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動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申請號201210109980.X 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行車和駐車聯動多片濕式液壓制動器,包括制動器座、浮動密封座、前法蘭、駐車活塞、駐車缸體、內齒圈、制動摩擦片組、行車缸體、行車活塞和后法蘭,所述的駐車活塞支承在駐車缸體上;在駐車活塞和前法蘭之間還安裝有一組制動彈簧,由彈簧力通過駐車活塞壓在制動摩擦片組上,從而產生制動力矩;所述的行車活塞支承在行車缸體上,在所述的行車活塞上安裝有一組回位螺栓,所述回位螺栓上套裝有回位彈簧,通過行車活塞上的光孔安裝在后法蘭上,產生的彈簧力作用在行車活塞上,使制動摩擦片組在非制動狀態下能完全可靠脫開。由于濕式制動器的摩擦副采用強制油冷,增加了額外配套液壓系統和造價。
中國申請號是201520191387.3的 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車用制動裝置,是一種干式制動裝置,通過空氣冷卻。該實用新型的油缸塊具有軸向的油缸孔,油缸孔的大徑段與縮徑段內安裝具有階梯外圓的中空行車活塞,行車活塞與大徑段和縮徑段變徑處形成的環形空腔構成行車制動油缸;隔離段和擴徑段內安裝駐車活塞,駐車活塞與隔離段和擴徑段變徑處形成的環形空腔構成駐車制動油缸;駐車活塞的內部周向間隔分布有駐車彈簧,駐車彈簧中裝有被回位螺栓壓持端壓持的回位彈簧,回位螺栓遠離壓持端的一端穿過駐車活塞底部與行車活塞固連。所述駐車活塞的內部周向間隔分布有對稱的間隙調節機構。該實用新型的行、駐車活塞為聯動,如某一活塞發生卡滯現象直接會影響另一活塞的動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緊湊且行車活塞和駐車活塞各自獨立運行的車用行駐車一體制動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行車端蓋、行車缸體、行車活塞、筒形中間體、制動摩擦副組件、駐車缸體、駐車活塞、駐車端蓋和主駐車彈簧;所述制動摩擦副組件的摩擦片與中間體構成軸向移動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車端蓋和駐車端蓋分別連接在中間體的兩端,所述行車缸體和駐車缸體分別處于摩擦副組件的兩側且各與行車端蓋和駐車端蓋連接;行車活塞動配合套在行車缸體上并能抵及摩擦副組,行車活塞和行車缸體之間的環形間隙構成行車制動油腔;駐車活塞動配合置于駐車缸體的腔內并能抵及摩擦副組,駐車缸體與駐車活塞之間的環形間隙構成駐車制動油腔,所述駐車活塞上周向均勻分布有彈簧孔,每個彈簧孔中設有緊抵駐車端蓋的所述駐車彈簧。
所述行車缸體具有大經段、錐形段和小徑段,其中大經段臨近行車端蓋,所述行車活塞具有分別與行車缸體的大經段、錐形段和小徑段匹配的大經孔、錐形孔和小徑孔,行車缸體的環形錐形段底面與行車活塞的環形錐形孔底面之間的間隙構成所述行車制動油腔,行車制動油腔為變截面油腔。
所述駐車活塞具有大徑段和小徑段,其中大徑段臨近駐車端蓋,駐車缸體具有與駐車活塞的大徑段、小徑段匹配的大徑孔和小徑孔,駐車活塞的大徑段環形底面和駐車缸體的大徑孔的環形底面之間的間隙構成所述駐車制動油腔。
所述行車活塞為T形,具行車活塞有四周徑向擴展的頂部,其頂部處于行車端蓋和制動摩擦副組件之間。
所述行車端蓋上且相對行車活塞頂部的部位設有周向分布且對稱的套筒孔,所述行車活塞的頂部上相對每個套筒孔設有調節孔;每個套筒孔中設有間隙調節機構,各間隙調節機構局部插入相對的調節孔中。
所述間隙調節機構包括固定在套筒孔中的套筒,套筒內設有位于中心孔中且限位于套筒卡圈的補償彈簧,一調節螺桿插入套筒卡圈和補償彈簧中,調節螺桿的頭部插入行車活塞對應的調節孔中,調節孔內設有將調節螺桿緊貼在調節孔底面上的螺桿卡簧。
所述調節螺桿與補償彈簧緊配合。
所述行車缸體的大徑段上設有2條環形外壁凹槽,分別嵌裝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一耐磨環,所述行車缸體的小徑段上設有3條環形外壁凹槽,分別嵌裝第二耐磨環、第二密封圈和第二防塵圈。
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二防塵圈均為U形結構的密封圈和防塵圈。
所述駐車缸體的大徑孔孔壁上設有2條環形內壁凹槽,分別嵌裝有第三密封圈和第三耐磨環,所述駐車缸體的小徑孔孔壁上設有3條環形內壁凹槽,分別嵌裝第四耐磨環、第四密封圈和第四防塵圈。
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和第四防塵圈均為U形結構的密封圈和防塵圈。
所述中間體上設有徑向散熱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積極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行、駐車制動一體化設計,為風冷散熱,行車制動和駐車制動分別布置在摩擦副的兩側。行車活塞套在行車缸體上,行車活塞為T形,給了行車端蓋的邊緣軸向加厚的空間,間隙調整機構能設置在行車端蓋內,不再需要另外占用空間。行車活塞和駐車缸體都具有通腔,為減速器的安裝騰出一個空間。利用U形結構的密封圈和防塵圈的形變力幫助行車活塞和駐車活塞在移位后復原,從而省去回位裝置。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空間,結構簡單且十分緊湊,十分適合與設計空間狹小的各種車輛靈活配置。2. 行車制動油腔為變截面,行車制動油腔的截面積隨行車活塞向摩擦副移動距離的增加而增加,制動推力也隨之增加,在液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制動推力增加能提高制動扭矩,當摩擦片存在磨損導致摩擦系數下降,制動扭矩不會因此而降低。3.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行、駐車活塞之間的動作無關聯,不會發生一活塞發生卡滯而影響另一活塞動作的現象。4.車用制動裝置的關鍵指標就是響應速度,本實用新型的間隙調整裝置能提高制動器的反應速度及縮短響應時間。5.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圈和防塵圈設置在缸體上,避免了由于密封圈和防塵圈設置在活塞上而導致的活塞運動時產生的波動滲油現象。6.本實用新型在保證基本功能前提下,可以在較小的安裝空間內實現較大的制動扭矩,給整車布置帶來極大方便,有利于提高摩擦片的熱負荷能力,顯著延長使用壽命,節省維修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2是圖1下部的放大圖。
圖3是圖1的Ⅰ部放大圖。
圖4是行車缸體圖。
圖5是行車活塞圖。
圖6是駐車缸體圖。
圖7是駐車活塞圖。
圖8是圖1的右視圖。
圖9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見圖1至圖9,實施例1包括行車端蓋1、行車缸體2、行車活塞3、筒形中間體5、制動摩擦副組件6、駐車缸體7、駐車活塞8、駐車端蓋9和主駐車彈簧10。所述制動摩擦副組件6由摩擦片6-1和制動盤6-2間隔設置而成,其摩擦片與中間體5構成軸向移動副。所述行車端蓋1和駐車端蓋9分別連接在中間體5的兩端,所述行車缸體2和駐車缸體7分別處于摩擦副組件6的兩側且各與行車端蓋1和駐車端蓋9連接。所述行車缸體2和駐車活塞8具有通腔,制動摩擦副組件的摩擦片6-1和制動盤6-2具有中心孔,從而形成制動器2的腔,用于置放減速器。為提高本制動裝置的散熱性能,所述中間體5上設有徑向散熱孔5-1。
所述行車活塞3動配合套在行車缸體2上并能抵及摩擦副組6,行車活塞3和行車缸體2之間的環形間隙構成行車制動油腔E。本實施例的行車缸體2具有大經段2a、錐形段2b和小徑段2c,其中大經段2a臨近行車端蓋1。行車活塞3具有分別與行車缸體2的大經段、錐形段和小徑段匹配的大經孔3a、錐形孔3b和小徑孔3c。當行車活塞3動配合套在行車缸體2上時,行車缸體2的環形錐形段底面2d與行車活塞3的環形錐形孔底面3d之間具有環形間隙,該環形間隙即是行車制動油腔E,由于行車制動油腔E的截面是直角梯形,所以行車制動油腔E為變截面油腔。行車制動油腔的截面積隨行車活塞向摩擦副移動距離的增加而增加,制動推力也隨之增加,在液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制動推力增加能提高制動扭矩,當摩擦片存在磨損導致摩擦系數下降,制動扭矩不會因此而降低。
如行車缸體2為具有大經段和小經段的階梯形缸體,行車活塞3具有與行車缸體2匹配的階梯形孔,兩者之間動配合形成的環形間隙的截面為矩形,則行車制動油腔E為等截面油腔。
所述駐車活塞8動配合置于駐車缸體7內并能抵及摩擦副組6,駐車缸體7與駐車活塞8之間的環形間隙構成駐車制動油腔F。本實施例的駐車活塞8具有大徑段8a和小徑段8b,其中大徑段8a臨近駐車端蓋9,駐車缸體7具有與駐車活塞8的大徑段、小徑段匹配的大徑孔7a和小徑孔7b,當駐車活塞8動配合置于駐車缸體7內,駐車活塞8的大徑段環形底面8d和駐車缸體7的大徑孔的環形底面7d之間具有環形間隙,該環形間隙即為等截面駐車制動油腔F。
所述駐車活塞8上周向均勻分布有彈簧孔8-1,每個彈簧孔8-1中設有緊抵駐車端蓋9的所述駐車彈簧11。所述駐車彈簧11由外駐車彈簧11-1內嵌有內駐車彈簧11-2組成。
所述行車活塞3為T形,具有四周徑向擴展的頂部3-1,其頂部3-1處于行車端蓋2和制動摩擦副組件6之間,行車端蓋1上且相對行車活塞頂部3-1的部位能軸向加厚,在行車端蓋1加厚的部位上設有周向分布且對稱的套筒孔1-1,所述行車活塞3的頂部3-1上相對每個套筒孔1-1設有調節孔3-2。每個套筒孔1-1中設有間隙調節機構4,各間隙調節機構4的局部插入相對的調節孔3-2中。所述間隙調節機構4包括固定在套筒孔1-1中的套筒4-1,套筒4-1內設有位于中心孔中且限位于套筒卡圈4-4的補償彈簧4-3,一調節螺桿4-2插入套筒卡圈4-4和補償彈簧4-3中,調節螺桿4-2與補償彈簧4-3緊配合,間隙調節機構4的局部插入相對的調節孔3-2中即是指調節螺桿4-2的頭部插入行車活塞相對的調節孔3-2中,調節孔3-2內設有將調節螺桿4-2緊貼在調節孔底面上的螺桿卡簧4-5。行車活塞3移動時,帶動間隙調節機構4的調節螺桿4-2移動,當摩擦片磨損后,行車活塞3的制動距離將增加,由于螺桿卡簧4-5的限位,調節螺桿4-2伸出補償彈簧4-3的長度增加,增加的長度即是行車活塞3的制動增加距離。實現了摩擦副磨損的間隙補償功能。
所述行車缸體2的大徑段2a上設有2條環形外壁凹槽2a-1,分別嵌裝有第一密封圈13-1和第一耐磨環12-1,所述行車缸體2的小徑段2c上設有3條環形外壁凹槽2c-1,分別嵌裝第二耐磨環12-2、第二密封圈13-2和第二防塵圈14-2。第一密封圈13-1、第二密封圈13-2和第二防塵圈14-2均為U形結構的密封圈和防塵圈。
所述駐車缸體7的大徑孔孔壁上設有2條環形內壁凹槽7a-1,分別嵌裝有第三密封圈13-3和第三耐磨環12-3,所述駐車缸體7的小徑孔孔壁上設有3條環形內壁凹槽7b-1,分別嵌裝第四耐磨環12-4、第四密封圈13-4和第四防塵圈14-4,第三密封圈13-3、第四密封圈13-4和第四防塵圈14-4均為U形結構的密封圈和防塵圈。
行車時,控制高壓液體進入駐車制動油腔F,推動駐車活塞8向駐車端蓋9方向移動,壓縮駐車彈簧 11,從而實現摩擦副6的摩擦片與制動盤的分離,使車輛可以行駛。當高壓液體進入行車制動油腔E,推動行車活塞3向摩擦副6方向移動,直至壓緊摩擦副,實現行車制動。當行車制動油腔E和駐車制動油腔F均釋壓,駐車彈簧11推動駐車活塞6壓緊摩擦副,實現駐車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