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型材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CNC中使用的鋁型材夾具結構。
背景技術:
在鋁型材加工技術領域,為了達到更高要求的質量,需要使用到相同的CNC設備,CNC設備在應用中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精度高、產品質量可控等優勢,而為了實現對鋁型材的加工,首先應做的便是對鋁型材進行有效的固定,如果固定不牢固,在CNC加工中極易造成鋁型材加工面出現數據偏差、進而導致產品報廢的技術問題,此問題將直接導致產品次品率高、生產成本增加,因此,確有必要對其進行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需要,提供一種結構設計新穎、操作簡單方便、易于實現,且可對鋁型材進行有效夾持固定的CNC中使用的鋁型材夾具結構。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設計一種CNC中使用的鋁型材夾具結構,它包括用于支撐鋁型材的底面板,在所述底面板上開設有兩個相向設置的穿孔;還包括分別貫穿其中一個穿孔設置的兩個動力桿,所述動力桿的中部與所述穿孔的側壁鉸接;在所述兩個動力桿的頂端分別設置有擠壓塊,并在與鋁型材的側壁接觸的擠壓塊的側壁上還設有柔性墊層;在所述底面板的下方還固定設置有用于驅動兩個動力桿的下端同步相向運動或背向運動的動力機構。
優選的,所述動力機構包括兩個直線電機,兩個直線電機上的兩個動力輸出軸的端部與兩個動力桿的下端一一對應鉸接。
優選的,所述動力機構包括同軸線設置的雙軸氣缸,所述雙軸氣缸兩端的動力輸出軸分別與其中一個動力桿的下端鉸接。
優選的,所述動力機構包括同軸線設置的雙軸油缸,所述雙軸油缸兩端的動力輸出軸分別與其中一個動力桿的下端鉸接。
優選的,與鋁型材的底部突出側邊接觸的所述擠壓塊的下表面為傾斜的斜面,且該斜面的外端向所述擠壓塊的上方傾斜。
優選的,所述柔性墊層為柔性橡膠墊板。
優選的,在與所述鋁型材的底部接觸的所述底面板上還設置有橡膠墊板,所述鋁型材壓在所述橡膠墊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結構其設計新穎、操作簡單方便、易于實現,且在使用中本結構可對鋁型材進行有效的夾持固定,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鋁型材夾持不牢固造成鋁型材加工面出現數據偏差、進而導致產品報廢的技術問題;其次,本設計在應用中還具有不會對鋁型材的側壁造成劃傷、傷損等問題的優勢,可為企業降低次品率、提高產品質量作出優越的貢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狀態之一主要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狀態之二主要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狀態之二主要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1.鋁型材;2.鋁型材的底部突出側邊;3.底面板;4.穿孔;5.動力桿與穿孔的側壁鉸接點;6、7.擠壓塊;8、9.柔性墊層;10.雙軸氣缸;11、12.雙軸氣缸的動力輸出軸;13.雙軸氣缸的動力輸出軸與動力桿的下端鉸接點;14、15.動力桿;16、17.擠壓塊的下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CNC中使用的鋁型材夾具結構,參見圖1至圖3;它包括用于支撐鋁型材1的底面板3,本設計在所述底面板3上開設有兩個相向設置的穿孔4;還包括分別貫穿其中一個穿孔4設置的兩個動力桿14、15,所述動力桿14、15的中部與所述穿孔4的側壁鉸接;在所述兩個動力桿14、15的頂端分別設置有擠壓塊6、7,并在與鋁型材1的側壁接觸的擠壓塊14、15的側壁上還設有柔性墊層8、9;優選的,所述的柔性墊層8、9為柔性橡膠墊板。
進一步的,本設計還在所述底面板3的下方還固定設置有用于驅動兩個動力桿14、15 的下端同步相向運動或背向運動的動力機構;本設計中的所述的動力機構其一結構它包括兩個直線電機,所述兩個直線電機上的兩個動力輸出軸與兩個動力桿14、15的下端一一對應鉸接;所述動力機構其二結構它包括同軸線設置的雙軸氣缸10,所述雙軸氣缸兩端的動力輸出軸分別與其中一個動力桿的下端鉸接,進一步的,所述的動力機構其三結構它包括同軸線設置的雙軸油缸,所述雙軸油缸兩端的動力輸出軸分別與其中一個動力桿的下端鉸接。
進一步的,本設計中的與鋁型材的底部突出側邊2接觸的所述擠壓塊的下表面16、17為傾斜的斜面,且該斜面的外端向所述擠壓塊的上方傾斜,同時,本設計還在與所述鋁型材1的底部接觸的所述底面板3上還可以設置有橡膠墊板,而所述的鋁型材壓在所述橡膠墊板上。
本夾具在應用中,首選,鋁型材放置于兩個穿孔之間的底面板上,而后通過動力機構驅動兩個動力桿的下端背向運動,進而可促使擠壓塊向鋁型材的側壁擠壓,而后通過鋁型材兩側壁的擠壓塊可實現對鋁型材的有效固定夾持。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