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報廢精軋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報廢軋輥改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報廢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精軋機來說,F1-3工作輥尺寸大于后續工作輥,而且容易被磨損,如果不加以利用,浪費巨大。就精軋F4-7高速鋼工作輥制造技術來說,國內外精軋F4-7高速鋼工作輥是由由軋輥制造廠復合鑄造而成,即通過礦石冶煉、澆鑄、熱處理和機加工而成。就軋輥改制工藝來說,軋棍改制全部是鍛鋼材質的改進,未有復合鑄鋼材質改制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報廢精軋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本發明能把報廢的軋輥重復利用,減少浪費,降低成本。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一種報廢精軋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它是將報廢的精軋F1-3工作輥改制成精軋F4-7工作輥,它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一,確定改制輥源,對報廢的F1-3輥進行檢測,確定其符合要求;
步驟二,根據F4-7工作輥的各段直徑對報廢的F1-3工作輥車削加工,使其滿足尺寸要求,對于工作輥的托肩處進行鑲環加強,從而改制成F4-7工作輥;
步驟三,針對精軋機原配軋輥類型、軋輥尺寸精度將經步驟二改制獲得的F4-7工作輥投入使用。所述的報廢精軋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所述步驟一包括對軋輥輥身表面和結合層進行人工超聲波檢測,確保輥身表面裂紋深度小于2. 5mm和結合層無缺陷;測量工作層厚度,工作層厚度大于20mm,符合上述條件后方可改制。本發明對報廢的F1-3輥子進行改制,然后應用到匹配的軋機上,可大大減少F1-3高速鋼工作輥直接報廢的損失;減少生產F4-7新輥的原料投入和生產過程中的能量消耗。減少了 F1-3高速鋼工作輥報廢F4-7高速鋼工作輥生產過程中污染排放。
圖1為本發明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報廢精軋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它是將報廢的精軋F1-3工作輥改制成精軋F4-7工作輥,
改制前確定改制棍源,對軋棍棍身表面和結合層進行人工超聲波檢測,確保棍身表面裂紋深度小于2. 5mm和結合層無缺陷,測量工作層厚度,工作層厚度大于20mm,符合上述條件后方可改制。改制過程如圖1所示,標注I處操作側輥頸直徑由Φ520θ7(Ι^^)機加工至Φ520θ7(^);標注2處操作側輥頸直徑由Φ517(!^)機加工至Φ462θ7( '|〗);標注3處操作側輥頸直徑由Φ520θ7(;^^)機加工至Φ459(!^);標注4處操作側輥頸直徑由¢52287(^ )機加工至Φ46587(=蘭);標注5處操作側和傳動側托肩直徑由Φ72(Μ(%50)機加工至065Oh6(%_);由于機加工后,材質由工作層材質變為芯部材質,芯部材質不滿足軋輥性能要求,所以進行鑲環,托肩環要求為耐腐蝕鍛鋼材質,硬度大于75HSD,均勻性控制在5HSD以內;標注6處傳動側輥頸直徑由cj5 542s7(;^g)機加工至Φ48587(^'|〗);標注7處傳動側輥頸直徑由Φ540θ7(|忠)機加工至Φ482. 6e7(H_);標注8處傳動側輥頸直徑由Φ538 7( =)機加工至Φ481 7(=^);標注9處傳動側輥頸直徑由Φ 510(^)機加工至Φ 455 (H);標注10處傳動側輥頸直徑由Φ 250H7 (fMfi)鑲環至Φ 220H7 ( ),鑲的環材質為鍛鋼材質,硬度控制在40-55HSD范圍內,定心環與棍頸采取過盈配合,過盈率為O. 2mm ;標注11處傳動側輥頸直徑由Φ400θ9 (I^g)機加工至¢36(^9(1 );標注12處傳動側輥頸直徑由Φ 765機加工至Φ760。
改制后根據改制前測量的工作層厚度和避免剪切應力最大處在結合層設定報廢直徑,報廢直徑=760-(輥身最薄工作層厚度*2-10),然后按照同廠家優先、報廢直徑相近的原則進行配對上機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報廢精軋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其特征是,它是將報廢的精軋F1-3工作輥改制成精軋F4-7工作輥,它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一,確定改制輥源,對報廢的F1-3輥進行檢測,確定其符合要求; 步驟二,根據F4-7工作輥的各段直徑對報廢的F1-3工作輥車削加工,使其滿足尺寸要求,對于工作輥的托肩處進行鑲環加強,從而改制成F4-7工作輥; 步驟三,針對精軋機原配軋輥類型、軋輥尺寸精度將經步驟二改制獲得的F4-7工作輥投入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報廢精軋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包括對軋輥輥身表面和結合層進行人工超聲波檢測,確保輥身表面裂紋深度小于2. 5mm和結合層無缺陷;測量工作層厚度,工作層厚度大于20mm,符合上述條件后方可改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報廢軋輥改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報廢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一種報廢精軋高速鋼工作輥改制方法,它是將報廢的精軋F1-3工作輥改制成精軋F4-7工作輥,它包括下列步驟步驟一,確定改制輥源,對報廢的F1-3輥進行檢測,確定其符合要求;步驟二,根據F4-7工作輥的各段直徑對報廢的F1-3工作輥車削加工,使其滿足尺寸要求,對于工作輥的托肩處進行鑲環加強,從而改制成F4-7工作輥;步驟三,針對精軋機原配軋輥類型、軋輥尺寸精度將經步驟二改制獲得的F4-7工作輥投入使用。本發明能把報廢的軋輥重復利用,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B23B1/00GK103056391SQ2011103181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9日
發明者龐宗寶, 劉明, 馬文忠, 江金仙, 景國慶 申請人:上海寶鋼工業檢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