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鉚接機。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企業(yè)的機械加工制造工藝中均會使用到鉚接技術,其中有許多工序都要人工進行操作,如上鉚軸接、上工件、下料、半成品分流等工作,人工操作容易出差錯,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且當對產(chǎn)品同時需要打孔、鉚接、鉚接角碼和種釘?shù)裙ば驎r,則需要在不同的加工設備上來完成,因此加工效率低,且容易影響加工質量,且人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鉚接機,可自動控制并對不同長度和厚度型號的板材同時完成自動打孔、鉚接、鉚接角碼和種釘?shù)裙ば颍岣吡水a(chǎn)品質量和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鉚接機,包括機架、旋轉機構、角碼振動盤、鉚釘振動盤和打孔裝置。所述機架上設有加工平臺,機架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架,安裝架上裝設有呈環(huán)形結構且平行于加工平臺的固定架,所述安裝架上裝設有升降氣缸。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固定裝設于所述升降氣缸上的安裝部和可以相對旋轉的裝設于安裝部內側的旋轉部,用于鉚接角碼的角碼振動盤和用于鉚接鉚釘?shù)你T釘振動盤裝設于旋轉部上,進而可根據(jù)角碼和鉚釘?shù)陌惭b位置來調整角碼振動盤和鉚釘振動盤的位置。所述打孔裝置固定裝設于所述升降氣缸的下端,所述打孔裝置包括固定裝設于升降氣缸下端的連接桿、裝設于連接桿上的安裝座、通過螺栓固定裝設于安裝座下 方的鉆頭和裝設于安裝座下端且位于所述鉆頭兩側的彈性件,且所述彈性件的下端凸伸出鉆頭的下端,用于加工時起到緩沖作用,彈性件的下端設有海綿塊,用于保護待加工產(chǎn)品不受損傷,所述加工平臺于旋轉機構的下方開設有通孔,且該通孔內設有支撐機構,用于支撐待加工工件,所述旋轉機構、角碼振動盤、鉚釘振動盤和升降氣缸通過PLC控制系統(tǒng)與一控制終端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打孔裝置通過螺栓固定裝設于所述升降氣缸的下端,以便于更換不同型號的打孔裝置。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氣缸和裝設于支撐氣缸上端的支撐板,該支撐板呈圓形結構,且支撐板的直接為通孔直徑的1/2。
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架的上端向內彎曲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固定裝設有安裝板,且安裝板上設有滑軌,所述升降氣缸可上下滑動的裝設于滑軌上。
優(yōu)選地,所述旋轉機構的旋轉部上呈十字交叉狀的設有固定條。
優(yōu)選地,所述旋轉機構采用齒輪轉盤,其包括安裝部和可以相對旋轉的裝設于安裝部內側的旋轉部,且安裝部和旋轉部之間設有多個鋼珠使其相對旋轉。
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架通過螺栓固定裝設于機架上,所述固定架通過螺栓固定裝設于安裝架上。
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優(yōu)選地,所述鉆頭采用高碳高鉻工具鋼。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由于所述旋轉機構、角碼振動盤、鉚釘振動盤、打孔裝置和升降氣缸的設計,當需要對不同厚度的板材的不同位置進行鉚接角碼、鉚接鉚釘和打孔時,可通過升降氣缸調節(jié)角碼振動盤、鉚釘振動盤和打孔裝置的高度及旋轉機構調節(jié)加工位置進行加工,可同時滿足打 孔、角碼鉚接和鉚釘鉚接等多道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鉚接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打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機架—1、加工平臺—11、通孔—111、安裝架—12、固定部—121、安裝板—122、滑軌—123、固定架—13、旋轉機構—2、安裝部—21、旋轉部—22、固定條—23、角碼振動盤—3、鉚釘振動盤—4、打孔裝置—5、連接桿—51、安裝座—52、鉆頭—53、彈性件—54、海綿塊—55、升降氣缸—6、支撐機構—7、支撐板—71。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xiàn)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 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多功能鉚接機,包括機架1、旋轉機構2、角碼振動盤3、鉚釘振動盤4和打孔裝置5。所述機架1上設有加工平臺11,機架1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架12,安裝架12上裝設有呈環(huán)形結構且平行于加工平臺11的固定架13,所述安裝架12上裝設有升降氣缸6。所述旋轉機構2包括固定裝設于所述升降氣缸6上的安裝部21和可以相對旋轉的裝設于安裝部21內側的旋轉部22,用于鉚接角碼的角碼振動盤3和用于鉚接鉚釘?shù)你T釘振動盤4裝設于旋轉部22上,進而可根據(jù)角碼和鉚釘?shù)陌惭b位置來調整角碼振動盤3和鉚釘振動盤4的位置。所述打孔裝置5固定裝設于所述升降氣缸6的下端,所述打孔裝置5包括固定裝設于升降氣缸6下端的連接桿51、裝設于連接桿51上的安裝座52、通過螺栓固定裝設于安裝座52下方的鉆頭53和裝設于安裝座52下端且位于所述鉆頭53兩側的彈性件54,且所述彈性件54的下端凸伸出鉆頭53的下端,用于加工時起到緩沖作用,彈性件54的下端設有海綿塊55,用于保護待加工產(chǎn)品不受損傷。所述加工平臺11于旋轉機構2的下方開設有通孔111,且該通孔111內設有支撐機構7,用于支撐待加工工件,所述旋轉機構2、角碼振動盤3、鉚釘振動盤4和升降氣缸6通過PLC控制系統(tǒng)與一控制終端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54為彈簧。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打孔裝置5通過螺栓固定裝設于所述升降氣缸6的下端,以便于更換不同型號的打孔裝置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鉆頭53采用高碳高鉻工具鋼,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
另外,所述支撐機構7包括支撐氣缸和裝設于支撐氣缸上端的支撐板71,該支撐板71呈圓形結構,且支撐板71的直接為通孔111直徑的1/2。
具體地,所述安裝架12的上端向內彎曲形成固定部121,所述固定部121上固定裝設有安裝板122,且安裝板122上設有滑軌123,所述升降氣缸6可上下滑動的裝設于滑軌123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機構2的旋轉部22上呈十字交叉狀的設有固定條23。
具體地,所述旋轉機構2采用齒輪轉盤,其包括安裝部21和可以相對旋轉的裝設于安裝部21內側的旋轉部22,且安裝部21和旋轉部22之間設有多個鋼珠使其相對旋轉。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架12通過螺栓固定裝設于機架1上,所述固定架13通過螺栓固定裝設于安裝架12上,以便于本實用新型拆裝維修。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由于所述旋轉機構2、角碼振動盤3、鉚釘振動盤4、打孔裝置5和升降氣缸6的設計,當需要對不同厚度的板材的不同位置進行鉚接角碼、鉚接鉚釘和打孔時,可通過升降氣缸調節(jié)角碼振動盤3、鉚釘振動盤4和打孔裝置5的高度及旋轉機構調節(jié)加工位置進行加工,可同時滿足打孔、角碼鉚接和鉚釘鉚接等多道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根據(jù)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采用與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裝置,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