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沖壓機。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械設備已得到廣泛使用。
在機械加工制造領域,各種各樣的工藝已應用到各個生產車間。在沖壓車間,主要通過沖壓機實現沖壓加工。沖壓是靠壓力機和模具對板材、帶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或分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件(沖壓件)的成形加工方法。沖壓和鍛造同屬塑性加工(或稱壓力加工),合稱鍛壓。沖壓加工是借助于常規或專用沖壓設備的動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變形力并進行變形,從而獲得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產品零件的生產技術。沖壓的坯料主要是熱軋和冷軋的鋼板和鋼帶。世界上的板材大部分經過沖壓制成,汽車的車身、底盤、油箱、散熱器片,鍋爐的汽包,容器的殼體,電機、電器的鐵芯硅鋼片等都是沖壓加工的。儀器儀表、家用電器、自行車、辦公機械、生活器皿等產品中,也有大量沖壓件。
目前,汽車行業中的沖壓車間,當工件沖壓完成后,大部分均由工人從沖壓機上手動進行取料,再將其搬運到運輸帶上進入下一個工序,或者借助夾具等工具將其堆疊到叉車等運輸設備上,再集中運輸到下一個工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成本在不斷地上漲,由于沖壓件較重,通過工人從沖壓機上取料的方式不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可能會造成壓手等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在實現順利取料的基礎上,提高取料效率,削減生產成本,降低安全事故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沖壓機,能夠在實現順利取料的基礎上,提高取料效率,削減生產成本,降低安全事故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沖壓機,包括模座和設置于其上、用于在沖壓完成后將工件推送到預設位置的推料部件。
優選地,所述推料部件包括推料桿和用于驅動所述推料桿沿預設方向運動的驅動部件。
優選地,所述驅動部件具體為油缸、氣缸或電機。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推料桿的末端、用于增大與工件的接觸面積的推料塊。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模座上、用于在沖壓完成后將工件舉升至與所述推料桿齊平的舉升部件。
優選地,所述舉升部件包括設置于所述模座上、可垂直升降的升降臺和設置于所述升降臺上、用于安裝工件的沖壓臺。
優選地,還包括連接在所述沖壓臺上、用于使工件在被所述推料部件推動預設距離后滑落到運輸帶上的滑料架。
優選地,所述滑料架傾斜地設置在所述模座上,且所述滑料架表面與水平面具有預設夾角。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模座上、用于控制所述推料部件和舉升部件工作行程的控制閥,以使所述推料部件在所述舉升部件將工件舉升完成后的預設時間內推送所述工件。
優選地,還包括與所述控制閥信號連接、用于檢測所述舉升部件的舉升高度的距離傳感器,以使所述控制閥根據其檢測值控制所述推料部件的工作行程。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沖壓機,主要包括模座和推料部件。其中,模座為沖壓機的主體結構,主要用于安裝和承載其余零部件,推料部件設置在模座上,主要用于在工件的沖壓操作完成之后,將沖壓形成的沖壓件推送到預設位置處。如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沖壓機,在工件沖壓結束后,由推料部件將沖壓件推送到預設位置處,再進入下一個工序,相比于現有技術,無需工人手動在沖壓機上進行取料,提高了取料效率,削減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安全事故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整體結構俯視圖。
其中,圖1—圖2中:
模座—1,運輸帶—2,推料部件—3,推料桿—301,驅動部件—302,推料塊—303,舉升部件—4,升降臺—401,沖壓臺—402,滑料架—5,控制閥—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沖壓機主要包括模座1和設置在模座1上的推料部件3。
其中,模座1為沖壓機的主體結構,主要用于安裝和承載其余零部件。推料部件3設置在模座1上,主要用于在工件的沖壓操作完成之后,將沖壓形成的沖壓件推送到預設位置處。
如此,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沖壓機,在工件沖壓結束后,由推料部件3將沖壓件推送到預設位置處,再進入下一個工序,相比于現有技術,無需工人手動在沖壓機上進行取料,提高了取料效率,削減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安全事故率。
在關于推料部件3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該推料部件3主要包括推料桿301和驅動部件302。其中,推料桿301主要用于在驅動部件302的動力驅動下沿著預設方向進行運動,從而達到推送工件到預設位置處的目的。驅動部件302主要用于對推料桿301的運動提供動力,在關于該驅動部件302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該驅動部件302具有可為油缸、氣缸或電機等。當然,驅動部件302還可以為齒輪傳動機構等。比如驅動部件302為油缸時,即可通過油缸推動推料桿的方式完成推送工件的推送作業。
同時,還可在推料桿301的末端增設推料塊303,如此設置,由于推料塊303的表面積較大,因此可增大推料桿301與沖壓件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沖壓件的受力穩定性,同時降低推料桿301的末端與沖壓件之間的磨損。具體的,該推料塊303可為彈性材料塊,比如橡膠塊、海綿塊或聚氨酯塊等。
當然,推料部件3的具體結構并不僅限于上述推料桿301和驅動部件302的形式,其余比如直線電機或齒輪齒條機構等同樣可以采用。
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增設了舉升部件4。
該舉升部件4可設置在模座1上,主要用于在工件的沖壓操作完成后,將沖壓件舉升至與推料桿301齊平的高度位置。由于沖壓件的沖壓工藝,在進行大重量沖壓時,工件可能會由于受力而產生高度位置的下降,為方便推料部件3順利地將沖壓件推送到預設位置處,舉升部件4可在工件的沖壓結束之后,首先將沖壓件向上舉升一定高度,彌補沖壓工藝中造成的工件高度下降的問題,達到與推料部件3齊平后再進行推動;或者由于工件的加工位置和推送部件3在模座1上的設置位置具有一定距離的高度差,此時亦可由舉升部件4彌補。
具體的,該舉升部件4包括升降臺401和沖壓臺402。其中,升降臺401設置在模座1上,并且可進行垂直升降,比如可從模座1的底部升高至模座1的頂部等,升降臺401的升降動力可由氣缸或油缸等提供。沖壓臺402設置在升降臺401上,可隨升降臺401的升降而同步升降,而沖壓臺402主要用于安裝工件,相當于工件的夾具。如此,當工件在進行沖壓工藝時,可將其安裝到沖壓臺402上,而在沖壓工藝結束后,則可通過升降臺401將其進行舉升。
另外,推料部件3一般可將沖壓件推送到運輸帶2上,運輸帶2主要用于流水線生產的運輸作業,運輸帶2的端部可與模座1相連,當工件的沖壓操作完成之后,推料部件3即可推動沖壓件移動,將其推送到運輸帶2上。之后在運輸帶2的運輸下,將沖壓件送到下一工序繼續加工。
如圖2所示,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整體結構俯視圖。
進一步的,考慮到通過舉升部件4將沖壓件舉升至與推料桿301齊平后,沖壓件距離地面和運輸帶2的表面均具有一定垂直高度,為便于沖壓件順利被推送到運輸帶2上,避免意外掉落到地面,本實施例中增設了滑料架5。具體的,該滑料架5可連接在沖壓臺402上,并架設在運輸帶2與舉升部件4之間,主要用于使沖壓件在推送部件3的作用下,將其推動到滑料架5的表面進行滑動,并最終滑動到運輸帶2上。
此處優選地,可將滑料架5傾斜地設置在模座1上,使其與水平面具有一定夾角,比如10°、20°、30°或10°~30°之間的任意值等。如此,當沖壓件被推料部件3推動到滑料架5上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沖壓件將逐漸在滑料架5上滑落,而滑料架5的末端與運輸帶2抵接,沖壓件最終將滑落到運輸帶2上。
此外,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為提高沖壓機的自動化程度,本實施例中增設了用于控制推料部件3和舉升部件4工作行程的控制閥6。具體的,該控制閥6可設置在模座1上,可通過氣路或油路的流動路徑變更,控制進入到推料部件3和舉升部件4的壓力油,以使工件的沖壓工藝結束之后,舉升部件4首先動作,將沖壓件舉升至預設高度,之后在預設時間后,再控制推料部件3動作,將沖壓件推送到運輸帶2上。比如,該控制閥6可為二位四通閥或三位四通閥等,在第一工位時,壓力油驅動升降臺上升,同時驅動舉升部件3中的伸縮桿回縮,此時沖壓件上升;而在控制閥6的第二工位時,壓力油驅動升降臺下降,同時驅動舉升部件3中的伸縮桿伸出,此時沖壓件被推送到運輸帶2上。
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還增設了距離傳感器,主要用于檢測舉升部件4的舉升高度。該距離傳感器與控制閥6信號連接,如此,控制閥6可根據距離傳感器的檢測值判斷沖壓件的當前位置狀態,比如處于低位時,指沖壓件剛結束沖壓工藝;處于高位時,指沖壓件的舉升操作結束;處于兩者之間時,指沖壓件正在舉升中。根據沖壓件的當前位置狀態再控制推送部件3的動作,即可在沖壓件的舉升操作剛結束時,就立即開始進行推送,將其推送到運輸帶2上,提高作業效率。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