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設有液壓驅動系統控制單元;所述的夾送輥包括機前夾送輥和機后夾送輥,所述機前夾送輥和機后夾送輥均設有上夾送輥(5)、下夾送輥(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夾送輥(5)的升降由上輥驅動液壓缸(4)驅動;所述的上輥驅動液壓缸(4)的進油路上,分別設置普通換向閥(24、25)。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普通換向閥(24、25)與上輥驅動液壓缸(4)的兩個油腔之間的油路上,均設置調速閥(22)。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調速閥(22)與上輥驅動液壓缸(4)的下壓油腔之間的油路上,設置上輥壓靠壓力傳感器(21),所述的上輥壓靠壓力傳感器(21)的信號線路與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控制單元連接。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的液壓泵與所述的普通換向閥(24、25)進油口之間的油路上,設置比例調節減壓閥(26),所述的比例調節減壓閥(26)的控制元件的電路與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控制單元連接。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矯直機主傳動電動機的驅動電路上設置電流傳感器,所述的電流傳感器的電流信號線路與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控制單元連接。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鋼矯直機設有上輥軸承座鎖緊液壓缸(11),所述的上輥軸承座鎖緊液壓缸(11)的控制元件的電路與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控制單元連接。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控制單元的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控制模塊:
1)、功能塊JHJSC01~JHJSC13以及JHJSC26構成夾送輥上輥自動快降控制模塊;
2)、功能塊JHJSC01~JHJSC09以及JHJSC14~JHJSC16構成夾送輥上輥自動下降壓靠控制模塊;
3)、功能塊JHJSC01、JHJSC03、JHJSC17~JHJSC21以及JHJSC27構成夾送輥上輥自動上升控制模塊;
4)、功能塊JHJSC10、JHJSC20、JHJSC22~JHJSC23以及JHJSC27構成夾送輥上輥手動上升控制模塊;
5)、功能塊JHJSC10、JHJSC22以及JHJSC24~JHJSC26構成夾送輥上輥手動下降控制模塊;
6)、功能塊JHJSC28~JHJSC32構成夾送輥上輥軸承座托塊伸縮控制模塊。
8.按照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矯直機夾送輥自動方式下,當夾送輥上輥自動下降控制模塊判定出:型鋼頭部已穿過夾送輥、上夾送輥傳動側和操作側軸承座托塊均處于縮回狀態、下夾送輥正在進行上升操作、上夾送輥不在壓靠區、上夾送輥無上升控制信號輸出并且夾送輥無液壓和傳動故障時,控制程序中夾送輥上輥自動快降控制模塊將輸出夾送輥上輥液控換向閥快降控制信號。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考慮到所述夾送輥的上夾送輥與下夾送輥之間只有壓靠壓力控制而無輥縫控制,為此,為了防止型鋼頭部撞擊夾送輥,夾送輥上輥在型鋼頭部穿過夾送輥前處于抬起狀態,即夾送輥上輥處于高位時,在型鋼頭部穿過夾送輥之后,夾送輥上輥才允許快降或下降壓靠操作;為此,控制程序利用數值比較功能塊,即JHJSC01,實現矯直機內有無型鋼檢測;
當矯直機主傳動電動機負載電流大于電機額定電流的30%時,表明矯直機中有鋼,反之,矯直機中無鋼;
夾送輥上輥自動快降控制模塊通過矯直機內有鋼,并且夾送輥出口側冷檢檢測器檢測到型鋼來判定型鋼頭部已穿過夾送輥;
鑒于該矯直機夾送輥僅采用下夾送輥傳動,上夾送輥為自由輥,為此,夾送輥上輥進行快降或下降壓靠操作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夾送輥下輥處于上升操作狀態,否則夾送輥上輥禁止任何形式的下降操作;
基于夾送輥的安全考慮,夾送輥上輥的上升操作優先于其下降操作,即在夾送輥上輥下降操作過程中,當夾送輥上輥上升操作指令輸出,即夾送輥上輥液控換向閥上升控制信號輸出時,夾送輥上輥將立即由下降操作轉為上升操作。
10.按照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型鋼矯直機夾送輥上輥液壓驅動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為了縮短夾送輥上輥的下降時間并且防止上夾送輥撞擊型鋼,該控制程序將夾送輥上輥下降操作過程分成以下兩步:
第一步、采用快降方式使上夾送輥快速下降至上輥壓靠區,上輥壓靠區的最高位略高于型鋼高度,其最低位略低于最小規格型鋼在輥道上停放的高度;
第二步、采用慢降方式使上夾送輥在壓靠區內慢速下降壓靠型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