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簡便、實用和電極接觸穩定的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塑性加工過程中,需要對處在變形狀態下的金屬(如絲材、板材等)
通入峰值電流較大脈沖電流,電流密度值通常要在1000A/mm2以上,現有的實驗也表明金屬的電塑性效應與電流密度成正比。由于電刷的自身功率過小,限制了滾動接觸式電極的電流強度,因此目前應用于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多采用滑動摩擦式的接觸形式,如專利號為200620015059.9,發明名稱為"電致
塑性加工處理設備"的中國專利所記載的加電裝置為"工作箱內設置兩個導電夾具,電源的正、負輸出端分別連接兩個導電夾具,導電夾具包括上下電極壓塊。通過上下電極壓塊將高能脈沖電流導入金屬線材中"。這樣的加電裝置,由于接觸不良而產生的打火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絲材經過拔絲模減徑后的電極打火會導致斷絲現象的頻繁發生。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該裝置采用結構簡便的滑動摩擦式接觸形式,而且克服了在電塑性拔絲過程中由于接觸不良而產生的打火嚴重的現象,保證電塑性拔絲過程連續、穩定地運行。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該裝置包括導電固定橫梁、導向板、壓塊、拔絲模、固定橫梁和絕緣板,其中,所述導電固定橫梁和拔絲模分別與電極相連;所述導向板呈"L"形,導向板的側端與導電固定橫梁連接,底端與壓塊固定連接,壓塊的底端為弧形面,并設置凹槽;所述拔絲模設置在固定橫梁上,二者之間設置絕緣板。
采用此種方式,本裝置改善了現有的絲材與電極之間的連接方式, 一是設置了 U形限位板,保證絲材與壓塊緊密接觸;二是將拔絲模直接作為一個電極。這不僅縮短了電極間距,減小了電路中的電阻,而且該結構電極連接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由于接觸不良而產生的打火嚴重的情況,保證了電塑性拔絲過程連續、穩定地運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壓塊的底端設置u形限位板。通過將u形限位板固定在壓塊下方的弧形面上,使得絲材通過u形限位板與壓塊之間的
凹槽,以保證絲材與壓塊間的緊密接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導向板與導電固定橫梁連接的一側設有條形孔,所述導電固定橫梁上設置若干圓孔,通過螺栓與導電固定橫梁的條形孔連接。通過條形孔的設置,可上下調整導向板與導電固定橫梁的位置,這樣就可以調節補償由于磨損而造成的壓塊與絲材之間接觸不良的。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示意圖。
圖2是絲材電塑性加工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包括導電固定橫梁l、導向板2、壓塊3、 U形限位板4、拔絲模5、固定橫梁6和絕緣板7,如圖l所示,脈沖電源的一極直接與拔絲模5相連接,這樣就避免了絲材經過拔絲模減徑后電極打火而導致的斷絲現象。脈沖電源的另一極與導電固定橫梁l連接,導向板2固定在導電固定橫梁1上。壓塊3通過螺紋固定在導向板2下方。壓塊3與電塑性加工絲材8相接觸。這樣脈沖電流通過導電固定橫梁l、導向板2、壓塊3、被加工絲材8和拔絲模5構成了電流回路。U形限位板4固定在壓塊3下方,限定絲材8與壓塊3的接觸位置,保證絲材與壓塊緊密接觸。
導電固定橫梁1為電阻率較小的銅板,其上的圓形通孔用于固定導向板2;導向板2由銅板折彎而成,為L形,其連接導電固定橫梁1的一側設有條形通孔可上下調整其與導電固定橫梁1的位置,這樣就可以調節補償由于磨損而造成的壓塊3與絲材8之間接觸不良的,導向板2與壓塊3連接的一側設有兩個通孔,用于固定壓塊3;壓塊3為銅塊,下方與絲材接觸的表面加工為弧形面,而且在該弧形面上設有凹槽,用于限定絲材8與壓塊3的接觸位置。壓塊3與導向板2之間為螺紋連接便于壓塊3的更換與調整;U形限位板4由銅板折彎而成,其弧形面與壓塊3下方的弧形面相配合。將U形限位板4通過螺紋連接的形式固定在壓塊3下方的弧形面上。電塑性拔絲過程中,絲材通過U形限位板4與壓塊3之間的凹槽,以保證絲材8與壓塊3之間的緊密接觸。拔絲模5采用焊接方式直接與脈沖電源負極相連接。固定橫梁6用于固定拔絲模5的位置并且承受拔絲力。
脈沖電源的正極與導電固定橫梁l相連接,負極與拔絲模5相連接。導向板2固定在導電固定橫梁1上;壓塊3通過螺紋固定在導向板2下方;壓塊3與電塑性加工絲材8相接觸。這樣脈沖電流通過導電固定橫梁1、導向板2、壓塊3、被加工絲材8和拔絲模5構成了電流回路。U形限位板4固定在壓塊3下方,限定絲材8與壓塊3的接觸位置,保證絲材與壓塊緊密接觸。
權利要求1. 一種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導電固定橫梁(1)、導向板(2)、壓塊(3)、拔絲模(5)和固定橫梁(6)、絕緣板(7),其中,所述導電固定橫梁(1)和拔絲模(5)分別與電極相連;所述導向板(2)呈“L”形,導向板(2)的側端與導電固定橫梁(1)連接,底端與壓塊(3)固定連接,壓塊(3)的底端為弧形面,并設置凹槽;所述拔絲模(5)設置在固定橫梁(6)上,二者之間設置絕緣板(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 (3)的弧形面上設置U形限位板(4)。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導向板(2)與導電固定橫梁(1)連接的一側設有條形孔,所述導電固定橫梁(1)上設置圓孔,通過螺栓與導電固定橫梁(1)的條形孔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簡便、實用和電極接觸穩定的電塑性拔絲用加電裝置,該裝置包括導電固定橫梁(1)、導向板(2)、壓塊(3)、拔絲模(5)和固定橫梁(6)、絕緣板(7),其中,所述導電固定橫梁(1)和拔絲模(5)分別與電極相連;所述導向板(2)呈“L”形,導向板(2)的側端與導電固定橫梁(1)連接,底端與壓塊(3)固定連接,壓塊(3)的底端為弧形面,并設置凹槽;所述拔絲模(5)設置在固定橫梁(6)上,二者之間設置絕緣板(7)。該裝置采用結構簡便的滑動摩擦式接觸形式,而且克服了在電塑性拔絲過程中由于接觸不良而產生的打火嚴重的現象,保證電塑性拔絲過程連續、穩定地運行。
文檔編號B21C9/00GK201304421SQ200820227789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于恩林, 李大龍 申請人: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