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畫框組裝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畫框加工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畫框組裝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企業在畫框組裝過程中,基本上都是以人工操作為主。其主要流程為先準備一個由四根木條組成的矩形框體, 將畫布包在矩形框體的一側面,然后用打釘機對第一根木條打釘,將畫布一邊固定在第一根木條上,打釘位置在木條的背面。然后對畫布拉伸繃緊,用打釘機對與第一根木條平行的第二根木條進行打釘,將畫布的另一邊固定在第二根木條上。用同樣的操作方法,對另兩側的兩根木條上的畫布邊進行打釘固定,最終完成畫框的組裝。完成上述過程,一個操作工大概需要2分鐘時間,生產效率很低,勞動強度比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效率比較高的畫框組裝設備。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擺放畫框框體的平臺、受驅動機構驅動的畫布繃緊模、畫布側壓組件和打釘組件,畫布平鋪在畫框框體上方,所述的畫布繃緊模罩住畫框框體后,將畫布邊緣下壓貼緊在畫框框體的外側部,畫布側壓組件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壓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用打釘組件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釘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畫布繃緊模包括模框、安裝板和第一彈性摩擦片,模框內設置有四個安裝板,每個安裝板與模框的邊框之間設置有彈性機構,所述的第一彈性摩擦片固定在安裝板的內側。在畫布繃緊模下壓時,第一彈性摩擦片對位于畫框框體外側部的畫布作用,使畫布繃緊。彈性機構使安裝板能在模框內小幅度移動,第一彈性摩擦片使畫布保持一定的張力。所述的畫布側壓組件包括四個推壓機構,推壓機構包括第一氣缸和推板,所述的第一氣缸與推板固定,所述的推板上表面設置有第二彈性摩擦片,所述的推板上設置有打釘槽,所述的推板緊鄰模框下方,推板推入過程中,第二彈性摩擦片擠壓畫布的最外邊緣部。在第一氣缸動作前,推板位于模框的外側,當模框下壓后,推板在氣缸帶動下橫向進入到模框下方,將垂下的畫布最邊緣折彎后緊貼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上,為下一步的打釘做好準備。所述的打釘組件設置在畫框框體的下方,所述的打釘組件設置在軌道裝置上,所述的軌道裝置包括縱向軌道和橫向軌道,所述的橫向軌道在縱向軌道上移動,所述的打釘組件包括滑塊、雙軸氣缸、連接板、旋轉氣缸、固定座和U型槍釘,所述的滑塊在所述的橫向軌道上移動,雙軸氣缸固定在所述的滑塊上,雙軸氣缸與連接板連接,旋轉氣缸固定在連接板上,固定座與旋轉氣缸連接,U型槍釘設置在固定座上。橫向軌道在縱向軌道上移動,用于打釘組件對畫框的縱向邊框進行打釘操作;滑塊在橫向軌道上移動,用于打釘組件對畫框的橫向邊框進行打釘操作。雙軸氣缸用于調節U型槍釘與畫框之間的距離,當待打釘的縱向邊框與橫向邊框切換時,旋轉氣缸用于調節U型槍釘的出釘方向。
所述的彈性機構包括固定在安裝板上的導向軸和套在導向軸上的復位彈簧,所述的導向軸穿過所述的模框,所述的復位彈簧頂在模框與安裝板之間。安裝板可在模框內移動微小幅度,使第一彈性摩擦片與畫框框體外側部的畫布產生擠壓力。所述的安裝板上設置有多個相互間隔的安裝槽,所述的第一彈性摩擦片設置在所述的安裝槽內。能使彈性摩擦片與畫框框體外側部的畫布之間產生合適的摩擦力。第一彈性摩擦片或第二彈性摩擦片由聚氨脂材料制成。能使彈性摩擦片與畫框框體外側部的畫布之間產生合適的摩擦力。聚氨脂也可以用其他彈性材料替代。驅動機構包括第二氣缸,第二氣缸固定在支撐板上,所述的畫布繃緊模固定在模架上,所述的第二氣缸的驅動軸與模架固定,支撐板與模架之間設置有導向桿。 所述的第一氣缸固定在所述的模架上,推板未推入狀態時,推板位于模框的外側,在推板推入后,推板位于模框的邊框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將畫框框體放在平臺上,將畫布平鋪在畫框框體上方,畫布繃緊模下壓后,罩住畫框框體,在畫布主平面繃緊的同時,畫布邊緣緊貼在畫框框體的外側部,然后用畫布側壓組件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壓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用用打釘組件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釘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畫框制作完成。相比傳統的手工操作,省時省力,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圖I為本發明的分解 圖2為本發明在畫布繃緊模未下壓狀態下的結構 圖3為本發明在畫布繃緊模下壓狀態下的結構圖(一);
圖4為本發明在畫布繃緊模下壓狀態下的結構圖(二);
圖5為本發明的橫向軌道、縱向軌道和打釘組件的結構 圖6為圖5的分解 圖7為本發明的畫布繃緊模的結構 圖8為本發明的畫布繃緊模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包括用于擺放畫框框體6的平臺I、受驅動機構驅動的畫布繃緊模2、畫布側壓組件3和打釘組件4,畫布5平鋪在畫框框體6上方,畫布繃緊模2罩住畫框框體6后,將畫布5邊緣下壓貼緊在畫框框體6的外側部,畫布側壓組件3將畫布5的最外邊緣部壓在畫框框體6的四個邊框底面,用打釘組件4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釘在畫框框體6的四個邊框底面。畫布繃緊模2包括模框21、安裝板22和第一彈性摩擦片23,模框21內設置有四個安裝板22,每個安裝板22與模框21的邊框之間設置有彈性機構24,第一彈性摩擦片23固定在安裝板22的內側。畫布側壓組件3包括四個推壓機構,四個推壓機構分別針對畫框框體6的四個邊框。推壓機構包括第一氣缸31和推板32,第一氣缸31與推板32固定,推板32上表面設置有第二彈性摩擦片(圖未顯示),推板32上設置有打釘槽33,推板32緊鄰模框21下方,推板32推入過程中,第二彈性摩擦片擠壓畫布的最外邊緣部。U型槍釘的釘子通過打釘槽33打在畫框框體6上,將畫布5固定在畫框框體6上。打釘組件4設置在畫框框體6的下方,打釘組件4設置在軌道裝置上,軌道裝置包括縱向軌道7和橫向軌道8,橫向軌道8在縱向軌道7上移動,打釘組件4包括滑塊41、雙軸氣缸42、連接板43、旋轉氣缸44、固定座45和U型槍釘46,滑塊41在橫向軌道8上移動,雙軸氣缸42固定在滑塊41上,雙軸氣缸42與連接板43連接,旋轉氣缸44固定在連接板43上,固定座45與旋轉氣缸44連接,U型槍釘46設置在固定座45上。彈性機構24包括固定在安裝板22上的導向軸241和套在導向軸241上的復位彈簧242,導向軸241穿過模框21,復位彈簧242頂在模框21與安裝板22之間。安裝板22上設置有多個相互間隔的安裝槽221,第一彈性摩擦片23設置在安裝槽221 內。 第一彈性摩擦片23或第二彈性摩擦片由聚氨脂材料制成。驅動機構包括第二氣缸9,第二氣缸9固定在支撐板10上,畫布繃緊模2固定在模架11上,第二氣缸9的驅動軸與模架11固定,支撐板10與模架11之間設置有導向桿12。第一氣缸31固定在模架11上,推板32未推入狀態時,推板32位于模框21的外側,在推板32推入后,推板32位于模框21的邊框下。
權利要求
1.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擺放畫框框體的平臺、受驅動機構驅動的畫布繃緊模、畫布側壓組件和打釘組件,畫布平鋪在畫框框體上方,所述的畫布繃緊模罩住畫框框體后,將畫布邊緣下壓貼緊在畫框框體的外側部,畫布側壓組件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壓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用打釘組件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釘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畫布繃緊模包括模框、安裝板和第一彈性摩擦片,模框內設置有四個安裝板,每個安裝板與模框的邊框之間設置有彈性機構,所述的第一彈性摩擦片固定在安裝板的內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畫布側壓組件包括四個推壓機構,推壓機構包括第一氣缸和推板,所述的第一氣缸與推板固定,所述的推板上表面設置有第二彈性摩擦片,所述的推板上設置有打釘槽,所述的推板緊鄰模框下方,推板推入過程中,第二彈性摩擦片擠壓畫布的最外邊緣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釘組件設置在畫框框體的下方,所述的打釘組件設置在軌道裝置上,所述的軌道裝置包括縱向軌道和橫向軌道,所述的橫向軌道在縱向軌道上移動,所述的打釘組件包括滑塊、雙軸氣缸、連接板、旋轉氣缸、固定座和U型槍釘,所述的滑塊在所述的橫向軌道上移動,雙軸氣缸固定在所述的滑塊上,雙軸氣缸與連接板連接,旋轉氣缸固定在連接板上,固定座與旋轉氣缸連接,U型槍釘設置在固定座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機構包括固定在安裝板上的導向軸和套在導向軸上的復位彈簧,所述的導向軸穿過所述的模框,所述的復位彈簧頂在模框與安裝板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板上設置有多個相互間隔的安裝槽,所述的第一彈性摩擦片設置在所述的安裝槽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彈性摩擦片或第二彈性摩擦片由聚氨脂材料制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驅動機構包括第二氣缸,第二氣缸固定在支撐板上,所述的畫布繃緊模固定在模架上,所述的第二氣缸的驅動軸與模架固定,支撐板與模架之間設置有導向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氣缸固定在所述的模架上,推板未推入狀態時,推板位于模框的外側,在推板推入后,推板位于模框的邊框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畫框組裝設備,包括用于擺放畫框框體的平臺、受驅動機構驅動的畫布繃緊模、畫布側壓組件和打釘組件,畫布平鋪在畫框框體上方,所述的畫布繃緊模罩住畫框框體后,將畫布邊緣下壓貼緊在畫框框體的外側部,畫布側壓組件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壓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用打釘組件將畫布的最外邊緣部釘在畫框框體的四個邊框底面,其優點是相比傳統的手工操作,省時省力,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B23P21/00GK102896492SQ20121034764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唐朝忠, 李廣 申請人:寧波海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