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托輥掛鉤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托輥掛鉤彎制成型的工裝。
背景技術:
井下皮帶機三聯托輥的兩端的托輥掛鉤,主要用于定位,是三聯托輥的重要組成部件之一。托輥掛鉤的彎曲部位的彎制成型,通常是先采用火焰加工圓鋼進行手工彎制成型或利用圓鋼彎曲機進行彎曲,然后劃線定位后再把兩端多余的余量切割去除。這樣加工出來的產品,成型尺寸難以統一,外觀難以保證,還造成了生產物料的浪費,且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托輥掛鉤彎制成型的工裝,通過車間內現有物料制得,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定位,做到一次成型,且保證彎制精度,解決了現有加工方法中生產效率低、成型尺寸難以統一、外觀難以保證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托輥掛鉤彎制成型的工裝,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凸模,所述凸模一表面垂直固定有連接桿,所述凸模另一表面為半圓形結構;所述下模具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間部位固定有凹模,所述凹模為一半圓環形結構,且凹模的凹面朝上設置;所述凹模上表面兩端設有定位槽;所述底座一端垂直固定有定位板。
進一步地,所述凹模兩側與底座上表面之間設有加強筋。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槽為半圓弧形結構,所述定位槽和定位板設于同一直線上,且定位槽垂直于定位板。
進一步地,所述凸模的外圓弧面與凹模內圓弧面相適應。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圓鋼、厚壁鋼管和鋼板等制得,結構簡單,便于定位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保證了成型尺寸的統一;做到一次彎制成型,避免了物料的浪費,且提高了生產效率。
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托輥掛鉤彎制成型的工裝的上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托輥掛鉤彎制成型的工裝的下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連接桿,2-凸模,3-底座,4-凹模,401-定位槽,5-定位板,6-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開孔”、“上”、“下”、“厚度”、“頂”、“中”、“長度”、“內”、“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組件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托輥掛鉤彎制成型的工裝,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連接桿1和凸模2,連接桿1一端垂直固定在凸模2一表面,凸模2另一表面為半圓形結構;下模具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3,底座3上表面中間部位固定有凹模4,凹模4為一半圓環形結構,凹模4的凹面朝上設置,凹模4上表面兩端平行于底座3上表面;凹模4上表面兩端水平設有定位槽401,定位槽401為半圓弧形結構;底座3一端垂直固定有定位板5,定位板5垂直于定位槽401的水平延伸方向;凹模4兩側與底座3之間設有加強筋6。
其中,凸模2采用圓鋼沿軸向剖開制得,凹模4采用厚壁鋼管沿軸向剖開制得,凸模2的外圓弧面半徑小于凹模內圓弧面的半徑;底座1、定位板5和加強筋6采用鋼板制得。
本實施例的一個具體應用為:首先將上模具通過連接桿1與沖壓機的沖壓輸出軸相連接,再將下模具放置在位于上模具正下方的水平工作臺上,并使下模具的凹模4與上模具的凸模2相對應,然后將下模具的底座3固定在水平工作臺上;然后將待加工的工件放置于凹模4頂部的定位槽401中,工件一端調整至與定位板5接觸的位置;接下來啟動沖壓機,對工件進行沖壓;加工完畢后,關閉沖壓機,取下工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過著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公開的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實用新型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