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殼體成型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殼體成型刀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中的一種刀具,具體涉及一種機加工中使用的殼體成型刀。
背景技術:
[0002]在對殼體端面進行銑削加工時,先需要采用端面銑刀對殼體端面進行銑削,然后再換上倒角刀對銑削好的殼體進行圓角,這樣的加工工序復雜、需要頻繁的更換刀具,且每次換刀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精度誤差,從而降低了加工精度,同時也降低了加工效率。發明內容[0003]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殼體成型刀,其能夠在對殼體端面銑削時,同時對殼體端面進行圓角,無需更換刀具,保證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0004]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0005]殼體成型刀,包括刀柄,設置在刀柄一端部的具有切削刃的切削頭,所述切削頭的直徑大于刀柄的直徑,切削頭的端面中部設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切削刃包括設置在切削頭上作周向延伸的直線刃,以及設置在凸起部上與直線刃一端連接的圓弧刃。[0006]所述切削刃設置有四個,四個切削刃均勻的布置在切削頭上,切削刃之間設置有排屑槽。[0007]所述排屑槽為直線型的排屑槽。[0008]采用了上述方案,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對殼體進行加工時,其中切削刃的直線刃對殼體端面進行加工,而圓弧刃對殼體端面圓角,一次便能完成工件的加工,無需更換其他刀具,保證了殼體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0009]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0]圖中,I為刀柄,2為切削頭,3為凸起部,4為直線刃,5為圓弧刃,6為排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2]參見圖1,殼體成型刀,包括圓柱形的刀柄1,設置在刀柄一端部的具有切削刃的切削頭2,切削頭的直徑大于刀柄的直徑,刀柄的直徑為18mm-22mm,切削頭的直徑為 80mm — 85mm,整個刀的長度為58mm-62mm之間;切削頭的端面中部設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3,切削刃包括設置在切削頭上作周向延伸的直線刃4,以及設置在凸起部上與直線刃一端連接的圓弧刃5。[0013]其中,切削刃設置有四個,四個切削刃均勻的布置在切削頭上,切削刃之間設置有排屑槽6,具體實施中,排屑槽6為直線型的排屑槽。權利要求1.殼體成型刀,包括刀柄,設置在刀柄一端部的具有切削刃的切削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頭的直徑大于刀柄的直徑,切削頭的端面中部設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切削刃包括設置在切削頭上作周向延伸的直線刃,以及設置在凸起部上與直線刃一端連接的圓弧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殼體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設置有四個,四個切削刃均勻的布置在切削頭上,切削刃之間設置有排屑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殼體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為直線型的排屑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中的一種刀具,具體涉及一種機加工中使用的殼體成型刀,包括刀柄,設置在刀柄一端部的具有切削刃的切削頭,所述切削頭的直徑大于刀柄的直徑,切削頭的端面中部設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切削刃包括設置在切削頭上作周向延伸的直線刃,以及設置在凸起部上與直線刃一端連接的圓弧刃。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對殼體進行加工時,其中切削刃的直線刃對殼體端面進行加工,而圓弧刃對殼體端面圓角,一次便能完成工件的加工,無需更換其他刀具,保證了殼體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文檔編號B23C5/02GK202804298SQ20122040762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程榮 申請人:常州市精刃工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