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管拉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
背景技術:
軋機是實現金屬軋制過程的設備,在機械制造領域,在使用帶鋼連續輥壓成型零件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帶鋼卷料,即將鋼廠提供的有一定寬度和長度的盤存圓盤狀的鋼帶卷料,在輥壓過程中不斷的把鋼帶卷料送到輥壓輪。帶鋼具有一定的長度,軋制的過程中要保證帶鋼厚度均勻,而具體的制造行業所需要的帶鋼的厚度不同,為了滿足需要,需要軋機測厚儀實時監測帶鋼的厚度。現有軋機測厚儀的行走方式為氣缸推動行走方式,氣缸的缺點是氣壓的穩定性、負載的情況以及行走的路況等諸多因素都會對行走的均勻性,穩定造成影響,如何解決軋機測厚儀在生產過程中行走不到位的問題,需要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把鋼帶卷料的厚度實時監測出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其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軋機測厚儀測試過程中,行走不到位,測厚不精準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包括底座、機箱、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十字滑臺裝置、測厚裝置、測量控制器、發射安裝座、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所述底座右側設有機箱,所述機箱上設有信號處理器,所述底座上設有十字滑臺裝置,所述十字滑臺裝置上設有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二伺服電機,所述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端 與十字滑臺裝置相連接,所述十字滑臺裝置上安裝有測厚裝置,所述測厚裝置上設有測量控制器,所述測厚裝置左側設有發射安裝座,所述發射安裝座的左側壁上方設有第一安裝支架,所述第一安裝支架的下壁設有射線發射裝置,所述發射安裝座左側壁下方設有第二安裝支架,所述第二安裝支架的上壁設有射線接收裝置。
作為優選,所述十字滑臺裝置包括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絲杠安裝槽、可編程控制器、滑臺、聯軸器和擋板,所述第一滑座內設有第一絲杠,所述第一滑座上設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上設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下方設有移動臺,所述移動臺安裝在第一絲杠上,所述第一滑座與第二滑座垂直安裝,所述第二滑座內設有第二絲杠,所述第一絲杠和第二絲杠的一端均設有可編程控制器和聯軸器,另一端安裝在絲杠安裝槽內,所述第二滑座上設有第二滑軌,所述第二滑軌上安裝有滑臺,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頂端均設有擋板。
作為優選,所述滑臺包括臺面、凹槽、定位孔、滑軌溜槽和傳動孔,所述定位孔的個數為8個,對稱分布在臺面上方兩側,所述臺面下方對稱設有滑軌溜槽,所述臺面內設有傳動孔。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安裝支架的下壁設有射線發射裝置,所述第二安裝支架的上壁設有射線接收裝置,所述射線發射裝置設置在射線接收裝置的正上方。
作為優選,所述測厚裝置與信號處理器相連接,所述信號處理器上設有厚度顯示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通過十字滑臺裝置驅動測厚裝置移動,當把帶鋼放置到射線發射裝置的下方,射線從射線發射裝置發出,經由帶鋼,最后由射線接收裝置吸收,經過測量控制器和信號處理,最終將帶鋼的實際厚度檢測出來。因此可以對任意寬度的帶材進行厚度測量工作,且可以對帶材表面的任何位置的厚度進 行測量,能夠方便,真實地反映出帶材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的結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的十字滑臺裝置的結構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的滑臺的結構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的滑臺的結構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是應該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本實用新型一種活動的軋機測厚裝置,包括底座1、機箱2、第一伺服電機3、第二伺服電機4、十字滑臺裝置5、測厚裝置6、測量控制器7、發射安裝座8、第一安裝支架9和第二安裝支架10,所述底座1右側設有機箱2,所述機箱2上設有信號處理器11,所述底座1上設有十字滑臺裝置5,所述十字滑臺裝置5上設有第一伺服電機3和第二伺服電機4,所述第一伺服電機3和第二伺服電機4的輸出端與十字滑臺裝置5相連接,所述十字滑臺裝置5上安裝有測厚裝置6,所述測厚裝置6上設有測量控制器7,所述測厚裝置6左側設有發射安裝座8,所述發射安裝座8的左側壁上方設有第一安裝支架9,所述第一安裝支架9的下壁設有射線發射裝置91,所述發射安裝座8左側壁下方設有第二安裝支架10,所述第二安裝支架10 的上壁設有射線接收裝置101。所述十字滑臺裝置5包括第一滑座51、第二滑座52、絲杠安裝槽55、可編程控制器56、滑臺57、聯軸器58和擋板59,所述第一滑座51內設有第一絲杠513,所述第一滑座51上設有第一滑軌514,所述第一滑軌514上設有第二滑座52,所述第二滑座52下方設有移動臺521,所述移動臺521安裝在第一絲杠513上,所述第一滑座51與第二滑座52垂直安裝,所述第二滑座52內設有第二絲杠523,所述第一絲杠513和第二絲杠523的一端均設有可編程控制器56和聯軸器58,另一端安裝在絲杠安裝槽55內,所述第二滑座52上設有第二滑軌524,所述第二滑軌524上安裝有滑臺57,所述第一滑座51和第二滑座52頂端均設有擋板59。所述滑臺57包括臺面571、凹槽572、定位孔573、滑軌溜槽574,和傳動孔575,所述定位孔573的個數為8個,對稱分布在臺面571上方兩側,所述臺面571下方對稱設有滑軌溜槽574,所述臺面571內設有傳動孔575。所述第一安裝支架9的下壁設有射線發射裝置91,所述第二安裝支架10的上壁設有射線接收裝置101,所述射線發射裝置91設置在射線接收裝置101的正上方。所述測厚裝置6與信號處理器11相連接,所述信號處理器11上設有厚度顯示屏111。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中,通過第一伺服電機3和第二伺服電機4控制十字滑臺裝置5上的滑臺57移動,當第一伺服電機3運轉,可以驅動第一滑座51上的第二滑座52前后運動,當第二伺服電機4運轉,可以驅動第二滑座52上的滑臺57左右運動,滑臺57上安裝有測厚裝置6,因此滑臺57驅動測厚裝置6移動,將測厚裝置6上的射線發射裝置91置于待測帶鋼的上方,射線從射線發射裝置91發出,經由帶鋼,最后由射線接收裝置101吸收,經過測量控制器7和信號處理器11的計算處理,最終將帶鋼的實際厚度檢測出來,反映到厚度 厚度顯示屏111上。因此可以對任意寬度的帶鋼進行厚度測量工作,且可以對帶鋼表面的任何位置的厚度進行測量,能夠方便,真實地反映出帶鋼的厚度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