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58541閱讀:385來源:國知局
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光源模組及一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發射的光源得以實現多彩調色,同時具有可調的不同色溫點的白光,增強多樣性和實用性。



背景技術:

LED具有多彩光源及節能等作用,被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目前市面上的LED光源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從光源角度分析,現有光源模組僅僅含有三基色的LED芯片,雖然在使用過程中,用戶能夠通過調節電源的輸出電壓或電流參數獲得不同紅、綠、藍三種LED芯片的組合比例光,以用于滿足多彩的光源效果,但是這樣組合光源具有很多使用缺陷,比如其光效較低、光色不統一(即每個光源所發出的光色偏差較大)等問題。因此使得LED光源在使用過程中受到限制,僅僅只能被應用于裝飾照明、景觀照明或情調照明等場合,不能被應用于人們日常所需的白光照明場合(如閱讀、就餐、會議、辦公)。雖然也具有雙色溫的COB光源,但是僅僅只是具有冷暖白光二種方式的,又不能滿足多色彩的需求。將兩者組合在一起的RGBW四路光色輸出的COB光源模組也具有一定缺陷,由于此類光源模組中含有三基色和單一白光(色溫為6000K以上)的LED芯片,可以通過調節驅動電源的輸出電壓或電流參數,使用LED紅綠藍芯片和白光芯片的發光強度比例以獲得組合白光的光色效果,但這樣出來的組合白光不能射出自然或光色高度一致的冷暖白光,因此這類LED光源難以得到理想的可調色溫的白光效果,無法滿足多樣化的白光照明場景。

從封裝工藝角度分析,RGBW光源模組在封裝工藝上難以做成四路輸出共陽極或共陰極的結構,即每種光色的芯片組各自具有正負兩個焊線引腳,RGBW光源模組共具有八個焊線引腳,這樣造成燈具組裝過程中焊接電線的工程量較長,從一定程度上影響燈具的生產效率。目前主要通過回流焊機工藝,將不同的單一光色的LED分立式器件焊貼在鋁基板,形成SMD光源模組,但是其生產工藝復雜,制造成本較高,同時SMD光源模組的體積較大,從而使得燈具的體積相應增加;由于每一個LED分立式器件在結構上各自帶有一次透鏡,在對多個發光點進行二次配光時,特別是重點照明燈具的二次配光,容易造成重影、光斑過渡不自然、不同光色分層等光學性能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光源模組得以實現多彩調色及可調色溫的白光效果,以滿足多樣化的場景使用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光源模組中的一三基色光源以及一組可調色溫光源分別對稱地設于一基板,一電路元件控制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發射多種組合光源。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為同一陽極,同時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以分別具有不同的陰極,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得以分別根據電壓或電流的強度改變色溫。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包括一第一色溫光源以及一第二色溫光源,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和/或第二色溫光源得以選擇性地與所述三基色光源相匹配安裝于所述基板。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光源模組的各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分別對稱地設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兩側,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得以組合發射多彩光束。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光源模組的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對稱地設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兩側,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得以組合發射多彩光束。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三基色光源、各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及各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對稱地設于所述基板的中心區域,其中各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分別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外側,同時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分別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的中間。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三基色光源、各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及各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對稱地設于所述基板,其中各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外側,同時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的中間。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和/或第二色溫光源分別以所述三基色光源的中心,同中心地設于所述基板,分別形成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外圍。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所述三基色光源、所述第一色溫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為同一陽極,同時所述三基色光源、所述第一色溫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具有不同的陰極,所述三基色光源、所述第一色溫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得以分別根據電壓或電流的強度改變色溫。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所述三基色光源包括一組第一芯片以及一第一覆蓋層,各所述第一芯片沿著所述基板上的一A軸縱向排列,使得所述第一芯片得以發射可調的各所述三基色光源。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二芯片以及一第二覆蓋層,各所述第二芯片沿著所述所述A軸縱向排列,所述第二覆蓋層覆蓋于所述第二芯片,使得第二芯片得以產生可調的冷色白光。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三芯片以及一第三覆蓋層,各所述第三芯片沿著所述所述A軸縱向排列,所述第三覆蓋層覆蓋于所述第三芯片,使得第三芯片得以產生可調的暖色白光。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所述發光源共用一透鏡,以實現二次配光設計,具有一定光束角度的重點照明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各所述發光源按照一定預設規則對稱地設于所述基板,其結構緊湊。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為芯片級封裝的COB(Chip On Board)光源模組,具有體積小的特點,使得所述光源模組的結構緊湊。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光源模組為COB光源模組,由LED封裝廠商制成,進而減少生產工藝環節,節約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燈具包括一殼體以及一連接件,所述殼體進一步包括一基座、一外殼以及一面蓋,所述基座、所述外殼以及所述面蓋分別通過所述連接件可拆卸地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源模組及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其光源模組通過一散熱件可拆卸地設于所述基座的收納腔內,同時將一透鏡設于所述光源模組。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實現上述至少一目的,一光源模組包括一基板;和一光源組件,所述光源組件包括一發光源,所述發光源被設置于所述基板,其中所述發光源進一步包括一三基色光源,所述三基色光源被設于所述基板,和至少一可調色溫光源,其中各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分別被設置于所述基板,并每個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分別被設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外部,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得以組合發射多種組合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一色溫光源,各所述第一色溫光源述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兩側,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得以組合發射多種組合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二色溫光源,各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兩側,所述三基色光源片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得以組合發射多種組合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一色溫光源以及一組第二色溫光源,各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分別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兩側,所述第二色溫光源位于所述第一色溫光源的外側,即所述第一色溫光源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的中間。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一色溫光源以及一組第二色溫光源,各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兩側,所述第一色溫光源位于所述第二色溫光源的外側,即所述第二色溫光源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的中間。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包括一第一色溫光源以及一第二色溫光源,其中各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及各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以所述三基色光源所組成的圖案的中心點為中心,并以同一中心點被設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外圍。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三基色光源包括一組第一芯片以及一第一覆蓋層,各所述第一芯片沿著所述基板上的一A軸縱向排列,所述第一覆蓋層相應沿著所述A軸縱向地覆蓋于所述第一芯片的表面。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二芯片以及一第二覆蓋層,各所述第二芯片沿著所述所述A軸縱向排列,所述第二覆蓋層相應沿著所述A軸縱向地覆蓋于所述第二芯片的表面。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三芯片以及一第三覆蓋層,各所述第三芯片沿著所述所述A軸縱向排列,所述第三覆蓋層相應沿著所述A軸縱向地覆蓋于所述第三芯片的表面。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二芯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兩側,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二芯片得以組合發射多種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二芯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兩側,所述第三芯片位于所述第二芯片的外側,即所述第二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的中間。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三芯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兩側,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得以組合發射多種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三芯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兩側,所述第二芯片位于所述第三芯片的外側,即所述第三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二芯片的中間。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二芯片及各所述第三芯片分別以所述第一芯片所組成的圖案的中心點為中心,以同一中心點被設于所述三基色光源的外圍。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光源組件包括一電路元件,所述電路元件設于所述基板,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分別被電聯于所述電路元件,一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電路元件電聯于所述發光源,使得所述發光源得以發射被組合成發射出多種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路元件包括一電極件以及一電聯件,所述電極件以及所述電聯件分別被電聯于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所述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電極件以及所述電聯件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所述第一色溫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處于發射光源的工作狀態。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極件進一步包括一陽極以及一組負極,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以及第三芯片的一端共同電聯于所述陽極,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以及第三芯片的另一端分別被電聯于所述負極,所述陽極電聯于外部電源的正極,所述負極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其中所述第一芯片為三基色LED芯片,所述三基色LED芯片分別包括紅色光芯片、藍色光芯片、綠色光芯片三路芯片組,所述第一覆蓋層為透明的硅膠或環氧樹脂等可透光膠體材料;通過調整設定所述三基色LED芯片中的三路光色芯片組的電壓或電流數值比例,并透過所述第一覆蓋層得以組合發射出多種彩色光。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為LED藍光芯片,所述第二覆蓋層為具有特定配比的YAG熒光粉成分的膠體材料,所述第二芯片透過所述第二覆蓋層得以產生發射出色溫范圍在4500K-7000K的冷白色光,所述第三覆蓋層為另一特定配比的具有YAG熒光粉成分的膠體材料,所述第三芯片透過所述第三覆蓋層得以產生發射出色溫范圍在1000K-4500K的暖白色光;通過調整設定的所述第二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的電壓或電流數值比例,并分別相應透過所述第二覆蓋層和所述第三覆蓋層得以組合發射出色溫范圍在1000K-7000K的白光,使得所述光源模組獲得色溫可調的白光照明效果。

一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包括一燈體,所述燈體包括一殼體以及一連接元件,所述殼體包括一基座以及一外殼,所述連接元件包括一第一連接件以及一組安裝件,所述基座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設于所述外殼,各所述安裝件分別設于所述外殼的兩側;和一光源模組,所述光源模組設于所述外殼的一容納腔,所述光源模組設于所述外殼的一容納腔,所述光源模組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光源組件,所述光源組件設于所述基板,所述光源組件包括一發光源所述發光源包括一三基色光源以及一組可調色溫光源,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分別設于所述基板,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得以發射被組合成的多種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光源組件包括一電路元件,所述電路元件設于所述基板,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分別電聯于所述電路元件,一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電路元件電聯于所述發光源,使得所述發光源得以發射被組合成的多種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殼體包括一面蓋,所述連接元件包括一第二連接件,所述面蓋通過所述第二連接件設于所述外殼,所述面蓋具有透光面,所述光源模組發射的光束通過所述透光面傳出。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殼體包括一透鏡,所述連接元件包括一散熱件,所述透鏡設于所述散熱件,所述光源模組設于所述散熱件,同時所述光源模組位于所述透鏡內。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發光源包括一三基色光源以及一組冷第二色溫光源,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分別設于所述基板,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分別電聯于所述電路元件,一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電路元件電聯于所述發光源,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得以發射被組合成的多種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三基色光源包括一組第一芯片以及一第一覆蓋層,各所述第一芯片沿著所述基板上的一A軸縱向排列,所述第一覆蓋層覆蓋于所述第一芯片。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二芯片以及一第二覆蓋層,各所述第二芯片沿著所述所述A軸縱向排列,所述第二覆蓋層覆蓋于所述第二芯片。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包括一組第三芯片以及一第三覆蓋層,各所述第三芯片沿著所述所述A軸縱向排列,所述第三覆蓋層覆蓋于所述第三芯片。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二芯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兩側,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二芯片得以組合發射多種組合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二芯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兩側,所述第三芯片位于所述第二芯片的外側,即所述第二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的中間。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三芯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兩側,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得以組合發射多種組合光源。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三芯片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兩側,所述第二芯片位于所述第三芯片的外側,即所述第三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二芯片的中間。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路元件包括一電極件以及一電聯件,所述電極件以及所述電聯件分別電聯于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二芯片,所述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電極件以及所述電聯件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處于發生光源的工作狀態。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路元件包括一電極件以及一電聯件,所述電極件以及所述電聯件分別電聯于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所述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電極件以及所述電聯件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處于發生光源的工作狀態。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路元件包括一電極件以及一電聯件,所述電極件以及所述電聯件分別電聯于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所述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電極件以及所述電聯件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所述第一色溫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處于發生光源的工作狀態。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極件進一步包括一陽極以及一組負極,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二芯片的一端共同電聯于所述陽極,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二芯片的另一端分別電聯于所述負極,所述陽極電聯于外部電源的正極,所述負極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極件進一步包括一陽極以及一組負極,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的一端共同電聯于所述陽極,所述第一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的另一端分別電聯于所述負極,所述陽極電聯于外部電源的正極,所述負極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極件進一步包括一陽極以及一組負極,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以及第三芯片的一端共同電聯于所述陽極,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以及第三芯片的另一端分別電聯于所述負極,所述陽極電聯于外部電源的正極,所述負極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負極進一步包括一第一負極以及一第二負極,所述第一負極電聯于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負極電聯于所述第二芯片,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分別得以通過改變電壓或電流值,改變光照亮度。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負極進一步包括一第一負極以及一第三負極,所述第一負極電聯于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三負極電聯于所述第三芯片,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得以通過改變電壓或電流值,改變光照亮度。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負極進一步包括一第一負極、一第二負極以及一第三負極,所述第一負極電聯于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負極電聯于所述第二芯片,所述第三負極電聯于所述第三芯片,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所述第一色溫光源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分別得以通過改變電壓或電流值,改變光照亮度。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芯片為三基色LED芯片。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分別為LED藍光芯片。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覆蓋層為透明的硅膠或環氧樹脂等可透光膠體材料。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覆蓋層為具有YAG熒光粉成分的可透光膠體,使得所述第一色溫光源得以產生色溫范圍在4500K-7000K的冷白色光。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三覆蓋層為具有YAG熒光粉成分的可透光膠體,使得所述第二色溫光源得以產生色溫范圍在1000K-4500K的暖白色光。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基板為鋁或陶瓷制成的片狀結構。

附圖說明

圖1A和1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中一種三基色光源以及第一色溫光源設于基板的位置關系第一種實施例。

圖2A和2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中一種三基色光源以及第二色溫光源設于基板的位置關系第二種實施例。

圖3A和3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中一種三基色光源、第一色溫光源以及第二色溫光源設于基板的位置關系第三種實施例。

圖4A和4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中一種三基色光源、第一色溫光源以及第二色溫光源設于基板的位置關系第四種實施例。

圖5A和5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中一種三基色光源、第一色溫光源以及第二色溫光源設于基板的位置關系第五種實施例。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中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以及第三芯片設于基板的電路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中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的整體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中帶有光源模組的燈具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實用新型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優選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其他顯而易見的變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應用于其他實施方案、變形方案、改進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沒有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其他技術方案。

如圖1A到圖4B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光源模組1其得以實現多彩調色及具有不同可調色溫點的白光,使得所述光源模組1得以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各種環境中,而傳統的光源模組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很多限制。所述光源模組1包括一基板10以及一光源組件20,所述光源組件20設于所述基板10上一安裝面的中心區域,所述基板10為所述光源模組1提供一安裝平面,其中所述基板10為鋁或陶瓷制成的片狀結構。

其中所述光源組件20包括一發光源21以及一電路元件22,各所述發光源21以及所述電路元件22分別設于所述基板10的所述安裝面,所述發光源21通過所述電路元件22電聯于一外部電源,使得所述發光源21在通電的情況下產生光源。所述光源模組1得以根據用戶的需求產生不同的光源組合,其根據三基色的不同發光亮度比例組合成多種多彩光束;或利用冷色白光和/或暖色白光進行不同亮度比例組合出高光效的具有不同色溫點的白光。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發光源21進一步包括一三基色光源211以及至少一可調色溫光源212,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212分別設于所述基板10,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212分別電聯于所述電路元件22,一外部電源通過電聯于所述電路元件22,使得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212分別處于帶電工作狀態,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可調色溫光源212發射的光源得以被選擇性的組合成多種色彩,以用于滿足多樣化需求。其中所述三基色光源211為三基色波段的芯片,所述三基色波段的光源在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為所述三基色光源211得以發射紅光、藍光以及綠光。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述三基色波段光源以三基色為基礎,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選擇不同亮度比例組合出多彩色調,即所述三基色光源211得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任意調節變化出不同色彩的光束,以滿足使用需求。

其中所述可調色溫光源212包括一組第一色溫光源2121以及一組第二色溫光源2122,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得以在通電的狀態下產生冷色白光,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得以在通電的狀態下產生暖色白光。同時,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通過不同亮度比例組合出高光效的不同色溫點的白光,以滿足不用環境場合的使用需求。相比較于傳統的光源模組,所述光源模組1得以選擇地調節三基色光源和/或冷暖白光光源的組合比例,增強實用性。目前市面上的光源模組只能單一的使用三基色光源或可調色溫光源,一旦兩者同時使用時,組合而成的白光也不能得到自然或光色高度一致的冷暖白光,因此這類光源難以得到理想的可調色溫的白光效果,無法滿足多樣化的白光照明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三基色光源211包括一組第一芯片2111以及一第一覆蓋層2112,所述第一芯片2111設于所述基板10的中心區域,并沿著A軸規則地縱向排列,其中發生紅光的芯片,藍光的芯片以及綠光的芯片分別按照一定順序規則排列。沿著所述A軸得以理解為縱軸方向,垂直于所述A軸得以理解為橫軸方向,所述紅光的芯片、所述藍光的芯片以及所述綠光的芯片分別依次沿著所述A軸縱向排列,在橫軸方向上,在每一行中,所述發生紅光的芯片,所述發生藍光的芯片以及所述發生綠光的芯片依次按照一定預設間隙排列。所述第一覆蓋層2112相應沿著所述A軸縱向地覆蓋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表面,所述第一覆蓋層2112為透明的膠體,其材質為硅膠或環氧樹脂等可透光膠體材料,所述第一芯片2111在所述第一覆蓋層2112下得以發射三基色光源。

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包括一組第二芯片21211以及一第二覆蓋層21212,所述第二覆蓋層21212覆蓋于所述第二芯片21211,當所述第二芯片21211設于所述基板10時,所述第二覆蓋層21212相應沿著所述A軸縱向地覆蓋于所述第二芯片21211的表面。所述第二芯片21211在所述第二覆蓋層21212覆蓋狀態下得以發射第一色溫光源,使得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得以產生冷白色光,其色溫在4000K-8000K范圍之間,優選的范圍為4500K-7000K。所述第二芯片21211沿著所述A軸按照一定規則地縱向排列,各所述第二芯片21211之間具有一定預設距離的間隙。其中所述第二覆蓋層21212為具有YAG熒光粉成分的膠體。

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包括一組第三芯片21221以及一第三覆蓋層21222,所述第三覆蓋層2122相應沿著所述A軸縱向地覆蓋于所述第三芯片21221,當所述第三芯片21221設于所述基板10時,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表面被覆蓋有所述第三覆蓋層21222。所述第三芯片21221在所述第三覆蓋層21222覆蓋狀態下得以發射第二色溫光源,使得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得以產生暖白色光,其色溫范圍在1000K-4500K之間,其優選范圍為2000K-3500K。所述第三芯片21221沿著所述A軸按照一定規則地縱向排列,各所述第三芯片21221之間具有一定預設距離的間隙。其中所述第三覆蓋層21222為具有YAG熒光粉成分的膠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芯片2111為三基色的LED芯片;所述第二芯片21211為具有冷白光的LED芯片(高效InGaN/GaN基的LED藍光芯片);所述第三芯片21221為具有暖冷光的LED芯片(高效InGaN/GaN基的LED藍光芯片),LED藍光芯片通電發光激發膠體覆蓋層中具有不同配比的YAG熒光粉成分,以產生不同色溫的白光。其中所述第二芯片21211通電發光激發第二覆蓋層21212中的YAG熒光粉得以產生色溫在4500K-7000K范圍之間的冷白光。如同此理,所述第三芯片21221通電發光激發第三覆蓋層21222中的YAG熒光粉得以產生色溫在1000K-4000K范圍之間的暖白光。通過調整設定的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電壓或電流數值比例,并分別相應透過所述第二覆蓋層21212和所述第三覆蓋層21222得以組合發射出色溫范圍在1000K-7000K的白光,使得所述光源模組1獲得色溫可調的白光照明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各所述第一芯片2111、各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各所述第三芯片21221,相互之間的電氣連接方式為:通過相關的發光半導體封裝工藝手段來實現。各所述第一芯片2111彼此之間電聯方式為串聯,各所述第二芯片21211彼此之間電聯方式為串聯,各所述第三芯片21221彼此之間電聯方式為串聯;同時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三者之間的電聯方式為串聯。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三者之間的排列方式具有四種排列方式。如圖1A和1B所示第一種實施例,所述第一芯片2111沿著所述A軸設于所述基板10呈豎直排列,各所述第二芯片21211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兩側,同時所述第二芯片2121同樣沿著所述A軸豎直排列,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二芯片21211的設置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芯片2111與所述第二芯片21211之間分別相互平行。用戶得以根據需求,調節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二芯片21211的亮度調節進而選擇性形成多彩的組合光束,即所述三基色光源211與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相互組合而成的多彩光源。

如圖2A和2B所示第二種實施例,所述第一芯片2111沿著所述A軸設于所述基板10呈豎直排列,各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兩側,同時所述第三芯片21221同樣沿著所述A軸豎直排列,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設置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芯片2111與所述第三芯片21221之間分別相互平行。用戶得以根據需求,調節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亮度調節進而選擇性形成多彩的組合光束,即所述三基色光源211與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相互組合而成的多彩光源。

如圖3A和3B所示第三種實施例,所述第一芯片2111沿著所述A軸設于所述基板10呈豎直排列,各所述第二芯片21211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兩側,同時所述第二芯片21211同樣沿著所述A軸豎直排列;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位于所述第二芯片21211的外圍,其中所述外圍得以理解為所述第三芯片21221毗鄰于所述基板10的環邊,同時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設置方向一致。換而言之,所述第二芯片21211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中間。其中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第三芯片21221三者之間分別相互平行。用戶得以根據需求,調節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亮度調節進而選擇性形成不同色彩的組合光束。即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以及所述暖光源2122三者之間不同光源組合而成的多彩光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第三芯片21221按照縱向排列成一條直線,則涂覆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第三芯片21221的位置上所對應的透明密封膠體時,點膠工藝亦隨之簡化成直線來回移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所述光源模組1的生產效率。

如圖4A和4B所示第四種實施例,所述第一芯片2111沿著所述A軸設于所述基板10呈豎直排列,各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兩側,同時所述第三芯片21211同樣沿著所述A軸豎直排列;所述第二芯片21211分別位于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外圍,其中所述外圍得以理解為所述第三芯片21221毗鄰于所述基板10的環邊,同時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設置方向一致。換而言之,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二芯片21211的中間。其中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第三芯片21221三者之間分別相互平行。用戶得以根據需求,調節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亮度調節進而選擇性形成不同色彩的組合光束。即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三者之間不同光源組合而成的多彩光源。

如圖5A和5B所示第五種實施例,所述第一芯片2111位于所述基板10的中心區域,所述第二芯片21211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以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組成的圖案的同一中心點地排列。其中,如圖5A所示,所述第二芯片21211和/或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設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外圍,即所述第二芯片21211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外圍,或所述第三芯片21221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外圍,或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芯片2111的外圍。即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和/或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分別呈環狀或環帶的形勢位于所述三基色光源211的外圈。其中所述第一芯片2111形成一圓形,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形成一圓環形。如圖5B所示,其中所述第一芯片2111形成一方形,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分別形成一方形的環狀。

如圖6所示,在第三種實施例以及第四種實施例中,所述電路元件22分別電聯于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一外部電壓導通于所述電路元件22后,所述發光源21得以發射光源,同時得以根據需求,相對應地調節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的電壓或電流強度,進而改變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發射光源的強度。所述電路元件22包括一電極件221以及一電聯件222,所述電極件221電聯于所述電聯件222,所述電極件221以用于導通外部電源。各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之間通過所述電聯件222電聯,一外部電源導通于所述電極件221,并通過所述電聯件222后,使得所述發光源21處于帶電導通狀態,得以發射光源。

其中,在第一種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路元件22分別電聯于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所述外部電壓導通于所述電路元件22后,所述發光源21得以發射光源,同時得以根據需求,相對應地調節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電壓或電流強度,進而改變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發射光源的強度。所述電路元件22包括一電極件221以及一電聯件222,所述電極件221電聯于所述電聯件222,所述電極件221以用于導通所述外部電源。各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二芯片21211之間通過所述電聯件222電聯,所述外部電源導通于所述電極件221,并通過所述電聯件222后,使得所述三基色發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處于帶電導通狀態,得以發射光源。

在第二種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電路元件22分別電聯于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所述外部電壓導通于所述電路元件22后,所述發光源21得以發射光源,同時得以根據需求,相對應地調節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電壓或電流強度,進而改變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發射光源的強度。所述電路元件22包括一電極件221以及一電聯件222,所述電極件221電聯于所述電聯件222,所述電極件221以用于導通外部電源。各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之間通過所述電聯件222電聯,所述外部電源導通于所述電極件221,并通過所述電聯件222后,使得所述三基色發光源211以及所述暖光源2122處于帶電導通狀態,得以發射光源。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電極件221包括一陽極2211以及一組負極2212,所述陽極2211以用于電聯于外部電源的正極,所述負極2212以用于電聯于外部電源的負極。本實用新型的一特征在于所述發光源21共用一陽極,得以減少所述基板10上所述陽極2211的設定,進而減少工藝程序,同時減少安裝焊接工藝以及節省電源導線物料。所述負極2212進一步包括一第一負極22121,一第二負極22122以及一第三負極22123,所述第一負極22121電聯于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二負極22122電聯于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所述第三負極22123電聯于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所述發光模組1工作條件為,將所述外部電源的正極電聯于所述陽極2211,外部電源的負極分別電聯于所述第一負極22121,所述第二負極22122以及所述第三負極22123,使得所述發光模組1處于帶電導通狀態,進而使得所述發光模組1處于發光工作狀態。通過分別調節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的電壓強度,驅動所述發光源21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調節色彩及亮度變化。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負極22121具有三負極點,三個負極點分別電聯于所述紅光芯片,所述藍光芯片以及所述綠光芯片。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第三芯片21221的一端共同電聯于所述陽極2211,所述第一芯片2111、所述第二芯片21211以及第三芯片21221各自的另一端分別電聯于所述負極2212,所述陽極2211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正極,所述負極2212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

其中在第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負極22121電聯于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二負極22122電聯于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所述發光模組1工作條件為,將所述外部電源的正極電聯于所述陽極2211,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分別電聯于所述第一負極22121以及所述第二負極22122,使得所述發光模組1處于帶電導通狀態,進而使得所述發光模組1處于發光工作狀態。通過分別調節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一色溫光源2121的電壓強度,驅動所述發光源21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調節色彩及亮度變化。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負極22121具有三負極點,三個負極點分別電聯于所述紅光芯片,所述藍光芯片以及所述綠光芯片。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二芯片21211的一端共同電聯于所述陽極2211,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二芯片21211各自的另一端分別電聯于所述負極2212,所述陽極2211電聯于外部電源的正極,所述負極2212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

其中在第二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負極22121電聯于所述三基色光源211,所述第三負極22123電聯于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所述發光模組1工作條件為,將所述外部電源的正極電聯于所述陽極2211,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分別電聯于所述第一負極22121以及所述第三負極22123,使得所述發光模組1處于帶電導通狀態,進而使得所述發光模組1處于發光工作狀態。通過分別調節所述三基色光源211,以及所述第二色溫光源2122的電壓強度,驅動所述發光源21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調節色彩及亮度變化。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負極22121具有三負極點,三個負極點分別電聯于所述紅光芯片,所述藍光芯片以及所述綠光芯片。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的一端共同電聯于所述陽極2211,所述第一芯片2111以及所述第三芯片21221各自的另一端分別電聯于所述負極2212,所述陽極2211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正極,所述負極2212電聯于所述外部電源的負極。

如圖7和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同時涉及一具有光源模組的燈具2,所述燈具得以為臺燈、工作燈、裝飾燈等日常實用燈具,只需將日常燈具的發光源改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光源模組1,優選地,所述燈具為一吸頂燈,其得以被安裝于天花板等安裝平面,吸頂燈具有隱藏安裝,減少安裝空間等優點,所以被廣泛應用于生活。所述具有光源模組的燈具2包括一燈體30以及一光源模組20,所述光源模組20被設于所述燈體30,使得所述燈具30得以發射三基色的不同發光亮度比例組合成多種多彩光束;或利用冷色白光和/或暖色白光進行不同亮度比例組合出高光效的具有不同色溫點的白光,使得所述具有光源模組的燈具2具有廣泛的應用環境,滿足用戶需求。

其中,所述燈體30包括一殼體31以及一連接元件32,所述殼體31以及所述光源模組20分別通過所述連接元件32相互設置連接。所述殼體31包括一基座311以及一外殼312,所述基座311可拆卸地設于所述外殼312。所述連接元件32包括一第一連接件321以及一組安裝件322,所述基座311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321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外殼31,各所述安裝件322分別對稱地設于所述外殼的兩側,所述燈體30通過所述安裝件322設于安裝平面。優選地,所述安裝件322為具有彈性的懸掛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殼體31進一步包括一面蓋313,所述連接元件32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連接件323,所述面蓋313通過所述第二連接件323可拆地連接于所述基座311。其中所述面蓋313的中間具有一透光面,所述光源模組20發射的光束穿過所述透光面穿射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殼體31進一步包括一透鏡314以及一散熱件324,所述透鏡314以及所述散熱件324分別設置于所述外殼312的腔體內,所述光源模組20貼合設于所述散熱件324。所述光源模組20在通電狀態下產生的光束通過所述透鏡314發射出去。其中,所述透鏡314用于所述光源模組1發射光源的聚光及導光作用,所述光源模組1設于所述透鏡314內,相比較于傳統技術,所述光源模組1共用一所述透鏡314,具有一定預設光束角度的重點照明效果,其中所述預設角度一般為10°至60°;同時使得所述光源模組1發射的組合光源的光色均勻自然、光斑過渡自然、無雜色等優點。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種不同實施例的所述光源模組1得以分別根據需求被安裝于所述燈體31的一容納腔內,滿足使用需求。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圖中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只作為舉例而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已經完整并有效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及結構原理已在實施例中展示和說明,在沒有背離所述原理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可以有任何變形或修改。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江| 元江| 团风县| 自治县| 安宁市| 马边| 女性| 黔江区| 巴彦淖尔市| 曲阜市| 荆门市| 稷山县| 浦北县| 浮山县| 信宜市| 河津市| 衡阳县| 乌鲁木齐县| 锦屏县| 凤城市| 金川县| 怀柔区| 潍坊市| 攀枝花市| 葵青区| 临桂县| 太康县| 阿克苏市| 长兴县| 徐闻县| 浦北县| 石河子市| 彰化县| 浮山县| 阜康市| 米林县| 蓬安县| 泸西县| 平谷区| 蚌埠市|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