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榨機,具體為一種脈沖式壓榨機,屬于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壓榨機是用于食品加工中,將含纖維較多的水果或蔬菜等的汁液榨取,以實現(xiàn)固液分離的設備,壓榨機通過改進也廣泛用于酒精廠、精細化工飼料等行業(yè),或用于含有一定纖維的物料的固液分離作業(yè),目前市面上的壓榨機多為螺旋壓榨機,螺旋壓榨機的原理是利用設于壓榨腔內(nèi)的螺旋桿的旋轉作用將物料擠壓至較小的空間中,物料在擠壓力的作用下,實現(xiàn)固液分離,傳統(tǒng)的壓榨機在壓榨時難以將固液完全分離,在圓筒篩上也會存在液體殘留,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脈沖式壓榨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脈沖式壓榨機,包括機架、進料口、壓榨螺桿和殼體,所述機架上部一側軸承盒,所述軸承盒與壓榨螺桿的末端相連,所述壓榨螺桿的上側和下側均安裝有圓筒篩,所述壓榨螺桿上側的圓筒篩上部設有多個文氏管,所述文氏管外側設置有殼體,所述殼體外部一側設置有脈沖裝置,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殼體的另一側,所述壓榨螺桿的首端與機架外所設的傳動裝置相連,所述圓筒篩的下部設有汁液收集斗,所述汁液收集斗的底部與出汁口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脈沖裝置包括高壓儲氣罐和脈沖電磁閥,所述高壓儲氣罐上部與脈沖電磁閥一端相連,所述脈沖電磁閥的另一端與脈沖返吹氣管的一端相連,所述脈沖返吹氣管上安裝有多個脈沖返吹爆炸頭,且脈沖返吹爆炸頭設置在殼體內(nèi)部,所述脈沖返吹爆炸頭的底部設置在文氏管開口處。
進一步的,所述壓榨螺桿的末端與殼體連接處的上部設置有環(huán)形出渣口。
進一步的,所述圓筒篩上設有多個篩孔。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種脈沖式壓榨機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用脈沖裝置,能夠將壓榨出的汁液與固體物有效的分離,避免了浪費。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脈沖式壓榨機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脈沖式壓榨機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進料口;3、壓榨螺桿;4、殼體;5、軸承盒;6、圓筒篩;7、文氏管;8、脈沖裝置;9、傳動裝置;10、汁液收集斗;11、出汁口;12、高壓儲氣罐;13、脈沖電磁閥;14、脈沖返吹氣管;15、脈沖返吹爆炸頭、16、環(huán)形出渣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脈沖式壓榨機,包括機架1、進料口2、壓榨螺桿3和殼體4,所述機架1上部一側軸承盒5,所述軸承盒5與壓榨螺桿3的末端相連,所述壓榨螺桿3的上側和下側均安裝有圓筒篩6,所述壓榨螺桿3上側的圓筒篩6上部設有多個文氏管7,所述文氏管7外側設置有殼體4,所述殼體4外部一側設置有脈沖裝置8,所述進料口2設置在殼體4的另一側,所述壓榨螺桿3的首端與機架1外所設的傳動裝置9相連,所述圓筒篩6的下部設有汁液收集斗10,所述汁液收集斗10的底部與出汁口11相連。
所述脈沖裝置8包括高壓儲氣罐12和脈沖電磁閥13,所述高壓儲氣罐12上部與脈沖電磁閥13一端相連,所述脈沖電磁閥13的另一端與脈沖返吹氣管14的一端相連,所述脈沖返吹氣管14上安裝有多個脈沖返吹爆炸頭15,且脈沖返吹爆炸頭15設置在殼體4內(nèi)部,所述脈沖返吹爆炸頭15的底部設置在文氏管7開口處,高壓儲氣罐12里的氣體經(jīng)過脈沖電磁閥13和脈沖返吹氣管14從脈沖返爆炸頭15里出來進入文氏管7內(nèi),吹入圓筒篩6,將液體直接吹落。
所述壓榨螺桿3的末端與殼體4連接處的上部設置有環(huán)形出渣口16,使固體物質(zhì)從環(huán)形出渣口16出來,避免壓榨螺桿3堵塞。
所述圓筒篩6上設有多個篩孔,壓榨后的液體從篩孔里出來。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脈沖式壓榨機工作原理為:接通電源后,傳動裝置10帶動壓榨螺桿3轉動,將需要壓榨的物體從進料口2投入,壓榨螺桿3轉動將物體進行壓榨,脈沖電磁閥13控制高壓空氣返吹,返吹的高壓空氣通過脈沖返爆炸頭15吹過文氏管7和圓筒篩6,將液體吹落入汁液收集斗10,從出汁口11出來,固體運送到壓榨螺桿3末端后從環(huán)形出渣口16出來,實現(xiàn)固液分離。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