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銑齒機 ,具體是涉及一種圓柱銑齒機。
背景技術:
齒輪加工時機械加工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加工外援吧齒輪對銑齒機的傳動系數和傳動精度要求很高,銑齒機特別是大型的銑齒機的價格非常的昂貴,普通的生產者無法購買如此昂貴的機器,如果工廠訂單充足,如何提高齒輪加工效率,或者首先解決齒輪的快速粗銑問題變得很迫切,傳統的銑齒機加工速度緩慢,嚴重影響了工廠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方案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圓柱銑齒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圓柱銑齒機,包括:操作臺、滾輪、小齒輪、主齒輪、電動機、滑軌、基座、主銑齒、墊片、動力桿、副銑齒,所述的電動機通過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電動機通過皮帶與滾輪連接,所述的滾輪通過轉動器與操作臺右端的分支桿連接,所述的轉動器的另一端固設有小齒輪,所述的主齒輪通過軸安裝在操作臺上,且位于小齒輪的右上方,且小齒輪轉動帶動主齒輪轉動,所述的主齒輪帶動動力桿的右端做圓周運動,所述的操作臺上焊接一個滑軌,所述的滑軌上滑動安裝一個基座,所述的基座的前端焊接一個主銑齒,所述的墊片配合螺栓將主銑齒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基座的右端安裝一個轉動軸,且轉動軸不會移動,所述的轉動軸與動力桿的左端轉動連接,所述的副銑齒通過螺栓固定在操作臺上,且副銑齒在基座的正前方,所述的副銑齒的齒口與主銑齒的齒口在同一高度且完全相同。
所述的操作臺的上端將基座卡在滑軌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優點:
1、使用方便;
2、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圓柱銑齒機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圓柱銑齒機的基座的結構圖
其中:1-操作臺;2-滾輪;3-小齒輪;4-主齒輪;5-電動機;6-滑軌;7-基座;8-主銑齒;9-墊片;10-動力桿;11-副銑齒。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圓柱銑齒機,包括:操作臺1、滾輪2、小齒輪3、主齒輪4、電動機5、滑軌6、基座7、主銑齒8、墊片9、動力桿10、副銑齒11,所述的電動機5通過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電動機5通過皮帶與滾輪2連接,所述的滾輪2通過轉動器與操作臺1右端的分支桿連接,所述的轉動器的另一端固設有小齒輪3,所述的主齒輪4轉動通過軸安裝在操作臺1的分支桿上,且位于小齒輪3的右上方,且小齒輪3轉動帶動主齒輪4轉動,所述的主齒輪4帶動動力桿10的右端做圓周運動,所述的操作臺1上焊接一個滑軌6,所述的滑軌6上滑動安裝一個基座7,所述的基座7的前端焊接一個主銑齒8,所述的墊片9配合螺栓將主銑齒8固定在基座7上,所述的基座7的右端安裝一個轉動軸,且轉動軸不會移動,轉動軸與動力桿10的左端轉動連接,所述的副銑齒11通過螺栓固定在操作臺1上,且副銑齒11在基座7的正前方,所述的副銑齒11的齒口與主銑齒8的齒口在同一高度且完全相同。
所述的操作臺1的上端將基座8卡在滑軌6上。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施的:啟動電動機5,電動機5轉軸轉動,帶動滾輪2轉動,滾輪2帶動小齒輪3轉動,小齒輪3帶動主齒輪4轉動,主齒輪4帶動動力桿10轉動,動力桿10帶動基座7在滑軌6上左右移動,當主銑齒8的最左端移動到副銑齒11的最右端時,將待加工的圓柱放在副銑齒11右端的齒口處,然后主銑齒8向左運動,帶動圓柱由副銑齒11的右端移動到副銑齒11的左端并對圓柱銑齒,圓柱到達副銑齒11的左端時銑齒完畢,從副銑齒11上掉落,以此循環銑齒,銑齒速度快,操作簡單,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