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彎管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管加彎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彎管機器。
背景技術:
冰箱壓縮機內部結構復雜,有很多零部件,排布非常緊湊,致使排氣管在壓縮機內部的走向也很復雜,形成多個空間幾何形狀,而且管路與其它零部件之間的間隙很小。如果空間幾何尺寸超差,在壓縮機運轉時,會因管路與零部件磨擦,造成管路破損。冰箱壓縮機是全封閉的,是使制冷劑保持循環(huán)的動力。倘若冰箱壓縮機吸排氣管破裂或有細小氣孔泄漏,就會造成系統的吸氣或排氣量減少,使壓縮機運轉時間延長,蒸發(fā)器結霜不全或不結霜,達不到制冷目的。在現有技術中,在彎制排氣管時采用人工手工彎制,很難保證彎管的空間幾何形狀和尺寸,廢品率聞,而且效率低,從而提聞了生廣成本。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彎管機器,尤其適合壓縮機內排氣管道的彎曲。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彎管機器,包括彎管裝置、工作臺、保護罩 和電控系統,所述彎管裝置設在工作臺上,所述彎管裝置與工作臺外設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一側設有電控系統;所述彎管裝置包括彎管模、推彎機構、旋彎機構和末彎旋壓彎機構,所述彎管模的橫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所述彎管模的豎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所述彎管模的其它角度方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所述彎管模的四周設有相應的旋彎機構,所述彎管模上還設有末彎旋壓彎機構;所述電控系統與彎管裝置的推彎機構、旋彎機構和末彎旋壓彎機構連接。進一步,所述彎管模可拆卸,即所述彎管模根據工件管的彎曲要求進行拆卸更換。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裝置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效率高,彎曲精度高,能保證工件的空間幾何形狀和尺寸,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產效率高等優(yōu)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彎管裝置的主視圖;圖3是圖1中彎管裝置的后視圖。圖中:1、彎管裝置2、工作臺3、保護罩4、電控系統5、彎管模6、推彎機構[0017]7、旋彎機構8、末彎旋壓彎機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和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彎管機器,包括彎管裝置1、工作臺2、保護罩3和電控系統4,所述彎管裝置I設在工作臺2上,所述彎管裝置I與工作臺2外設有保護罩3,所述保護罩3 —側設有電控系統4 ;所述彎管裝置I包括彎管模5、推彎機構6、旋彎機構7和末彎旋壓彎機構8,所述彎管模5的橫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6,所述彎管模5的豎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6,所述彎管模5的其它角度方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6,所述彎管模5的四周設有相應的旋彎機構7,所述彎管模5上還設有末彎旋壓彎機構8 ;所述電控系統4與彎管裝置I的推彎機構6、旋彎機構7和末彎旋壓彎機構8連接。所述推彎機構6包括本體、推桿、推輪和氣缸,本體通過安裝板安裝在工作臺2上,氣缸連接推桿,推桿活動連接推輪。所述旋彎機構7包括旋彎機構7主體、旋彎頭、齒輪、齒條和氣缸,旋彎機構7主體通過安裝板安裝在工作臺2上,氣缸連接齒條,齒條活動連接齒輪,齒輪嚙合旋彎頭。彎管模5上設有定位裝置,可以將待加工的管定位,隨后在彎管裝置I的作用下進
行彎管。本實例的工作過程:人工手動將工件放置到所述彎管模5上,進行定位,隨后推彎機構6和旋彎機構7對工件管進 行彎曲,最后末彎旋壓彎機構8在對管進行最后彎曲定型。推彎機構6的組數和角度及旋彎機構7的組數和角度可以針對不同要求彎曲的管進行安裝定位,再配以相對的彎管模5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彎管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彎管裝置、工作臺、保護罩和電控系統,所述彎管裝置設在工作臺上,所述彎管裝置與工作臺外設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一側設有電控系統; 所述彎管裝置包括彎管模、推彎機構、旋彎機構和末彎旋壓彎機構, 所述彎管模的橫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所述彎管模的豎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所述彎管模的其它角度方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所述彎管模的四周設有相應的旋彎機構,所述彎管模上還設有末彎旋壓彎機構; 所述電控系統與彎管裝置的推彎機構、旋彎機構和末彎旋壓彎機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彎管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彎管模可拆卸,即所述彎 管模根據工件管的彎曲要求進行拆卸更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彎管機器,包括彎管裝置、工作臺、保護罩和電控系統,彎管裝置設在工作臺上,彎管裝置與工作臺外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一側設有電控系統;彎管裝置包括彎管模、推彎機構、旋彎機構和末彎旋壓彎機構,彎管模的橫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彎管模的豎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彎管模的其它角度方向設有兩個推彎機構,彎管模的四周設有相應的旋彎機構,彎管模上還設有末彎旋壓彎機構;電控系統與彎管裝置的推彎機構、旋彎機構和末彎旋壓彎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裝置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效率高,彎曲精度高,能保證工件的空間幾何形狀和尺寸,操作更加方便,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B21D7/025GK203091489SQ2013200762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17日
發(fā)明者馮德貴 申請人:天津市凱益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