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大直徑回轉窯齒圈在普通滾齒機上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齒圈是回轉窯傳動裝置的重要組成部件,承受載荷大,通過彈簧板與回轉窯筒體聯接起來。小齒輪把電動機動力傳給大齒圈,驅動筒體緩慢旋轉,從而使物料在回轉窯內產生旋轉和移動的復合運動,完成物料物理、化學反應過程;而現有滾齒機最大加工直徑5000mm,遠遠超出現有設備加工能力。以前超過該加工范圍的齒輪一般采取外協加工方式。但外協加工生產周期長、價格高,工期不能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方便,流程簡單,能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大直徑回轉窯齒圈在普通滾齒機上的加工方法。
大直徑回轉窯齒圈在普通滾齒機上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鏜,加工結合面和粗鉆螺孔,其中兩個對角孔留余量加工為精孔,作定位孔;
第二步,鉗,將兩半齒圈用螺栓把合為整圓,并焊工藝凸臺;
第三步,立車,粗加工齒端面、外圓和工藝凸臺平面;
第四步,滾齒機,先把立柱退到原測量試驗極限位置,擺放墊鐵、裝銑刀架,安裝工件,用百分表找正外圓后卡緊活件,再把銑刀架升到離工件上端面一定距離后裝專用銑刀,從剖面縫對刀,由上向下走刀,用樣板檢查,銑完一齒后順原路線退回起刀處,然后分齒,直至全部齒粗加工完,銑刀退回到上刀位置,卸下銑刀架,保持立柱和墊鐵加工位置不變,為精加工做準備;
第五步,鉗工把齒圈拆開為兩半;
第六步,鏜,修瓦口、擴螺孔;
第七步,鉗,重新把合;
第八步,鏜,配鉆鉸騎縫鉸制孔;
第九步,鉗,裝鉸制螺栓,重新組成整圓;
第十步,立車,精車齒端面和外圓;
第十一步,滾齒機, 裝滾刀架,安裝工件,用百分表找正外圓后卡緊,把滾刀架先抬到工件齒上端面一定距離裝滾刀,仍從瓦口處粗開槽對刀,檢查齒厚合格后完成全部齒的精加工,滾刀退回上刀位置,卸下滾刀,吊下活件,調整機床立柱和墊鐵到正常位置;
第十二步,鏜,加工齒輪其他部位至完成。
本發明操作方便,流程簡單,能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大直徑回轉窯齒圈在普通滾齒機上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鏜,加工結合面和粗鉆螺孔,其中兩個對角孔留余量加工為精孔,作定位孔;
第二步,鉗,將兩半齒圈用螺栓把合為整圓,并焊工藝凸臺;
第三步,立車,粗加工齒端面、外圓和工藝凸臺平面;
第四步,滾齒機,先把立柱退到原測量試驗極限位置,擺放墊鐵、裝銑刀架,安裝工件,用百分表找正外圓后卡緊活件,再把銑刀架升到離工件上端面一定距離后裝專用銑刀,從剖面縫對刀,由上向下走刀,用樣板檢查,銑完一齒后順原路線退回起刀處,然后分齒,直至全部齒粗加工完,銑刀退回到上刀位置,卸下銑刀架,保持立柱和墊鐵加工位置不變,為精加工做準備;
第五步,鉗工把齒圈拆開為兩半;
第六步,鏜,修瓦口、擴螺孔;
第七步,鉗,重新把合;
第八步,鏜,配鉆鉸騎縫鉸制孔;
第九步,鉗,裝鉸制螺栓,重新組成整圓;
第十步,立車,精車齒端面和外圓;
第十一步,滾齒機, 裝滾刀架,安裝工件,用百分表找正外圓后卡緊,把滾刀架先抬到工件齒上端面一定距離裝滾刀,仍從瓦口處粗開槽對刀,檢查齒厚合格后完成全部齒的精加工,滾刀退回上刀位置,卸下滾刀,吊下活件,調整機床立柱和墊鐵到正常位置;
第十二步,鏜,加工齒輪其他部位至完成。
本發明操作方便,流程簡單,能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