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轎車側圍在焊裝、涂裝生產過程中的輸送裝備,尤其是涉及一種三包件側圍專用工裝。
背景技術:汽車生產四大工藝中,焊裝車間完成車身焊接后,將車身輸送到涂裝車間,經自動轉掛后白車身轉換到涂裝專用吊具上,進行車身涂裝工藝。涂裝第一道工序是電泳防腐工藝,電泳前車身須經若干道前處理工藝(如脫脂、磷化、表調等)。在生產車身的同時,需要生產一部分車身三包件左/右側圍,而生產該三包件的焊裝、涂裝工藝必須與成品車身是完全相同的,其各項質量指標尤其是電泳防腐指標也必須達到成品車身的相同等級。從生產成本考慮,該三包件最好是與車身在同一條生產線上隨行或交叉進行,然而生產線的建設很難設計一種既能運載車身又可以運載三包件的工裝吊具,當然也就不能自動完成從焊裝車間輸送到涂裝車間、自動轉掛、自動完成前處理電泳工藝等。為此,生產線上需要兩人將三包件在焊裝上線處放置在車身內腔,然后用鐵絲固定,隨白車身進入涂裝進行電泳,三包件經過前處理、電泳之后,還需要兩人在涂裝車間內將此三包件取下,放置在周轉架上,在取件作業時由于此三包件較大,經常會出現劃傷車身表面的現象,造成電泳車身返修。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側圍裝卸操作方便,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的專用工裝。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種三包件側圍專用工裝,包括定位支架以及用于承載定位支架的滑撬,所述的定位支架包括底部框體以及位于底部框體之上、與底部框體平行布置的承載框體,承載框體與底部框體之間固定連接,所述底部框體中部設有下橫梁,所述的承載框體上方設有兩個與下橫梁平行布置的上橫梁,上橫梁與底部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的上橫梁的上表面設有若干沿著上橫梁長度方向平行布置的上限位卡槽,下橫梁的上表面設有與上限位卡槽對應的下限位卡槽。這樣側圍在焊裝下線放置時采用立式安放,每件之間均設有相應的固定支撐,既避免了局部互相遮蓋,保證工件前處理、電泳充分徹底,提升產品質量,又可以防止設備運行時工件滑落,同時側圍裝卸較為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作為優選,所述的滑撬上在定位支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別設有若干支撐柱,所述的定位支架上設有與支撐柱相對應的定位孔?;嗽谇昂缶ㄟ^支撐柱與滑撬上的定位孔進行定位,提供較高的定位精度,適合于焊裝生產線的定位要求。作為上述優選的替代方案,所述的滑撬在定位支架的前部設有若干支撐柱,滑撬在定位支架的后部設有支撐梁,所述的定位支架上設有與支撐柱相對應的定位孔。通過支撐梁與支撐柱的共同作用支撐定位支架,承載能力較強,適合于涂裝生產線的定位要求。作為優選,所述的滑撬包括底座以及設于底座上的搖擺機構,所述搖擺機構包括驅動電機、由驅動電機帶動旋轉的轉軸和可相對底座在豎直面轉動的臺架,所述轉軸的一端設有曲軸,所述曲軸的端部和臺架之間設有轉動連接第一連桿。設置搖擺機構,驅動電機帶動轉軸轉動,通過曲軸帶動第一連桿使得臺架能在豎直面上轉動,這樣在焊裝生產線上,通過搖擺機構作用,使得焊接后產生的焊渣能快速掉落,而在涂裝生產線上,通過搖擺機構作用可以使的電泳后的殘余電泳液體快速落下,提高側圍漆面均勻度和瀝干速度。作為優選,所述搖擺機構還包括滑臺,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與滑臺配合的滑軌,所述的滑臺上設有承載柱,承載柱頂端與臺架中部轉動連接,所述的轉軸上固定有轉輪,所述轉輪的邊緣與底座之間設有轉動連接的第二連桿。通過設置第二連桿,使得驅動電機同時還能帶動第二連桿作用于滑撬,滑臺受到反作用力而相對滑撬前后滑移,同時配合臺架的往復轉動,從而進一步提高搖擺效果。作為優選,所述承載框體的前部設有可向前翻轉的前安全鎖定架以及用于定位前安全鎖定架的前支架,承載框體的后部設有可向后翻轉的后安全鎖定架以及用于定位后安全鎖定架的后支架,所述前安全鎖定架與前支架之間、后安全鎖定架與后支架之間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