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冷卻裝置,應用于熔接后的第一光纖(10)和第二光纖(20),所述第一光纖(10)包括第一原光纖段(101)和剝除其包層的第一裸光纖段(102),所述第二光纖(20)包括第二原光纖段(201)和剝除其包層的第二裸光纖段(202),所述第一裸光纖段(102)的自由端與所述第二裸光纖段(202)的自由端熔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設在熔接點(30)外部的硬質透明管(40)、設置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第一涂覆區(501)接縫處的高折射率膠(50)、設置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第二涂覆區(502)接縫處的高折射率膠(50)及設置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下方的散熱板(60);
所述硬質透明管(40)為兩端開口結構;
所述第一裸光纖段(102)與所述第二裸光纖段(202)位于所述硬質透明管(40)內;
所述第一涂覆區(501)設置在靠近第一包層斷口(103)的所述第一原光纖段(101)上,所述第二涂覆區(502)設置在靠近第二包層斷口(203)的所述第二原光纖段(201)上;
所述散熱板(60)的上表面設有第三涂覆區(503),所述硬質透明管(40)的下部與所述第三涂覆區(503)之間設置有高折射率膠(50);
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所述第一涂覆區(501)接縫處、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所述第二涂覆區(502)接縫處及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所述散熱板(60)之間的高折射率膠(50)的折射率均大于1.5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透明管(40)為玻璃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為光滑玻璃管,或者所述玻璃管為毛玻璃管。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接點(30)設置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的40%-60%的管段區域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膠(50)為紫外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纖(10)為單包層光纖或者雙包層光纖,所述第二光纖(20)為單包層光纖或者雙包層光纖。
7.一種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冷卻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冷卻裝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所述第一光纖(10)與所述第二光纖(20)的所述熔接點(30)上套入所述硬質透明管(40),使所述熔接點(30)位于所述硬質透明管(40)的管段區域內;
S2:對步驟S1中定位完成的所述硬質透明管(40)進行固定,具體操作為: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所述第一涂覆區(501)之間的接縫處涂覆高折射率膠(50),使高折射率膠(50)將該接縫完全覆蓋;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所述第一涂覆區(501)之間的接縫處涂覆高折射率膠(50),使高折射率膠(50)將該接縫完全覆蓋;
S3:在所述散熱板(60)上表面的所述第三涂覆區(503)涂覆高折射率膠(50);
S4:將S2中的熔接點(30)置于S3中涂覆有高折射率膠(50)的所述第三涂覆區(503),使高折射率膠(50)固化,并將高折射率膠(50)限定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的下表面與所述散熱板(60)的上表面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冷卻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熔接前的所述第一光纖(10)或者所述第二光纖(20)上套入所述硬質透明管(40)的步驟之前,包括對所述第一涂覆區(501)、所述第一裸光纖段(102)、所述第一包層斷口(103)、所述第二涂覆區(502)、所述第二裸光纖段(202)和所述第二包層斷口(203)進行充分清潔的步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冷卻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別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所述第一涂覆區(501)之間的接縫處、在所述硬質透明管(40)與所述第二涂覆區(502)之間的接縫處涂覆高折射率膠(50)的步驟中,所述高折射率膠(50)為自然流動至上述各接縫中。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冷卻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所述散熱板(60)上表面的所述第三涂覆區(503)涂覆高折射率膠(50)的步驟之前,包括對第三涂覆區(503)進行充分清潔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