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舞臺燈光,具體為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
背景技術:
1、舞臺燈光也叫“舞臺照明”,簡稱“燈光”,舞臺美術造型手段之一,舞臺燈光是演出空間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情節的發展對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場景進行全方位的視覺環境的燈光設計,在舞臺燈光的安裝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導向活動結構,方便后續對燈光進行調節。
2、大多數的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調節過程較為繁瑣,易影響燈體調節時的導向活動效果,同時不便于進行拼接安裝,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以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調節過程較為繁瑣,易影響燈體調節時的導向活動效果,同時不便于進行拼接安裝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包括燈體,和位于燈體下端中部的安裝架,以及位于燈體上端外側的固定架,還包括:
3、銜接軸,其分別安裝于安裝架的左右兩側上端,且銜接軸貫穿于固定架的下端內部,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外側安裝有支撐板,且支撐板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板,并且支撐板的下端外側一體化固定安裝有銜接塊;
4、安裝板,其一體化固定安裝于固定架的左端外側,且安裝板的前端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傳動軸,且傳動軸的外側端設置有傳動皮帶,并且傳動皮帶的下端內部設置有安裝軸,其中安裝軸與銜接軸的左側端相連接。
5、優選的,所述安裝架的上端呈開敞式設置,且銜接軸關于安裝架的豎直中軸線呈左右對稱設置。
6、優選的,所述銜接軸與固定架采用轉動的方式相連接,且固定架的縱截面為“u”字型結構。
7、優選的,所述安裝架的內部貫穿開設有散熱槽,且安裝架的上端前后兩側均貫穿設置有用于安裝的第二固定螺栓。
8、優選的,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內部開設有與銜接塊相適配的預制通槽,且銜接塊的縱截面為“t”字型結構。
9、優選的,所述銜接塊通過預制通槽與固定架采用卡合的方式相連接,且銜接塊與支撐板呈一一對應設置。
10、優選的,所述支撐板與固定架的連接處貫穿設置有第一固定螺栓,且固定架的上端內部開設有與第一固定螺栓相適配的螺紋孔。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調節過程較為便捷,避免影響燈體調節時的導向活動效果,同時便于對整體進行拼接安裝;
12、當需要對燈體的角度進行調節時,可啟動驅動電機,使驅動電機帶動傳動軸發生轉動,此時傳動皮帶可帶動安裝軸與銜接軸發生同步轉動,使銜接軸在固定架的下端內部發生轉動,從而便于通過安裝軸和銜接軸來調節安裝架和燈體的角度,進而方便對燈體進行較為便捷的調節工作,避免影響燈體調節時的導向活動效果;
13、設置銜接塊的縱截面為“t”字型結構,銜接塊通過預制通槽與固定架采用卡合的方式相連接,安裝時,固定架與銜接塊發生卡合,此時銜接塊下端的凸起結構位于固定架的內側端,使固定架位于支撐板的下端外側,再通過第一固定螺栓對固定架和支撐板進行固定即可;
14、進一步的,將燈體安裝于安裝架的內部,并旋轉第二固定螺栓,使第二固定螺栓分別與安裝架和燈體發生螺紋連接,從而便于將燈體固定安裝于安裝架的內部,便于對整體進行拼接安裝,同時散熱槽可對燈體進行散熱工作。
1.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包括燈體(1),和位于燈體(1)下端中部的安裝架(2),以及位于燈體(1)上端外側的固定架(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2)的上端呈開敞式設置,且銜接軸(3)關于安裝架(2)的豎直中軸線呈左右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銜接軸(3)與固定架(4)采用轉動的方式相連接,且固定架(4)的縱截面為“u”字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2)的內部貫穿開設有散熱槽(15),且安裝架(2)的上端前后兩側均貫穿設置有用于安裝的第二固定螺栓(16)。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的上端內部開設有與銜接塊(7)相適配的預制通槽(8),且銜接塊(7)的縱截面為“t”字型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銜接塊(7)通過預制通槽(8)與固定架(4)采用卡合的方式相連接,且銜接塊(7)與支撐板(5)呈一一對應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舞臺燈光的導向活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5)與固定架(4)的連接處貫穿設置有第一固定螺栓(9),且固定架(4)的上端內部開設有與第一固定螺栓(9)相適配的螺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