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無毛邊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沖壓是指沖床與模具共同對板材、帶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或分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由于其生產效率高,工件尺寸精度高,可加工的尺寸范圍大,且成本低,在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目前,沖壓都是利用定位銷和定位孔配合先對上下模進行精確定位及矯正, 確保沖頭沖壓進入凹模時上下模的精確導向,由于技術上的限制,利用定位銷和定位孔配合也會出現上下偏移或松動現象,導致沖壓零件出現毛邊,往往需要再次加工,去除毛邊。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毛邊沖壓模具,其具有自動矯正功能,保證了模具的精準配合,有效確保沖頭沖壓時凸模和凹模的精確導向,防止產品毛邊的出現。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無毛邊沖壓模具,包括:設置在沖壓機上的凸模和與凸模配合的凹模,凸模處于凹模上方還包括有設置在凸模和凹模之間的角度矯正裝置,角度矯正裝置包括激光發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激光發射器設置在凸模或凹模上,激光接收器設置在凹模或凸模上,激光發射器與對應激光接收器上下對齊,激光發射器發射激光信號,對應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信號并傳遞給沖壓機。
優選地,凸模設有沖頭,凹模設有第一落料孔,沖頭與第一落料孔配合,激光發射器分布在沖頭周圍,激光接收器分布在第一落料孔周圍。
優選地,無毛邊沖壓模具還包括上墊座、下墊座和至少兩組墊座螺栓,上墊座處于下墊座上方,上墊座與下墊座平行,凸模和凹模處于上墊座和下墊座之間,每組墊座螺栓包括上墊座螺栓和下墊座螺栓,凸模采用分布在沖頭周圍的上墊座螺栓固定在上墊座,凹模采用分布在第一落料孔周圍的下墊座螺栓固定在下墊座,上墊座螺栓與對應的下墊座螺栓對齊,激光發射器設置在上墊座螺栓上,對應激光接收器設置在對應下墊座螺栓上。
更優選地,凸模設有至少兩個上沉頭孔,凹模設有至少兩個下沉頭孔,凸模采用上墊座螺栓穿過上沉頭孔固定在上墊座,凹模采用下墊座螺栓穿過下沉頭孔固定在下墊座,激光發射器處于上沉頭孔內,對應激光接收器處于下沉頭孔內。
優選地,無毛邊沖壓模具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至少兩組模座螺栓,上模座處于下模座上方,上模座與下模座平行,上墊座和下墊座處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每組模座螺栓包括上模座螺栓和下模座螺栓,上墊座采用至少兩個處于凸模兩側的上模座螺栓固定在上模座,下墊座采用至少兩個處于凹模兩側的下模座螺栓固定在下模座。
優選地,凹模還包括落料座、定位槽和兩個鎖定機構,第一落料孔設置在落料座上,定位槽的底壁設有定位孔,落料座穿過定位孔設置在定位槽內,兩個鎖定機構處于定位槽內分別設在落料座兩側定位落料座。
更優選地,每個鎖定機構包括鎖定塊和鎖定螺栓,鎖定塊包括一個第一楔形側面和一個鎖定孔,第一楔形側面設置在鎖定塊上,鎖定孔豎直貫穿鎖定塊,落料座有兩個相對的第二楔形側面,鎖定塊處于定位槽內壁和落料座之間,第一楔形面與第二楔形面配合,鎖定螺栓穿過鎖定塊上的鎖定孔固定在定位槽底壁。
更優選地,定位孔包括有與落料座的兩個第二楔形側面配合的一對定位孔側壁。
更優選地,每個鎖定螺栓上套有彈簧,彈簧處于鎖定塊和定位槽底壁之間。
優選地,沖頭的沖壓端部包覆有電鍍處理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毛邊沖壓模具,其具有自動矯正功能,保證了模具的精準配合,有效確保沖頭沖壓時凸模和凹模的精確導向,防止產品毛邊的出現,同時也防止模具因錯位誤沖壓而導致的模具報廢現象的發生,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毛邊沖壓模具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毛邊沖壓模具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毛邊沖壓模具中凹模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優選實施方式做具體說明。
圖1至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毛邊沖壓模具的優選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3所示,該無毛邊沖壓模具包括設置在沖壓機上的凸模10和和與凸模10配合的凹模20,凸模10處于凹模20上方,還包括設置在凸模10和凹模20之間角度矯正裝置30,凸模10處于凹模20上方,凸模10與凹模20平行,角度矯正裝置30包括激光發射器31和激光接收器32,激光發射器31設置在凸模10或凹模20上,激光接收器32設置在凹模20或凸模10上,激光發射器31與對應激光接收器32對齊,激光發射器31發射激光信號,對應激光接收器32接收激光信號并傳遞給沖壓機,操作員根據信號作沖壓步驟或對模具微調,確保凸模10和凹模20的精確導向,防止產品毛邊的出現,保障產品成型效果,同時也防止模具因錯位誤沖壓而導致的模具報廢現象的發生,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該無毛邊沖壓模具包括兩個角度矯正裝置30,兩個角度矯正裝置30的激光發射器31設置在凸模10上,對應激光接收器32設置在凹模20上。
凸模10設有沖頭11,沖頭11的沖壓端部包覆有電鍍處理層,凹模20設有第一落料孔21,沖頭11與第一落料孔21配合,激光發射器31分布在沖頭11周圍,激光接收器32分布在第一落料孔21周圍。
如圖2所示,無毛邊沖壓模具還包括上墊座40、下墊座50和至少兩組墊座螺栓60,上墊座40處于下墊座50上方,上墊座40與下墊座50平行,凸模10和凹模20處于上墊座40和下墊座50之間,每組墊座螺栓60包括上墊座螺栓61和下墊座螺栓62,凸模10采用分布在沖頭11周圍的上墊座螺栓61固定在上墊座40,凹模20采用分布在第一落料孔21周圍的下墊座螺栓62固定在下墊座50,上墊座螺栓61與對應的下墊座螺栓62對齊,激光發射器31設置在上墊座螺栓61上,對應激光接收器62設置在對應下墊座螺栓62上。墊座螺栓組60的數量不少于角度矯正裝置30的數量,確保每個角度矯正裝置30都分別安裝在對應墊座螺栓組60上。
凸模10設有至少兩個上沉頭孔12,凹模20設有至少兩個下沉頭孔22,凸模10采用上墊座螺栓61穿過上沉頭孔12固定在上墊座40,凹模20采用下墊座螺栓62穿過下沉頭孔22固定在下墊座50,激光發射器31處于上沉頭孔12內,對應激光接收器32處于下沉頭孔22內,這樣在沖壓時,避免激光發射器31和對應激光接收器32受到損失,并且避免激光發射器31和對應激光接收器32移位,造成模具不能精準配合。
如圖2所示,無毛邊沖壓模具還包括上模座70、下模座80和至少兩組模座螺栓90,上模座70處于下模座80上方,上模座70與下模座80平行,上墊座40和下墊座50處于上模座70和下模座80之間,每組模座螺栓90包括上模座螺栓91和下模座螺栓92,上墊座40采用至少兩個處于凸模10兩側的上模座螺栓91固定在上模座70,下墊座50采用至少兩個處于凹模20兩側的下模座螺栓92固定在下模座80。凸模10通過上模座70設置在沖壓設備上,凹模20通過下模座80設置在沖壓設備上。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無毛邊沖壓模具包括四組模座螺栓90,四組模座螺栓90均分成平行兩列,一列的兩組模座螺栓90與另一列的兩組模座螺栓90平行。
如圖2和圖3所示,凹模20還包括落料座23、定位槽24和兩個鎖定機構25,第一落料孔21設置在落料座23上,定位槽24的底壁設有定位孔241,落料座23穿過定位孔241設置在定位槽24內,兩個鎖定機構25處于定位槽24內分別設在落料座23兩側定位落料座23。
如圖3所示,每個鎖定機構25包括鎖定塊251和鎖定螺栓252,鎖定塊25包括一個第一楔形側面2511和一個鎖定孔2512,第一楔形側面2511設置在鎖定塊251上,鎖定孔2512豎直貫穿鎖定塊251,落料座23有兩個相對的第二楔形側面231,鎖定塊251處于定位槽24內壁和落料座23之間,第一楔形面2511與第二楔形面231配合,鎖定螺栓252穿過鎖定塊251上的鎖定孔2512固定在定位槽24底壁,這樣調整鎖定塊251與定位槽24底壁之間的距離,就對落料座23進行微調,確保第一落料孔21與沖頭11之間對齊,有效確保沖頭沖壓時凸模10和凹模20的精確導向,防止產品毛邊的出現。
每個鎖定螺栓252上套有彈簧2521,彈簧2521處于鎖定塊251和定位槽24底壁之間。
定位孔241包括有與落料座23的兩個第二楔形側面2511配合的一對定位孔側壁,對落料座23定位,防止落料座23移位。
值得注意的是,下墊座50設有第二落料孔51,下模座80設有第三落料孔81,第一落料孔21、第二落料孔51和第三落料孔81處于同一直線上,便于在沖壓時落料。
該無毛邊沖壓模具的工作過程:當沖壓時,激光發射器31和激光接收器32通電工作,每個激光發射器31發射出激光線路至相應激光接收器32,沖壓角度矯正裝置30根據多點線路之間是否相互平行狀態,沖壓角度矯正裝置信號反饋至沖壓機,操作員根據信號對沖壓步驟或對落料座23微調,確保凸模10和凹模20的精確導向,沖頭11與第一落料孔21對齊;再啟動沖壓設備,驅動上模座70向下運動,凸模10通過上墊座40固定在上模座70上,凸模10上的沖頭11向下運動,沖頭11沖壓置于第一落料孔21上的待沖壓材料。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功能原理都已經在實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驗證,能達到預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切在專利申請范圍中所提到范圍內的所有替換內容,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所作的等效變化,皆屬本案申請的專利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