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壓邊圈與鑲塊配合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的門檻板內板是汽車車身結構中位于前后門門檻處的長條狀的鈑金件。門檻內板連接件是用于將門檻板內板與汽車車身結構中的側圍相連接的鈑金件。目前,用于對汽車的門檻板內板進行沖壓成型的模具一次僅能加工單塊結構的門檻內板連接件。
然而,現有的鈑金件加工模具中,壓邊圈與鑲塊的連接不夠穩定,生產出的零部件產品質量精度不夠高,造成極大的成本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邊圈與鑲塊配合結構,該結構具有更好的連接穩定性,加工出的零部件精度更高,空間布局更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壓邊圈與鑲塊配合結構,其關鍵在于:包括固定在模座上的壓邊圈,該壓邊圈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凹孔,沿著該凹孔四周的內壁裝設鑲塊,在所述壓邊圈的上表面還固定連接有多個位于所述鑲塊左右兩側的限位塊,所述多個限位塊上臨近所述鑲塊的一端在豎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鑲塊的上表面,在所述壓邊圈的上表面還分別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鑲塊前后兩側的安裝條,在所述安裝條上開設有多個帶有內螺紋的固定孔,所述鑲塊的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孔對應且配合實現螺絲連接的螺紋孔,所述鑲塊的前后兩側壁通過螺絲與所述安裝條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的壓邊圈與鑲塊配合結構,鑲塊與壓邊圈的連接更牢靠,在加工中穩定性更好,因此加工出的鈑金件精度更好,因此有效保證了產品的質量,降低了產品的廢品率,控制了生產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壓邊圈大致呈矩形結構,且該壓邊圈的寬度與所述模座的寬度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多個限位塊上遠離所述鑲塊的一端固定有塊狀的安裝塊,所述安裝塊上具有豎向且帶有內螺紋的安裝孔,所述壓邊圈的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安裝孔對應并配合實現螺釘連接的螺紋孔,所述限位塊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所述壓邊圈上。
這樣一來,將待加工的板料放入時,利用限位塊鄰近所述鑲塊的一側在豎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周邊鑲塊上表面邊緣的最外側邊上,可將板料在周向上進行限位并準確的落發在壓邊圈模座上,從而更好的保證板料的加工精度。
進一步的,所述模座的兩端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下陷空間;所述下陷空間內相向設置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固定設置有導向板。
下陷空間內相對設置的兩個側面上固定設置所述導向板來形成配合結構,這樣就能在同一平面內X/Y方向起到精準限位的作用。可見,上述合理的結構也具有了結構簡化的優點,便于降低沖壓設備整體的制作和設計難度。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板所固定安裝的側面上外凸設置有條形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上表面與所述導向板的下端表面相抵接,且所述限位凸起在外凸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導向板的厚度。
進一步的,在所述下陷空間的端面上還固定連接有限位條。
設置上述限位凸起與限位條后能夠有效防止摩擦推力導致的導向板松動或移位,進而更好的保證壓邊圈與模座的精確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多個固定孔按照三個一組的方式分布在所述安裝條上。
進一步的,每組所述固定孔成V字形分布,且相鄰兩組固定孔的敞口方向相反。
通過上述方式對固定孔進行排列設置,所述鑲塊的安裝固定不僅更方便,而且能夠具有更好的結構強度以保證加工精度,同時外觀也更美觀。
本實用新型的顯著效果是:設計新穎,使用方便,具有更好的連接牢固性和加工穩定性,并通過限位結構保證壓邊圈模座的精確運動,保證了產品質量,控制了生產成本;同時具有更優的空間布局,降低了沖壓設備整體的制作和設計難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壓邊圈與鑲塊配合結構,包括固定在模座1上的壓邊圈2,該壓邊圈2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凹孔,沿著該凹孔四周的內壁裝設鑲塊3,在所述壓邊圈2的上表面還固定連接有多個位于所述鑲塊3左右兩側的限位塊4,所述多個限位塊4上臨近所述鑲塊3的一端在豎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鑲塊3的上表面,在所述壓邊圈2的上表面還分別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鑲塊3前后兩側的安裝條5,在所述安裝條5上開設有多個帶有內螺紋的固定孔6,所述鑲塊3的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孔6對應且配合實現螺絲連接的螺紋孔,所述鑲塊3的前后兩側壁通過螺絲與所述安裝條5固定連接。
從圖1與圖2中還可以看出,所述多個限位塊4上遠離所述鑲塊3的一端固定有塊狀的安裝塊7,所述安裝塊7上具有豎向且帶有內螺紋的安裝孔,所述壓邊圈2的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安裝孔對應并配合實現螺釘連接的螺紋孔,所述限位塊4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所述壓邊圈2上。
參見附圖1,所述模座1的兩端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下陷空間;所述下陷空間內相向設置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固定設置有導向板8;所述導向板8所固定安裝的側面上外凸設置有條形的限位凸起9,所述限位凸起9的上表面與所述導向板8的下端表面相抵接,且所述限位凸起9在外凸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導向板8的厚度;在所述下陷空間的端面上還固定連接有限位條10。
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所述多個固定孔6按照三個一組的方式分布在所述安裝條5上;每組所述固定孔6成V字形分布,且相鄰兩組固定孔6的敞口方向相反。
參見附圖2,所述壓邊圈2大致呈矩形結構,且該壓邊圈2的寬度與所述模座1的寬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