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塔吊標準節安全工裝,尤其是涉及一種塔吊標準節護圈成型工裝。
背景技術:
塔吊是建筑施工現場的主要大型建筑機械,因其起升高度高、覆蓋范圍廣、效率高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而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借助爬梯向上攀登至駕駛室,此時爬梯周圍的護圈就變得尤為重要,防止施工人員發生安全問題,目前,工廠所采用的護圈制造、成型工裝,較為復雜且效率較低,造價成本高,實用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塔吊標準節護圈成型工裝,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能夠快速將條形鐵片加工成圓形護圈,解決了造價成本高、結構復雜、實用性差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塔吊標準節護圈成型工裝,包括底盤。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底盤上焊接有多個條形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包括內限位塊和外限位塊,所述內限位塊、外限位塊均以底盤的中心a為圓心,分別以R1、R2為半徑呈圓周L1、L2排列于底盤上,所述內限位塊與外限位塊兩兩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一環形護圈限位槽,便于將條形鐵片圈入槽中,加工成護圈。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內限位塊與外限位塊排列的圓周L1、L2同一處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兩側焊接有內頂撐塊、外支撐塊,兩者交錯排列,這樣便于工作人員可在開口處,利用扳手將鐵片的端部彎曲成型。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內限位塊與外限位塊均等距離排列于圓周L1、L2上,便于在護圈成型過程中受力均衡。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兩兩對應的內限位塊與外限位塊在同一半徑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圓周L1半徑R1小于L2半徑R2。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底盤呈圓形。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限位塊的立面為方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塔吊標準節護圈成型工裝,其兩兩相對應的內限位塊與外限位塊之間形成一環形護圈限位槽,便于護圈成型;在將鐵片彎曲成護圈過程中,內頂撐塊起到限定鐵片進一步朝中心a處彎曲,外支撐塊給鐵片端部提供一個彎曲支撐點,便于將鐵片端部彎曲成型。
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塔吊標準節護圈成型工裝,能夠快速將條形鐵片加工成圓形護圈,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成本低,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側視圖。
圖中1為底盤,2為內限位體,3為外限位體,4為護圈限位槽,5為護圈,6為開口,7為內頂撐塊,8為外支撐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如圖1及圖2所示的一種塔吊標準節護圈成型工裝,包括底盤1,所述底盤1上焊接有多個條形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包括內限位塊2和外限位塊3,所述內限位塊2、外限位塊3均以底盤1的中心a為圓心,分別以R1、R2為半徑呈圓周L1、L2排列于底盤2上,所述內限位塊2與外限位塊3兩兩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一環形護圈限位槽4;所述內限位塊2與外限位塊3排列的圓周L1、L2同一處設有開口6,所述開口6兩側焊接有內頂撐塊7、外支撐塊8,兩者交錯排列;所述內限位塊2與外限位塊3均等距離排列于圓周L1、L2上,所述兩兩對應的內限位塊2與外限位塊3在同一半徑上,所述圓周L1半徑R1小于L2半徑R2;所述底盤1呈圓形,所述限位塊的立面為方形。
本實用新型工作方式如下:工作時,先將條形鐵片彎曲放置于環形護圈限位槽4內,利用內限位塊2、外限位塊3,將其限定在護圈限位槽4內,并將其彎曲成型,然后利用扳手將鐵片端部彎曲,在此過程中,內頂撐塊7起到限定鐵片進一步朝中心a處彎曲,外支撐塊8給鐵片端部提供一個彎曲支撐點,便于將鐵片端部彎曲成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塔吊標準節護圈成型工裝,能夠快速將條形鐵片加工成圓形護圈,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成本低,實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