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翻邊模具,主要涉及沖壓模具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一工件,工件包括兩個翻邊特征,其中一個翻邊是工件中間部分的向下的翻邊,另一個是工件上方的向上的翻邊,并且兩個翻邊為共對稱線?,F有的模具加工需要兩幅模具才能完全加工出來,其中一副模具加工中部的翻邊,另一副模具加工外部的翻邊。采用這種加工方式,一方面采用兩幅模具增大了加工成本,同時對加工精度也會有所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同時加工方向相反的翻邊模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側設有一級凸模,所述一級凸模的中間滑動配合有二級凸模,所述一級凸模的外圓周滑動配合有脫料環,該脫料環與上模板之間設有彈簧外套在一級凸模外,所述下模板上設有凹模框,凹??騼然瑒优浜嫌幸患壈寄?,一級凹模下設有彈簧,所述一級凹模內滑動配合有二級凹模,二級凹模與下模板之間設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如下:工作的時候將帶孔的原材料與二級凹模中心對位設置好,然后啟動汽缸,一級凸模和二級凸模隨上模板一起向下移動,當一級凸模和二級凸模與原材料接觸的時候,脫料環向上退讓,一級凸模和二級凸模繼續向下,在與凹??蛞黄鹱饔孟?,原材料的外緣向上形成翻邊,當一級凹模向下退讓到最大極限的時候,驅動二級凸模,二級凸模向下作用,二級凹模向下退讓,進而在原材料內部形成向下的翻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模具通過材料二級翻邊的方式,可實現一次性在同一工件上形成兩個方向完全不同的翻邊,減少了模具數量,翻邊工作效率極高,提高了生產率,同時由于是在同一副模具中分別形成的向上和向下 翻邊,因此可大大的減小成功的公差,提高產品的合格率。
進一步,二級凸模的下端外圓周面設有防止二級凸模上滑的限位裝置,在一級凸模和二級凸模向下移動的時候,只需要驅動一級凸模就可以帶動二級凸模一起向下移動,二級凸模可自動的保持下端面和一級凸模下端面一致。
進一步,脫料環外還設有防護環,對一級凸模外的彈簧進行保護,同時圖脫料環進行導向。
進一步,二級凹模的上端面設有定位裝置,便于原材料與二級凹模上端面定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兩幅,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形成翻邊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模板, 2-防護環,3-一級凸模,4-二級凸模,5-脫料環,6-原材料,7-一級凹模,8-凹模框,9-二級凹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一級凸模3、二級凸模4、一級凹模7、二級凹模9和凹???。
上模板1和下模板上下對應設置,在上模板1的下端面固定有一級凸模3,一級凸模3的中心豎直滑動配合有二級凸模4,二級凸模4的下端部的外圓周設有限位塊防止二級凸模4相對一級凸模3上滑,在一級凸模3的外圓周滑動配合有脫料環5,脫料環5與上模板1之間設有彈簧外套在一級凸模3外圓周面,在彈簧和脫料環5的外部設有防護環2,防護環2固定在上模板1上。
在上模板1對應的下方設置下模板10,在下模板上固定有凹???,凹???內滑動配合有一級凹模7,一級凹模7的下側設有彈簧,在一級凹模7中心豎直滑動設有二級凹模9,二級凹模9的上端面設有定位凸起,便于原材料6對位,二級凹模9和下模板之間設有彈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