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器導風罩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散熱器導風罩圓弧圍板壓彎裝置。
背景技術:
當發動機在車架上縱向布置時,風扇一般安裝在水泵軸上,并由驅動水泵和發電機的同一根V帶傳動。風扇旋轉時吸進空氣,空氣通過散熱器沿著風扇旋轉軸的軸線方向流動,以增強散熱器的散熱能力,加速冷卻液的冷卻。在風扇外圍裝設導風罩,使風扇吸進的空氣全部通過散熱器,以提高風扇效率。目前常用的導風罩材料有三種:薄板型、工程塑料和玻璃鋼。常見薄板型材質有料厚為1.0mm的熱板(Q235)和料厚為0.8mm的冷板(08Al)。薄板型導風罩一般由導風罩本體、導風罩上圓弧封板和導風罩圓弧圍板組成。為了使風扇吸進的空氣全部通過散熱器,以提高風扇效率,增強散熱器的散熱能力,風扇與散熱器導風罩的徑向間隙一般為20mm左右,最大不應超過風扇直徑的2.5%,徑向間隙與風扇直徑之比每增加1%,風扇流量下降2.5~4%,效率下降2~3%,為了保證風扇與散熱器導風罩的徑向間隙在20mm左右,在制作薄板型導風罩的過程中,對導風罩圓弧圍板的圓弧度有一定的要求,如圖1、圖2、圖3所示,圓弧圍板包括圓弧圍板本體100和折彎邊120,在制作過程中,可以將導風罩圓弧圍板制作成折彎邊120內翻和折彎邊120外翻兩種結構,但是目前的設備不同制作出不同曲率的導風罩圓弧圍板,且生產效率低,圓弧度很難保證,護風罩外觀不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散熱器導風罩圓弧圍板壓彎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散熱器導風罩圓弧圍板壓彎裝置,包括工作臺、輔助壓彎機構、第一壓彎機構、第二壓彎機構、第三壓彎機構和,其中,
輔助壓彎機構包括輔助壓彎輪和第一支撐軸,第一支撐軸豎直設置在工作臺上,輔助壓彎輪安裝在第一支撐軸上,輔助壓彎輪外周設有向其中心凹陷的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且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三弧形槽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徑;
第一壓彎機構包括第一壓彎輪、第二支撐軸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一夾持裝置,第二支撐軸豎直設置在工作臺上,第一壓彎輪安裝在第二支撐軸上,第一壓彎輪與第一弧形槽相對設置且第一壓彎輪可沿著輔助壓彎輪的徑向移動,第一壓彎輪的曲率半徑與第一弧形槽的曲率半徑相等;
第二壓彎機構包括第二壓彎輪、第三支撐軸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二夾持裝置,第三支撐軸豎直設置在工作臺上,第二壓彎輪安裝在第三支撐軸上,第二壓彎輪與第二弧形槽相對設置且第二壓彎輪可沿著輔助壓彎輪的徑向移動,第二壓彎輪的曲率半徑與第二弧形槽的曲率半徑相等;
第三壓彎機構包括第三壓彎輪、第四支撐軸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三夾持裝置,第四支撐軸豎直設置在工作臺上,第三壓彎輪安裝在第四支撐軸上,第三壓彎輪與第三弧形槽相對設置且第三壓彎輪可沿著輔助壓彎輪的徑向移動,第三壓彎輪的曲率半徑與第三弧形槽的曲率半徑相等。
優選的,第一夾持裝置包括兩組第一夾持單元,兩組第一夾持單元關于第一壓彎輪與輔助壓彎輪的中心連線對稱設置,第一夾持單元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第一彈簧,第一彈簧兩端均設有第一固定塊,第一固定塊安裝在工作臺上。
優選的,第二夾持裝置包括兩組第二夾持單元,兩組第二夾持單元關于第二壓彎輪與輔助壓彎輪的中心連線對稱設置,第二夾持單元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第二彈簧,第二彈簧兩端均設有第二固定塊,第二固定塊安裝在工作臺上。
優選的,第三夾持裝置包括兩組第三夾持單元,兩組第三夾持單元關于第三壓彎輪與輔助壓彎輪的中心連線對稱設置,第三夾持單元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第三彈簧,第三彈簧兩端均設有第三固定塊,第三固定塊安裝在工作臺上。
優選的,工作臺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與第一壓彎輪和輔助壓彎輪的中心連線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滑槽內設有第一滑塊,第一壓彎機構還包括第一驅動機構,第二支撐軸安裝在第一滑塊上,第一驅動機構與第一滑塊連接并驅動第一滑塊在第一滑槽內滑動。
優選的,工作臺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與第二壓彎輪和輔助壓彎輪的中心連線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滑槽內設有第二滑塊,第二壓彎機構還包括第二驅動機構,第三支撐軸安裝在第二滑塊上,第二驅動機構與第二滑塊連接并驅動第二滑塊在第二滑槽內滑動。
優選的,工作臺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延伸方向與第三壓彎輪和輔助壓彎輪的中心連線延伸方向一致,第三滑槽內設有第三滑塊,第三壓彎機構還包括第三驅動機構,第四支撐軸安裝在第三滑塊上,第三驅動機構與第三滑塊連接并驅動第三滑塊在第三滑槽內滑動。
在本實用新型中,輔助壓彎機構包括輔助壓彎輪和第一支撐軸,輔助壓彎輪外周設有向其中心凹陷的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且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三弧形槽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徑;第一壓彎機構包括第一壓彎輪、第二支撐軸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一夾持裝置,第一壓彎輪與第一弧形槽相對設置且第一壓彎輪可沿著輔助壓彎輪的徑向移動,第二壓彎機構包括第二壓彎輪、第三支撐軸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二夾持裝置,第二壓彎輪與第二弧形槽相對設置且第二壓彎輪可沿著輔助壓彎輪的徑向移動,第三壓彎機構包括第三壓彎輪、第四支撐軸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三夾持裝置,第三壓彎輪與第三弧形槽相對設置且第三壓彎輪可沿著輔助壓彎輪的徑向移動。通過以上設計的圓弧圍板壓彎裝置,在工作時,將待壓彎的圓弧圍板的圓弧圍板本體分別通過第一夾持裝置、第二夾持裝置、第三夾持裝置夾持,圓弧圍板的折彎邊朝向輔助壓彎輪或朝向第一壓彎輪、第二壓彎輪、第三壓彎輪,分別驅動第一壓彎輪、第二壓彎輪、第三壓彎輪沿輔助壓彎輪徑向移動,第一壓彎輪、第二壓彎輪、第三壓彎輪分別帶動圓弧圍板向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三弧形槽內凹陷使其變彎,最后分別得到曲率直徑與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三弧形槽的曲率半徑相等的折彎邊外翻或折彎邊內翻的圓弧圍板;采用本實用新型圓弧圍板壓彎裝置可制作出不同曲率半徑的圓弧圍板,能夠適應不同厚度的圓弧圍板的壓彎,工作效率高,對圓弧圍板壓彎效果好,產品質量高,能夠有效保證圓弧圍板的圓弧度。
附圖說明
圖1為待壓彎圓弧圍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加工后折彎邊內翻的圓弧圍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加工后折彎邊外翻的圓弧圍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散熱器導風罩圓弧圍板壓彎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4,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散熱器導風罩圓弧圍板壓彎裝置,包括工作臺1、輔助壓彎機構、第一壓彎機構、第二壓彎機構、第三壓彎機構和,其中,
輔助壓彎機構包括輔助壓彎輪21和第一支撐軸22,第一支撐軸22豎直設置在工作臺1上,輔助壓彎輪21安裝在第一支撐軸22上,輔助壓彎輪21外周設有向其中心凹陷的第一弧形槽23、第二弧形槽24和第三弧形槽25且第一弧形槽23、第二弧形槽24、第三弧形槽25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徑。
第一壓彎機構包括第一壓彎輪31、第二支撐軸32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一夾持裝置,第二支撐軸32豎直設置在工作臺1上,第一壓彎輪31的曲率半徑與第一弧形槽23的曲率半徑相等,第一壓彎輪31安裝在第二支撐軸32上。第一壓彎輪31與第一弧形槽23相對設置且第一壓彎輪31可沿著輔助壓彎輪21的徑向移動,具體地:工作臺1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的延伸方向與第一壓彎輪31和輔助壓彎輪21的中心連線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滑槽11內設有第一滑塊,第一壓彎機構還包括第一驅動機構,第二支撐軸32安裝在第一滑塊上,第一驅動機構與第一滑塊連接并驅動第一滑塊在第一滑槽11內滑動以帶動第一壓彎輪31沿著輔助壓彎輪21的徑向移動。
在具體設計中,第一夾持裝置包括兩組第一夾持單元,兩組第一夾持單元關于第一壓彎輪31與輔助壓彎輪21的中心連線對稱設置,第一夾持單元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第一彈簧33,第一彈簧33兩端均設有第一固定塊34,第一固定塊34安裝在工作臺1上。
第二壓彎機構包括第二壓彎輪41、第三支撐軸42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二夾持裝置,第三支撐軸42豎直設置在工作臺1上,第二壓彎輪41的曲率半徑與第二弧形槽24的曲率半徑相等,第二壓彎輪41安裝在第三支撐軸42上。第二壓彎輪41與第二弧形槽24相對設置且第二壓彎輪41可沿著輔助壓彎輪21的徑向移動,具體地:工作臺1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的延伸方向與第二壓彎輪41和輔助壓彎輪21的中心連線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滑槽12內設有第二滑塊,第二壓彎機構還包括第二驅動機構,第三支撐軸42安裝在第二滑塊上,第二驅動機構與第二滑塊連接并驅動第二滑塊在第二滑槽12內滑動以帶動第二壓彎輪41沿著輔助壓彎輪21的徑向移動。
在具體設計中,第二夾持裝置包括兩組第二夾持單元,兩組第二夾持單元關于第二壓彎輪41與輔助壓彎輪21的中心連線對稱設置,第二夾持單元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第二彈簧43,第二彈簧43兩端均設有第二固定塊44,第二固定塊44安裝在工作臺1上。
第三壓彎機構包括第三壓彎輪51、第四支撐軸52和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的第三夾持裝置,第四支撐軸52豎直設置在工作臺1上,第三壓彎輪51的曲率半徑與第三弧形槽25的曲率半徑相等,第三壓彎輪51安裝在第四支撐軸52上。第三壓彎輪51與第三弧形槽25相對設置且第三壓彎輪51可沿著輔助壓彎輪21的徑向移動,具體地:工作臺1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滑槽13,第三滑槽13的延伸方向與第三壓彎輪51和輔助壓彎輪21的中心連線延伸方向一致,第三滑槽13內設有第三滑塊,第三壓彎機構還包括第三驅動機構,第四支撐軸52安裝在第三滑塊上,第三驅動機構與第三滑塊連接并驅動第三滑塊在第三滑槽13內滑動以帶動第三壓彎輪51沿著輔助壓彎輪21的徑向移動。
在具體設計中,第三夾持裝置包括兩組第三夾持單元,兩組第三夾持單元關于第三壓彎輪51與輔助壓彎輪21的中心連線對稱設置,第三夾持單元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第三彈簧53,第三彈簧53兩端均設有第三固定塊54,第三固定塊54安裝在工作臺1上。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散熱器導風罩圓弧圍板壓彎裝置,在工作時,將待壓彎的圓弧圍板的圓弧圍板本體100分別放置兩個第一固定塊34之間、兩個第二固定塊44之間、兩個第三固定塊54之間并通過第一彈簧33、第二彈簧43、第三彈簧53對其緊固,圓弧圍板的折彎邊120朝向輔助壓彎輪21或朝向第一壓彎輪31、第二壓彎輪41、第三壓彎輪51,通過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第三驅動機構分別驅動第一壓彎輪31、第二壓彎輪41、第三壓彎輪51沿輔助壓彎輪21徑向移動,第一壓彎輪31、第二壓彎輪41、第三壓彎輪51分別帶動圓弧圍板向第一弧形槽23、第二弧形槽24、第三弧形槽25內凹陷使其變彎,最后分別得到曲率直徑與第一弧形槽23、第二弧形槽24、第三弧形槽25的曲率半徑相等的折彎邊外翻或折彎邊內翻的圓弧圍板;采用本實用新型圓弧圍板壓彎裝置可制作出不同曲率半徑的圓弧圍板,能夠適應不同厚度的圓弧圍板的壓彎,工作效率高,對圓弧圍板壓彎效果好,產品質量高,能夠有效保證圓弧圍板的圓弧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