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加工汽車輪轂的沖孔機。
背景技術:
輪轂制造成型后需要對其中心進行孔加工,現有的孔加工多為切削鉆孔,這種加工方式加工一個輪轂所用時間較長,逐漸被沖壓所代替。
現有的輪轂沖壓機多是把輪轂放置在加工位置,治具定位夾緊,噴工業切削液后沖壓機沖頭將輪轂中心多余的料去除,人工將輪轂上的余料以及切削液去除,治具放松,輪轂被人工搬運出沖壓機,輪轂出料。
上述沖壓機在沖壓過程中需要人工將輪轂來回搬運,費時費力,同時還需要人工去除余料以及切削液,這樣則更加耗費工時,直接導致生產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沖孔機,能夠解決自動上料以及自動去除切削液和余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沖孔機,能夠實現自動上料以及自動去除切削液、余料。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沖孔機,包括:
底盤,所述底盤上設置有沖壓油缸以及不少于兩個的伸縮油缸,所述沖壓油缸頂端設置有沖頭,所述沖壓油缸上方還設置有輸送帶以及傳送板,所述伸縮油缸上還設置有帶輪,所述帶輪帶動所述輸送帶轉動,所述傳送板上開設有 能夠使輸送帶伸出傳送板頂部的第一通孔以及能夠使沖頭伸出傳送板頂部的第二通孔;
余料落料裝置,所述余料落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沖頭上方,且所述余料落料裝置通過固定板設置于所述伸縮油缸上,所述余料落料裝置能夠隨所述伸縮油缸上下移動。
作為優選,所述傳送板下方還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設置于所述沖壓油缸兩側。
作為優選,所述伸縮油缸數量為四個,且所述伸縮油缸對稱設置于所述底盤上。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通孔直徑大于所述沖頭直徑。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板與所述伸縮油缸之間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傳送板上還設置有位置調整機構,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包括工作部以及移動部,所述工作部設置于所述移動部上且能夠沿所述移動部直線滑動。
作為優選,所述移動部為滑軌,所述工作部下端設置有滑塊與所述移動部相互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傳送板上設置有位置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對稱設置在傳送板的兩端。
作為優選,所述余料落料裝置包括進料通道,所述進料通道內對稱設置有可活動的擋板,所述擋板與所述進料通道之間還連接有恢復機構,所述進料通道與汽車輪轂相接觸的一端為錐形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進料通道包括豎直進料通道以及傾斜進料通道,所述豎直進料通道與所述傾斜進料通道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擋板位于所述豎直進料通道內,且所述擋板位于所述豎直進料通道與所述傾斜進料通道的連通處的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恢復機構為壓簧。
作為優選,所述擋板下方還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位于所述豎直進料通道的側壁上,且所述限位塊對稱設置。
作為優選,所述擋板與所述豎直進料通道內側壁之間通過合頁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擋板與所述豎直進料通道銷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在沖壓油缸上方設置有輸送帶以及傳送板,能夠用輸送帶將汽車輪轂自動運輸到加工位置上,伸縮氣缸帶動余料落料裝置上下運動,能夠使余料落料裝置將汽車輪轂壓緊在輸送帶上。傳送板能夠使汽車輪轂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因位置偏移而墜落。同時傳送板還能夠防止余料落底盤或者油缸上。
余料落料裝置能夠將沖壓油缸沖壓出的余料從余料落料裝置中排出,不會使余料再次落在汽車輪轂上,減輕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沖孔機的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沖孔機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余料落料裝置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傳送板的俯視圖。
圖中:
1、底盤;2、沖壓油缸;3、沖頭;4、帶輪;5、輸送帶;6、余料落料裝置;61、豎直進料通道;62、傾斜進料通道;63、擋板;64、恢復機構;65、限位塊;7、固定板;8、傳送板;81、第一通孔;82、第二通孔;9、伸縮油缸; 10、支架;11、位置調整機構;111、工作部;112、移動部;12、位置傳感器;13、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沖孔機,用于加工汽車輪轂中心孔,如圖1-2所示,其包括:
底盤1,所述底盤1上設置有沖壓油缸2以及不少于兩個的伸縮油缸9,所述沖壓油缸2頂端設置有沖頭3用以加工輪轂的中心孔,所述沖壓油缸2上方還設置有輸送帶5以及傳送板8,所述伸縮油缸9上還設置有帶輪4,伸縮油缸9通過連接板13與帶輪4連接;所述帶輪4帶動所述輸送帶5轉動,帶輪4與電機連接隨電機軸轉動。所述傳送板8上開設有能夠使輸送帶5伸出傳送板8頂部的第一通孔81以及能夠使沖頭3伸出傳送板8頂部的第二通孔82;所述傳送板8下方還設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設置于所述沖壓油缸2兩側;
余料落料裝置,所述余料落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沖頭3上方,且所述余料落料裝置通過固定板7設置于所述伸縮油缸9上,所述余料落料裝置能夠隨所述伸縮油缸9上下移動。
本實施例中伸縮油缸9數量為四個,底盤1為矩形結構,且伸縮油缸9分別設置在底盤1的四個角處,且所述伸縮油缸9對稱設置于所述底盤1上。
為了能夠使沖頭3從第二通孔82中順利穿出,第二通孔82直徑大于所述沖頭3直徑。
固定板7用于將余料落料裝置固定且不會發生位置偏移,為此固定板7與所述伸縮油缸9之間需固定連接。
為了使汽車輪轂能夠位于準確加工位置,傳送板8上還設置有位置調整機構11,設置位置調整機構11的目的是減輕人工調整的負擔。本實施例中位置調整機構包括工作部111以及移動部112,所述工作部111設置于所述移動部112上且能夠沿所述移動部112直線滑動。具體地,移動部112為滑軌,所述工作部111下端設置有滑塊與所述移動部112相互配合。傳送板8底部還設置有氣缸(圖中未示出),氣缸的氣缸桿與滑塊連接,進而能夠帶動滑塊前后移動。
由于輸送帶傳送精度低,汽車輪轂可能會在傳送板8的位置不準確,為了能夠使位置調整機構11準確的調整汽車輪轂的位置,本實施例中傳動板8上設置有位置傳感器12,如圖4所示,位置傳感器12數量為四個,且分布在傳動板8的兩側,當位置傳感器12檢測到輪轂時,位置調整機構11運動用以調整輪轂的具體位置。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余料落料裝置6包括進料通道,所述進料通道內對稱設置有可活動的擋板63,所述擋板63與所述進料通道之間還連接有恢復機構64,恢復機構64為壓簧。壓簧由于自身的恢復力,能夠使擋板3隨著沖頭3的下降向下恢復自然狀態。其中擋板63的結構應與進料通道的內部結構相同,進而能夠保證余料不會沿擋板與進料通道之間的縫隙落到沖壓油缸2上。
具體地,進料通道包括豎直進料通道61以及傾斜進料通道62,所述豎直進料通道61與所述傾斜進料通道62連通。當沖頭3將余料沖到豎直進料通道61后,余料會從豎直進料通道61與傾斜進料通道62的連通處進入到傾斜進料通道62內,余料受自身重力影響會沿著傾斜進料通道62滑落,傾斜進料通道62與余料收集桶(圖中未示出)連接。其中,豎直進料通道61與傾斜進料通道62之間的夾角小于45°,該種設置能夠防止余料在傾斜進料通道62內停留集聚,避免余料將傾斜進料通道62堵塞。
擋板63位于所述豎直進料通道61內,且所述擋板63位于所述豎直進料通道61與所述傾斜進料通道62的連通處的下方。
為了防止擋板在自然狀態下向下垂落,擋板63下方還設置有限位塊65,所述限位塊65位于所述豎直進料通道61的側壁上,且所述限位塊65對稱設置。同時擋板63與所述豎直進料通道61內側壁之間通過合頁連接。其他實施例中擋板63與所述豎直進料通道61還可以銷接。
該沖孔機工作狀態如下:
汽車輪轂通過輸送帶5送到傳送板8上方,輸送帶5停止,此時位置調整機構11與位置傳感器12相互配合對汽車輪轂的位置進行調整,調整到正確位置后,沖壓油缸2與伸縮油缸9一起運動,伸縮油缸上設置的余料落料裝置6將汽車輪轂上方頂緊,沖壓油缸2將汽車輪轂下方頂緊,由于沖壓油缸2為子母油缸,因此沖頭3與沖壓油缸2的子油缸桿連接,沖頭3向上對汽車輪轂沖壓。沖壓落下的余料進入余料落料裝置6內后又從余料落料裝置6落到余料收集桶內。
注意,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實施方式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