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貼膜脫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
背景技術:
TN、STN、TFT液晶玻璃基板與偏光片貼合過程中會產生的氣泡。一般通過脫泡機去除其中的氣泡?,F有的脫泡機中,溫度發生裝置一般設置在脫泡機的尾部。這樣,該溫度發生裝置所產生的熱量將大量聚集在脫泡機的尾部,導致脫泡機內溫度不均勻,從而影響了產品的脫泡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克服脫泡機內局部溫度過高,使得脫泡機內的溫度均勻的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該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包括:若干第一發熱管,及若干第二發熱管;其中,若干所述第一發熱管安裝在脫泡機內的頂部,且若干所述第一發熱管沿所述脫泡機的長度方向分布;若干所述第二發熱管安裝在所述脫泡機的輥輪的下方位置,且若干所述第二發熱管沿所述脫泡機的長度方向分布。
優選地,若干所述第一發熱管沿所述脫泡機的長度方向等距離分布。
優選地,若干所述第二發熱管沿所述脫泡機的長度方向等距離分布。
優選地,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還包括兩個用于將脫泡機內的冷空氣排放至外面的抽冷空氣組件,兩所述抽冷空氣組件呈上下分布,且兩所述抽冷空氣組件的進風口均朝向脫泡機內在豎直方向上的中部位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該裝置通過在脫泡機內的頂部安裝若干第一發熱管,在輥輪的下方安裝若干第二發熱管,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發生裝置僅安裝在脫泡機的尾端而造成脫泡機內出現局部溫度過高的缺陷,使得脫泡及內各個部位保持溫度相等,保證產品的脫泡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安裝狀態的結構圖;
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剖面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
參考圖1和2,圖1為本實用新型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安裝狀態的結構圖;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剖面圖。該脫泡機的溫度發生裝置包括:若干第一發熱管2,及若干第二發熱管3。其中,若干第一發熱管2安裝在脫泡機1內的頂部,且若干第一發熱管2沿脫泡機1的長度方向分布。若干第二發熱管3安裝在脫泡機1的輥輪的下方位置,且若干第二發熱管3沿脫泡機1的長度方向分布。
為了避免脫泡機1內部局部溫度過高,使得脫泡機1內的溫度均勻,在本實施例中,脫泡機1內的頂部安裝若干第一發熱管2,在脫泡機1內的輥輪的下方位置安裝若干第二發熱管3。應當說明的是,第一發熱管2和第二發熱管3的數量根據脫泡機1的長度進行設定,只要使得第一發熱管2和第二發熱管3能夠從脫泡機1的一端分布到另一端即可。為進一步使得脫泡機1內的溫度均勻,若干第一發熱管2沿脫泡機1的長度方向等距離分布。若干第二發熱管3沿所述脫泡機1的長度方向等距離分布。第一發熱管2和/或第二發熱管3間等距離分布,從而更進一步保證了脫泡機1內任意一個地方都能夠保持溫度均勻。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脫泡機1的溫度發生裝置,該裝置通過在脫泡機1內的頂部安裝若干第一發熱管2,在輥輪的下方安裝若干第二發熱管3,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發生裝置僅安裝在脫泡機1的尾端而造成局部溫度過高的缺陷,使得脫泡機內各個部位保持溫度均勻,從而保證產品的脫泡效果。
應當說明的是,抽冷空氣組件4將位于脫泡機1中部的冷空氣抽出,位于脫泡機1內上方和下方的發熱管所產生的熱量隨即進行補充,從而使得脫泡機1內的溫度能夠迅速達到均勻狀態。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加快冷空氣的抽取速度,脫泡機1的溫度發生裝置設置兩個抽冷空氣組件4。兩抽冷空氣組件4呈上下分布,且兩抽冷空氣組件4的進風口均朝向脫泡機1內在豎直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兩個抽冷空氣組件4同時對脫泡機1中部的冷空氣進行抽吸,從而能夠提高脫泡機1內溫度達到均勻的速率。具體地,兩個抽冷空氣組件4均包括:電機(圖中未示出)、風扇(圖中未示出)。風扇的進風側朝向脫泡機1內,風扇的出風側朝向外面。電機驅動風扇轉動,從而實現將冷空氣排放至脫泡機1外。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