀部件。限制板52A1的后側的側面抵接于片材P的邊緣。如圖5C所示,在正面觀看時,限制板52A1由矩形形狀的上端的中央部分被切出大致梯形的形狀形成。肋52A2是在限制板52A1的前側(限制部件52A的限制面的背面側)形成為格子狀的肋。由肋52A2來提高限制板52A1的剛性。
對置桿52A3是連結于限制板52A1的細長條。對置桿52A3對置于限制板52A1的中央部分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對置桿52A3的兩端部被連結于肋52A2的一部分。對置桿52A3配置在比限制板52A1靠供紙盒110安裝方向后端側(前側)的位置。對置桿52A3以在與限制板52A1之間夾持后述的鎖定部件52B的方式配置,從而形成鎖定部件52B能夠進入的空間部分。
軸支承孔52A4是形成在限制板52A1上的一對孔部。在軸支承孔52A4中插入鎖定部件52B的軸部52B5。導向片52A5是配置在限制板52A1的下端邊緣的一對突出片。一對導向片52A5分別向左右方向的外側突出。通過在盒底部110T形成的未圖示的導槽中插入導向片52A5來引導第二游標52的前后方向的移動。
彈簧收納部52A6(參照圖5C)由被肋52A2的一部分劃定的壁面構成。彈簧收納部52A6的上表面支承突出片按壓彈簧52D的上端部。第一彈簧卡定部52A7(參照圖7B)是在限制板52A1的前側的壁面中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配置的突起。此外,在圖5A至圖5C中,第一彈簧卡定部52A7被鎖定部件52B覆蓋因此不顯示。后述的鎖定施力彈簧52E的一端被卡定于第一彈簧卡定部52A7。
鎖定部件52B是安裝于限制部件52A的部件,能夠與限制部件52A一體地從供紙盒110取下。鎖定部件52B具有鎖定第二游標52的位置的功能。參照圖6A至圖6C,鎖定部件52B具備把持部52B1、臺階部52B2、中央支承部52B3、腿部52B4、軸部52B5、中央突部52B6、卡合突起52B7、以及第二彈簧卡定部52B8(參照圖7B)。
如圖5A所示,鎖定部件52B是限制部件52A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被安裝在限制板52A1的前側(背面)。把持部52B1由配置在鎖定部件52B的上端部的舌狀部分構成。當供紙盒110的使用者使第二游標52滑移時,把持部52B1與限制板52A1一同被使用者把持。此外,把持部52B1配置在比上述對置桿52A3靠上方的位置。臺階部52B2位于把持部52B1的下方,配置在比把持部52B1靠后方的位置并具有臺階。其結果是,如圖6B、圖6C所示,在臺階部52B2的前側形成有凹部52BS。凹部52BS以與對置桿52A3對置地配置。中央支承部52B3從臺階部52B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向下方延伸。另外,一對腿部52B4以隔著中央支承部52B3的方式配置,分別從臺階部52B2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向下方延伸。軸部52B5是從腿部52B4的下端部分別向左右方向(與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側突出設置的圓柱狀的軸部分。此外,腿部52B4由薄板狀的部件構成,因此能夠在左右方向上彈性變形。為此,當鎖定部件52B被安裝到限制部件52A時,軸部52B5容易插入到軸支承孔52A4(參照圖5A、5B)內。
中央突部52B6(參照圖6C)是從中央支承部52B3的下端側突出設置的突起部。在中央突部52B6的下端部具備卡合突起52B7。此外,卡合突起52B7位于比一對軸部52B5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參照圖6B以及圖7B,卡合突起52B7具備在前后方向上以預定間距彼此相鄰的兩個卡合齒。該兩個齒型分別具有前側(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后端側)的側面52G1(參照圖6B)、以及后側(安裝方向前端側)的側面52G2(參照圖6B)。側面52G1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側面52G2由沿著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上升的傾斜面構成(參照圖6B)。第二彈簧卡定部52B8(參照圖7B)是從中央支承部52B3的后側的側面向后方突出設置的突起。鎖定施力彈簧52E的前端部被卡定于第二彈簧卡定部52B8。
若鎖定部件52B的軸部52B5被插入到限制部件52A的軸支承孔52A4(參照圖5A、圖5B)內,則鎖定部件52B能夠繞軸部52B5轉動地被限制部件52A支承。此時,如圖5A至圖5C所示,鎖定部件52B的臺階部52B2位于限制板52A1和對置桿52A3之間。進一步,鎖定部件52B的把持部52B1在對置桿52A3的上方以向前方上升的方式傾斜。另外,對置桿52A3的一部分嵌入于鎖定部件52B的凹部52BS(參照圖6B)。
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參照圖5B、圖5C)是在鎖定部件52B的左側被限制部件52A支承的突出片。具體而言,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被插入到形成于彈簧收納部52A6(參照圖5C)的下表面的未圖示的狹縫中。另外,突出片按壓彈簧52D的下端部被卡定于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的上端部。其結果是,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能夠在上下方向上滑移。突出片按壓彈簧52D將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向下方施力。通過突出片按壓彈簧52D的施力,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能夠進入到供紙盒110的標準尺寸用槽部1B的槽1B1(參照圖7A)中。此外,在槽1B1上形成有未圖示的錐面(傾斜面)。因此,通過作業者滑移第二游標52時的移動力,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能夠一邊壓縮突出片按壓彈簧52D一邊沿著上述錐面從槽1B1中拔出。
鎖定施力彈簧52E(參照圖7B)是在比軸部52B5靠上方的位置被壓縮配置在限制部件52A和鎖定部件52B之間的壓縮彈簧。另外,鎖定施力彈簧52E配置在上述對置桿52A3的軸部52B5側(下方)。
參照圖7A以及圖7B,第二游標52能夠在供紙盒110中在前后方向上滑移。如圖7B所示,鎖定施力彈簧52E在比軸部52B5靠上方的位置使鎖定部件52B相對于限制部件52A向前方施力。其結果是,由于鎖定施力彈簧52E的施力,繞軸部52B5的旋轉力被施加到鎖定部件52B(圖7B的箭頭D1),固定用齒條1C的齒輪齒1C1與鎖定部件52B的卡合突起52B7卡合,由此固定第二游標52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另一方面,若供紙盒110的使用者從上方把持圖7B的限制部件52A和把持部52B1,則鎖定部件52B抵抗鎖定施力彈簧52E的施力而繞軸部52B5向與箭頭D1相反的方向轉動。其結果是,能夠解除固定用齒條1C的齒輪齒1C1和鎖定部件52B的卡合突起52B7的卡合、即解除第二游標52的鎖定,從而第二游標52能夠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因此,鎖定部件52B能夠由使用者(作業者)來轉動,從而能夠容易實現第二游標52的移動。
如上所述,在供紙盒110的盒底部110T除了用于固定第二游標52的位置的固定用齒條1C之外,還具備尺寸表示部1A以及標準尺寸用槽部1B(參照圖7A)。在圖7A中,位于第二游標52的左端部的第二游標指示部52I指示尺寸表示部1A的“A4尺寸”。另外,雖然在圖7A中未顯示,但是在第二游標52的下方,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參照圖5C)進入到標準尺寸用槽部1B中的一個槽1B1(參照圖7A)中。當如上所述地滑移第二游標52時,使用者能夠一邊看著尺寸表示部1A的片材尺寸一邊把握第二游標52的固定位置。除此之外,使用者也可以通過隨著第二游標52的移動而在標準尺寸用槽部1B的平面部1B2(參照圖7A)滑移的標準尺寸用突出片52C(參照圖5C)進入到下一個槽1B1中時的咔噠聲來識別第二游標52的標準尺寸用的固定位置。此外,如圖7B所示,在固定用齒條1C上沿著前后方向連續地形成有齒輪齒1C1。因此,即使是尺寸表示部1A所表示的標準尺寸以外的非標準尺寸的片材P被容納到供紙盒110的情況下,也能夠由第一游標51以及第二游標52來限制該片材P的邊緣。
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使由第一游標51以及第二游標52限制的片材P的寬度方向沿著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的方式配置供紙盒110。因此,若供紙盒110由使用者向后方有力地安裝到下部殼體21(參照圖1),則第一游標51由于片材捆而受到向后方的直接沖擊,并且連結于第一游標51的第二游標52的限制部件52A容易向后方傾倒(圖7B的箭頭D3)。當限制部件52A以及鎖定部件52B由多個固定部一體地固定時,若鎖定部件52B與限制部件52A一起傾倒,則卡合突起52B7從固定用齒條1C的齒輪齒1C1脫離,從而第二游標52的鎖定被解除。特別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固定用齒條1C的齒輪齒1C1和鎖定部件52B的卡合突起52B7卡合的卡合位置P1(參照圖7B)配置在比限制部件52A限制片材P的邊緣的限制位置P2(參照圖7B)靠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后端側(前側)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鎖定部件52B的傾倒容易導致卡合突起52B7的脫離(抬起)。若卡合突起52B7意外脫離,則第二游標52的位置偏移,導致被堆放的片材P的位置偏移。其結果,發生片材P的運送不良和圖像偏移。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鎖定部件52B能夠繞軸部52B5轉動地被限制部件52A支承,在第二游標52的鎖定狀態下,在比軸部52B5靠上方的位置,限制部件52A和鎖定部件52B不抵接(即、分開)。具體而言,如圖7B所示,在第二游標52被安裝在供紙盒110的狀態下,除了一對軸部52B5分別被軸支承孔52A4(參照圖5A、圖5B)支承的部分以外,沒有鎖定部件52B抵接于限制部件52A的部分。為此,即使是在安裝供紙盒110時限制部件52A向圖7B的箭頭D3方向傾倒的情況下,鎖定部件52B也不容易傾倒,抑制卡合突起52B7從固定用齒條1C的齒輪齒1C1脫離。因此,能夠抑制由于供紙盒110安裝時的沖擊而第二游標52的鎖定被解除。
此外,參照圖7B,在固定用齒條1C的齒輪齒1C1和鎖定部件52B的卡合突起52B7卡合的狀態下,在限制板52A1和鎖定部件52B的臺階部52B2之間以及對置桿52A3和臺階部52B2之間分別形成有間隙。因此,即使是限制部件52A向圖7B的箭頭D3方向傾倒的情況下,對置桿52A3也難以將臺階部52B2向后方推壓,從而抑制鎖定部件52B傾倒。
另外,鎖定施力彈簧52E(參照圖7B)配置在比對置桿52A3靠軸部52B5側的位置。因此,作業者抵抗鎖定施力彈簧52E的施力而操作第二游標52時的操作力減小。進一步,在第二游標52的鎖定狀態下,對置桿52A3配置在凹部52BS內,把持部52B1相比對置桿52A3向安裝方向后端側突出。因此,在第二游標52的鎖定狀態下的把持部52B1和限制板52A1之間的距離被設定成較大,作業者容易抓住把持部52B1和限制板52A1。因此,能夠提高第二游標52的操作性。
另外,有如下情況,即使用者想要在不同時把持限制部件52A和鎖定部件52B而僅把持鎖定部件52B的狀態下使第二游標52移動。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若使用者想要有力地移動鎖定部件52B,則鎖定部件52B也能夠抵接于限制板52A1或對置桿52A3,因此鎖定部件52B的移動被限制。因此,不會有卡合突起52B7損壞或軸部52B5從軸支承孔52A4拔出的情況,能夠防止第二游標52損壞。
此外,在第二游標52維修等時,若從供紙盒110的盒底部110T(參照圖2)取下第二游標52,則鎖定部件52B由于鎖定施力彈簧52E的施力而繞軸部52B5進一步轉動,鎖定部件52B抵接于對置桿52A3(參照圖5A、圖5B)。即,對置桿52A3作為鎖定部件52B的止動裝置而作用。其結果是,能夠防止鎖定部件52B從限制部件52A脫離,能夠抑制第二游標52的零件丟失。
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供紙盒110以及圖像形成裝置1。根據這樣的結構,能夠抑制第二游標52的位置由于供紙盒110安裝時的沖擊而偏移。因此,能夠穩定限制片材P的位置,從而防止片材P傾斜運送。其結果是,能夠在片材P上穩定地形成圖像。此外,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夠采取例如如下的變形實施方式。
(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在下部殼體21的內部中片材P向與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供紙的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片材P向沿著供紙盒110的安裝方向的方向供紙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供紙盒110也可以不具備第一游標51。并且,第二游標52限制片材P的后端位置。
(2)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限制部件52A具備對置桿52A3的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限制部件52A也可以不具備對置桿52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