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
背景技術:
汽車配件由于結構復雜,經常有需要加工半圓槽的產品,尤其是一些間隔設置的半圓槽產品,傳統加工方式為采用球刀,分幾次加工形成,不僅加工繁瑣、加工效率低,而且累積誤差大。
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203031059U,發明創造的名稱為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包括刀桿、第一圓形刀片和第二圓形刀片,所述第一、二圓形刀片分別平行間隔可拆卸安裝于所述刀桿的一端,且該第一、二圓形刀片與所述刀桿共軸線。但是現有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存在著刀片固定,不能調整刀片的加工角度,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因此,發明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以解決現有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存在著刀片固定,不能調整刀片的加工角度,使用壽命短的問題。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包括刀桿,第一刀座,第二刀座和刀頭,所述的第二刀座設置在刀桿的底部;所述的第一刀座設置在第二刀座的上邊;所述的刀頭設置在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的上面。
所述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具體設置為圓形座。
所述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結構相同,包括刀座本體,固定孔和前固定槽,所述的固定孔設置在前固定槽的內側;所述的固定孔和前固定槽均勻設置在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的邊沿。
所述的前固定槽呈圓弧狀,刀頭可以前固定槽滑動,以便調整刀頭和被加工物之間接觸的角度。
所述的刀頭包括刀頭本體和固定側翼,所述的固定側翼設置在刀頭本體的兩側。
所述的刀頭本體后部和固定側翼上面設置有固定孔。
所述的刀頭共十把,當其中一把出現損傷,便可更換一把,而沒有必要全部更換,增長了刀頭的壽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廣泛應用于汽車配件加工技術領域。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前固定槽的設置,刀頭可以前固定槽滑動,以便調整刀頭和被加工物之間接觸的角度。
2.本實用新型的刀頭的設置,當其中一把出現損傷,便可更換一把,而沒有必要全部更換,增長了刀頭的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刀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刀桿,2-第一刀座,21-刀座本體,22-固定孔,23-前固定槽,3-第二刀座,4-刀頭,41-刀頭本體,42-固定側翼。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如附圖1至附圖3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配件加工用T型刀具,包括刀桿1,第一刀座2,第二刀座3和刀頭4,所述的第二刀座3設置在刀桿1的底部;所述的第一刀座2設置在第二刀座3的上邊;所述的刀頭4設置在第一刀座2和第二刀座3的上面。
所述的第一刀座2和第二刀座3具體設置為圓形座。
所述的第一刀座2和第二刀座3結構相同,包括刀座本體21,固定孔22和前固定槽23,所述的固定孔22設置在前固定槽23的內側;所述的固定孔22和前固定槽23均勻設置在第一刀座2和第二刀座3的邊沿。
所述的前固定槽23呈圓弧狀,刀頭4可以前固定槽23滑動,以便調整刀頭4和被加工物之間接觸的角度。
所述的刀頭4包括刀頭本體41和固定側翼42,所述的固定側翼42設置在刀頭本體41的兩側。
所述的刀頭本體41后部和固定側翼42上面設置有固定孔22。
所述的刀頭4共十把,當其中一把出現損傷,便可更換一把,而沒有必要全部更換,增長了刀頭4的壽命。
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調整刀頭4在前固定槽23中的位置,用以調整刀頭4的加工角度,以適應比較復雜的加工要求。
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