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刀具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加工油缸內孔的滾壓刀。
背景技術:
油缸缸體是液壓油缸的重要組成部件,高質量的缸體能更好的保證液壓油缸的密封性和使用壽命。在油缸缸體的加工工序中,一般包括有毛胚材料的熱處理、粗車、粗鏜、半精鏜、精鏜及滾壓,滾壓是利用機械擠壓的原理,獲得光潔如鏡的金屬表面的一種機械無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由于被滾壓的表層金屬塑性變形,使表層組織冷硬化和晶粒變細,形成致密的纖維狀,并形成殘余應力層,硬度和強度提高,從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蝕性和配合性。滾壓作為油缸缸體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加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液壓油缸的質量,現有的一些滾壓刀具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損壞后的刀具利用率低,造成極大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加工油缸內孔的滾壓刀,其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生產成本低,精度的可控性高,維護成本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加工油缸內孔的滾壓刀,包括刀柄、滾子、芯軸以及設置于所述刀柄一端的保持架,所述滾子鑲嵌于所述保持架內,且相抵于所述芯軸,所述芯軸連接于所述保持架中心,且所述芯軸外圈相配合于所述保持架內孔,便于所述芯軸的定位,且不易變形,保證了滾壓刀在加工使用時外形尺寸的恒定,提高了加工精度。
進一步,所述滾子的數量為4-10個,其均勻的設置于所述保持架上,形成滾子圈,在使用時,所述滾子在待加工油缸的旋轉帶動下自轉,通過擠壓使油缸內表層金屬產生塑性流動,填入到原始殘留的低凹波谷中,而使得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提高光潔度。
所述保持架外部設有與所述滾子相對應數量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寬度小于所述滾子直徑,將所述滾子從所述保持架內部裝入后,保證所述滾子不能滑落,裝入所述芯軸后,所述滾子在所述保持架里不松動,且能自由轉動。
本發明的設計原理是:采用一體式的刀柄及保持架,避免人為操作造成加工的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可控性提高;根據待加工油缸內孔的孔徑及滾子的直徑,設計制作芯軸和卡槽,芯軸及滾子作為滾壓刀的受力承載零件,其拆卸方便,維護成本低。
安裝時,先在保持架上設置的卡槽內涂抹黃油,將與所述卡槽相配合的滾子裝入卡槽內,再裝上芯軸,緊固螺釘,滾壓刀的安裝即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生產成本低,精度的可控性高,維護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中,1、刀柄,2、芯軸,3、滾子,4、保持架,5、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和圖2,一種用于加工油缸內孔的滾壓刀,包括刀柄1、滾子3、芯軸2以及設置于所述刀柄1一端的保持架4,所述滾子3鑲嵌于所述保持架4內,且相抵于所述芯軸2,所述芯軸2連接于所述保持架4中心,且所述芯軸2外圈相配合于所述保持架4內孔,便于所述芯軸2的定位,且不易變形,保證了滾壓刀在加工使用時外形尺寸的恒定,提高了加工精度。
所述滾子3的數量為八個,其均勻的設置于所述保持架4上,形成滾子圈,在使用時,所述滾子3在待加工油缸的旋轉帶動下自轉,通過擠壓使油缸內表層金屬產生塑性流動,填入到原始殘留的低凹波谷中,而使得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提高光潔度。
所述保持架4外部設有八個卡槽5,所述卡槽5的寬度小于所述滾子3直徑,將所述滾子3從所述保持架4內部裝入后,保證所述滾子3不能滑落,裝入所述芯軸2后,所述滾子3在所述保持架4里不松動,且能自由轉動。
安裝時,先在保持架4上設置的卡槽5內涂抹黃油,將與所述卡槽5相配合的滾子3裝入卡槽5內,再裝上芯軸2,緊固螺釘,滾壓刀的安裝即完成;使用時,將刀柄1安裝在車床尾架上,并將待加工油缸固定于車床前端夾具上,啟動車床,推動尾架,即可對待加工油缸內孔進行滾壓。
本發明采用一體式的刀柄及保持架,避免人為操作造成加工的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可控性提高,結構簡單,制造方便;進一步芯軸及滾子作為滾壓刀的易磨損零件,其拆卸方便,維護成本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