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裝備技術領域,具體說是ー種用于大型エ件上料后,需要翻轉180°后再加工的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減速器殼體與差速器殼體是車橋上的重要零部件,減速器殼體與差速器殼體的鉆法蘭連接孔エ序內容基本一致,對エ藝孔的要求比較嚴格,位置度公差都在0. 2以內,加工時需轉動エ件。數控轉臺技術比較先進,可以實現任意角度的旋轉定位,應用范圍很廣泛,一般用于數控設備上,但是數控轉臺造價高,通常購置機床時并未配置。目前,減速器殼體及差速器殼體鉆孔エ序采用搖臂鉆床和未配數控轉臺的加工中心,夾具裝置采用手エ翻轉臺。但是由手動翻轉臺定位銷有使用間隙使鉆套磨損,導致加工質量很不穩定,處于不可控狀態,同時采用人工翻轉,勞動強度極大。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通過自動翻轉及采用高定位精度的裝置,來滿足減速器殼體及差速器殼體在加工中心及搖臂鉆床上加工法蘭孔,以實現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的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底座上通過螺栓與定位銷連接有尾座總成;尾座總成的轉軸與旋轉體的一端相連,底座上裝有液壓輔助支撐裝置,旋轉夾緊油缸通過螺釘固定在旋轉體上,旋轉體上裝有定位盤及周向定位總成,底座上裝有剛性定位支撐;旋轉體的另一端與過渡盤通過螺栓固定;過渡盤與旋轉機構的轉軸固定連接,轉軸通過鍵與齒輪連接,齒輪與動カ部分的齒條嚙合。所述尾座總成的底座內孔與軸承外圈配合,軸承內圈與襯套ー配合,襯套一通過半圓鍵一與空心軸連接,后端蓋一與底座通過螺栓聯接對軸承前端進行軸向定位,后端蓋一內孔裝有防塵圈一,前端蓋ー用螺釘一與底座相連接對軸承另一側外圈進行軸向定位,內圈的軸向定位通過隔套、襯套一上的鎖緊螺母鎖緊定位,前端蓋一與旋轉油管接頭用螺釘固定,底座上設有油杯。所述旋轉機構的傳動軸與襯套ニ經半圓鍵ニ連接,襯套ニ與兩個滾動軸承內圈配合,內圈通過隔套、襯套ニ的臺階、鎖緊螺母定位,滾動軸承外圈與支撐座配合,后端蓋ニ與支撐座用螺釘連接,后端蓋ニ內孔有防塵圈ニ,傳動軸尾部與齒輪用鍵聯接,襯套ニ內孔裝有防塵圈三,前端蓋二通過螺釘ニ與支撐座連接,傳動軸與過渡盤用螺釘固定。所述動カ部分的油缸用螺釘固定在支座上,支座用螺釘固定在旋轉機構的支撐座上,油缸活塞桿與接頭螺紋聯接,接頭與齒條靠卡槽聯接,齒條與襯套、襯套三滑動配合,襯套、襯套三與底座緊密配合,襯套三用螺釘三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前端通過螺釘固定端蓋。所述周向定位總成的定位塊與鍵通過螺釘四固定連接,定位塊與導向套滑動配合,導向套通過螺釘五固定在座上,手柄與定位塊螺紋連接。[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結構獨特,結構簡單實用,更換品種快捷,エ件上下料方便,能應用于與減速器殼體及差速器殼體類似的盤式殼體類零件,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エ件較大且上料后需要翻轉180°加工的エ件,能夠實現自動夾緊與翻轉定位,可以避免因上料困難而出現的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影響質量。2、本實用新型采用剛性轉角定位,并且巧妙增加輔助支撐,提高了定位精度,提高
質量可靠性。3、對于大批量生產,本實用新型的翻轉裝置控制可以寫入加工中心,可以實現自動循環,提高生產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環境。4、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180°旋轉,在某些エ件只需旋轉角度為180°的場合可以替代萬能數控轉臺,廣泛應用于搖臂鉆床及數控設備上,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取代機床·第4軸,節約投入資金。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2是圖I的尾座總成的結構簡圖。圖3是圖I的旋轉機構的結構簡圖。圖4是圖I的動カ部分的結構簡圖。圖5周向定位總成的結構簡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底座5采用鑄鐵鑄造成型,底面加工有鍵槽,安裝鍵后與機床工作臺鍵槽相連,實現本裝置在機床上的定位,底座5的平面部分開有長條孔,用標準T型螺栓與機床工作臺連接固定,底座5上通過螺栓與定位銷連接有尾座總成2 ;尾座總成2的轉軸與旋轉體3的一端相連,旋轉體3采用QT60-2鑄造后加工而成,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旋轉體3的中心處加工有定位止ロ,可以安裝相應的定位盤6來適應不同的品種,旋轉體3的ー側加工有4個通槽,內側槽用于旋轉體由上料位旋轉至加工位時避開剛性定位支撐7,外側槽是旋轉體3由加工位旋轉到上料位時避開輔助支撐裝置9的壓板以免發生干渉;底座5上裝有液壓輔助支撐裝置9,用干支撐旋轉體3,保證加工時的剛度,防止旋轉體3在機床進刀時發生微量旋轉,液壓輔助支撐裝置9采用兩個內徑63mm的轉角油缸;旋轉夾緊油缸8通過螺釘固定在旋轉體3上,用于夾緊固定エ件,旋轉夾緊油缸8采用標準90°轉角油缸,轉角油缸通過螺栓與旋轉體3連接,壓板有標準型和加長型,適用于不同規格的產品變化,油管通過旋轉油管接頭I與供油管路連接;旋轉體3上裝有定位盤6及周向定位總成4,周向定位總成4用于圓周角度定位,定位盤6用于對エ件的止ロ端面定位,可以限制5個自由度,旋轉體3根據エ件規格可以更換不同的定位盤6 ;底座5平面部分上裝有剛性定位支撐7,用于旋轉體3與エ件旋轉后進行定位,保證定位平面水平,輔助支撐裝置9與剛性定位支撐7可實現加工位精確定位,克服齒輪14與齒條16所產生的旋轉カ矩;旋轉體3的另一端與過渡盤10通過螺栓固定;過渡盤10與旋轉機構11的轉軸15固定連接,旋轉體3在尾座總成2與旋轉機構11的支撐下可以自由轉動;轉軸15末端通過鍵與齒輪14連接,齒輪14與動カ部分13的齒條16哨合,齒條16前后與導向套配合,可以在導向套內自由滑動,齒條16末端與油缸18聯接,油缸18固定在支座17上,為裝置提供動力,序號I為旋轉油管接頭,序號45為端蓋。如圖2所示,尾座總成的底座19內孔與軸承24外圈配合,軸承24內圈與襯套ー23配合,襯套ー 23通過半圓鍵ー 28與空心軸27連接,實現襯套ー 23與空心軸27同時轉動,后端蓋ー 30與底座19通過螺栓聯接對軸承24前端進行軸向定位,后端蓋ー 30側面的調整墊片可以調整軸承游隙,后端蓋ー 30內孔裝有防塵圈ー 29,前端蓋ー 20用螺釘ー 21與底座19相連接對軸承24另ー側外圈進行軸向定位,內圈的軸向定位通過隔套25、襯套ー23上的鎖緊螺母22鎖緊定位,前端蓋ー 20與旋轉油管接頭I用螺釘固定,旋轉油管接頭I使旋轉體部分的油管與輸油管相連接,避免旋轉時纏繞管路,底座19上設有油杯26,提供定期潤滑。空心軸27與旋轉體連接,空心軸27通過兩個球軸承支撐可以自由360°旋轉。尾座總成前部固定裝有旋轉油管接頭1,旋轉體上的油管管路通過空心軸27與旋轉油管接頭I相連,實現與供油管路的對接,解決旋轉體旋轉過程中油管纏繞。 如圖3所示,旋轉機構用于為旋轉體旋轉提供動力,為剛性定位提供保持力。旋轉機構的傳動軸15與襯套ニ 38經半圓鍵ニ 36連接,襯套ニ 38與兩個滾動軸承35內圈配合,內圈通過隔套37、襯套ニ 38的臺階、鎖緊螺母39定位,滾動軸承35外圈與支撐座31配合,后端蓋ニ 40與支撐座31用螺釘連接,后端蓋ニ 40內孔有防塵圈ニ 41,傳動軸15尾部與齒輪14用鍵42聯接,襯套ニ 38內孔裝有防塵圈三33,前端蓋ニ 32通過螺釘ニ 34與支撐座31連接,傳動軸15與過渡盤10用螺釘固定,實現同時轉動,前端蓋ニ 32、后端蓋ニ 40側面墊片通過調整厚度來實現軸承游隙調整,油缸的往復運動帶動齒條實現齒輪14的旋轉,傳動軸15跟隨旋轉帶動旋轉體翻轉。齒輪14的設計模數是4,齒數是18,旋轉體要實現翻轉180°,那么齒條要運動113mm,因此油缸行程要大于113mm。以鉆エ件最大外圈孔為例來計算油缸缸徑,進給力約266N,在旋轉體上產生的回轉カ矩是78N. M。齒輪分度圓直徑是72mm,所設計油缸直徑80mm,油壓7MPa,所產生的回轉カ矩是40mmX40mmX Ji X7MPa =1406N. M,遠遠大于78N. M因此剛性定位保持力具有可靠性。如圖4所示,動カ部分的油缸18用螺釘固定在支座17上,支座17用螺釘固定在旋轉機構11的支撐座31上,油缸18活塞桿與接頭46螺紋聯接,接頭46與齒條16靠卡槽聯接,齒條16與襯套12、襯套三47滑動配合,襯套12、襯套三47與底座44緊密配合,襯套三47用螺釘三48固定在底座44上,底座44前端通過螺釘固定端蓋45。如圖5所示,周向定位總成的定位塊51與鍵53通過螺釘四54固定連接,定位塊51與導向套50滑動配合,導向套50通過螺釘五55固定在座49上,手柄52與定位塊51螺紋連接。手柄52實現V型定位塊51的移動,使之與エ件加強筋接觸,實現周向定位。如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立體圖。エ件56上料后,通過止ロ與定位盤配合定位固定到旋轉體3上,周向定位總成4的“V”型定位塊伸出與エ件加強筋接觸定位,エ件實現完全定位,旋轉夾緊油缸8旋轉夾緊エ件,輔助支撐裝置9處于上腔進油,定位塊57與輔助支撐裝置9壓板支撐定位,此時上料完畢。控制系統控制油缸18有桿腔進油,拉動齒條帶動齒輪14實現旋轉體180°轉動,輔助支撐裝置9旋轉伸出支撐住旋轉體,進入加工·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底座(5)上通過螺栓與定位銷連接有尾座總成(2);尾座總成(2)的轉軸與旋轉體(3)的一端相連,底座(5)上裝有液壓輔助支撐裝置(9),旋轉夾緊油缸(8)通過螺釘固定在旋轉體(3)上,旋轉體(3)上裝有定位盤(6)及周向定位總成(4),底座(5)上裝有剛性定位支撐(7);旋轉體(3)的另一端與過渡盤(10)通過螺栓固定;過渡盤(10)與旋轉機構(11)的轉軸(15)固定連接,轉軸(15)通過鍵與齒輪(14)連接,齒輪(14)與動カ部分(13)的齒條(16)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總成(2)的底座(19)內孔與軸承(24)外圈配合,軸承(24)內圈與襯套ー(23)配合,襯套ー(23)通過半圓鍵ー(28)與空心軸(27)連接,后端蓋ー(30)與底座(19)通過螺栓聯接對軸承(24)前端進行軸向定位,后端蓋ー(30)內孔裝有防塵圈ー(29),前端蓋ー(20)用螺釘ー(21)與底座(19)相連接對軸承(24)另一側外圈進行軸向定位,內圈的軸向定位通過隔套(25)、襯套一(23)上的鎖緊螺母(22)鎖緊定位,前端蓋ー(20)與旋轉油管接頭(I)用螺釘固定,底座(19)上設有油杯(26)。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11)的傳動軸(15)與襯套ニ(38)經半圓鍵ニ(36)連接,襯套ニ(38)與兩個滾動軸承(35)內圈配合,內圈通過隔套(37)、襯套ニ(38)的臺階、鎖緊螺母(39)定位,滾動軸承(35)外圈與支撐座(31)配合,后端蓋ニ(40)與支撐座(31)用螺釘連接,后端蓋ニ(40)內孔有防塵圈ニ(41),傳動軸(15)尾部與齒輪(14)用鍵(42)聯接,襯套ニ(38)內孔裝有防塵圈三(33),前端蓋ニ(32)通過螺釘ニ(34)與支撐座(31)連接,傳動軸(15)與過渡盤(10)用螺釘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カ部分(13)的油缸(18 )用螺釘固定在支座(17 )上,支座(17 )用螺釘固定在旋轉機構(11)的支撐座(31)上,油缸(18)活塞桿與接頭(46)螺紋聯接,接頭(46)與齒條(16)靠卡槽聯接,齒條(16)與襯套(12)、襯套三(47)滑動配合,襯套(12)、襯套三(47)與底座(44)緊密配合,襯套三(47)用螺釘三(48)固定在底座(44)上,底座(44)前端通過螺釘固定端蓋(45)。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定位總成(4)的定位塊(51)與鍵(53)通過螺釘四(54)固定連接,定位塊(51)與導向套(50)滑動配合,導向套(50)通過螺釘五(55)固定在座(49)上,手柄(52)與定位塊(51)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翻轉精確定位裝置,用于大型零件上料后需要翻轉加工面180°的場合。底座上連接有尾座總成;尾座總成的轉軸與旋轉體的一端相連,底座上裝有液壓輔助支撐裝置,旋轉夾緊油缸固定在旋轉體上,旋轉體上裝有定位盤及周向定位總成,底座上裝有剛性定位支撐;旋轉體的另一端與過渡盤固定;過渡盤與旋轉機構的轉軸固定連接,轉軸與齒輪連接,齒輪與動力部分的齒條嚙合。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同類零件在加工中心上由于上料困難所造成的設計基準與定位基準的不重合,影響產品質量穩定性等問題,結構獨特,結構簡單實用,更換品種快捷,工件上下料方便,能夠實現自動夾緊與翻轉定位,生產效率高,勞動強度低,可代替機床第四軸,投資成本低。
文檔編號B23Q7/00GK202592103SQ2012202298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石建偉, 何長仙 申請人: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