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沖銑曲槽用的刀具。
背景技術:
銑槽,是通過特定的刀具切削需要的槽。簡單的說就是采用帶有底刃刀具,切削成一個槽。一般是以槽中心線直接下刀一定深度—銑槽—下刀—銑槽,通過來回銑削使得槽成型,銑到規定的深度,再根據槽寬度精銑到尺寸。切削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材質和加工的要求,對刀具整體的要求也會很高。尤其是在回轉類工件的內壁上沖銑出帶有螺旋角度的曲形槽,對于一般的刀具具有相當大的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沖銑曲槽用的刀具,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解決了回轉類工件的內壁上沖銑出帶有螺旋角度的曲形槽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沖銑曲槽用的刀具,包括一體成型的刀具本體,所述刀具本體的一端為固定端,其另一端為切削端;所述切削端包括刀頭與刀身;所述刀頭位于所述切削端的前端;所述刀頭為沿著徑向凸起的三角形刀面;所述刀頭通過所述刀身與所述固定端相連;所述刀身的徑向寬度小于刀頭的凸起高度。
優選的是,所述刀具本體為圓柱形的高速工具鋼;所述刀頭包括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切削刃與第二切削刃正對工件的切削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沖銑曲槽用的刀具,第一切削刃與第二切刃部能夠同時對工件進行加工,無需利用多個銑刀進行加工,節約了成本,且不會對刀具造成損傷,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壽命,提高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沖銑曲槽用的刀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沖銑曲槽用的刀具的結構正視圖;
圖3是沖銑曲槽用的刀具的結構側視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固定端;2、切削端;3、刀頭;4、刀身;5、第一切削刃;6、第二切削刃;7、第三切削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附圖1至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沖銑曲槽用的刀具,包括一體成型的刀具本體,所述刀具本體的一端為固定端1,其另一端為切削端2;所述切削端2包括刀頭3與刀身4;所述刀頭3位于所述切削端2的前端;所述刀頭3為沿著徑向凸起的三角形刀面;所述刀頭3通過所述刀身4與所述固定端1相連;所述刀身4的徑向寬度小于刀頭3的凸起高度。所述刀具本體為圓柱形的高速工具鋼;所述刀頭3包括第一切削刃5、第二切削刃6和第三切削刃7。所述第一切削刃5與第二切削刃6正對工件的切削面。工作時,刀具的運行方式是以低速的沖銑力向前推進,而進給量需要較一般的進給量大,同時在刀具切削過程中進行角度的微量旋轉,最終達到在回轉類工件的內壁上沖銑出帶有螺旋角度的曲形槽。該沖銑曲槽用的刀具,其第一切削刃與第二切刃部能夠同時對工件進行加工,無需利用多個銑刀進行加工,節約了成本,且不會對刀具造成損傷,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壽命,提高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