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及校正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及校正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進行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吋,一般將彎板調至平臺,人工進行錘擊校正, 這種方式的缺點是第一、校正工作量大,操作エ常常體力不支。第二、能錘擊校正的位置有限,部分位置校不到,導致彎板校正后經常雖尺寸達到要求但形狀精度欠佳。第三、人工錘擊校正效率非常低,校正質量也差,不利于實現標準作業和流水作業。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及校正方法,以提高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的效率及校正質量。第一方面,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包括平臺、可升降翻轉機和錘擊裝置;其中,可升降翻轉機用于夾持起重機吊臂彎板,并實現彎板的升降和翻轉;錘擊裝置滑動連接于第一導軌,用于對起重機吊臂彎板進行錘擊校正;平臺為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用于測量彎板的高度、寬度、直線度,為校正提供依據。優選地,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中,校正專機還包括檢測裝置,檢測裝置通過第二導軌滑動連接于平臺上。優選地,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中,檢測裝置包括吊臂彎板的高度測量單元和直線度測量単元。優選地,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中,檢測裝置包括第一檢測裝置和第二檢測裝置,第一檢測裝置和第二檢測裝置分別與第二導軌形成滑動副。優選地,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中,第一檢測裝置包括第一立柱、滑動連接于第一立柱的第一控制器、第一測量懸臂;連接于第一測量懸臂端部的第一高度測量單元和第一直線度測量単元;其中,第一高度測量單元包括第一伸縮水平尺和用于顯示彎板測量高度的顯示屏;第一直線度測量単元包括激光發射器。優選地,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中,第二檢測裝置包括第二立柱、滑動連接于第二立柱的第二控制器、第二測量懸臂;連接于第二測量懸臂端部的第二高度測量單元和第二直線度檢測單元;其中,第二高度測量單元包括第二伸縮水平尺和用于顯示彎板測量高度的顯示屏;第二直線度測量単元包括激光擋板。優選地,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中,還包括上料輥道和下料輥道;上料輥道和下料輥道設置于平臺的兩端。
優選地,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中,平臺表面還設置有可升降輥筒。優選地,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中,錘擊裝置為機械手錘擊裝置,包括底座、連接與底座的機械臂、與機械臂連接的錘擊頭;以及機械手控制設備;機械手控制設備分別與機械臂和錘擊頭相連接。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使用可升降翻轉機將彎板升起,然后將彎板翻轉至校正位置后,采用機械的錘擊裝置對彎板進行錘擊校正;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進行錘擊校正的方式而言,提高的工作效率和校正質量,有利于實現標準作業和流水作業。第二方面,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方法,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至步驟E 步驟A、將需要校正的彎板吊上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步驟B、基于檢測裝置, 對彎板進行寬度測量、高度測量和直線度的測量;步驟C、依據測量結果,標記彎板上需要校正的位置;步驟D、使用可升降翻轉機將彎板升起至預定高度,然后將彎板翻轉至校正位置;步驟E、通過錘擊裝置對彎板進行校正,直至達到要求。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方法使用可升降翻轉機將彎板升起,然后將彎板翻轉至校正位置后,采用機械的錘擊裝置對彎板進行錘擊校正;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進行錘擊校正的方式而言,提高的工作效率和校正質量,有利于實現標準作業和流水作業。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二實施例的主視圖;圖4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二實施例的俯視圖;圖5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三實施例的主視圖;圖6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三實施例的俯視圖;圖7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三實施例中,上料輥道或下料輥道的主視圖;圖8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三實施例中,上料輥道或下料輥道的俯視圖;圖9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第三實施例中,上料輥道、平臺以及下料輥道的布置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施例中,錘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IlA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施例中,可升降翻轉機的結構的主視圖;圖IlB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施例中,可升降翻轉機的結構的側視圖;圖12A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施例中,第一檢測裝置的主視圖12B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施例中,第一檢測裝置的俯視圖;圖13A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施例中,第二檢測裝置的主視圖;圖13B為本發明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施例中,第二檢測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第一實施例參照圖1和圖2。本實施例包括平臺4、可升降翻轉機2和錘擊裝置3 ;其中,可升降翻轉機2用于夾持起重機吊臂彎板,并實現彎板的升降和翻轉;錘擊裝置3滑動連接于第一導軌8,用于對起重機吊臂彎板進行錘擊;平臺4為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用于為錘擊裝置3提供校正基準。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可升降翻轉機2可以不與平臺4相連接。如二者連接在一起, 放可升降翻轉機2處的平臺須有臺階面,以保證利用可升降翻轉機2將彎板放下吋,可升降翻轉機2的鏈條能落到平臺4以下,保證彎板能順利放在平臺4上。如二者不連接,則平臺 4在方可升降翻轉機2處斷開,同樣要保證利用可升降翻轉機2將彎板放下吋,鏈條能落到平臺4以下,保證彎板能順利放在平臺上。本實施例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使用可升降翻轉機將彎板升起,然后將彎板翻轉至校正位置后,采用機械的錘擊裝置對彎板進行錘擊校正;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進行錘擊校正的方式而言,提高的工作效率和校正質量,有利于實現標準作業和流水作業。第二實施例參照圖3和圖4。本實施例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包括本實施例包括平臺4、可升降翻轉機2和錘擊裝置3 ;其中,可升降翻轉機2用于夾持起重機吊臂彎板,并實現彎板的升降和翻轉;錘擊裝置3滑動連接于第一導軌8,用于對起重機吊臂彎板進行錘擊;平臺4為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用于為錘擊裝置3提供校正基準。并且,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校正專機還包括第一檢測裝置9A和第二檢測裝置 9B,這兩個檢測裝置通過第二導軌11滑動連接于平臺4上。由于本實施例中的平臺為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并且,該平臺上還連接有兩個檢測裝置,通過檢測裝置可以自動對彎板的高度和直線度進行檢測,避免了由于人工經驗所造成的校正形狀精度低的缺陷,進而提高矯正效率和校正質量,比第一實施例更加易于實現標準化作業和流水作業。第三實施例參照圖5、圖6、圖7、圖8和圖9。本實施例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包括本實施例包括平臺4、可升降翻轉機2、 錘擊裝置3、第一檢測裝置9A和第二檢測裝置9B ;其中,可升降翻轉機2用于夾持起重機吊臂彎板,并實現彎板的升降和翻轉;錘擊裝置3滑動連接于第一導軌8,用于對起重機吊臂彎板進行錘擊;平臺4為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用于為錘擊裝置3提供校正基準。第一檢測裝置9A和第二檢測裝置9B通過第二導軌11滑動連接于平臺4上。此外,與上述兩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平臺4表面還設置有可升降輥筒7 ;并且校正專機還包括上料輥道1和下料輥道6 ;上料輥道1和下料輥道6設置于平臺4的兩端。并且,該實施例増加了上料輥道1和下料輥道6,并且平臺4表面還設置有可升降輥筒7。通過這樣的設置,使起重機吊臂彎板的校正可以進ー步的實現自動化。在第二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中,檢測裝置9可以包括吊臂彎板的高度測量單元、 寬度檢測單元和直線度測量単元,通過這三個檢測単元,自動的實現吊臂彎板的高度、寬度和直線度的檢測。第四實施例參照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A、圖11B、圖12A、圖12B、圖13A和圖 13B。本實施例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包括本實施例包括平臺4、可升降翻轉機2、 錘擊裝置3、第一檢測裝置9A和第二檢測裝置9B ;其中,可升降翻轉機2用于夾持起重機吊臂彎板,并實現彎板的升降和翻轉;錘擊裝置3滑動連接于第一導軌8,用于對起重機吊臂彎板進行錘擊;平臺4為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用于為錘擊裝置3提供校正基準。第一檢測裝置9A和第二檢測裝置9B通過第二導軌11滑動連接于平臺4上。平臺4表面還設置有可升降輥筒7 ;并且校正專機還包括上料輥道1和下料輥道6 ;上料輥道1和下料輥道6設置于平臺4的兩端。該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施例中,錘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0所示;可升降翻轉機結構如圖IlA和圖IlB所示,第一檢測裝置的結構如圖12A和圖12B所示。第二檢測裝置的結構如圖13A和圖1 所示。參照圖10。機械手錘擊裝置3的包括底座12、機械臂14、錘擊頭15、和機械手控制設備組成16。機械手控制設備16分別與所述機械臂14和所述錘擊頭15相連接。機械臂14連接于底座12,錘擊頭15設置于機械臂端部。參照圖IlA和圖11B。可升降翻轉機2包括機體17、可升降油缸18、動カ裝置19、 翻轉鏈條20和立柱21。機體17的立柱21在可升降油缸18的作用下上下運動,實現升降功能;翻轉鏈條20有一部分在機體17內部,翻轉的動力裝置19驅動棘輪,帶動;翻轉鏈條 20循環移動,實現對物體的翻轉。參照圖12A和圖12B。第一檢測裝置9A包括第一立柱22A、滑動連接于第一立柱 22A的第一控制器23A、第一測量懸臂24A ;連接于第一測量懸臂24A端部的第一高度測量単元和第一直線度測量単元;其中,第一高度測量單元包括第一伸縮水平尺28A和用于顯示彎板測量高度的顯示屏25A ;第一直線度測量単元包括激光發射器26。參照圖13A和圖13B。第一檢測裝置9B包括第二立柱22B、滑動連接于第二立柱 22B的第二控制器23B、第二測量懸臂MB ;連接于第二測量懸臂24B端部的第二高度測量単元和第二直線度檢測單元;其中,第二高度測量單元包括第二伸縮水平尺28B和用于顯示彎板測量高度的顯示屏25B ;第二直線度測量単元包括激光擋板27。基于本實施例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可以通過如下步驟實現對起重機吊臂彎板的矯正,具體為步驟S41,啟動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4上的可升降輥筒7的開關,將可升降輥筒7 升到上限位置。步驟S42,將折彎完成需要校正的彎板使用行車吊上上料輥道1,啟動上料輥道1 的開關,將彎板送至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4的合適位置。步驟S43,將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4上的可升降輥7筒降下,在平臺4上使用檢測裝置對彎板進行測量,標記需要校正的位置和校正量,該步驟包括寬度尺寸測量、高度測量和直線度測量三個方面,具體說明如下1)寬度測量測量寬度尺寸時,使用卷尺進行測量。2)高度測量將第一測量懸臂24A或第二測量懸臂24B升至一定高度避免與彎板碰撞,將第一伸縮水平尺28A或第二伸縮水平尺28B伸出,使第一測量懸臂24A或第二測量懸臂24B下降至彎板的上沿,在第一顯示屏25A或第二顯示屏25B上讀出高度。3)直線度測量測量直線度時,將第一檢測裝置9A和第二檢測裝置9B通過第二軌道11移動到彎板的兩端合適位置,調節激光發射器26 (水平方向可調節位置)和激光擋板27 (水平方向可調節位置)的水平位置,使彎板兩端距離激光線的位置相等,測量彎板其他位置與激光線的距離,以此確定彎板的直線度。步驟S44,標記不合格需要校正的位置;步驟S45,使用可升降翻轉機2將彎板升起一定高度,然后將彎板翻轉到合適的位置。步驟S46,通過機械手控制設備16將機械手式錘擊裝置3行進至彎板的校正位置, 調整好參數,對彎板進行錘擊校正;步驟S47,校正完畢后,使用可升降翻轉機2將彎板翻轉、下降放回平臺進行測量, 彎板校正達到要求時利用輥道將彎板運送至下料輥道6,再用行車吊走。綜上,在該實施例中(1)校正專機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上料輥道、可升降翻轉機(只要可實現升降和翻轉即可)、機械手式錘擊裝置(動力方式可以是氣動、電動等)、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和下料輥道。有上述組成部分,實現了上料、升降翻轉彎板、機械手錘擊校正、校正尺寸和形狀精度測量、下料一系列工序的標準作業和流水作業。其中上料、下料輥道在場地緊張時可減除,其他三部分是構成校正專機不可缺少的部分,當上、下料輥道不需要時,帶可升降輥筒的檢測基準平臺可簡化為整體平臺,平臺中間的可升降輥筒可去除。(2)機械手式錘擊裝置安裝在軌道上,可對彎板長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進行校正。(3)翻轉機構可實現彎板的升降和翻轉功能,校正時將彎板升起一定高度,校正不同的位置時可將彎板進行翻轉,小范圍變動校正位置可通過錘擊裝置的機械手臂實現。(4)測量裝置主要進行對彎板的直線度和高度的測量。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方法的實施例,由于該方法是基于上述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實現的,并且,在具體說明校正專機時,已經對彎板校正的操作步驟做了詳細的說明。因此,本發明在此不再贅述。相關之處參照上述五個實施例的描述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包括 平臺G)、可升降翻轉機( 和錘擊裝置(3);其中,所述可升降翻轉機(2)用于實現所述彎板的升降和翻轉;所述錘擊裝置C3)滑動連接于第一導軌(8),用于對所述起重機吊臂彎板進行錘擊校正;所述平臺(4)具有檢測基準,用于為彎板的高寬尺寸、直線度和形狀精度的測量及校正提供依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所述校正專機還包括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通過第二導軌(11)滑動連接于所述平臺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 所述檢測裝置(9)包括吊臂彎板的高度測量單元和直線度測量単元。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所述檢測裝置包括第一檢測裝置(9A)和第二檢測裝置(9B),所述第一檢測裝置(9A) 和第二檢測裝置(9B)分別與所述第二導軌(11)形成滑動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檢測裝置(M)包括第一立柱02A)、滑動連接于所述第一立柱輔的第一控制器03A)、第一測量懸臂 (24A);連接于所述第一測量懸臂04A)端部的第一高度測量單元和第一直線度測量単元;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測量單元包括第一伸縮水平尺08A)和用于顯示彎板測量高度的顯示屏(25A);所述第一直線度測量単元包括激光發射器06)。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二檢測裝置(9B)包括第二立柱02B)、滑動連接于所述第二立柱Q2B)的第二控制器0:3B)、第二測量懸臂 (24Β);連接于所述第二測量懸臂(MB)端部的第二高度測量單元和第二直線度檢測單元; 其中所述第二高度測量單元包括第二伸縮水平尺( 和用于顯示彎板測量高度的顯示屏(25B);所述第二直線度測量単元包括激光擋板07)。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還包括上料輥道(1)和下料輥道(6);所述上料輥道(1)和下料輥道(6)設置于所述平臺的兩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 所述平臺(4)表面還設置有可升降輥筒(7)。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其特征在干,所述錘擊裝置C3)為機械手錘擊裝置,包括底座(12)、連接與所述底座(1 的機械臂 (14)、與所述機械臂(14)連接的錘擊頭(1 ;以及機械手控制設備(16);所述機械手控制設備(16)分別與所述機械臂(14)和所述錘擊頭(1 相連接。
10.一種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A、將需要校正的彎板吊上具有檢測基準的平臺;步驟B、基于檢測裝置,對彎板進行寬度測量、高度測量和直線度的測量;步驟C、依據測量結果,標記所述彎板上需要校正的位置;步驟D、使用可升降翻轉機將所述彎板升起至一定高度,然后將所述彎板翻轉至校正位置;步驟E、通過所述錘擊裝置對彎板進行校正,直至達到要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及校正方法。其中,起重機吊臂彎板校正專機包括平臺、可升降翻轉機和錘擊裝置;其中,可升降翻轉機用于實現彎板的升降和翻轉;錘擊裝置滑動連接于第一導軌,用于對起重機吊臂彎板進行錘擊校正;平臺為檢測基準,用于測量彎板的高寬尺寸、直線度、形狀精度,為校正提供依據。本發明使用可升降翻轉機將彎板升起,然后將彎板翻轉至合適位置后,采用機械手式的錘擊裝置對彎板進行錘擊校正;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進行錘擊校正的方式而言,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校正質量,有利于實現標準作業和流水作業。
文檔編號B21D1/10GK102553976SQ2012100042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吳統超, 謝忠全, 陳偉 申請人:三一汽車起重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