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壓球機檢修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壓球機輥子拆裝裝置。
背景技術:
壓球機的輥子由輥皮和輥芯組成,輥子往往重達數噸,在壓球機的使用過程中,輥皮是最容易磨損的部件,輥皮又無法修補再利用,其使用壽命往往只有一個月。當輥皮磨損或損壞后,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往往會將輥芯拆卸下來,再裝上新的輥皮。
目前,多數壓球機使用廠家選擇將輥子返回生產廠家進行拆卸和組裝,或者在生產現場破壞性拆除輥皮,生產效率低、設備備件更換成本高、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人危險系數高,嚴重制約了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捷、高效的實現壓球機輥子的輥皮和輥芯之間拆卸與組裝的壓球機輥子拆裝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壓球機輥子拆裝裝置,包括操作平臺,所述操作平臺上設置有用于放置輥子的平臺缺口,所述操作平臺臺面上設置有固定板結構和液壓千斤頂結構,所述輥子的輥皮和輥芯之間通過安裝于固定板結構上的液壓千斤頂結構進行分離或安裝。
進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板結構由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構成。
進一步的是,所述液壓千斤頂為分體式電動液壓千斤頂。
進一步的是,所述分體式電動液壓千斤頂的外液壓油缸設置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間。
進一步的是,所述分體式電動液壓千斤頂的內液壓油缸設置于下固定板和操作平臺之間。
進一步的是,所述液壓千斤頂結構與固定板結構之間為可拆卸連接結構。
進一步的是,所述平臺缺口為U型缺口。
進一步的是,所述操作平臺和固定板結構為垂直布置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實際使用時,十分的便捷。當需要分離輥皮和輥芯時,只需用吊車吊運輥子并將輥皮的鍵槽口朝下置于操作平臺上,液壓千斤頂通電擠壓輥芯,使其脫離輥皮即可;當需要組合輥皮和輥芯時,只需用吊車吊運輥皮并將輥皮的鍵槽口朝上置于操作平臺上,用吊車吊運輥芯,使輥芯的鍵槽口對準輥皮的鍵槽口,下放輥芯插入輥皮,在輥芯上放入鍵,電動液壓千斤頂通電擠壓輥芯到位即可。本發明尤其適用于各種大型輥子的輥皮與輥芯的拆卸和組裝操作之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操作平臺1、平臺缺口11、輥皮2、輥芯3、內液壓油缸4、下固定板5、外液壓油缸6、上固定板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壓球機輥子拆裝裝置,包括操作平臺1,所述操作平臺1上設置有用于放置輥子的平臺缺口11,所述操作平臺1臺面上設置有固定板結構和液壓千斤頂結構,所述輥子的輥皮2和輥芯3之間通過安裝于固定板結構上的液壓千斤頂結構進行分離或安裝。
本發明在實際使用時是這樣的:當需要拆卸輥皮2和輥芯3時,首先用吊裝帶捆住輥子,吊車掛鉤起吊,使輥皮2的鍵槽口朝下,將輥子置于操作平臺上,輥芯3正對液壓千斤頂結構的液壓油缸,液壓千斤頂結構通電向下擠壓輥芯3,輥芯3緩慢從輥皮2中脫離落地,液壓千斤頂結構泄壓,完成輥皮2和輥芯3的拆卸。當需要組裝輥皮2和輥芯3時,用吊裝帶捆住輥皮2,吊車掛鉤起吊,使輥皮2的鍵槽口朝上,將輥皮2置于操作平臺上,輥皮2中空正對液壓千斤頂結構的液壓油缸,用吊裝帶捆住輥芯3,吊車掛鉤起吊插入輥皮2,使輥芯3的鍵槽口對準輥皮2的鍵槽口,在輥芯3上放入聯接鍵,液壓千斤頂結構通電向下擠壓輥芯3,輥芯3緩慢從輥皮2中裝入,液壓千斤頂結構泄壓,完成輥皮2和輥芯3的組裝。一般優選所述液壓千斤頂為分體式電動液壓千斤頂,液壓千斤頂結構與固定板結構之間優選為可拆卸連接結構。
為了結構更加的穩固和靈活,可以選擇這樣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結構由上固定板7和下固定板5構成。進一步的,分體式電動液壓千斤頂的外液壓油缸6設置于上固定板7和下固定板5之間,而所述分體式電動液壓千斤頂的內液壓油缸4設置于下固定板5和操作平臺1之間。如圖1所示的,這樣的結構設計在驅動時更為穩定,也便于操作,讓設備更具有靈活性。
為了便于輥子安放到操作平臺1上,可以選擇所述平臺缺口11為U型缺口。進一步的,為了便于實際操作,可以選擇所述操作平臺1和固定板結構為垂直布置結構。本發明尤其適用于沉重的輥皮和輥芯的快速組裝和拆卸,從而達到安全高效生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